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如何做羞羞的事,从“春宫图”中一看便知

这句话其实也没毛病,长久以来,中国人在性的方面,的确是讳莫如深。

别的姑且不论,受传统思维影响,在性教育方面——至少是笔者上学的时候,中国人一直处于旷课的状态。

关于男女生理的话题,位于生物课本最后部分,当马上就要讲到那一章节时,尤其是班里的男生,摆出一副嗷嗷待哺的模样,他们对学习的兴趣,从未如此之大。

老师面不改色心不跳,轻描淡写地说道,这节课不讲,课后自学。

同学们当时的状态,就像泄气的皮球。

“压箱底”与春宫图

今天之情形犹然如此,古代的性教育状况,可想而知。

实际上,中国古代的性教育,开始于女儿临出嫁之时,由母亲偷偷摸摸,耳提面命,面授机宜。

古人向来讲究男女之别,这些“蝇营狗苟”之事,永远不可能从父亲嘴中说出。

女儿的性教育,由母亲一手包办,男孩子呢?

其一,不同于古代女子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状态,小伙子有更多机会接触外面的花花世界,他们可以“自学成才”。

其二,同样是在新婚之时,伴娘、操办婚事的同龄姐妹,以及七大姑八大姨,会采取闲谈、开玩笑等方式,将经验悄然传授。

男孩子的事儿谁感兴趣,我们还是说回古代小姐姐们的性教育。

临出阁之时,母亲会把女儿叫到屋里,当娘的会插上门栓,闭紧窗户,紧张兮兮,面色凝重,甚至比女儿还紧张。

除了口头传授“机密”,母亲还会送给女儿三样宝贝。

第一样,外形呈水果状、船状,或者顽童状的,一件小瓷器。

这个瓷器的名字,在今天可谓人尽皆知,就是被唤作“压箱底”。

在今日语境下,“压箱底”是一个形容词,指代拿手的绝活。古代的时候,它其实是一方小小的瓷器。

瓷器本身带着盖子,将盖子揭开,才能看到其“庐山真面目”:

第一件宝贝:压箱底

如图中所述,瓷器本体之内,是裸体男女交欢的塑像。

其实很多人知道,“压箱底”一词,包含着浓浓的性暗示。他们以为,压在箱底的,应该是一副“春宫图”。

“春宫图”——或者说是“嫁妆画”,是母亲赠给女儿的第二件礼物。它们不是被压在箱底,而是自有其用武之地。

第二件宝贝:嫁妆画

“嫁妆画”宽约五六寸、长约二三尺,呈一副画卷的样式,需要观摩学习时,可以徐徐展开。

字如其意,“嫁妆画”也是嫁妆之一。待到新婚洞房之夜,万籁俱寂之时,新娘和新郎,会将图画展开,铺于床上,照图中内容实际操作即可。

发明地动仪的张衡,其实也是个老司机,他作过一首《同声歌》,其中有如下几句:

