月发生了哪些大事车事月报

◆国务院:延续免征新能源汽车购置税政策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7月29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进一步扩需求举措,推动有效投资和增加消费。其中对汽车领域,会议指出,除个别地区外,限购地区要增加汽车指标数量、放宽购车资格限制;打通二手车流通堵点;延续免征新能源汽车购置税政策。

◆7月汽车经销商库存预警指数为54.4%

7月31日,中国汽车流通协会发布最新一期“中国汽车经销商库存预警指数调查”VIA(Vehicle Inventory Alert Index)显示,2022年7月中国汽车经销商库存预警指数为54.4%,同比上升2.1个百分点,环比上升4.9百分点,库存预警指数位于荣枯线之上。调查显示,经销商对下半年车市预期较为乐观。近四成经销商看好下半年市场,普遍认为销量同比增幅在10%-20%;近三成经销商认为销量与去年持平。

点评:消费需求没有被激发是库存较高的主要原因之一,另外,加价在一定程度上抵消了政策优惠,这让消费者心里难接受。

◆交通运输部:网约车主要平台抽成比例上限在18%-30%之间

7月28日的例行新闻发布会上,交通运输部运输服务司副司长王绣春表示,目前,网约车各主要平台公司的抽成比例上限在18~30%之间,各主要平台公司均已通过APP等形式主动公开了计价工作,在驾驶员端实时显示抽成比例,并按照要求设计了包括乘客支付总金额、驾驶员劳动报酬、抽成比例和抽成比例的计算公式等信息在内的界面。

点评:抽成“阳光行动”有力保障了司机的合法权益,网约车走向规范更有利于行业健康发展。

◆国家能源局:我国已建成全球最大规模充电基础设施

7月27日,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国家能源局局长章建华表示,我国加快电动汽车充电设施建设,截至今年6月份,已建成392万台,形成全球最大规模的充电基础设施。2025年将满足超过2000万辆电动汽车充电需求。

点评:电动车主的焦虑已从续驶里程转向充电便利性,顺应需求变化,我国必须加快充电基础设施建设。

◆住建部、发改委:推进社区充换电设施建设

7月13日,住建部、国家发改委印发《城乡建设领域碳达峰实施方案》,其中提出,2030年前,城乡建设领域碳排放达到峰值。开展绿色低碳社区建设。鼓励选用新能源汽车,推进社区充换电设施建设。

点评:应用新能源汽车已成为社区低碳建设等方面落实“双碳”目标的重要手段,在发展新能源汽车的过程中,充电基础设施建设也将大步迈进。

◆杭州发布网约车新规征求意见稿

日前,《杭州市网络预约出租汽车车辆技术标准(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其中明确,网约车须为具有本地号牌的七座及以下乘用车(微型面包车除外),且须符合相关要求,包括车辆登记使用性质为“预约出租客运”;新车;安装车辆卫星定位装置、应急报警装置,并接入道路运输监管平台等。对车辆轴距、行李箱容积、续驶里程、报废退出条件等也作出了规定。

点评:网约车在方便城乡居民出行的同时,也需要有明确的管理规范,以确保运行安全。

02 国际动态

◆韩国电动汽车保有量超30万辆

韩联社7月31日报道称,据韩国国土交通部统计,截至今年6月底,韩国电动汽车保有量累计为298633辆。其中,截至2021年6月底的保有量为173147辆。也就是说,在那之后电动汽车月均新增1万辆以上。业界推测,照此趋势,目前保有量必定已超过30万辆。从车企来看,现代和起亚占据了大部分的市场份额。

点评:韩国在电动汽车上起步不算早,但后续发力不容小视。

◆传大众考虑出售俄罗斯工厂

据俄罗斯媒体Vedemosti报道,知情人士透露,大众集团正考虑出售俄罗斯卡卢加市的汽车组装厂,哈萨克斯坦车企Asia Auto可能是潜在买家。知情人士表示,大众将在今年年底前敲定该工厂的出售计划。对此,大众集团方面表示,目前还没有做出任何决定。

