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发电分析报告(精选5篇)

(二)光伏电站集成检测系统的功能。集成检测系统能够对现场设备和环境进行监控,之后把采集的数据分析传输至总网的功能。此外,由于此系统具有模块化设计的特点还能够进行选择性项目测试,例如对于电能质量,功率特性,低电压穿越和孤岛测试正色几个项目根据实际情况由选择的进行测控。同时还具备对检测装置进行调节控制的功能。其系统功能图如下:

图2集成检测系统功能结构图

二、集成检测系统的设计

系统的整体化结构便于统一管理,节约资源,提升系统的整体性能,下图为基础检测系统设计的整体结构图:

图3检测系统整体结构图

主工作台主要是接收各个装置检测的数据,再根据这些仪器检测到的的数据进行调整控制并发送控制指令。

(一)主工作台的统一管理。把集成检测系统的整个检测过程中的各个监控装置的融汇到一个统一直观的主界面,建立包含有各项检测数据的各项检测数据的统一平台。其中数据采集系统对整个系统的数据进行统一采集,避免多出数据采集造成资源浪费。项目测试系统的模块化,可根据不同测试项目的要求进行选择性测试。

(二)集成检测系统的数据平台。数据平台的设计要具有对各测试装置的数据的采集,同时还要对收集的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数据平台中的数据库为集成检测系统中的监控功能提供数据,它对各检测装置的数据和参数进行管理和控制,实现各个系统之间数据的传递、交换和整体的数据共享。

(三)系统设计中的增设功能。1、在集成检测系统中加入模拟调度系统,此系统是为了模拟调度中心对电站的输出功率要求,利用此系统能够做到和调度系统同样发送指令的功能。2、孤岛测试自动调节功能。改变之前的手动调节负载的方式,在此系统中事先输入指令,根据指令要其自行完成负载和输送功率的匹配。

三、结束语

参考文献:

[1]李丹萍,葛强,谈磊.基于DSP光伏发电系统的最大功率跟踪试验[J].扬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03).

关键词:光伏岗位;实践教学体系;建立;实施

引言:

专业主修能力是指本科生经过四年的学习应具备和达到的专业能力。通过专业主修能力的提升,可以带动其他能力的发展与提升。渤海大学是国内最早开设光伏人才培养的高校之一,在光伏人才培养方面,非常注重学生专业主修能力的培养和专业实践技能的提升。本文以光伏就业岗位需求为导向,从专业主修能力培养角度,介绍渤海大学光伏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建设情况,探讨光伏实践教学如何建立和如何有效实施等基本问题。

一、光伏岗位所需的实践能力简析

二、模块化实践教学体系的建立

依据光伏岗位实际需求所开设的实践教学环节,目前渤海大学已建成四个光伏技能综合训练模块(如图2所示),用于专业基础实践能力和专业主修能力的培养。四个光伏技能综合训练模块包括工艺模块、测试模块、EDA仿真模块以及太阳能发电系统工程技术模块。工艺模块包括清洗、扩散、氧化、光刻、湿法刻蚀、干法刻蚀、金属膜蒸镀、退火、介质膜生长、晶片切割、芯片封装等若干子模块。测试模块包括半导体工艺过程参数测试、半导体器件成品参数测试、光伏发电系统参数等子模块;EDA仿真模块包括半导体工艺仿真、半导体器件设计、电子线路等子模块;太阳能发电系统工程技术模块包括光伏组件、光伏逆变系统、储能系统、高效光伏发电系统等子模块。各模块的实践教学内容覆盖了半导体测试与表征技术、半导体材料、半导体器件制造工艺、半导体器件物理、电子元器件失效分析、EDA技术等课程的实验教学任务,学生可实现光伏技术规范基本技能训练。通过形成系统化、规模化、工程化的实践教学体系,开设与光伏企业实际生产过程紧密结合的实验教学内容及选修实践教学内容,突出专业主修实践能力的“专”、“精”、“独”、“特”的特点。

三、基于主修能力培养的实践教学内容设定

渤海大学新能源学院拥有辽宁省微电子工艺控制重点实验室、辽宁省光电功能材料检测与技术重点实验室、辽宁省光伏发电控制与集成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6个省级实验教学平台,可实现晶硅太阳电池、小型光伏发电系统、功率半导体器件和小规模集成电路的设计、加工、表征、测试和组装工艺训练,为增强实践教学效果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在专业基本实践能力培养过程中,开设大量综合实验和基本技能训练实验。在确定专业实验题目过程中,每年都根据人才市场专业人才需求的变化,对培养方案中实践教学内容进行调整,确保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紧密结合;探索新的实践模式,提高了人才培养的质量。目前,各模块均开出多种综合性实验题目,学生可获得多种光伏技术基本技能的训练,有效地锻炼了光伏类专业学生的实践能力。

在主修实践教学过程中,渤海大学重点培养以下几方面的实践动手能力,具体包括:晶硅片切磨抛加工;晶硅电池扩散加工;介质膜材料生长控制;电池组件封装;化合物电池制备。学生依据兴趣可选择培养:设备使用能力和工艺参数控制能力。具体包括晶片切磨抛加工设备的使用和工艺参数控制、晶硅电池扩散加工设备的使用和工艺参数控制、介质膜材料生长加工设备的使用和工艺参数控制、电池组件封装加工设备的使用和工艺参数控制、化合物电池加工设备的使用和工艺参数控制。在设备使用能力的考核过程中,主要考核方法为实操。在工艺参数控制能力的考核过程中,主要考核方法为论文和分析报告。并根据考核结果给出学生的最终成绩。

四、结论

渤海大学光伏专业依据岗位实际需求确定专业实践体系,并建立了可极大提升实践教学效果和学生专业实践技能的模块化实践教学环节。在实践教学体系建设方面,探索出一条适用于国内高校光伏类专业人才培养的实践教学途径。学生可根据基本实践能力培养要求和未来欲从事的专业技术岗位,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工艺实验题目。从而明确了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强调了学生对老师、对实践课程的自主选择权。通过这种以学生为本的专业主修能力训练,让学生进入工作模式,扮演技术人员角色,进行具体操作,让学生把理论形态的实践能力转化为实践形态的实践能力。

[1]王勃华.中国光伏产业市场发展及趋势[J].电气工业,2007,(7):30-31.