衣解巾粉御,列图陈枕张。

素女为我师,仪态盈万方。

诗歌中之“列图”,即是指“嫁妆图”,将图画陈列于枕席之间,以素女为师,行闺房之事,好不逍遥,好不自在。

当春意盎然,激情四射,新郎再也忍受不住,准备将二十余年的存货,一并送给新娘之时。母亲送给女儿的第三件宝贝,终于派上用场。

有的时候,新娘临上花轿之时,母亲会拔下头上簪子,插于女儿发髻,并且偷偷告之以用途。

第三件宝贝:簪子

有的男子在新婚之夜,由于过度兴奋,会呈现出病态与魔怔,具体表现为全身抽搐,出汗不止,古人将这种病症称作“上马疯”。

新娘意识到夫婿有如是症状,需要即刻拔下头上发簪,扎入丈夫尾尻骨,如此这般方能使其清醒,关键时刻甚至能救丈夫一命。

春宫图历史

在古代中国,性教育多以暗示的形式展开。与之相比,“春宫图”是妥妥的明示。

“春宫图”在中国的历史相当久远,甚至可以追溯到汉代。

我绕了一大圈,是为了说明,中国的性文化,真的不比西方差。

汉孝景帝时期,广川王刘去和儿子海阳,生活靡乱,海阳还命人在宫殿四周,挂满寻欢作乐的图画,这便是最早被记录的春宫图。

行苟且之事时,他们一面观图,一面寻欢,仿佛人在图中,又好似画在人中。

二十四史之一的《汉书》,不但记录下他们混乱的生活,为我国“春宫图”文化,亦留下最浓重的笔墨。

《汉书》中是如此说的,广川王汉阳“画屋为男女裸交接,置酒请诸父姊妹饮,令仰视图。”

从“置酒请诸父姊妹饮”中,我们似乎能嗅到别的什么气息。今天人们常说的“脏唐臭汉”,看来也挺有道理。

不知诸位记得否,首先发明按摩棒的人叫刘胜,他与广川王差不多是同时代的人物。

不得不说,汉家天子们真会玩。

在皇室与文人圈内传播,是“春宫图”的第一条发展脉络。

除此之外,表现性爱姿势的插图,也出现在最初的性学文献中,譬如《素女经》、《洞玄子》等书。

这是春宫图发展的另一条脉络。

需要指出的是,《素女经》大概成书于战国,完成于两汉。没错,又是汉朝。

钻研中国性学的高罗佩指出过:

汉代曾有许多以皇帝和素女问答形式的房中书。这些书中皆附有表现性爱姿势的插图。

诚如高公所言,《素女经》有“九势篇”,《洞玄子》有“三十六法”,光用文字介绍多么枯燥,当然要附上图画说明。

只是,书中的附图,多是简单的线条,远远达不到精致的程度,钻营此道的文人,对之并不买账。

经由画家妙笔生花之手,春宫图变得精致起来,同时,色情成分也明显增加。

而此时的春宫图,逐步发展成,独立的、供人私下玩赏的艺术品。

有证据表明,唐朝着名画家周昉,就是画春宫图的高手。

诚然,他的春宫图作品早已失传,但从后世的文字中,我们已然能感受到图画的美妙。

正所谓,“目波澄鲜,眉抚连卷,朱口皓齿,修耳悬鼻,轴艳颐颐,位置均适。”是也。

着名书法家赵孟頫,也是此中高手。他老人家的大名,甚至在《肉蒲团》中,也不止一次的出现过。

小说中如此描述到,“明日就书画铺子中,买一副绝巧的春宫图册子,是学士赵子昂(孟頫)的手笔,共有三十六幅。”