点评:国际政治动荡对德国汽车企业带来巨大影响,出售之后或许对中国汽车产业有利。

◆韩国SK筹集20亿美元资金 加速欧洲电池工厂建设

韩国SK集团电池子公司SK On日前宣布,公司将筹集20亿美元贷款,以加速在欧洲设电池工厂。融资将用于SK On在匈牙利Ivancsa建设第三家欧洲电池厂。该工厂预计耗资3.31万亿韩元(25亿美元),投产后每年可生产30千兆瓦时电池,供应约43万辆电动汽车。

点评:几家韩国、中国电池企业都把目光瞄向欧洲,SK不希望落后,必定加大投资力度。

◆通用汽车第二季度在自动驾驶业务部门Cruise亏损5亿美元

通用汽车表示,二季度在旗下自动驾驶技术公司Cruise上损失了5亿美元,相当于每天超过500万美元。Cruise今年上半年的亏损从去年同期的6亿美元扩大至9亿美元。通用汽车高管表示,在搁置IPO计划后,为留住员工而增加的补偿费用是其中一个因素。

点评:自动驾驶依然任重道远。

◆德国政府透露将计划降低电动汽车补贴

据外媒报道,来自德国政府的消息人士透露,该国联盟党已同意降低电动汽车补贴,并取消对混合动力汽车购买者的激励措施,价格低于4万欧元的电动汽车补贴将从目前的6000欧元下降到4500欧元。

点评:高额补贴不是长久之计,加上德国近期受到诸多因素影响,降低补贴并不意外。

◆LG新能源将暂停开发棱形电池 注重袋式和圆柱形电池

LG新能源预计将暂时停止棱柱形电池的开发,重点关注现有的袋式和圆柱形电池。此前,LG新能源在今年年初宣布,公司计划开发棱柱形电池,为此在1月份组建了一个棱柱形电池开发团队。该团队的许多工程师最近已经转移到汽车电池开发和小型电池开发部门。

点评:棱柱形电池是一种全新的电池形态,但风险很大,各种因素困扰下,LG新能源暂停了这个计划。

◆现代和起亚在越南和印度尼西亚市场销量创历史新高

越南汽车制造商协会的报告显示,现代和起亚在越南的市场份额增长率达38.3%,高于丰田的水平(23.2%)。据印度尼西亚汽车工业协会数据,韩国汽车制造商在印尼的总销量也飙升至12013辆。现代和起亚在印尼的市场份额提高到了2.6%,比去年同期提高1.8个百分点。

点评:东南亚新兴市场很有潜力,国内企业也应重视。

◆欧盟6月新车注册量降至1996年以来同期低点

欧洲汽车制造商协会(ACEA)数据显示,由于供应链问题继续阻碍汽车生产,欧盟6月新车注册量同比下降15%,达到886510辆。这是自1996年以来同期最低值。

点评:疫情等因素影响下,全球汽车产业都遭遇了较大压力,欧洲市场表现尤为明显。俄乌冲突也给汽车市场带来更大冲击。6月,俄罗斯乘用车和轻型商务车销量为2.8万辆,同比下降82%。

◆因退出俄罗斯,雷诺上半年销量下滑近30%

自俄乌冲突后,雷诺关闭并出售了在俄业务,使得其俄罗斯销量暴跌。7月12日,雷诺集团表示,该公司2022年上半年汽车销量大幅下降。数据显示,上半年其全球销量为100万辆,同比下滑了29.7%。7月13日,卡车和巴士制造商依维柯集团在考虑了几个月之后,决定退出其在俄罗斯的合资企业。

点评:俄乌冲突带给汽车行业的影响远没有结束,越来越多的企业受到波及。

◆加拿大宣布建设动力电池配套厂

点评:汽车电动化发展趋势下,世界各国都在积极布局产业链上下游。

03 行业资讯

◆吉林省推进汽修数据开放 消费者可无偿查询

近日,吉林省交通运输厅、省生态环境厅、省商务厅、省市场监督管理厅联合印发《关于深化吉林省汽车维修数据综合应用有关工作的通知》,提出将加强数据开放和便民服务,在依法依规、确保安全的前提下,无偿向交通运输、商务、生态环境、市场监管等部门和车辆所有人、消费者提供相应的信息查询服务。