[2]周雷,孙云龙,刘伟.光伏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考[J].职业时空,2011,7(10):121-122.

【关键词】沙特;发电;新能源;太阳能

1沙特的地理条件及能源储备

沙特位于亚洲西南部的阿拉伯半岛,东濒海湾,西临红海,海岸线长2437公里,以“石油王国”著称,石油储量和产量均居世界之首,石油和石化工业是其经济命脉。沙特已探明的石油储量为2612亿桶,占世界石油储量的26%。沙特的天然气储量也极为丰富,沙特已探明的天然气储量为263万亿立方英尺,居世界前列。

2沙特发电行业的发展趋势

2.1天然气发电将占据主导地位

2.1.1发电成本低

2.1.2利于环保、使用安全

天然气是最清洁的燃料。天然气燃烧后生成二氧化碳和水,与重油比较,燃烧天然气产生的有害物质大幅度减少。另外天然气还具有安全的特点,燃烧时不会产生一氧化碳等有毒气体,不会危害人体健康,密度比空气轻,即使泄露,也是往上空飘散,不易形成爆炸源。

2.1.3机组功率高、热耗率低

以联合循环运行的燃气轮机PG6581B型燃机(南京汽轮电机(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有此型号产品)为例:以天然气为燃料,透平排气温度较高,有利于提高蒸汽参数和汽轮机的出力。以天然气为燃料较以重油为燃料,功率提高4062kW,约提高10.7%;热耗率下降307kJ/kW.hr,降低约2.65%;排气温度提高25℃。

2.1.4零部件寿命延长、维护费用减少、维修间隔周期延长

燃料种类不同,不仅对同一种零部件的寿命有很大差别,而且维修期也大不相同,例如,英国JB公司根据已生产的燃气轮机的运行经验认为,对火焰筒而言,燃用天然气的寿命是烧重油的八倍、维修期是四倍。可见燃料种类不同,机组寿命差别很大。

从上述分析可以看出,天然气发电较重油发电可以提高经济效益、降低能源消耗、减轻劳动强度、改善生态环境。因此在可再生能源发电技术尚未发展成熟之前,将由拥有成熟技术的天然气发电占据沙特发电行业的主导地位。

2.2可再生能源发电将是发展趋势

环境污染、气候变化和能源紧张是当前全球最突出的问题,推进能源革命,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已成为世界可持续发展和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的最佳选择。可再生能源包括太阳能、水能、生物质能、氢能、风能、波浪能以及海洋表面与深层之间的热循环等。根据沙特的地理条件,沙特最具有发展优势的可再生能源是风能和太阳能。

2.2.1风能发电

据GWEC(全球风能委员会)数据显示,2012年全球风电装机容量达到4471万千瓦,较2011年增加近415万千瓦,增幅为10.23%。

风能发电的缺点在于:风力发电在生态上的问题是可能干扰鸟类;在一些地区、风力发电的经济性不足。

风能发电对风速的要求:一般而言,若当地10m高度的年平均风速在3.5m/s以上,便可以进行可行性研究;但从经济合理的角度出发,风速大于4m/s才适宜于发电,且风力愈大,经济效益也愈大。

风能发电可以分为在岸风能发电和离岸风能发电。那么从沙特本土条件和全球风能发电的趋势考虑,沙特应采用何种风能发电的方式呢?

2.2.2在岸风能发电

沙特政府1970~1982年对其20个城市地区进行了风力数据采集并对此进行了研究,并对风能发电成本作出了测算,发电成本包括:投资成本、运营成本、维护成本和资本成本。其中投资成本包括:风能转换成本、附加设备成本、输电网连接成本及计划、行业准入成本;运营、维护成本包括:维修成本、保险成本、监测成本和管理成本;资本成本包括利息及偿还贷款的成本。

2.2.3离岸风能发电

2.2.4在岸风能发电与离岸风能发电对比

2011年有媒体报道,离岸风能发电比在岸风能发电的成本高出30%~50%,原因在于离岸发电设备费用、运输费用和海上安装费用。但是离岸风能发电的高能效可以抵偿其成本的30%,且不会占用陆地、减少了对居民的噪声污染、海上风力较为平稳、风速较高,因此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其高成本问题将会被解决,离岸风能发电将逐渐被市场认可。

2.3太阳能发电

太阳能发电分为太阳能光伏发电和太阳能光热发电两大类,因为太阳能光伏发电的技术已较为成熟,且已投入商业运营中,其技术在商业运营中不断完善、发展,故短期内太阳能光伏发电仍是太阳能发电的主力军。但从长期看,随着太阳能光热发电的技术不断成熟,且在商业运营中不断实践,其建设成本将不断降低,有机构预测,预计未来10年内,技术相对成熟的槽式系统的建设成本仍有望下降30%~40%,而其他技术类型的成本下降空间则更大。另外,沙特70%以上的用水依靠海水淡化,而太阳能光热电站的蒸汽余热可以进行海水淡化。可见太阳能光热发电带给沙特的将是双赢的结果,不仅可以发电还可以淡化海水。

