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个“中国”,还是中国——世界大环境下的中国经济

在最新发布的《世界经济展望》中,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下调全球经济增速预测值。预计2023年的全球经济增速是3.0%,2024年是2.9%,都远低于3.8%的历史平均水平。

有外媒就炒作说,世界经济的大环境不好,与世界经济深度融合的中国经济自然要崩溃,中国经济不好又会继续恶化全球经济。??????????

真实情况又当如何呢中国用行动回答了我们到底该如何看待大环境的问题。

谈经济,首先要有对形势的判断和把握:

经济恢复是一个波浪式发展、曲折式前进的过程。我国经济具有巨大的发展韧性和潜力,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

波浪和曲折,对应的,是我们面临的内外部环境——世界经济复苏乏力、外部需求走弱,地缘政治冲突不断、国际环境变化对我不利影响加大,一些领域风险隐患逐步显现。

在这样的背景下,中国守住了安全,也实现了安全之上的发展。在今年错综复杂的环境中稳住经济,并不容易。

谭主了解到,中国100多个主要经济指标,有80%回升到三年前,甚至大大超出之前的水平。

今年前三季度,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5.2%。第三季度,中国国内生产总值环比增长1.3%,超过很多世界其他主要经济体——第三季度,德国GDP环比下降0.1%,法国环比增长0.1%。

面对中国经济回升向好的难能可贵,面对给全球经济增长1/3左右的贡献率,一些外媒却把中国塑造成了世界经济的“破坏因素”。

我们当然在和国际的大环境互动,但外媒构建的互动,是一个恶性循环的逻辑:全球需求减弱,这会“拖累”中国的出口;中国作为世界经济的发动机,中国经济增长趋缓,反过来又会“拖累”大环境,“拖累”其他国家。

但实际上,我们在用自己的行动,把这种恶性循环阻断,变成良性的互动和反馈。

2022年,上海港集装箱吞吐量突破4730万标箱,连续13年全球第一

把目光拉远,今年1月至10月,中国的出口数据与2019年同期相比:

||对欧盟,同比增长39.3%

||对东盟,同比增长49.7%

||对美国,同比增长19.1%

||对印度,同比增长57.1%

||对韩国,同比增长35.6%

||对日本,同比增长11.3%

不同于外媒的唱衰,中国同世界各大主要经济体的联系几乎都在加密。

真正能够与“拖累”大环境对应上的一组数据是:

美国研究机构提出了一个“全球贸易壁垒指数”。在2023年,非关税壁垒,也就是各种进出口管制措施、政府歧视性政策等较高的国家,是美国等发达国家,并且这个水平相较于2019年在抬升。

位于英国伦敦的华为5G创新体验中心

中国自己在这样的大环境中,是怎么发展的,可以从上面出口同比增长显著的国家印度说起。

中国出口到印度的主要产品,首先是机电产品。其中,液晶显示模组、微处理器、集成电路等增幅靠前的几种产品,有一个共同点是,它们都位于产业链的中游。

这样的特点,对应着中印越电子协会今年在东南亚考察时发现的一个现象:

中国的一些低端制造虽然有外溢现象,但它们多以装配组装为主,符合东南亚国家所处发展阶段的需要。中国主力出口的机电产品等具有一定科技含量,生产这些产品的高技术含量企业或独角兽基本都留在国内。

中企在柬埔寨总装机容量最大发电项目建成投产

上海一家高新技术企业

中国市场竞争力越来越确定,同样也能从一个细节中得到印证。

从2019年到现在,中国出口增量中,很大一部分来自中国的民营企业。相较于2019年,民营企业在出口总值中的占比从51.3%提升到了62.9%。

正是在自身内生动力和可靠性显著增强的背景下,中国加密了与外部连接的通路,国际循环水平不断提升。

江苏省泗洪经济开发区一家电子元器件厂

根据《人才、创新与产业链韧性报告(2023)》,中国在世界主要国家产业链韧性中位列第二。

排名,代表了中国在全球产业链中的核心位置,这种位置也与中国的全球贡献相呼应:中国是全球第一货物贸易大国,是1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主要贸易伙伴。

纵然有惊涛骇浪,我们依然抵御住了风浪,稳住了。

客观环境的影响我们无法回避,也不易被改变,在这样的背景下,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这个月却上调了对中国经济的增长预期,预计2023年中国经济将增长5.4%,较今年10月的预测值上调了0.4个百分点。

既然大环境不好,中国做了什么

二十大报告中,在讲到推动高质量发展时,提到了一个词,“全要素生产率”,并且前缀从十九大报告中的“提高”变成了二十大报告里的“着力提高”。其重要性,可见一斑。

全要素生产率,是指所有投入要素对产出增长贡献的一种能力。

一般来说,提升全要素生产率有两大路径,一是技术进步,二是资源配置效率改善。其中,技术进步的提升相对较大。

被视为中国外贸风向标的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

只不过,有一个问题是,在完成了工业化之后,西方国家引领了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新一轮技术创新,但为什么美西方的技术创新没有转化出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进而带动西方国家的新一轮增长