点评:这是一个老大难问题,吉林的做法值得其他地方学习。

◆麦肯锡研报:汽车行业人工智能有望创造超3800亿美元经济价值

麦肯锡人工智能团队Quantum Black发布《探索人工智能新前沿:中国经济再迎6000亿美元机遇》研究报告指出,人工智能对汽车行业的潜在影响最大,有望创造超过3800亿美元的经济价值。这种价值创造可能主要来自以下三个领域:自动驾驶或无人驾驶汽车(约3350亿美元)、为车主提供个性化体验(约300亿美元)和车队资产管理(约150亿美元)。

点评:汽车行业人工智能赛道潜藏巨大价值,非常吸引投资。

◆6月汽车行业生产明显回升

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国民经济综合统计司司长付凌晖表示,从工业产品产量和增加值情况看,6月汽车行业生产明显回升。国家发改委有关负责人表示,今年上半年,汽车产销量实现了较快恢复。上半年累计出口121.8万辆,同比增长47.1%。商务部原副部长魏建国表示,上半年中国出口表现出来的韧性,是因为充分利用好了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下半年外贸会延续上半年的良好表现,预计三四季度进出口会实现两位数增长。同时,财政部数据表明,上半年车辆购置税1374亿元,比上年同期下降30.7%。

点评:进入6月汽车市场逐步恢复正常,尤其是消费端,这与疫情的有效管控和购置税优惠政策实施有很大关系。

◆中汽协:上半年汽车销量同比跌6.6%

7月11日,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数据显示,上半年汽车产销分别完成1211.7万辆和1205.7万辆,同比分别下降3.7%和6.6%。6月,汽车产销分别完成249.9万辆和250.2万辆,环比分别增长29.7%和34.4%,同比分别增长28.2%和23.8%。新能源汽车上半年累计销量260万辆,同比增长115%。

点评:上半年我国汽车行业表现出强大的发展韧性,虽然产销量仍小幅下降,但远超预期的表现还是让人欣喜。

◆上半年动力电池产销量增长逾一倍 充电设施增加130.1万台

数据显示,1-6月,我国动力电池产量累计206.4GWh,同比增长176.4%;动力电池累计销量达205.4GWh,同比增长253.2%;动力电池累计装车量110.1GWh, 同比增长109.8%。上半年国内充电基础设施增量为130.1万台,其中公共充电桩增量同比上涨228.4%,随车配建私人充电桩增量持续上升,同比上升511.3%。截至2022年6月,全国充电基础设施累计数量为391.8万台,同比增加101.2%。

点评:伴随着新能源汽车的快速发展,动力电池和充电基础设施行业也在快速发展。

◆6月汽车经销商库存水平位于警戒线以下

中国汽车流通协会发布2022年6月汽车经销商库存调查结果:6月份汽车经销商综合库存系数为1.36,环比下降20.9%,同比下降8.1%,库存水平位于警戒线以下,进入合理范围内。

点评:产能的逐步恢复和消费市场的复苏,让汽车流通领域慢慢回归正常的发展轨道。

2022年财富中国500强榜单发布,汽车及相关企业上榜共有20家。其中,排名前三的企业为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500强的排名分别是13名、58名和63名。此外,新能源汽车领域,蔚来汽车和理想汽车双双首次上榜,分别位列第344位和第427位。

点评:财富中国500强榜单上汽车行业的变化真实反应了汽车行业的实际运行情况,新能源汽车或许将在未来有更亮眼的成绩。

04 企业资讯

◆宁德时代与成都市政府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

7月30日,宁德时代与成都市政府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双方将在换电运营、研发、资源综合利用、电池关键材料制造、新能源及储能等领域开展全方位合作。双方将积极推动换电技术的研发和应用;宁德时代将在成都设立西南运营总部及成都研究院。与此同时,宁德时代、时代电服、时代永福分别与新津区政府、成都交投集团、成都环境集团签署合作协议。

