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卖给中国人的车全球最贵?

消息称中国进口汽车全球最贵遭发改委发垄断调查

2013-08-1815:03

在对液晶面板、白酒、奶粉、黄金首饰等行业的巨头开出罚单后,国家发改委反垄断调查又剑指被称为“车价全球最贵”的国内汽车行业。

近日,记者从中国汽车流通协会证实,协会受发改委委托,正在调查汽车产业违反《反垄断法》的行为,调查范围既包括进口汽车,也包括国产合资汽车,此外,除了车价,还包括4S店售后服务等。另据路透社消息,这项调查始于去年。

官网资料显示,中国汽车流通协会是由汽车(含二手车)销售企业、汽车生产企业的销售部门、汽车跨国公司在华机构等组成的全国性汽车服务贸易行业社团组织,总部设在北京。

新华网称进口汽车成市场垄断的“重灾区”。

收集国内外同车不同价情况

中国汽车流通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沈进军告诉记者,反垄断调查的信息不应该由该协会发布,但该协会的确是在协助发改委做一些反垄断方面的工作。他表示,消费者对新车价格尤其是进口车价格抱怨很多,但反垄断调查会涉及更大范围,除了进口车,还包括国产合资车价格问题、4S店售后服务等。

目前,协会正在收集各品牌汽车的售价数据向发改委报告。沈进军说,目前中国市场不仅进口车价格与海外销售价格存在巨大鸿沟,合资生产的车型价格也明显高于海外同品牌车型,协会正在对此展开研究,收集各品牌汽车海外以及国内市场的售价、利润率、成本以及各国关税水平等数据。

不过,针对国内汽车行业牟取暴利的说法,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秘书长董扬明确予以否认,认为是在“抹黑”汽车工业,与实际情况有很大出入。

对此,汽车流通协会也一再强调,虽然媒体对部分进口车到中国价格翻倍,利润过高现象提出质疑,但进口车定价高、利润高并不代表垄断。“追求高利润是被允许的商业行为,并不违法。”汽车流通协会副秘书长罗磊表示,此次反垄断调查主要还是针对车企是否涉及一些垄断行为,例如是否要求经销商制定最低零售价,是否禁止跨区域销售等。

中国车价为何全球最高?

排量3.0T的新款奥迪Q7,在加拿大仅售7.8万加元,约合人民币46万元。但在国内,号称大幅优惠之后还比加拿大的售价贵了100万元左右。

奥迪A6车型,在中国售价38.3万元至74.26万元,美国售价则折合人民币25.82万元至34.85万元;至今仍在加价销售的大众途观,在中国的售价是19.98万元至31.58万元,美国市场的售价则折合人民币14.07万元至22.35万元。

对进口车而言,中外市场巨大的价格落差有关税的因素,25%的关税、17%的增值税以及依照排量征收的消费税,使得进口车到岸后完税价格翻倍成为普遍现象。有业内人士认为,按照我国税率,进口汽车需要缴纳三种税,即关税、消费税和增值税。而排量超过4.0升的进口车按税额最高一档征收,完税后价格增加一倍多;3.0升~4.0升进口车型的平均征税额为价格的95%;而2.5升~3.0升进口车的平均征税额为价格的66%。但目前大多数进口车售价是国外车型的2~3倍,由此可见,企业获得的利润空间仍然很大。

据央视报道,一辆进口车卖到中国消费者手里需要经过3个环节:厂家、中国总代理和4S店。央视采访了一家路虎越野车的4S店,发现对于某款路虎越野车来说,扣除关税后,中国的价格仍比国外高了59万元。记者拿到的一份分成协议上写明,中国总代理给4S店的价格是177万元,并建议他们按照189.8万元的价格销售。这个价格不经中国总代理的同意不得变动。但是,除去4S店的利润,路虎价格还是高出了46.2万元。多出的钱是被厂家加上的,还是中国总代理加上的?

按照路虎中国的客服人员透漏,路虎在中国的总代理并不是一家单独的企业,而是路虎在中国设立的销售子公司。他们和路虎总公司可以看做是一家公司。生产企业和子公司是一家公司,也就是说,高出的价格是由路虎公司直接加上的。

前不久,我国商务部宣布,对从日本进口的英菲尼迪GX越野车的反倾销、反补贴惩罚性关税从34.4%下调到3.6%。目前该政策已经开始实施,按正常比例来说,这款70万的车,关税下调了30%,它的市场价格也应该减少至少20万元。但直到今天,这款车在市场上的价格纹丝未动。

此外,国产合资车型价格也偏高令消费者难以接受。

“中国人力成本比美国、欧洲低得多,合资厂商也不像自主品牌有巨大的研发投入,为何车价反比国外贵?”从海外归来的黄先生认为,合资车企显然不愿放弃高利润,有操控价格的嫌疑。

某车企高管认为,车价的简单对比,不能成为判断垄断行为的依据。在人工成本、原材料成本持续攀升的背景下,部分车企已经在偷偷降低配置水平甚至生产质量来比拼价格,这对消费者更不利。

汽车品牌销售办法或面临调整

反垄断调查,对于由整车制造商掌控话语权的中国汽车流通链条来说无疑是一记重拳。此前,汽车流通协会已经多次建言,希望修改2005年开始实行的《汽车品牌销售管理实施办法》。

记者了解到,在当前4S店主导的汽车销售格局中,厂家制定汽车零售最低限价,违规经销商动辄被处罚的现象司空见惯,只是随着竞争的加剧,一些销售压力大或渠道管理不力的厂家,会对经销商私自降价或加价持默认态度。

除了限价销售外,汽车厂家强推4S店形式、垄断零配件配售、禁止经销商跨区域销售等行为,也涉嫌违背《反垄断法》。

观察:豪车被“反垄断调查”是高利润惹的祸?