2.3.1太阳能光热发电

太阳能光热发电(CSP)分为抛物面槽式、集热塔式、抛物面碟式及线性菲涅尔式,这四种类型的技术特点、性能及成本对比见表2。

抛物面槽式表所使用的技术以非常成熟,建设风险较小,但缺点是耗水量大,发电效率较低;集热塔式工作温度较高,可达800~1000℃,使其年度发电效率可以达到17%~20%;由于管路循环系统较槽式系统简单的多,提高效率和降低成本的潜力都比较大;采用湿冷却的用水量略少于槽式系统,但定日镜的跟踪系统在结构和控制上比槽式系统复杂;线性菲涅尔式结构简单、能够直接使用导热介质产生蒸汽,故其建设和维护成本相对较低,但聚光器效率低,致使年发电效率仅能达到10%左右;抛物面式蝶式发电效率比其他三种方式高,可实现灵活部署的模块化,既适合以数百千瓦的规模进行分布是部署,又可以构建数百兆瓦的大型电站,发电过程中不需要用水进行冷却或导热,仅需要少量水用于设备清洁,但较难配置储能系统,在使用该技术建设大规模电站时,所输出电力的可调度性将会较低。

综上,太阳能光热发电中集热塔式和抛物面蝶式系统的市场占有量将逐渐增加,而集热塔式将成为太阳能光热发电行业的主力军。

3结论

目前沙特发电行业以火力发电为主,而火力发电中以燃油发电为主,天然气发电次之。众所周知,当今火力发电技术已相当成熟,因此短时期内,沙特发电行业仍以火力发电为主,但是火力发电中的天然气发电的市场份额将逐渐超过燃油发电的市场份额,其原因正如本文2.1中所述,即天然气发电较重油发电可以提高经济效益、降低能源消耗、减轻劳动强度、改善生态环境。

随着可再生能源发电技术的不断完善,并结合沙特的地理条件及沙特政府的愿景,从长期看,风能和太阳能发电也将成为沙特发电行业的重要力量。

太阳能发电已进军沙特的发电行业,虽然目前以太阳能光伏发电为主,但随着太阳能光热发电尤其是集热塔式技术的发展和完善,集热塔式发电也将成为沙特发电行业不可或缺的力量。

Abstract:Withthedevelopmentofelectricpowersystemreforming,powergridenterprisesarefacingacomplexdevelopmentsituation.ThispaperanalyzestheshortcomingsofthePESTmodelbasedonfieldresearchandquestionnairesurvey,proposesPESTNGmodelaccordingtopracticalsituation.Itconductssystematicanalysisonfactorslikepolitical(P),economical(E),social(S)technological(T),natural(N)andgenerating(G),observeshowthesefactorsaffectpowergridcorporation,thenputsforwardwithstandardapplicationprocedureofPESTNGmodelandsuggestionsforpowergridcorporationtodealwiththechangeofexternalenvironment.

关键词:电网企业;PESTNG模型;外部环境

Keywords:powergridenterprise;PESTNGmodel;externalenvironment

0引言

企业发展与外部环境有着紧密联系:环境既是企业生存的重要基础,也是企业持续发展的关键约束。“从广义上说,环境就是组织界线以外的一切事物”[1],也“可以将组织环境视为环绕在组织之外的,能对组织产生影响的一切事物”[2]。本文中环境是指一切影响电网企业战略决策、经营效益、经营行为的外部因素的集合。如经济、政治(政策)、技术、社会价值观、市场容量等。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发展环境不断变化、发展形势日益复杂、不确定性因素增多,企业运营绩效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能否辨识、预测和应对外部环境的异动。随着电力体制改革不断深入,电网企业除面临盈利模式转变,还要应对经济周期波动、新型城镇化推进、电力市场放开、环境保护加强、清洁能源替代等一系列外部环境变化。

1外部环境文献研究

Aguilar.Francis[3]最早用“ETPS”模型来表示经济、科技、政治、社会四种宏观外部环境因素。1999年美国学者Johnson.G与ScholesK[4]首次提出PEST模型,分析行业或企业所处的外部环境。随后,法律(L/legal)、教育(E/Education)与人口统计(D/Demographics)等因素也被其他学者纳入模型中,出现PESTLE、PESTEL、PESTLED等扩展形式。在国内,王婧慧运用PESTLE模型对山东地炼企业风险进行了分析[5];温兆琦[6]结合PESTLE和SWOT对海南外包服务示范区进行了研究;赵玲、姜一川[7]利用PESTLE对审计环境变化对内部环境影响进行了分析。电网企业外部环境研究取得成果较多,常久、黄琼等人[8-11]运用PEST分析了电力企业大环境,据此提出适合企业的发展战略。电网企业外部环境研究除战略研究以外,还包括工程项目建设外部环境研究[12-15]以及电网公司资产外部环境研究[16,17]。

现有研究成果存在一些不足:已有成果分析了外部环境对电网企业的直接影响,但未提及各环境因素对企业的间接、叠加等复杂影响;研究内容未能涵盖发电能力、自然因素等电网外部环境影响因素;一些研究中应用实证分析方法来定量分析,往往只片面或部分说明问题[18];随着电力体制改革不断深入,发电端、输配电和售电侧分离,发电能力(Generating)和自然因素(Natural)成为影响电网企业运营与发展的重要外部因素。