点评:电池企业不光要抢占资源,更要为换电争取市场空间,在这方面,宁德时代走在前列。

◆赣锋重庆锂电产业园开工,拟建设国内最大固态电池生产基地

“赣锋新型锂电池科技产业园及先进电池研究院项目”7月30日宣布正式开工,包含固态电池技术研究院、固态电池生产基地及电池Pack系统三个子项目,将建成国内最大的固态电池生产基地。按照规划,电池产能将达到10GWh,pack项目产能也将达到10GWh,同时还可提供包括电芯、模组、BMS及电池包等在内的系统解决方案。

点评:半固态电池真正走向量产,电池行业面临新的洗牌。

7月28日,小马智行与三一重卡宣布将成立合资公司,开展L4级自动驾驶重卡产品的研发、生产与销售。合资公司计划今年年内开始小规模量产交付,2024年进行大规模量产,几年后年产量将有望突破万辆规模。

点评:自动驾驶有可能在商用车上率先量产,小马智行抢占市场先机,期望取得先发优势。

◆长城汽车:拟回购1000万股-1500万股公司股份

长城汽车公告,拟回购1000万股-1500万股公司股份,回购价格不超过45元/股,拟回购资金总额4.5亿元~6.75亿元。本次回购的股份将用于实施员工持股计划及/或股权激励计划。长城汽车公告,预计2022年半年度净利润为53亿元~59亿元,同比增长50.20%~67.20%。

点评:随着经营策略的变化,长城汽车在资本市场也开始有所动作。

◆小米申请小米自动驾驶商标

◆小康股份将更名赛力斯

7月11日,小康股份公告称,拟将公司名称变更为“赛力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将公司股票简称拟变更为“赛力斯”。在新能源汽车市场持续爆发的大背景下,此次更名展现了企业持续深耕智能新能源汽车领域的决心。

点评:传统车企向电动化转型,不仅有新产品,也有新名称。

◆奔驰二季度乘用车总销量同比下降16% 宝马上半年全球销量下跌13.3%

点评:电动化板块的表现已经成为影响跨国车企全球市场的重要因素。

05 新技术

◆松下研发新技术 到2030年可将电池能量密度提高20%

◆苹果汽车:或取消方向盘和刹车踏板

硅谷科技媒体The Information发布报告称,苹果汽车的最新设计具有四个朝内的座椅,允许乘客彼此面对面交谈,同时还有一个类似于大众甲壳虫车顶的弧形车顶。据报道,苹果希望可以获得美国国家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局的豁免,以发布无方向盘和刹车踏板的车辆。

点评:取消方向盘已经不是新闻,但越来越多企业的加入,无疑将加速无方向盘汽车技术和产品的快速提升。

06 人事动向

◆长城汽车:总经理王凤英辞职,提名穆峰为总经理

长城汽车7月24日晚公告,董事会收到公司总经理王凤英的书面辞职报告,因工作调整,王凤英申请辞去公司总经理职务,但仍将继续在公司从事战略管理相关工作。董事会同意更换总经理,同意提名穆峰为总经理。

点评:王凤英对长城的发展居功至伟,适时退下来专注战略管理,长城汽车的战略将更清晰。

◆特斯拉人工智能与无人驾驶部门主管宣布离职

据CNBC报道,特斯拉人工智能高级总监、Autopilot系统负责人Andrej Karpathy宣布离职。Karpathy在特斯拉任职期间,领导了计算机视觉团队,负责Autopilot的核心技术,以及负责带领数据标注等团队。