中国《反垄断法》并不反对经营者具有市场支配地位,反对的是经营者滥用市场支配地位的垄断行为。

无论此次的“反垄断调查”与车企利润之事是否存在关联,但进口车高利润之事一直以来就是汽车行业默认的情况。

其实一直以来,进口车有较大利润空间是业内的共识,进口畅销车型由于货源紧张而加价的情况不在少数。”张志勇分析认为,随着近几年汽车市场增速放缓,进口车市场的竞争压力也逐步增大,因而导致整体进口车市场的价格水平出现下探,这也就自然引申出消费市场对进口车企业利润高的想法。

而对于外界的看法,深陷舆论浪尖的进口品牌汽车制造商也颇有微词。宝马中国公关部杨女士就表示:“按照宝马的年报显示,我们一年的息税前利润率大概为9%~11%。但目前业内并没有对车企利润高低标准进行界定,所以企业也无法对外界所议论的‘高利润’一事作出回应。”

THE END
1.不是中国汽车越卖越贵,而是实力越来越硬!蔚来宝马奔驰国产车电但来到电动汽车领域,随着国产新能源汽车的崛起,年轻一代消费者的思想也发生了改变,相比传统燃油车时代国人更执着于豪车光环,如今的年轻消费者更愿意选择同样高售价的中国汽车品牌了。因为中国也有自己的高端品牌,比如蔚来、理想等,并且我们在很多核心技术上已经走在了世界前沿,中国品牌具有更高的性价比。 https://www.163.com/dy/article/JL7SRL9I0553TDSE.html
2.破天荒!欧洲豪车宝马保时捷等集体降价,中国汽车却越卖越贵蔚来等国产汽车品牌用自己的技术、产品和能源服务体系,让中国有自己的高端品牌,让中国汽车拥有越卖越贵的底气。 在全球汽车电动智能化的浪潮中,我们需要越来越多像蔚来汽车这样的高端品牌,来提升中国智能电动汽车在全球市场的话语权和知名度。 正是因为蔚来的存在,我们才敢跟宝马、奔驰和奥迪等欧洲传统豪车品牌叫板,https://www.dongchedi.com/article/7454478678940975625
3.市场价格高昂背后的原因及购买跑车所蕴含的特殊意义中国为什么买跑车那么贵 1、国产车维修服务网点分布广泛,维修人工及配件价格相对低廉,服务周到;而进口车一旦出现故障或事故,维修过程相对复杂,进口车配件价格昂贵,且市场上存在大量假冒伪劣产品,消费者难以辨别,部分国外车企在国内仅有独家代理商,易形成市场垄断,导致车价不断攀升。 https://h5.vqaq.com/7b100289Cff1.html
4.低调的日系豪车,国外地位比肩A6,国内比A4便宜6万却销量惨淡在国内豪车市场上,销量最高的一线车型就是德系的车型奔驰、宝马、奥迪,而随着豪车市场的多样化发展,很多其他车系的豪车也逐渐赶超上来,特别是日系的雷克萨斯车型,无论是口碑还是销量都同级车中享有盛名。而雷克萨斯的东家丰田汽车在豪车领域也拥有自己的畅销车型皇冠车型,同样作为日系车型的代表品牌日产车型,在豪车车型https://m.yoojia.com/article/9455411072296288561.html
5.国内不如大众,国外比奥迪贵,这个品牌白瞎了凤凰网汽车知名度首先就不如那些大牌,再加上法系车在设计上特立独行,被广泛认为是“伪豪车”。 不过要是从国际市场售价来看, DS在国内的价格已经是非常低了。 在PSA旗下标致定位高于雪铁龙,国外标致卖的比大众贵。至于DS是血统纯正的豪华品牌,欧洲售价比奥迪贵多了。 https://auto.ifeng.com/quanmeiti/20180810/1220625.shtml
6.留学生考研留学生考研资讯–加倍考研网并且国外的学制一般是1-2年,其中英国院校研究生普遍为1年,课程安排丰富紧凑,学习效率佳。与国内研究生相比,国外研究生能提前1-2年毕业,与同龄人相比也就多出1-2年的工作经验。费用成本国内考研全日制研究生读研费用一般在6k-20k软妹币左右,非全日制研究生费用会比全日制学生贵些,小则5万,大则十几万。出国留学https://www.kaoyankaoyan.com/zixun/liuxueshengkaoyan.html
7.赴日工作之外柔内刚地去面试走到了面试这一步,相信各位应聘者已经是摩拳擦掌跃跃欲试了。日本企业的面试和国内没有太大差别,一般由两到四名面试官通过向应聘者提问,全面了解其能力,性格和特长,评价是否符合招聘条件,整个面试流程包括两到三次,分别由人事,部门骨干人员和管理层来担任。在这里仅就日本面试环节中比较特殊的方面做一些介绍。 http://www.japan-job.com/news.php?module=Details&id=100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