美国西北大学著名的宏观经济学家罗伯特·戈登,给出了一种解释:

美国现有科技创新难以实现机械化和规模经济,也就是说,它们没有帮助美国实现“再工业化”——这与我们现在广泛观察到的,美国经济的症结,是一致的。

世界银行的数据显示,2021年,高收入国家制造业增加值占GDP比重平均为13%,美国为11%,德国为19%,日本为20%。

而中国制造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为27.4%。这其中,有不少来自于传统产业的增长:

化学产品、非金属矿物制品、金属制品等传统产业的增加值占全部制造业的比重从2010年的23.5%上升至2020年的28.8%。

在不少人的理解中,传统产业基本上没有什么增长空间,甚至有人将其等同于“落后产业”,这种增长,与以往有什么不同

福建晋江,是一个观察的样本。

这几天,中国上市公司发展论坛在晋江举行。作为一个县级市,晋江拥有超9万家民营企业和51家上市公司。

而晋江的成功,很大一部分靠的是“笨办法”——面对脱实向虚“挣快钱”的诱惑,晋江的企业在市场竞争最激烈的传统制造业领域中坚守。

晋江的坚守,完成了这样的转变——很多企业通过数字化改造,实现了“黑灯工厂”和“全智能化运转”。

今年4月晋江市成立产业数字化服务协作联盟

这样的坚守,也铸造了晋江的核心竞争力。这背后,也蕴藏着中国经济发展的潜力:

所谓的传统行业,内核已经发生了改变。而当传统行业不再传统,会迸发出源源不断的动能。

就在这几天,一些外媒对中国市场进行了深入的调查后发现,绿色和高科技产业的发展,正在产生对有色金属等大宗商品的新需求,这些需求过去主要集中在房地产等传统行业。

运送动力电池系统的运输车

制造业的不断发展,会为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速带来空间,恰好,中国的这些发展空间,就是在技术进步的进程中发掘出来的。

过去一年,不管我们遭遇什么样的困难,中国的经济数据有一个特点是,对高技术产业的投资总是保持增长,并且始终大幅高于全部固定资产投资增速。

全球最大的农业机械传动系统供应商康迈尔

制造业、能源、通讯、出行,这几个词摆在一起,谭主最先想到的,是新能源汽车。

新能源智能汽车产业链展区

要知道,新能源汽车从一个不被看好的产业,向中国最具竞争力的新兴产业的转变,也就不过是这几年的事情。

华晨宝马沈阳铁西工厂

很多人知道的是,中国新能源汽车产销已经成为世界第一,但可能有人不知道,2022年全球对新能源汽车关键技术的投入超过1000亿美元,中国占到其中的三分之一左右。

大环境不好,我们还经历了转型、产业升级的阵痛,遭受了美西方国家使用不正当贸易手段的打压,但中国,就这么过来了。

链博会上的特斯拉展位

在这个过程中,有一个特殊的“施工队”值得注意。这一年,宏观政策,在持续发力:

||今年年初,政府部门就延续优化了一批阶段性宏观政策,包括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税费优惠、上调部分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比例等。

||上半年,又推出了一批针对性强的新举措,聚焦发展先进制造业集群、新能源汽车等领域。

||三季度,我们又谋划实施一批服务实体经济的储备政策。

在一系列“组合拳”的引领之下,实体经济愈发成为我国发展的本钱。绿色化、智能化、数字化发展,正在让我们的“本钱”愈加沉甸甸。?

每个经济体都无法逃离大环境,但我们可以做的是改变自己,通过更高质量的发展寻找内生动力。

中国经济在向内积极变化的过程中,一些潜移默化的变化正在发生。中国的积极变化,也正在一步步改变国际发展的大环境。

我们看到的现实是,尽管大环境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但中国没有被大环境改变,而是先驾驭住了形势。

面向未来,短期看需求,长期看供给。

中国如何持续为世界提供优质、稳定的中国供给,首届链博会上的一个细节,给我们提供了观察这个问题的窗口:

在链博会的欢迎晚宴上,谭主见到了来自美国、日本、英国、德国等55个国家和地区的企业代表或政府代表,其中美欧企业占国际参展商的36%,美国企业参展数量最多。

首届中国国际供应链促进博览会

为什么他们没有听信所谓的“脱钩断链”,没有选择“回流”,没有实行所谓的“近岸外包”

