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午9点,张海港走进了东港区临沂北路269号的大门。
进门左拐上楼是日照市东港区税务局办税服务厅的所在地。
对于这里,张海港并不陌生。
毕竟,自2012年上任日照市众豪汽车服务有限公司专职会计一职以来,平均每月来此三到四趟的他已经和这里打了长达7年的交道,并见证这片天地的设立、成长与蜕变。
因为上述变化,张海港说,他每次办税的过程很是方便、快捷。
让“张海港们”交口称赞的当然是该办税大厅实行的分流导税服务。
二级导税是分流引向信息化、自助办税设备以及“一分钟”窗口。如果说,前者对于符合办税条件的纳税人,根据业务类型进行分流,对于能够自主办税的,引导其在自助办税区进行业务办理的话,那么,后者则是主要受理纳税人基本信息查询、打印完税证明、网上办税服务厅密码解锁及重置、代开发票预申请、银行账号备案、税控设备解锁清卡等“一分钟”快办业务。
而三级导税则是人工窗口兜底受理,一次办结。
明晰的办税服务新格局赢了张海港上述称赞的同时,日照一家企业的财务总监——王文霞也对位处这家办税大厅一隅的2912366税务服务热线竖起了大拇指。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之所以如此完美,是因为这一将导税实体化的服务形成了“5名业务骨干接线+后台数据支撑+专家团队解惑”的无空档期服务模式。
有此背景,张海港、王文霞他们自然给出满意的评价。
事实上,这仅仅是日照市东港区税务局以及日照市税务局完善机制、主动作为,扎实推进减税降费工作在当地落地生根的一个缩影。
众所周知,减税降费是深化供给侧改革、增强市场主体活力、服务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今年以来,从中央到地方,减税降费“大礼包”频频送出。
在此背景下,作为税务部门,如何将上述各项政策措施及时准确地送到企业手中十分关键。
“为此,我们研究出了一整套的运行、宣传、服务、核算、督考机制……”日照市税务局党委成员、副局长马青称。
而前述日照市东港区税务局办税服务厅的一幕仅仅是其服务机制的一些片段。
马青说,当他们将上述五大机制互相配合,一个“运行上,横向协同上下有力;宣传上,市县联动全员参与;服务上,增质提速;核算上,准确到位;督考上,责任压实推进有序”的减税降费“战略”就此成形并稳步推行、落实。
以宣传为例,除召开减税降费税企座谈会和到企业面对面交流并打通政策落实最后一公里外,他们还在用在黄金时段与当地媒体合作推出专题节目等多重办法确保宣传培训的广度。
上述广度存在的同时,其深度也被挖掘。
数据显示:今年以来,该局已经举办纳税人学堂减税降费专场培训217场,培训纳税人83923户次,现场与纳税人面对面互动答疑2336次。此外,他们还组织减税降费“云课堂”11期,微课堂18次……
通过上述一系列的努力,日照市2019年1-3月份减税降费4.77亿元。
上述数字当然有案例佐证。山东比特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简称:比特智能)是其中的一个。
2017年,正式登陆新三板市场的这一公司表现十分亮眼。其中,日前,其发布(2018年度)业绩报告显示,公司营业总收入166,933,022.45元,比去年同期(148,546,381.32)增长12.38%,净利润比去年同期6,950,939.48元增长71.55%。
当如此亮眼企业遇到减税降费的“大礼包”,“叠加利好”就此而来。
据该公司副总经理王介国透露,公司2018年企业所得税研发费用加计扣除减少所得税约180万元;出口退税约在600万左右;土地使用税减税50万,增值税降率减税100万。
减税降费新政的落实让比特智能的追梦脚步更为迅速,“未来,我们将把这些节约的资源用于研发支出和市场开拓,从而进一步提升企业的创新驱动力……”王说。
比特智能的案例并非孤例。
5月14日-15日,连续两日,记者在日照采访获悉,包括日照兴业汽车配件股份有限公司、海通丝业、裕鑫动力、汇丰电子以及日照市市政工程有限公司等在内的多家企业方面都表示,此次降税减费的力度空前,且税务部门的落实执行十分迅捷。
对此,身为兴业汽车配件股份有限公司财务总监的刘祥福给出了一组数据:减税降费政策出台、落实后,他们预计今年能降低上千万的税费。
同样,海通丝业方面也表示,伴随着上述新政的落实,他们今年全年预计减少各种税费639.5万元。
而类似的观点也被裕鑫动力、汇丰电子等企业证明。
这些企业方面表示,对于这些节省下来的钱款,他们或用于开拓市场、或用于科技研发……
而无论用于以上何种领域,值得肯定的是,降税减费新政的渐次落地中,企业的“一池春水”就此激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