2PESTNG模型的建立

为完善电网企业外部环境监测模型,国家电网湖北电力课题组于2015年开展了关于《城镇化推进对公司运营及电网发展影响》(SDHS201406)的实地调研(以下简称课题组),课题组在PEST模型的基础上,加入自然环境(N)及发电能力(G)两个新约束因素,形成PESTNG模型。

2.1模型建立原则

模型的建立和使用要采用规范的方法,能较好反映外部环境对企业的影响,方便资料收集及便捷使用。本文中PESTNG模型的建立遵循以下基本原则。

2.1.1科学性

模型建立有科学理论依据。根据系统资源约束理论[19],电网企业运营受到市场需求以及供给能力为主的系统约束;政策因素、社会因素、自然因素以及技术因素影响电力的供需平衡;这些因素影响方式或独立,或耦合,或次第展开,可以是直接影响或派生影响或综合影响;重大而根本性的影响,会导致电力经济系统分叉,按照新的逻辑延续发展,如重大电力体制改革、储能技术的重大突破、厄尔尼诺现象等。模型应该能监测到引起系统分岔的重大变革因素,也应该观测到影响系统稳定性的扰动因素。

2.1.2系统性

企业是相对独立的开放系统,外部环境与企业又构成较高层级的系统,系统内各要素相互作用、依赖。模型要从电网企业与外部环境组成的整体系统出发,涵盖影响电网系统运行的各个因素;同时又要反映环境子系统对企业子系统之间的关联性。

2.1.3可操作性

2.1.4普适性

模型要涵盖影响电网企业发展的共性因素,能适用现有的电网企业,分析逻辑要符合企业实际情况,分析方法及结论具有普遍意义。

2.2PESTNG模型内涵

PESTNG涵盖如下内容:

①政策环境(Political):包括政治外交以及政府颁布的各项政策等,如“一带一路”国际化发展环境、新型城镇化发展战略、新能源汽车等政策规章、法律条例等,中央和地方电力体制改革系列政策;

②经济环境(Economical):包括经济发展水平、收入水平、收入分配、产业结构、货币政策、税收等,新型城镇化,光伏扶贫等一系列经济措施,其中经济总量的波动是核心因素,它能直接导致电力过剩或者短缺;

③社会环境(Social):社会因素包括人口、心理、价值观、文化、社会责任、传统习俗等,特别是经过互联网自媒体传播后,这些传统因素被加上了信息杠杆,影响效果成倍增加;

⑤自然环境(Natural):包括气温气候、地理、自然灾害等,如2008年南方冰冻灾害,2016年正在发生的厄尔尼诺引起的一起列灾难;

⑥发电能力(Generating):包括装机容量、新增电源等,其中,分布式能源与新能源对电网产生重影响。

3PESTNG模型分析

3.1电网企业外部环境维度分析

本文从政治政策、经济、社会、技术、自然、发电能力六个维度阐述外部环境对电网运营的影响。

政策环境以国际协定、政治决议、政策制度、法律规章等为表现形式,影响电网业务、盈利模式、法定地位等。“一带一路”政策为电网企业走向国际提供了新机遇;新电力体制改革把电网公司盈利模式从赚取差价切换到收取电量过网费,已进行试点改革的深圳被预测未来三年(2015-2017)收入将会减少24亿元;新《电力法》的修订,有利于建设规范、公正、公平的法律环境。

经济环境主要通过市场容量和市场需求影响电网企业。当前,经济增速放缓,根据国电董事长乔保平个人预测“中国电力行业产能过剩或在20%以上”,市场需求减小,影响了电网公司收益和行业繁荣度;产业转型升级阶段,将有大量高精尖产业涌现,对电能质量的要求将随之提高;经济适度增长,电网投资增多,利于电网建设,经济增长过热,负荷急速增长,对电网形成冲击;低碳经济要求电网接纳新能源,对电网运行稳定性有潜在影响。

社会环境主要通过“人”这一要素,从市场需求、社会舆论和树立企业形象等方面影响电网企业。城镇人口增多、消费观念转变、农村消费结构升级、春节等传统节日带来用电需求增长;生活水平提高带来需求转变,农村电网升级改造显得尤为迫切;互联网和自媒体对信息传播的放大效应使得电网企业的舆论环境极为复杂,尤其在雪灾、“尼伯特”台风等突发事件中,企业对社会舆论的引导和及时公开信息对树立企业形象极为重要。

自然环境对电网企业的影响主要源自地势、气候等,表现在电力供给和电能质量两方面。一,资源分布不均,电能分布具有地域特征,地理区位导致电源与电网建设不协调。风电厂主要集中在西北、东北及华北地区;沿海等发达地区少发电点,电网建设较完善,西部地区与之相反。二,水电、风电和太阳能发电具有不确定性,气候因素造成电能质量下降,不利于电网调峰。三,用电受气温影响,夏季、冬季为用电高峰期。四,火灾、地震、厄尔尼诺现象、极端气候等自然灾害给电网资产设备造成重大损失。

发电能力主要通过发电量和电能质量影响电网运营。一方面,发电能力提高意味着供给能力更有保障,更多的电量经过电网传输,可收取更多过网费保障收益。同时,发电能力是应对用电高峰期的重要法宝;但分布式电源[20]增加供给,其大量接入出现电网闪变、谐波污染、电压不稳等现象;水电[21-23]、风电[24-26]、光伏发电[27,28]等新能源易受自然环境影响,电能质量不稳定。