谭主跟这次来华参展的美国企业聊起这个话题,他们的答案是,过去几年,他们不是没有尝试过供应链的本土化,但本土化的成本,使他们还是回到了中国。

中国美国商会会长与美国嘉吉公司代表们在链博会晚宴上交谈

表面看,外资企业在意的是成本,究其根本,是中国供给能力背后的技术优势和人才优势。

更多的外国企业,选择在中国投资未来。

首届链博会主题——“链接世界,共创未来”

今年1至9月,外国投资者在华投资新设外资企业37814家,同比增长32.4%,其中高技术制造业增长12.8%,医疗仪器设备及仪器仪表制造业、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引资增幅分别高达37.1%和21.5%。

其中,很多发达经济体对华投资力度尤其在加大。

1至9月,法国、英国、加拿大、瑞士、荷兰对华投资增长较快,增速分别为121.7%、116.9%、109.2%、76.9%、32.6%。

空中客车公司天津总装线

中国,恰恰是在最前沿的技术领域,给世界创造了共同的增量,提供了共同驾驭世界大势的可能。

中国自身供给的强大与对开放的坚持,相辅相成,解答了一些经济全球化时代对发展与安全的思辨——相互依靠,不是风险,而是机遇。

在流入中国的外资中,有一个区域的对华投资格外引人注目。

数据显示,中东主权财富基金已经是40余家中国A股上市公司前十大流通股股东。这些中东国家的资金,集中布局了中国智能电动车、新能源科技、互联网、能源、高端设备制造等领域。

