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车颠覆油车,还没到拐点电动车燃油车新能源车phev新能源汽车

一是7月份国内新能源车的零售量首次超过燃油车,渗透率达到了51.05%;二是前些天商务部等部门发布了以旧换新政策,其中把国三及以下燃油车,和2018年4月底之前注册的新能源乘用车划归一类,享受相同的报废补贴标准。

也就是说,鼓励13年车龄的油车和6年车龄的新能源车主动换新。后者被引申为“电车开6年就报废”,尽管此“6年”并非强制,但不免让人联想,是否官方示意,电车的使用寿命就是比油车低一半。

这两个事碰到一起,可以说戏剧性拉满。一方面新能源车终于压过燃油车一头;另一方面格局似乎压得不够结实、不够确凿。

哪一头高、哪一头低,决定不同的发展趋势。

有些朋友认为,份额被新能源车反超之后,燃油车将面临溃败式地萎缩,新能源车增速将继续加快,很快就能统一全国市场;另一些人则持相反观点,认为新能源渗透率的增速会明显放缓,并在某个节点和燃油车达成平衡,并维持较长时间的稳态。

这个问题,不管是车企还是消费者,都有必要认真思考。它决定了未来车企产品投放的节奏和规划;也影响着消费者对动力类型的选择。

对于新能源和燃油车的关系,我也有一些不太主流的看法,今天就拆开来聊一下。

PHEV不能全算电车的票

按照我们多年来对“新能源车”的定义,渗透率过半这点当然是无可辩驳;可如果把电驱动和油驱动当做两大阵营,那么所谓“新能源车”中包含的PHEV,真的应该完全归到“电车”阵营吗?

我们做个假设,如果当代汽车产业,不是从油驱转向电驱,而是电驱转向油驱,那么在这个过程中,可加油、可充电的PHEV车型,到底是该算作电驱、还是油驱阵营呢?

产品属性上,PHEV中的插混车型,即便发动机和变速箱都大幅简化,但依然保留了燃油车必备的一切基础结构,本质上依然是加入了电池、电机的燃油车。至于PHEV中的增程车型,内燃机完全退化成一台增程器,本质上是能够加油充电的电动车,但如果不充电的话,增程车也完全可以依靠纯燃油作为动力源头。

实际使用上,PHEV车型的车主,有人用电多,有人用油多,有人纯粹当电动车开,也有人不充电只靠加油。

我们习惯把PHEV当做纯电进攻燃油车的过渡形态;但是换个角度看,PHEV又何尝不是燃油车抵御纯电进攻的一种防守措施?

抛开字面定义,以“电驱”和“油驱”两个阵营来看,从实际的动力结构、驱动能源和使用场景来看,可油可电的PHEV,绝对不该简单粗暴地都划归到“电驱”阵营。

我们不妨先按这个思路,把插混和增程组成的PHEV车型单列出来,再看市场结构就会非常不同。

纯电车的份额,依然远低于纯油车

还是乘联会的数据:今年7月份新能源车总计87.8万辆的销量中,分别包含48.2万辆BEV纯电,和39.6万辆PHEV(含插混和增程)车型,后者在新能源类别的占比为45.1%。

如果把这两类新能源车,单独放到市场中看的话,那么7月份BEV纯电的渗透率是28.02%,PHEV车型为23.02%,而传统燃油车(含HEV混动)的份额,是48.95%。

销量还是那些销量,但是把动力类别再细分一下,市场态势是不是一下子就不一样了,燃油车的整体份额,依然远超BEV和PHEV单独的规模。

而如果我们单看BEV和PHEV的发展态势,情况就更有意思了:今年7月份新能源车的总销量,同比增长了36.9%,其中PHEV增幅80.4%,远远超过BEV纯电14.3%的增幅。再看环比的话,PHEV车型较6月份增长了8.8%,BEV不但没有增长,反而比6月份的销量降低了1.6%。

1.6%的跌幅不算大,但PHEV和BEV一涨一跌之下,两个类别的市场份额就有了很大变化,我们也能判断出,BEV纯电车型目前即便大趋势依然在上涨,但增速已经明显放缓,进入相对平缓期,短时间内可能都不会出现大跨步的增长。

从目前的态势看,BEV纯电增速放缓,市场渗透率有可能会在30%左右进入稳定期,而PHEV车型作为目前三大类别唯一高速增长的,按照目前的增速,市场份额可能很快就能追平BEV纯电,并实现反超。

在这个过程中,纯燃油车的份额依然会不断萎缩,从目前的不到50%逐渐降低到四成、甚至三成,但是接下来吃掉燃油车份额的主力,不会是BEV纯电,而会是插混和增程组成的PHEV。

按照这个趋势预测的话,PHEV的份额会首先和燃油车持平,交汇点大约会在35%左右,之后如果PHEV车型依然保持高速增长的话,燃油车的份额会继续萎缩,之后和缓慢增长的BEV纯电持平。

而当BEV和燃油车份额持平的时候,电车和油车两大阵营,才算是真正势均力敌。

车企和消费者,该如何规划未来?