不同场合关键影响因素不同:汶川地震及尼伯特台风肆掠期间,N是关键影响因素,新电力体制改革政策出台时P为重大影响因素,第三代核电技术突破时T为关键因素等。

3.2电网企业外部环境影响层次及路径分析

PESTNG模型中E和G分别代表电力需求侧和供给侧,P、S、N、T四个要素变化会影响供需发展平衡。供需平衡,则电网企业及其外部环境构成的系统平稳发展;当P、S、T、N发生巨变,系统远离平衡,会对电力系统运营产生重大冲击。外部环境因素按影响路径分为直接、间接、叠加等路径。

直接影响是指外部环境要素的变动直接对企业产生作用,导致企业改变阶段经营决策和行为,影响路径较直接、明晰(如图3)。“新常态”期间,中国经济增长速度将长期保持在中告诉6%-7%之间,去产能去杠杆去库存将使中国经济进入新通道。2016年中国首次进入电力过剩时代,新能源与传统能源的博弈将给电网企业带来影响。

根据图2所示的PESTNG模型,直接影响路径有6条:E―A、P―A、S―A、T―A、N―A、G―A。现实中往往是多个因素耦合作用于电网企业,以经济(E)和发电能力(G)为例说明。

当E和G均衡发展时,有两种情况:经济增长乏力,发电能力也因某种原因减弱,模型中E与G均衡下降,电网稳定运行,但对企业经济效益下降;当E和G均衡增长,即经济发展带动电力投资增加,约束趋缓,此时,企业获得更高经济效益。但电网企业可能受到其他外部因素约束,如环境约束。我国电源结构以火电为主,经济与电力增长时,火电规模同步扩大,排放废气增多,导致空气污染加重,政府为缓解大气污染强制要求电网企业接纳新能源;E和G处于非均衡状态,也分两种情形:经济增长幅度大于电力增长速度,E>G,经济发展,市场需求旺盛,电力供不应求,电网企业制约经济发展,电网稳定及效益都会受到影响;当发电能力G显著提高,经济发展跟不上或者经济下滑,市场需求不足,电网企业投资变成沉没成本。可见约束变迁和约束传导是一个路径清晰而又复杂的现象:经济增长刺激电力投资,电力充裕提升了经济发展潜力;经济增长加大污染气体排放,大气污染呼唤新能源,而新能源发电对电网调峰和调度提出了更高要求。

间接影响是某外部环境因素通过另一个外部环境因素传导至电网企业,对其产生影响。在模型中表现为E(经济)不直接作用于电网企业,通过P(政策)来影响电网企业运营,影响路径较复杂(如图4)。以E为例,有4类简单影响路径:E―P―A,E―S―A,E―T―A,E―N―A,间接影响共有6个维度,24类影响路径。

调研发现,企业运营中,最常出现的间接影响有两类:E―P―A,经济环境变化促使政府出台政策调整电网企业发展,经济下滑时,政府为刺激经济发展增加政府支出,扩大基础设施投资规模等;N―G―A,主要发生在夏季和冬季,水电和新能源受到自然环境影响,给电网调度和调峰增大难度。

叠加影响指某外部环境因素通过双重路径给企业发展带来影响,自身能直接影响电网企业,又能通过其他外部环境因素影响电网企业,影响路径更复杂(如图5)。以E为例,E能直接影响电网运营,同时也能够通过P扰动电网稳定。各环境因素之间联系紧密,因此叠加影响经常出现。下文以自然环境对电网企业影响为例阐述叠加影响。

水能、风能、太阳能等新能源具有可再生、清洁无污染的优势,对我国构建多元化能源结构,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有重要意义,因而获得了重大发展机遇。《能源发展战略行动计划(2014-2020年)》指出,“要积极开发水电、大力发展风电,加快发展太阳能发电,到2020年完成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达15%”。2015年,水电、火电、太阳能发电量占比分别为19.9%、3.3%、0.68%,远没有达到目标。这意味着将有越来越多的水电、风电、光伏发电接入电网。水电受河流汛期影响、风电受风力大小影响、光伏发电受日照影响,河流、风力、日照等自然因素都不可控,且难以预测,这直接导致电源不稳定,造成电网调峰、调频能力下降。一旦河流汛期、风、日照等自然因素达到极端天气状况,形成洪水、台风、干旱等自然灾害会直接破坏电线、塔杆、变压器等设备。在发生自然灾害期间,自然环境对电网企业的影响路径遵循:N―G―A,N―A。

3.3PESTNG模型应用流程

4结语

[1]傅严,李柱流.组织与管理-系统方法与权变方法[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164.

[2]PfefferJ,SalancikGR.TheExternalControlofOrganizations:AResouceDependencePerspective[M].NewYork:Haper&Row,1978:12.

[3]AguilarFJ.Scanningthebusinessenvironment[J].CommunicationsoftheAssociationforInformationSystems,1967(17):15-37.

[4]JohnsonG,ScholesK.ExploringCorporateStrategy:TextandCases[M].NewYork:PrenticeHallBusinessPublishing,1999:928.

[5]王婧慧.PESTLE框架下山东地炼企业外部风险分析[J].化工管理,2015(19):114-115.

[6]温兆琦.浅谈开发构建海南省服务外包示范区――基于PESTLE和SWOT分析方法的研究[J].中国商贸,2013(20):140-141.

[7]赵玲,姜一川.审计环境变化对内部审计的影响――基于PESTLE模型的理论分析[J].中国内部审计,2014(10):36-39.

