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嫁女儿,嫁妆里都会备着几张嫁妆画,洞房花烛的时候使用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首页

好书

留言交流

下载APP

联系客服

2023.04.13美国

在古代,女子出嫁之前,娘家人在嫁妆中,会准备几部“嫁妆画”,或是几个泥塑放在陪嫁的箱子底部,称之为“压箱底”。

古代婚嫁

“压箱底”的泥塑通常是正在进行房事的男女小人模样,而“嫁妆画”则是来自于其娘亲传下来的小画本,亦或是临时购置的一两卷《春宫图》。

《春宫图》又名“女儿图”、“枕边书”或“嫁妆画,古人照着话本进行性教育俗称“问影”。

春宫图最早出现于商朝,汉朝刘向的《列女传》中就提到,殷商末时,纣王在宫中举行肉林酒池的餐宴,周边便都放满了绘满春宫画的屏风。

唐寅

至汉朝,东汉张衡在所作《同声歌》一诗中有诗句:“衣解金粉御,列图陈枕张;素女为我师,仪态盈万方”,其中用作样板的图乃是春宫图,“素女”指房中术——《素女经》。

《春宫图》最为著名的便是明代画家仇英所画的《十荣》以及画家唐伯虎的《花营锦阵》、《风流绝畅》、《鸳鸯秘谱》、《风月机关》、《青楼剟景》、《胜蓬莱》等。

古人含蓄刻板,无论小家碧玉还是大家闺秀,大都大门不出,二门不迈。

直至新婚之夜,小两口依旧对男女之事很无知。

于是,女儿的母亲在出门之时会加以暗示,在洞房花烛之夜,取出嫁妆画”铺在床上,照猫画虎。

当然,春宫图也有父母祈愿早生贵子之意。

但,《春宫图》作为嫁妆的作用并不只是单纯的依葫芦画瓢,还有辟火的功效。

古人在家中书房中,通常也会悬置张贴《春宫图》,如明代著名书画家徐渭在其所著的《路史》中说:“有士人藏书甚多,每柜必置春画一册。人问之,曰:聚书多惹火,此物可厌火灾也。”

清代学者叶德辉也会在他书中夹上几幅春宫图画,美其名曰“避火”。

古代书房

春宫图的避火功效,源自于火神的传说。神话传说中的火神,原是个美丽女子,后因触怒玉皇大帝,被贬为灶下神。

火神所到之处,便容易引发火灾,书是易燃物,于是读书人们便在书中放上春宫图,当“火神”见到这些令人面红耳赤的图画时,就会羞赧难当而离去,因此也就避免了火灾的发生。

压箱底

虽然《春宫图》有着广泛的市场需求,但封建统治者对“春宫图”是持否定态度的,与淫词艳曲一样,严加查禁。

但无论官方怎样的查禁,反而收藏最多的是帝王的后宫,可以说是“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

