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最常见的融资租赁模式。出租人根据承租人的要求,购买指定的设备或资产,然后出租给承租人使用。承租人按照合同约定支付租金,租赁期满后,设备的所有权可以根据约定转移给承租人。
承租人将自己拥有的设备或资产出售给出租人,然后再从出租人处租回使用。这种模式有助于承租人快速获得资金,同时继续使用原有的设备或资产。
03杠杆租赁
涉及出租人、承租人和贷款机构三方。出租人只提供一小部分资金,大部分资金由贷款机构提供。租赁收益在三方之间按照约定分配。
04委托租赁
出租人接受委托人的资金或租赁标的物,根据委托人的指定将其出租给承租人。在委托租赁中,出租人只收取手续费,不承担风险。
06转租赁
承租人在租赁期内将租赁物转租给第三方,形成两次租赁关系。
出租人以租赁债权和投资方式将设备出租给承租人,出租人获得租金和股东权益作为投资回报。
08结构化共享租赁
承租人以租赁物为抵押物,向出租人融资,同时出租人与承租人共享租赁物的收益。
09结构式参与融资租赁
租赁公司参与承租人的经营活动,以设备为载体,为承租人提供综合性服务。
将设备的销售和租赁捆绑在一起,承租人在购买设备的同时签订租赁合同。
在经营租赁的基础上,增加了融资的功能,承租人可以选择在租赁期满后购买租赁物。
13其他业务模式
①筹资速度较快。租赁会比借款更快获得企业所需设备。
②限制条款较少。相比其他长期负债筹资形式,融资租赁所受限制的条款较少。
③设备淘汰风险较小。融资租赁期限一般为设备使用年限的75%。
④财务风险较小。分期负担租金,不用到期归还大量资金。
⑤税收负担较轻。租金可在税前扣除。
①资金成本较高。租金较高,成本较大。
②筹资弹性较小。当租金支付期限和金额固定时,增加企业资金调度难度。
(3)贸易风险。因融资租赁具有贸易属性,贸易方面的风险从订货谈判到试车验收都存在着风险。由于商品贸易在近代发展得比较完备,社会也相应建立了配套的机构和防范措施,如信用证支付、运输保险、商品检验、商务仲裁和信用咨询都对风险采取了防范和补救措施,但由于人们对风险的认识和理解的程度不同,有些手段又具有商业性质,加上企业管理的经验不足等因素,这些手段未被全部采用,使得贸易风险依然存在。
(4)技术风险。融资租赁的好处之一就是先于其他企业引进先进的技术和设备。在实际运作过程中,技术的先进与否、先进的技术是否成熟、成熟的技术是否在法律上侵犯他人权益等因素,都是产生技术风险的重要原因。严重时,会因技术问题使设备陷于瘫痪状态。其他还包括经济环境风险、不可抗力等等。
一是集融资与融物为一体。融资租赁是以融物形式出现的融资活动。当承租人欲筹措资金添置设备时,通过与租赁公司签订租赁协议,从租赁公司获得所需设备,从而进行生产。而租赁公司在这里区别于一般的银行贷款,它不直接提供贷款给承租人,而是按照承租人的选择买入设备,以租赁方式租给企业,使企业以直接租人设备取代变相贷款,从而实现以融物达到融资的目的。
三是融资租赁是一种100%融资。银行信贷是一种不完全的融资。中小企业向银行贷款要提供抵押,而银行为保证信贷资产的安全性,往往要对抵押物实行低折扣率。而融资租赁是一种完全的融资。通过融物进行融资,并且租金是分期支付,这在中小企业急需设备来提高竞争力时,中小企业只需筹集一小部分资金甚至无需筹资就可以引进先进的技术设备,因而对中小企业把握商机十分重要。
四是融资租赁财务风险小。这是对承租人而言的。如企业通过银行筹措资金,债务资金大都是到期一次偿还本金的,这会给财务基础较弱的企业造成相当大的资金压力。而融资租赁把租金在整个租期内分摊,可适当分散和减少企业的财务风险。降低承租企业客户负债比例、加速现金流动、盘活存量资产、解决流动资金、改善财务报表、均衡企业税赋等。
五是使承租企业技术更新,对设备进行升级换代。租赁方式不仅用于解决承租人的资金渠道,而且广泛用于承租人避免设备技术陈旧的风险。为此,使用的租赁方法是使租赁期限和设备的技术适用期限一致;由出租人设定设备的余值,承租人只支付为其融资的部分。这种方法可以对设备升级换代;对设备以旧换新,保持技术领先。出租人不仅可以融资购买新设备,也可以融资收购老设备。
融资租赁是集融资与融物、贸易与技术更新于一体的新型金融产业。由于其融资与融物相结合的特点,出现问题时租赁公司可以回收、处理租赁物,因而在办理融资时对企业资信和担保的要求相对宽松,所以非常适合中小企业融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