[8]常久.中国电力建设集团HB电建分公司发展战略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4.

[9]黄琼.浙江省风电发展战略研究[D].浙江工业大学,2013.

[10]杨龙.基于PEST和SWOT重庆电力公司发展战略压研究[D].重庆大学,2009.

[11]崔和瑞,葛静.基于SWOT-PEST分析范式的新疆电力公司发展战略研究[J].电力学报,2013(03):203-210.

[12]刘宁.电网建设项目外部环境风险管理研究[D].重庆大学,2010.

[13]李焱.电网建设:外部环境亟待完善[J].中国电力企业管理,2006(06):28-30.

[14]肖保国.电网建设的外部环境问题探析及对策[J].四川水力发电,2009,28(4):139-142.

[15]张洪.湖北荆门电网建设外部环境的思考[J].湖北电力,2007(S2):57-59.

[16]闫庆友,王小雅.电网资产全寿命周期管理外部环境主体识别[J].水电能源科学,2012(05):185-187.

[17]张勇.电网企业资产管理外部环境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管理科学,2010.

[18]赵锡斌.企业环境创新的理论及应用研究[J].中州学刊,2010(02):38-42.

[19]赵建华.系统资源约束理论探索与实证分析[D].中国地质大学,2006.

[20]胡泽春,宋永华,徐智威,等.电动汽车接入电网的影响与利用[J].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12(04):1-10.

[21]黄大龙.小水电并网对线损影响的分析[J].供用电,2009,26(1):69-70,80.

[22]李世伟.小水电上网对配电网的影响[J].电气传动自动化,2012,34(4):48-51.

[23]王海鹏,袁荣湘,范群英,等.小水电集中上网地区无功电压影响与分析[J].中国农村水利水电,2010(05):155-157.

[24]傅旭,李海伟,李冰寒.大规模风电场并网对电网的影响及对策综述[J].科技综述,2010(1):53-56.

[25]何乾.风力发电技术及其对电网的影响分析[J].机电信息,2015(06):150-151.

[26]姚咏泉,裴晓东,赵杰.锡林郭勒地区风电现状及对电网的影响[J].内蒙古电力技术,2009,27(2):5-6.

[27]丁明,王伟胜,王秀丽.大规模光伏发电对电力系统影响综述[J].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14,34(1):1-14.

关键词:低碳经济专业建设新能源节能照明高职教育

课题:本文为广东省高职教育机电类专业教育教学改革项目课题《“新能源与节能照明”紧缺人才培养体系的创新与实践》(课题编号:JD201384)成果。

一、创建特色新专业需要解决的若干问题

创建新专业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各项工作需要统一规划、协调。高等职业教育新专业的设立,要依据国民经济总体发展的形势和地方产业结构调整的趋势,谋求专业毕业生的需求市场和就业机会。既要看好产业背景的发展,又要着眼学生的职业生涯发展。既要有共性,又要有个性和特色,把握专业设置和拓展的重点和切入点。

1.要解决新专业的定位问题

高职新专业的定位包含以下几个要素:地区产业背景、师资水平、学生与家长意愿、市场前景、技术难度与技术复杂度等。在低碳经济发展的大背景下,专业人才培养规格的定位,由于地区产业特色、学校的办学理念、发展战略不同,学校的办学优势、学科基础不尽相同,培养目标也不一样。新能源应用技术是一个宽口径的大类专业,目的是培养新能源与照明领域的工程技术人才。新能源应用技术分为两个主题,主要研究风电、太阳能、生物能、海洋能等可再生能源行业以及节能照明领域的工程问题,包括规划设计、制造施工、工程管理、产业经营、统计运筹、金融财务与售后服务等,其涉及的学科与行业之广可见一斑。学校的新能源应用技术新专业建设仍处于起步阶段,不可能面面俱到,因此,要办出专业的优势和特色,在激烈的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就必须独辟蹊径,确立合适的人才培养方案。

顺德是家电之都,有较强的电子信息产业基础。经过两年多的市场调研分析,我们认为学校的新能源应用技术专业应该以节能照明与新能源产品开发为主,着力于新能源下游产业,侧重于太阳能路灯、逆变器、LED节能照明产品的开发设计、安装维护、产业运营与工程管理等。同时要充分发挥学校在家电、机械、制冷、通信与电气自动化行业的优势,在太阳能路灯设计、LED照明产品设计方面形成特色,并逐步在照明系统设计、新能源工程应用等方面形成新的增长点。

2.就业市场分析与毕业生职业岗位定位

3.课程体系建设

在明确了新专业的定位和切入点以后,课程体系的构建是专业建设中最为重要的环节。学校采用通专结合的课程模式,包括职业素养课程、专业基础课程、专业技术课程与专业实践课程四大模块。

(1)职业素养课程模块。该模块由人文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外语、计算机基础、体育等方面的课程组成。其中大多数课程是全校统一规定好的,一般不可调整和改变。本专业通识选修课程主要是市场营销与生产管理。

(3)专业技术课程模块。该模块是专业核心,体现专业定位、专业特色与学科发展建设方向。包括可再生能源与风光发电子模块(课程主要有新能源发电系统安装与设计、先进能源技术与风力发电原理)、节能照明子模块(开关电源与LED驱动技术、现代平面显示技术、LED照明工程与施工)两大必修子模块。选修课设置主要体现专业前沿与行业发展方向,课程主要有:前沿知识讲座、嵌入式系统设计、电动机与控制原理、ERP软件应用、创新方法概论等。