明代以前,春宫图不登大雅之堂,却能登上至高无上的天子之堂。

明代末期,伴随经济的迅速发展,春宫图迅速飞入寻常百姓家。就像《肉蒲团》中介绍的,寻常的书画铺子,随处可以买到。

那些举世闻名的明代画家,譬如唐伯虎,同样也是春宫图的行家。

还记得历史课本中的介绍么,唐伯虎尤其擅长仕女图。教材里说的颇隐晦,诸位不妨细想,唐伯虎既然擅长画女子,当然也可以将她们妙曼的身姿,放进春宫图内。

公元1644年,大清铁骑入主中原,在北方建立政权。之后,统治者严格禁毁色情小说,春宫图也一并衰落下去。

春宫图之内容

在中国古代,春宫图的主要用途是提供欣赏、激发性欲,以及作为性教育教材。

在古代,某种意义上,它还被当作护身符。古人相信,行房事之时,能激发出给人无限生命力的阳气。所以,描摹性爱画面的图画,当然可以驱散代表黑暗的阴气。

另外,春宫图还有防火之功效。

在民间传说中,火神就是女性,她若是见了书中所夹春宫图,一定会羞而却步,自然也不能轻易放火。

所以,“避火图”又是春宫图另一个委婉的叫法。

笔者相信,诸位对春宫图内容的兴趣,肯定比避火消灾的兴趣更大。

接下来不妨讲讲春宫图之内容,以及表现形式。

春宫图大体分为两类。

那些明晃晃,赤裸裸,描绘形态各异房事生活的,又被称作“明春宫”。各位可以意会成,如今的高清无码动作片。

男女穿着衣服,含蓄地表现亲密活动,则被称作“暗春宫”。“暗春宫”着重于男女性心理的刻画,与前者相比,往往更具意境。

就比如,如下这幅画,夫妻两人并没有什么出格的行为。男子望着窗外墙上的猫儿入神,女子则咬住衣角,含羞带怯地低下头颅。

这幅图儿名曰《见猫交而动情》。夫妻两人能动多大的情呢,我们并不知道,但是想必,之后必有一场干柴对烈火。

古人其实比现代人更有情趣,从春宫图上很轻易就能看出。

就比如,他们鱼水交欢的地点,可以是书房,可以是后花园,也可以在野外。

当然,还有更出格的场所,譬如马背之上。

九十年代时,彼时的香港当红艺人叶子楣,出演过一部情色电影,名曰《玉蒲团》。时至今日,该片都是香港色情电影中的巅峰之作。

它的海报也颇有情趣,描述了两人在马背上卿卿我我的暧昧姿态。

窃以为,这绝不是导演的原创。古代的春宫图中,早就表现过类似的场景。

你能想到的,或者想象不到的邪恶内容,古代的老司机们,早就尽数画了下来。

一边下棋一边和第三者偷情的《棋趣图》;两人对着镜子现场直播的《镜欢图》;侍女暗地偷窥的《月下所见图》;孩子就在身侧,忍不住想来一发的《戏婴图》等等等等。

与西方裸体画相比,中国画远没有那么写实,也不太注重营造空间感,但春宫图的意境,是西方绘画,永远也比不过的。

试问,西方裸体画中,娇滴滴的女神,傻愣愣地站着,能有几多情趣,又有几分欲望?

也只能说,西方画侧重写实,中国绘画讲究“传神”,两种技法,各有妙处,为这个花花世界,提供更多的选择。

如果诸位有幸看过几副春宫图,你便会总结出某个共性。

就比如,图画中的女子,哪怕周身赤条条的,她们永远不会忘记,穿上自己精致的小鞋子,这究竟是为什么呢?