当然,说来说去,BEV和PHEV的份额终究还是会继续上涨,纯燃油车份额不断下滑,成为相对小众的产品,还是大势所趋。

其实我所针对的,是部分潜意识里把新能源渗透率,直接看成纯电对燃油车的逆袭这种观点,基于这种看法,有人判断燃油车已经时日无多,如今再买燃油车,就会面临加油站、维修保养、甚至非新能源车停车资源萎缩的局面,让燃油车主、以及考虑燃油车的消费者产生对未来的担忧和恐慌。

从动力结构和使用场景看,未来有望成为主流的PHEV车型,依然对加油站、发动机、变速箱保养维修等配套产生依赖,并支撑这套产业链继续存在。虽然这些配套规模会逐渐减小,但肯定是伴随着需求的减少。

比如加油站的数量少了,但在城市里的密度,依然会维持在一个足够便捷加油的状态,高速服务区也基本不可能取缔加油站。而且去加油的车,以及加油的频次变少后,争夺加油枪的车辆也减少。

维修保养方面,PHEV依然需要对内燃机或变速箱进行维护,再加上燃油车过去几十年巨大的存量,即便部分车企4S店的数量快速萎缩,但类似途虎这样比较正规的连锁店面,近两年在全国各级城市都在快速扩张,很好地填补了车企4S店关停潮引起的需求空缺。

而如果把车价、油价、保养、保险之类的都算上,对于普通家用车来说,买油车的购置、使用成本,不见得比PHEV或纯电车型高多少。

对于车企来说,BEV纯电增速放缓,也是值得注意的趋势,新能源整体渗透率超越燃油车的大趋势下,BEV纯电的发展逐渐看到了瓶颈,而且这还是在电池成本下降、高压平台和超级快充逐渐普及时发生的,意味着类似纯固态电池等革命性技术出现之前,BEV纯电的增速都不大可能恢复前两年的状态。

这种情况下,车企对未来产品该如何规划,如何在BEV、PHEV和燃油车之间进行权衡和平衡,就是值得慎重考虑的问题。

总结

多年以来,我们一直想当然地把PHEV归到电车阵营,将其看作行业转向纯电动的一个过渡状态。但是换个角度,PHEV的崛起,也恰恰表现出市场对油驱车型的依赖,这又何尝不是油车抵御电车的防守反击?

而如果再考虑到海外市场,美欧日韩等发达国家,纯电、PHEV的整体份额还远低于包含HEV在内的油车,更广大的发展中国家,则欠缺我国这种强大的电力系统和充电配套,很长一段时间里,纯电动车都很难在这些地区成为主流。