(4)专业实践教学模块。专业实践课程是培养学生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平台,是理论学习和创造性研究、开发、设计的结合点。因此,实践教学成为三年教学进程的主线之一,实施“全过程、递进式”培养,学生从入学就开始行业企业参观调研和现场工作实践,激发学生的专业兴趣与专业技能。主要内容包括电子产品制造工艺实训、电子线路CAD实训、社会实践、开关电源与LED驱动课程产品设计、新能源发电系统安装与维护实训、顶岗实习与毕业设计等。

新能源应用技术作为近几年来发展起来的新兴专业,是多学科结合的交叉性、边缘性专业。因此,在制订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时,要抓住重点核心课程,逐步形成本校的特色优势,并在实践中不断对教学计划、大纲进行补充、完善和修正。

4.师资队伍、实验室、教材、校外实训基地建设

师资队伍建设是新专业创办的重点,学校在新能源发电系统设计、照明工程与施工等方面的师资缺乏;在施工、统计、营运、维护等方面的师资力量较弱;在电子产品制造工艺、生产运营管理、通信技术、电气自动化控制、电子信息等方面有较强的基础。我们用引进和培养相结合的方法,合理调配全校的师资力量,积极从企事业单位聘请兼职教师,将新专业的师资增加了8人,老中青结合,高中初级职称搭配,改善师资结构,形成师资梯队,为新专业建设打好了基础。

实验室是人才培养、实验教学、科技创新、校企合作和对外交流的窗口之一。本专业实验场所面积较为充足,实验环境良好,学校为支持新专业建设,投入资金300多万元,新建开关电源与LED驱动技术实验室、新能源发电技术实训室,加上原有的PLC技术实训室、电子电工技术实验室、电子产品制造工艺实训室、电动机控制技术实验室等,形成了完善的校内实验教学体系。大部分专业课程都在实验室上课,采用理实一体化的教学方式。这些措施为实验教学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校外实训基地建设是高职建立良性互动校企合作关系的重要舞台。本专业的校外实训基地,以企业为主导,建立了有效完善的管理机制。一是联络人制度。配备专任教师作为校外实训基地联络人,负责双方沟通,同时利用学校资源,整合多学科力量帮助解决企业新产品的研发、设计、生产问题,攻关各类技术难题等。二是校企合作机构设置。成立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聘请企业兼职教师,共同开发教学资源,共享学校与企业实验与生产设备资源,选送专业教师到企业顶岗实践,确保教学内容与企业需求的无缝衔接。三是创建教、学、做一体化课堂。实现智力因素与生产要素、教学环境与现场工作环境的有机结合,突出学生实践能力和就业能力的培训,密切学校与企事业单位、就业市场的双向联系,发挥企业顶岗实习对改善就业的促进作用。本专业先后与彩虹集团佛山平板显示有限公司、美的照明、国星光电、高迅电子、海信多媒体、盈科电子等多家大中型企业建立合作关系,设立了学生校外实训基地。

5.科研与校企产学研合作

新专业的发展壮大,高职专业品牌的确立,培养品质的提升,取决于参与及服务于行业的程度,取决于专业在行业的科研技术实力与地位。在建设过程中,我们努力贴近行业需求,提供技术支持,营造技术优势,以此提升行业水平,增强行业竞争力,并为自身资源扩展、实训基地建设、学生就业和职业规划,赢得生机与活力。以服务区域经济建设为宗旨,逐步实现三个领先――“实验条件领先,技术水平领先,教学方法领先”,实现教育资源与区域经济的整合,增强对区域经济发展的辐射力和贡献率,拓宽发展空间。加强新专业的教学与科研工作与行业企业的结合,积极申报产学研合作项目。成立专家指导委员会,参与教学计划的制订、运行和质量评估工作,反馈毕业生在企业就业的情况。以逻辑线索和市场性需求线索为依据,建立起实践教学基地和就业基地。

新专业建设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及其相互关系,如图1所示。

图1新专业建设的核心问题及其相互关系

二、创建新专业的资源整合

1.教学资源整合

2.部门协调

三、专业建设的特色形成

1.课堂教学改革及评价体系的建立

高职培养的不仅仅是技术专家,而且是能在现代企业中,适应现代组织管理模式和市场运行机制,能够从事产品研发、制造、管理的各类工程师(如PE产品工程师、FE设备工程师、QE品质工程师等),更进一步,是具有社会责任感的现代工程人才与社会文明的传承者和创造者。因此,在教育过程中,我们对学生的考核要改变传统的一考定天下的做法,结合现代质量管理体系的思维,设计精细量化的质量标准,用数据说话,用类似ISO的指标体系控制教育质量,同时保持学生的个性化、多样性、创造性与精神性仍是评价体系追求的目标。

2.通用技能的培养

等等)。

四、结束语

本文总结了笔者学校在创办新能源应用技术新专业过程中的一些经验体会,分析了新专业建设过程需要解决的一些核心问题,对其他院校的新专业创建有一定的借鉴作用。高职教育专业建设既要适应经济发展的需求,也要办出水平,办出特色,集合教育教学、科研、社会服务、文化传承与传播等等功能;新专业的创办要在统一认识的基础上,进行系统化建设,以教育培训为基础,以科技开发为支撑,以技术提升为重点,实现产、学、研的深层次紧密合作,从而赢得良好的就业市场、广阔的发展空间和广泛的社会赞誉。

[1]教育部高等教育司.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和专业简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

[2]教育部要求高校培养互联网低碳等新兴产业人才[N].中新网,2010-03-10.