点评:大幅裁员背景下,特斯拉的人工智能与无人驾驶部门难免受到波及,前瞻技术研发也面临一定风险。

◆采埃孚高层大换血,亚太区总裁升任集团CEO

点评:亚太区总裁升任集团CEO和采埃孚亚太区业务发展有密不可分的关系。当前,亚太市场尤其是中国市场仍在全球汽车市场扮演着重要角色。

THE END
0.2024杭州购车政策在税收方面有何规定?2024 年杭州购车政策在税收方面有明确规定。 在车辆购置税方面,购置日期在 2024 年 1 月 1 日至 2025 年 12 月 31 日期间的新能源汽车免征车辆购置税,每辆新能源乘用车免税额不超过 3 万元。到了 2026 年 1 月 1 日至 2027 年 12 月 31 日期间,新能源汽车减半征收车辆购置税,每辆新能源乘用车减税额jvzquC41yy}/rlfwvq4dqv3ep1gtm8>248:60qyon
1.准备买车?新能源汽车税收减免政策请收好是指在设计、制造和技术特性上主要用于载运乘客及其随身行李和(或)临时物品,包括驾驶员座位在内最多不超过9个座位的新能源汽车。 4.购置日期 按照机动车销售统一发票或海关关税专用缴款书等有效凭证的开具日期确定。 政策依据 1.《财政部 税务总局 工业和信息化部关于新能源汽车免征车辆购置税有关政策的公告》(2020jvzquC41yy}/fxsicq4dqv4uel0|r}wpaittm442491:::655<:6B3ujvsm
2.新能源车免征车辆购置税!最高30000!新能源车免征车辆购置税!最高30000! 近日,财政部、税务总局、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关于延续和优化新能源汽车车辆购置税减免政策的公告》,明确了新能源汽车车辆购置税减免的有关事项。下面跟着小编,让我们一起来解读最新政策内容吧! 01 免去征收 ●对购置日期在2024年1月1日至2025年12月31日期间的新能源汽车免征车辆购置税。 其中jvzquC41yy}/fxsiejkek7hqo1gsvrhng1=37A5:;6>5;>>66;<68
3.免征购置税延期再现“等等族”但明年买新能源车真的划算吗免征购置税再延一年,新能源车潜在消费者中也出现不少“等等族”。财政部、税务总局、工信部联合发布《延续新能源汽车免征车辆购置税政策》的公告,对购置日期在2023年1月1日-12月31日期间内的新能源汽车免征车辆购置税。面对今年部分车型涨价、货源不足等情况,免征购置税延期政策让部分购车者开始考虑延迟购车计划。不过jvzquC41hktbplj0gcyuoxsg{0ipo8f142832B7:4781;;>2594ivvq
4.车辆购置税减免政策2023,2023年买车购置税优惠政策关于2023年车辆购置税减免政策,可分为新能源汽车和燃油车,具体的政策内容如下: 一、新能源汽车购置税减免政策 为支持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促进汽车消费,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工业和信息化部日前联合发布公告称,将会延续新能源汽车免征购置税政策。 1、对购置日期在2024年1月1日之前的新能源汽车,实施购置税免征,不jvzquC41yy}/oxikcwzp0lto0et0yrpk1797393jvor
5.杭州免税车政策是否适用于新能源车?杭州免税车政策适用于新能源车。 从2024 年 1 月 1 日至 2025 年 12 月 31 日期间购置的新能源汽车免征车辆购置税,每辆新能源乘用车免税额不超 3 万元。 2026 年 1 月 1 日至 2027 年 12 月 31 日期间购置的新能源汽车减半征收车辆购置税,每辆新能源乘用车减税额不超 1.5 万元。购置日期按机动车jvzquC41yy}/rlfwvq4dqv3ep1gtm8>24::20qyon
6.新能源车主福利不断4月新能源新政汇总【搜狐汽车 E电园】(图/文:郝琳)4月,国家层面出台6项新能源汽车政策。其中包括免购置税新能源车型目录实施动态管理、动力电池和燃料电池行业白名单管理办法、车企及产品准入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等重要政策。 地方层面,北京、海南、深圳、广东、广州、长沙、长春、山西、郑州等地出台26项新能源汽车相关政策。其中包括不限jvzq<84yyy4djrscfcom{7hqo0io1rsvgtlben4|cmks1:664::31;53:/67/:61efe48<;:4:=/j}r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