THE END
1.古代的性教育方式,“压箱底”和“嫁妆画”为人口增长带来的贡献“嫁妆画”的目的是为新娘提供关于性行为的具体指导,以确保她在婚后能够满足丈夫的需求,并成功地完成生育任务。这些画作通常只在婚后向新娘展示,以保护她们的纯洁和无知。 第四部分:人口增长的贡献 “压箱底”和“嫁妆画”作为古代性教育方式,对人口增长产生了一定的贡献。首先,“压箱底”保护了年轻人的纯洁和无知http://www.meishu.com/news/11/13/52204.html
2.007中国古代性文化系列美术作品嫁妆画求子画辟邪画名画库-美术网旗下商城 www.meishu.comhttps://artvc.youhaovip.com/products/p000031
3.嫁妆画中国古代嫁妆画嫁妆图压箱底嫁妆画图片由于性教育是一种避不开又不能大张旗鼓进行的特殊教育,所以古人想出了“照猫画虎”的办法。“嫁妆画”就是其中之一。“嫁妆画”最早见于先秦墓葬中,汉砖也有大量表现,其实物的制作,一直延续到民国初年。 嫁妆:压箱底 除了“嫁妆画”以外,中国古代还有一种性教育工具是“压箱底”。它是一种瓷器,有的比拳头还https://www.wed114.cn/wiki/article_10619.html
4.古代压箱底的嫁妆画QQ图片库【古代压箱底的嫁妆画】专辑包括了古代性文化系列美术作品-嫁妆画-求子画-辟邪画-避火图-压箱画-收藏系,中国古代性文化系列美术作品-嫁妆画-求子画-辟邪画-避火图-压,嫁妆画,古代性文化系列美术作品-嫁妆画-求子画-辟邪画-避火图-压箱画-收藏系等图片的集合。以上内容由QQ生活网整理呈现,请务必在http://www.360doc.com/content/21/0317/22/58460801_967514782.shtml
5.古代“嫁妆画”和“压箱底”竟然是夫妻行房模型?在中国古代,性道德是很严肃的,一般不允许公开讨论.尤其对妇女来讲,更是大忌,妇女在出嫁之前都不懂这方面的知识。但女儿的母亲在出门之时早有暗示,于是就把“压箱底”拿出来,“嫁妆画”铺在床上,照猫画虎地做,一般来说就没有任何问题了。 在女儿出嫁前,父母往往购买一两卷“嫁妆画”,放在嫁妆之中,随女儿带https://weibo.com/p/2313474642280266138097/wenda_home
6.嫁妆画和压箱底嫁妆画款式选择宜城教育资源网www.ychedu.com嫁妆画和压箱底-嫁妆画款式选择-嫁妆画姿势古代结婚嫁妆千奇百怪竟有"嫁妆画"和"压箱底"?中华性文化展览馆馆长刘达临告诉记者,我国历来重视性教育,且通俗易懂。此次中华性文化展中有多件文物专门体现我国古人在性教育方面的别具一格,在女儿出嫁前,父母往往购买一两卷“嫁妆画”,放在http://ls.ychedu.com/LSJA/GEJA/603653.html
7.民国嫁妆画(民间称为压箱底)包真品相如图人物国画原作简介:民国嫁妆画(民间称为压箱底)全长约96cm,宽:15.6cm。古代时候,女儿出嫁前,父母都得买上一两卷,作为嫁妆。随女儿带到夫家去,到了新婚之夜,新婚夫妇把“嫁妆画”铺在床上,“照猫画虎”地做。关于“嫁妆画”的记载,最早见于汉代,其实物在民国初年还有不少发现,可见此物在中国历史上已经存在了很长时期https://m.997788.com/pr/detail_935_65652213.html
8.压箱底是什么意思?古代“压箱底”原是指性教育(图)中华性文化展览馆馆长刘达临介绍,“压箱底”是个类似小瓷盒的东西,打开水果状的盖子,里面是一对男女呈交合状的塑像。这种东西本来是置于箱底压邪用的,当女儿快出嫁时,母亲把“压箱底”拿出来给女儿看一看,暗示她以夫妻之道。而有些地方母亲则在女儿的嫁妆里搭上一些纸画,画面描绘男女交合的场面,俗称嫁妆画。http://m.taihainet.com/news/media/social/2015-11-28/1598647.html
9.古代人是怎么进行婚前性教育的亲子频道除了“嫁妆画”以外,中国古代还有一种性教育工具是“压箱底”。它是一种瓷器,有的比拳头还小一些,外形多为水果状,有盖,内藏一对呈交合状的男女。平时,人们把它放在箱底以辟邪,到了女儿出嫁前,母亲把“压箱底”取出来,揭开盖以示女,让她体会“夫妻之道”。 https://fashion.ifeng.com/baby/haoyun/zixun/detail_2012_06/27/15592827_1.shtml
10.普京愿意把压箱底给中国揭秘古代新娘陪嫁嫁妆!上到飞禽走兽下至丧服 五、夫妻性生活模型 古代还有一种特殊的嫁妆叫“压箱底”。所谓“压箱底”,就是夫妻性生活模型,因为属于个人隐私,兼具辟邪作用,常放在箱子最下面,不常出示,故名。 “压箱底”实际是古代性文化的一部分,类似的还有“嫁妆画”,可以让新婚夫妇看后知道怎么过夫妻生活。https://www.da-quan.net/ti/%E6%99%AE%E4%BA%AC%E6%84%BF%E6%84%8F%E6%8A%8A%E5%8E%8B%E7%AE%B1%E5%BA%95%E7%BB%99%E4%B8%AD%E5%9B%B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