[3]2010-2015年中国太阳能热水器行业市场调查与投资前景分析报告[R].中商情报网.

THE END
1.设备维保中的备件寿命周期管理与控制.pptx通过对车辆关键部件进行实时监测和数据分析,预测其寿命和故障风险,采取针对性的维护措施,确保车辆安全运行并延长部件使用寿命。详细描述VS全流程管理、降低成本详细描述风电设备备件全寿命周期管理方案实现了全流程管理和降低成本的目标。通过对风电设备备件的采购、库存、使用和报废等环节进行全面管理,优化备件选型和使用方式https://www.renrendoc.com/paper/313526335.html
2.浅析零部件的生命周期管理过程PDM/PLM产品创新数字化(PLM)表面上看,图3相比与图1中的生命周期管理过程只增加了两个生命周期阶段,但实际上却有很大的不同。在图1的生命周期中,设计完成即表示产品“归档”,产品验证和批量生产前的阶段被排除在零部件生命周期之外;而这个长生命周期过程图则将产品设计完成后批量生产前的阶段也囊括到产品生命周期内,产品只有等全部数据验证通过https://articles.e-works.net.cn/pdm/Article143776_1.htm
3.航空发动机使用寿命控制技术简介,目录书摘内容简介:本书围绕发动机零部件和整机寿命与翻修间隔寿命的确定、监控及管理等问题进行阐述。书中介绍了影响零部件和整机寿命的因素;阐述了作者课题组发展的几种技术和理论方法,即拉伸应变能寿命预测模型、结构件疲劳模拟试验件设计方法、基于残余应力确定**应变循环、基于残存比率法确定关键件疲劳寿命、使用载荷和载荷谱https://www.jd.com/zxnews/534f101d75407817.html
4.罗百辉的寿命管理》、《模具精度概论》、《金融危机下的中国制造企业营销转型策略》、《IT模具产业:品牌经营 可持续发展》、《模具精度决定企业竞争力》、《TopSolid 2009:中国制造业旗舰级解决方案》、《常用冲压材料的特点及应用指南》、《影响冲压运转率的因素及解决对策》、《六种领导风格,你属哪一类》、《现代企业管理https://baike.sogou.com/v8669081.htm
5.基于Stacking模型融合的工程机械核心部件寿命预测研究Keywords:construction machinery;life prediction;machine learning;Stacking 1 引言(Introduction) 在工业4.0的环境下,工程机械设备自动化发展高速,设 备部件在传统机械行业运行通信环境恶劣,为工程机械设备 监控管理带来了新的挑战.设备部件长期运行,零部件寿命 减少,可靠性降低将大大影响工程设备使用,甚至威胁人类 生命http://www.rjgczz.com/ch/reader/create_pdf.aspx?file_no=20191201&year_id=2019
6.实现铁路货车轮轴造修技术全过程管理和全寿命周期内质量追溯B.全过程管理 C.全寿命周期内 D.管理规范 点击查看答案 第2题 《铁路货车轮轴组装检修及管理规则》全面涵盖了铁路货车轮轴及零部件()和信息化、安全、备用轮轴等管理要求。 A.造修 B.组装 C.检修 D.探伤技术 点击查看答案 第3题 铁路货车轮轴及零部件造修单位须具备相应的()符合规定。 A.生产场地 B.https://www.zhaobangban.com/souti/sqnk39qz.html
7.发动机限寿件定寿和寿命管理方法和系统存储介质与流程1.本公开涉及发动机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发动机限寿件定寿和寿命管理方法和系统、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2.民用航空发动机为获得型号合格证应满足相应的发动机适航规定。国际上主要适航当局为faa、easa、caac,其对应的发动机适航规定分别为far part33、cs-e和ccar-33部。其中far/ccar 33.70发动机限寿件提出了确定限寿件https://www.xjishu.com/zhuanli/55/202110003784.html
8.模具管理软件丨电子MES丨MES系统厂家丨汽车零部件MES系统模具生命周期管理方案是对模具进行全面管理的一种重要手段,能够帮助企业更加有效地管理模具,并且能够提高模具的使用寿命和降低企业的生产成本。企业应该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模具生命周期管理方案,以确保模具的正常运转和企业的持续发展。 更多MES系统模具管理软件零部件MES机加MES http://www.videasoft.com/hangyexinwen/931.html
9.火电厂汽轮机组运行寿命管理技术导则4 汽轮机寿命分配管理 4.1 要求 4.1.1 汽轮机组从第一次启动开始,在 30 年的设计使用寿命期限内,对汽轮机的零部件(不包括易损 件)进行寿命分配管理. 4.1.2 在 30 年的设计使用寿命期限内,汽轮机组因频繁启停,负荷大幅度变动或长期异常超限运行, 寿命损耗提前达到设计值时,应按本导则第 6 条进行寿命https://dbba.sacinfo.org.cn/attachment/downloadStdFile?pk=84595dca3f05c64ffbdc859da5d51c91
10.重磅丨中联重科提出塔机30年寿命纳入国家标准公司动态新闻中心为保障塔机结构的疲劳寿命满足设计要求,需要开展塔机结构疲劳寿命验证试验。试验既可以直接验证结构寿命,也可以验证和完善疲劳计算方法。塔机结构疲劳试验分为整机结构试验和关键零部件试验,相互结合。 5塔机寿命管理 生产厂商应向用户准确告知设备的当量设计寿命及对应载荷状态。 https://www.zoomlion.com/content/details18_227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