THE END
1.古代的性教育方式,“压箱底”和“嫁妆画”为人口增长带来的贡献“嫁妆画”的目的是为新娘提供关于性行为的具体指导,以确保她在婚后能够满足丈夫的需求,并成功地完成生育任务。这些画作通常只在婚后向新娘展示,以保护她们的纯洁和无知。 第四部分:人口增长的贡献 “压箱底”和“嫁妆画”作为古代性教育方式,对人口增长产生了一定的贡献。首先,“压箱底”保护了年轻人的纯洁和无知http://www.meishu.com/news/11/13/52204.html
2.007中国古代性文化系列美术作品嫁妆画求子画辟邪画名画库-美术网旗下商城 www.meishu.comhttps://artvc.youhaovip.com/products/p000031
3.嫁妆画中国古代嫁妆画嫁妆图压箱底嫁妆画图片由于性教育是一种避不开又不能大张旗鼓进行的特殊教育,所以古人想出了“照猫画虎”的办法。“嫁妆画”就是其中之一。“嫁妆画”最早见于先秦墓葬中,汉砖也有大量表现,其实物的制作,一直延续到民国初年。 嫁妆:压箱底 除了“嫁妆画”以外,中国古代还有一种性教育工具是“压箱底”。它是一种瓷器,有的比拳头还https://www.wed114.cn/wiki/article_10619.html
4.古代压箱底的嫁妆画QQ图片库【古代压箱底的嫁妆画】专辑包括了古代性文化系列美术作品-嫁妆画-求子画-辟邪画-避火图-压箱画-收藏系,中国古代性文化系列美术作品-嫁妆画-求子画-辟邪画-避火图-压,嫁妆画,古代性文化系列美术作品-嫁妆画-求子画-辟邪画-避火图-压箱画-收藏系等图片的集合。以上内容由QQ生活网整理呈现,请务必在http://www.360doc.com/content/21/0317/22/58460801_967514782.shtml
5.古代“嫁妆画”和“压箱底”竟然是夫妻行房模型?在中国古代,性道德是很严肃的,一般不允许公开讨论.尤其对妇女来讲,更是大忌,妇女在出嫁之前都不懂这方面的知识。但女儿的母亲在出门之时早有暗示,于是就把“压箱底”拿出来,“嫁妆画”铺在床上,照猫画虎地做,一般来说就没有任何问题了。 在女儿出嫁前,父母往往购买一两卷“嫁妆画”,放在嫁妆之中,随女儿带https://weibo.com/p/2313474642280266138097/wenda_home
6.嫁妆画和压箱底嫁妆画款式选择宜城教育资源网www.ychedu.com嫁妆画和压箱底-嫁妆画款式选择-嫁妆画姿势古代结婚嫁妆千奇百怪竟有"嫁妆画"和"压箱底"?中华性文化展览馆馆长刘达临告诉记者,我国历来重视性教育,且通俗易懂。此次中华性文化展中有多件文物专门体现我国古人在性教育方面的别具一格,在女儿出嫁前,父母往往购买一两卷“嫁妆画”,放在http://ls.ychedu.com/LSJA/GEJA/603653.html
7.民国嫁妆画(民间称为压箱底)包真品相如图人物国画原作简介:民国嫁妆画(民间称为压箱底)全长约96cm,宽:15.6cm。古代时候,女儿出嫁前,父母都得买上一两卷,作为嫁妆。随女儿带到夫家去,到了新婚之夜,新婚夫妇把“嫁妆画”铺在床上,“照猫画虎”地做。关于“嫁妆画”的记载,最早见于汉代,其实物在民国初年还有不少发现,可见此物在中国历史上已经存在了很长时期https://m.997788.com/pr/detail_935_65652213.html
8.压箱底是什么意思?古代“压箱底”原是指性教育(图)中华性文化展览馆馆长刘达临介绍,“压箱底”是个类似小瓷盒的东西,打开水果状的盖子,里面是一对男女呈交合状的塑像。这种东西本来是置于箱底压邪用的,当女儿快出嫁时,母亲把“压箱底”拿出来给女儿看一看,暗示她以夫妻之道。而有些地方母亲则在女儿的嫁妆里搭上一些纸画,画面描绘男女交合的场面,俗称嫁妆画。http://m.taihainet.com/news/media/social/2015-11-28/1598647.html
9.古代人是怎么进行婚前性教育的亲子频道除了“嫁妆画”以外,中国古代还有一种性教育工具是“压箱底”。它是一种瓷器,有的比拳头还小一些,外形多为水果状,有盖,内藏一对呈交合状的男女。平时,人们把它放在箱底以辟邪,到了女儿出嫁前,母亲把“压箱底”取出来,揭开盖以示女,让她体会“夫妻之道”。 https://fashion.ifeng.com/baby/haoyun/zixun/detail_2012_06/27/15592827_1.shtml
10.普京愿意把压箱底给中国揭秘古代新娘陪嫁嫁妆!上到飞禽走兽下至丧服 五、夫妻性生活模型 古代还有一种特殊的嫁妆叫“压箱底”。所谓“压箱底”,就是夫妻性生活模型,因为属于个人隐私,兼具辟邪作用,常放在箱子最下面,不常出示,故名。 “压箱底”实际是古代性文化的一部分,类似的还有“嫁妆画”,可以让新婚夫妇看后知道怎么过夫妻生活。https://www.da-quan.net/ti/%E6%99%AE%E4%BA%AC%E6%84%BF%E6%84%8F%E6%8A%8A%E5%8E%8B%E7%AE%B1%E5%BA%95%E7%BB%99%E4%B8%AD%E5%9B%B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