国内新能源渗透率过半,是一个历史性节点,但是要谈电车对油车的颠覆,目前还为时尚早。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THE END
0.新能源纯电动汽车品牌,2022新能源汽车前十名品牌特斯拉摆在首位介绍是有理由的,毕竟是目前新能源汽车关注度最高的品牌之一,如果不是特斯拉产量早期遇到麻烦,特斯拉的销量也许会更高;不过对于现在已成功打开中国市场的特斯拉,从销量上也能看得出特斯拉在新能源领域的地位;作为世界上电动车行业标杆,特斯拉几乎每推出一款新能源汽车都会备受关注。 jvzquC41yy}/klfwvq4dqv3ep1|wc~yq18?08B96724ivvq
1.电动车充电桩新能源汽车充电桩郑州智易充电子设备有限公司(https://zhiyichong.gys.cn)主营产品包括电动车充电桩、新能源汽车充电桩等,郑州智易充电子设备有限公司负责人王先生,郑州智易充电子设备有限公司希望能与您成为合作伙伴jvzq<84|jkjeqtpi0io0lmkpc4dp8
2.汽车电动安全—新华汽车—新华网300公里续航仅跑100多公里 新能源车企夸大宣传乱象调查 近日,“新华视点”记者从消费者权益保护等机构了解到,涉及新能源汽车特别是纯电动汽车电池续航的投诉明显增多,主要包括电池容量虚标、续航里程达不到宣传里程等问题。消费者频频吐槽:“零下十几度不敢开暖风”“续航里程随机变化”“充满电不知道能开多少公里”。jvzq<84yyy4ykwmwcpku0lto1c{uq8v1|z32:;80jzn
3.上证早知道|创新药,重磅利好!暑期档票房,突破20亿元!成品油价模塑科技(000700)子公司墨西哥名华近日接到北美知名电动车企外饰件产品项目定点,项目预计2026年1月开始量产,生命周期5年,预计总销售额12.36亿元。 ○新和成等上半年业绩预增 新和成(002001)预计实现净利润为33亿元至37.5亿元,同比增长50%至70%,因营养品板块主要产品销售数量、销售价格较上年同期增长,实现经营业绩提升jvzq<84pgyy/39osmc4dqv3ep1814>59245d8?>54;:577xjvor
4.电动汽车充电桩充电桩安装充电桩厂家京能新能源广东京能科技集团有限公司(https://jnxny666.gys.cn)主营产品包括电动汽车充电桩、充电桩安装、充电桩厂家、京能新能源等,广东京能科技集团有限公司负责人谢先生,广东京能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希望能与您成为合作伙伴jvzq<84lpztz8?;0ep4djrsc0et0
5.院部介绍芜湖职业技术大学2023-2024年,奇瑞向学院捐赠包括智界S7、星途星纪元、风云A8在内的纯电、混动、燃油汽车9辆,总价值140余万元。 2.聚焦电动车,与奇瑞新能源汽车深度合作 地处芜湖市的安徽瑞氢动力科技有限公司是奇瑞集团下属子公司,已量产化车载氢能源燃料电池并投入实际应用,2023年与我校签约,共建氢能源实验室,共同制定职教本科“jvzquC41semd0€mkv0kew7hp1{hku7mvo
6.一汽智能新世代 ID.更安全的电动车 从内到外,满满安全感。 高安全系统、高标准电池系统、高制造技术, 带来高能安全守护。 了解更多 百年车企背书,配套有保障;严控车联网权限,保障隐私安全。 ID.前卫科技 将“以人为本”践行于多重场景, 让驾驶、泊车、智慧互联、灯光科技体验全面升级,jvzquC41kf4gc€2xy0ipo8
7.比亚迪新能源汽车加盟店(全国各省)分布图比亚迪新能源汽车加盟品牌介绍 比亚迪创立于1995年,现拥有IT、汽车和新能源三大产业。 目前稳居全球充电电池生产商地位,镍镉电池、手机锂电池出货量全球不错。 2003年,从IT电池领域进入汽车制造业,并快速成长为很具创立的新锐民族自主汽车品牌,更以独特技术优先全球电动车市场。 jvzquC41yy}/cw}lo0ipo8rgpfobp87254;50qyon
8.美国要“封杀”中国新能源车?车企一笑了之,只剩拜登无能狂怒尽管中国市场日渐成熟,留给新势力的机遇越来越少,但相较于几乎是一潭死水的美国新能源汽车市场,依然更具活力。 充满包容性的中国市场,向美国造车新势力们敞开了大门,欢迎他们入场与国内新能源车企竞争,和美国政府的做派大相径庭。 这种逻辑差异背后,根本原因是中国新能源行业拥有更强的技术实力,无惧市场竞争。这种包jvzquC41ejkkkjmcq0gvvxmqog4dqv3ep1oohx4369939B:
9.电动车“锁电”背后的博弈电动车新浪财经与传统汽车相比,新能源车会更强调智能,这其中会涉及更多的电子电气架构、电池、智能座舱、智能驾驶等新技术。一方面用户对新技术并不了解,另一方面这些关键的技术和数据几乎全部掌握在车企手中,车企隐瞒或者篡改相关参数,普通人不容易发现,发现了也很难取证。目前民法上的基本原则是 “谁主张,谁举证”,如不能举证,jvzq<84hkpgoen3ukpg/exr0ep5kl|14283/98/375eql2koe}jrrm:76;9393ujvsm
10.中金新能源车产业链2021年展望:电能驱动,零碳未来新浪财经我们认为,欧盟碳排政策的预期将进一步加快欧洲车企的电动化步伐,带来新车型更快的释放,驱动2021-2022年市场增速上行。 ► 我们认为欧洲市场政策将直接影响到欧洲车企的电动化节奏,进而带动中国合资品牌的电动车型释放,供给刺激需求,拉动2021-2022年中国新能源车增速提升。 jvzq<84hkpgoen3ukpg/exr0ep5tvxhm1tkmpn|u1wy04972/37.3:4fqe3jkƒsg|zy24:8;564tj}r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