中国和沙特共同投资的大型化工项目举行奠基仪式

这反映了问题的另一个侧面,中国正在给发展中国家创造更多可以发挥自身禀赋优势的潜在场景。

在这个意义上,中国在驾驭自身形势的过程中,也在努力改善世界的大环境。

中国打造、参与、推动了一系列经济全球化的机制和平台,也变成了维持大多数国家发展安全的全球公共产品,促进更多发展中国家充分参与全球价值链,释放自身的潜力。

印尼雅万高铁

如果说全球化1.0是殖民时代,全球化2.0是资本驱动的时代,那中国参与推动的全球3.0就是共同发展的时代。

这个时代,每个国家不应该成为别国发展的附庸,中国所做的,恰恰是让每一个地方都有发展的基础和可能性,给每一块区域培育出市场的基础。

“大环境”是客观现实,但现实本身并非没有被塑造的可能性。

大环境,永远不是静态的。而要在动态变化中,驾驭“大环境”,就需要超越一时一事的视野,看到真正的大势所在。

THE END
1.12000000连续十年全球第一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1月13日发布的最新数据,我国汽车产销累计完成3128.2万辆和3143.6万辆,同比分别增长3.7%和4.5%,产销量再创新高,继续保持在3000万辆以上规模,且连续16年位居全球第一。其中,新能源汽车表现尤为突出,产销分别完成1288.8万辆和1286.6万辆,同比分别增长34.4%和35.5%,新能源汽车新车销量达到汽车新车总http://www.cinn.cn/p/367472.html
2.连续10年全球第一中汽协:2024年新能源汽车产销突破1000万辆汽车浏1月13日,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以下简称中汽协)正式发布了2024年产销数据,其中最突出的两点分别是:2024年全年产销量继续保持3000万辆以上规模;新能源汽车连续10年保持全球第一,年产销量首次突破1000万辆。 中汽协指出:“2024年,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在党中央、国务院坚强领导下,各级政府主管部门积极施http://www.auto-first.cn/news/story_284579.html
3.世界新能源汽车大会网站服务2024世界新能源汽车大会(WNEVC 2024)由中国科学技术协会、海南省人民政府、科学技术部主办,中国汽车工程学会、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中国国际科技交流中心、海南省工业和信息化厅、海南省科学技术协会、海口市人民政府承办,是新能源汽车领域高规格、国际化且具有影响力的年度大会。2024年9月27日至 http://www.gttol.com/showinfo-91-13217-0.html
4.新能源车销量持续增长吉利将进头部竞赛圈新能源汽车占全球车市份额增长至28%,其中纯电动汽车销量达到创纪录的120万辆,同比增长22%,销量占新能源汽车总销量的64%,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连续六个月销量上涨,11月销量同比增长55%。 1-11月整体来看,全球新能源汽车累计销量达1,530万辆,占全球汽车销量的21%(纯电动车为18%),如果加上混合动力汽车14%的市场https://www.12365auto.com/news/20250116/541333.shtml
5.风景i首批车辆正式下线图雅诺达成百万里程碑1月15日,“百万启新程 风景 i 同行”风景 i 首批车辆下线暨图雅诺轻客百万辆里程碑庆典,在北汽福田多功能车全球中心工厂成功举行。会上,潍坊高新区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经发局党委书记、局长董玉伦,北汽福田副总经理、新闻发言人巩海东,北汽福田图雅诺新能源事业部总裁张宏亮及全国各地战略合作伙伴等共计一百余https://auto.cri.cn/20250116/6699fac4-de97-8922-1d87-2ba8f11d9302.html
6.#丰田连续五年成为全球最大汽车制造商#丰来自晚点Auto#丰田连续五年成为全球最大汽车制造商#【丰田锁定 2024 年全球汽车销量第一】尽管丰田的全年销售业绩还未公布,但连续五年成为全球销量冠军已成定局。去年前 11 个月,丰田全球累计销量约为 986 万辆,超越大众全年 903 万辆的销量。大众销量下滑主要受中国市场的拖累。2024 年大众在华销量下滑 9.5% 至 293 万辆。https://weibo.com/7845383010/P9Q4lqQVL
7.世界十大车展全球知名车展有哪些世界级车展有哪些→MAIGOO知识1897年世界最早举办的国际车展被誉为汽车工业奥运会 德国国际汽车及智慧出行博览会,原名为德国国际车展(IAA),因其曾经长期在法兰克福举办,在业界被称为法兰克福车展,是世界最早举办的国际车展,曾是全球规模最大的、最好的车展之一,是世界汽车工业国际协会认定的世界五大车展之一,有世界汽车工业“奥运会”之称。法兰克福https://www.maigoo.com/goomai/189030.html
8.汽车业2008年,中国汽车工业遭遇近年来少有的严峻考验,内外部发展环境跌宕起伏。特重大自然灾害相继发生,宏观经济在调控中不断减速,美国次贷危机愈演愈烈等,都对国内汽车行业造成一定冲击。尽管如此,汽车行业仍保持了一定增长,但增幅比前几年明显放慢,且大大低于年初的预计https://baike.sogou.com/v4355638.htm
9.光速反击!中国制裁7家美企;万业企业新实控人朱世会:为了半导体这场汇聚各方精英的论坛,无疑将成为汽车半导体产业发展的风向标,引领行业前行的方向。 亮点二:全球聚焦,专业观众云集 作为世界汽车行业沟通交流最重要的平台之一,本届上海车展将吸引上千家企业、上万名专业观众踊跃赴会,覆盖主机厂、Tier 1、车规级芯片厂商等产业链龙头企业,涵盖了汽车半导体创新应用的各个环节,将https://laoyaoba.com/n/930314
10.历史规划东风公司进驻随州成立东风随州专汽与东风随州车轮厂;引进三江航天集团全资收购湖北双龙公司;中国重汽集团控股湖北华威公司;湖北全力机械集团联手广东富华公司,共建全力富华打造亚州最大的汽车铸件基地;合力公司与北京交通进出口公司共建湖北华星专用汽车有限公司;恒天集团重组湖北新楚风公司,5年内实现年产值100亿元的生产规模;http://jxj.suizhou.gov.cn/fbjd_14/zwgk/xxgkml/ghjh/lsgh/202112/t20211201_943792.shtml
11.2023年末,还能给我们一些惊喜吗?“冰箱、彩电、家庭影院”成为了今年车圈的高频词汇,“内卷”已经成为了一种常态。作为2023年国内最后一个A级车展,各大厂商也是使出浑身解数,做好年终总结,展望2024。全球首发新车59辆;新能源汽车469辆。老规矩,车展看这一篇足够! 梅赛德斯-奔驰:三款新老车中国首秀 https://www.yoojia.com/article/9397523855266287334.html
12.汽车发展小组讨论【世界汽车百年历史】 ? 【汽车分类】 ? 【国际著名车展简介】 ? 【汽车保养】 ? 【汽车对人类的影响】 ? 【汽车分类】 ? 【国际著名车展简介】 ? 【汽车保养】 ? 【汽车对人类的影响】 【汽车概述】 汽车(Automobile;Car)汽车是一种能自行驱动,主要供运输用的无轨车辆。原称‘自动车’,因多装用汽油机https://m.douban.com/group/topic/14078760
13.2025,中国汽车的八大悬念有人预测:智能驾驶全面普及,司机会消失;混动技术是过渡,纯电动才是行业终局;燃油汽车很快会成为历史产物;汽车业内只会剩下少数几家车企,其他都会逐渐消亡。这是过去几年间,汽车掌门人和媒体最津津乐道的话题,大家都把兑现的时间节点定在了2025。 如今看来,有些趋势逐渐清晰,有些依然混沌。现在看来,车企依然舍不http://www.bianews.com/news/details?id=203902
14.全球汽车商业网长安凯程V919全球首秀产品力深获认可,成创富路上“智慧助手”2024年4月25日,北京国际汽车展览会以“新时代 新汽车”为主题盛大启幕。在本次盛会上,长安凯程首款新能源大VAN产品——V919重磅亮相,凭借着极致效率、场景化定制、智慧物流生态以及卓越的K01技术架构等亮点,赢得了现场观新闻04-29 http://www.qicheshangy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