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的全寿命周期数据管理检测资讯

1965年Levirt又专门讨论了产品全生命周期的概念,分为市场开发、市场成长、市场成熟和市场衰退四个阶段。

美国国防部于1985年提出一项战略性计划“计算机辅助后勤保障”(ComputerAidedLogisticSupport,CALS),经历了“计算机辅助采办与后勤保障(Computer-AidedAcquisitionandLogisticSupport)”到“持续采办与寿命同期保障(ContinuousAcquisitionandLifecycleSupport)”,开始涉及产品全生命周期管理这一概念,包括武器系统的设计、研制、制造和保障过程等阶段。

此后,产品全生命周期开始被制造业广泛接受,并于20世纪90年代得到迅猛发展的产品数据管理(PDM)技术结合,产生了产品全生命周期管理(ProductLifecycleManagement,PLM)。

图1企业的利润曲线

这种情况下,产品全生命周期数据闭环管理的研究就显得尤为迫切。其思想源于产品全生命周期闭环管理,数据管理范围从产品设计和生产到概念设计、使用服务和报废回收,支持数据的获取、统一管理和有效供给。

二范围

从PDM开始,到现在的PLM系统,产品数据管理功能主要围绕产品研发阶段进行,管理的数据主要是产品设计的数据,如产品信息、产品结构信息(各种BOM、配置、约束信息、装配信息等)、文档数据(二维图样、三维模型、计算书、说明书、有限元分析报告、NC代码等)。

随着研究的深入和市场需求的提升,PLM的涵盖范围开始向产品研发的上游和下游扩展,覆盖了产品全生命周期的更多阶段,集成了产品更多阶段的数据,实现数据的共享,有效地提高了数据的利用效率,提升了企业的创新能力。

三模型

PLM是企业智力资产管理的主要工具,产品全生命周期数据模型是PLM的基石,是信息交换传递的中心,是一个全局的、统一的、全生命周期的模型。

合理有效的数据模型是能否成功实施PLM的关键因素,也是PLM研究中的热点和难点。现在的研究重点主要集中在以下几方面。

1.从产品数据描述的角度研究

很多学者侧重于产品数据描述和数据表达,通过分析数据的内容、类型、属性、相互之间的约束关系等,利用不同的理论、技术和方案来描述产品数据。

(1)基于元数据和元模型的产品数据表达

图2元数据

元模型是描述数据模型的模型,是关于数据模型的基本概念、基本关系和基本约束的语义,这样通过一定的映射关系,就很容易实现这些数据模型间的互操作。

为了保持数据的完整性、集成性、共享性、一致性以及支持变型设计等,许多学者分析产品数据模型的研究现状,指出面向全生命周期的产品数据模型必须能够涵盖和管理产品全生命周期的各种几何信息和非几何信息,包括模型数据、过程数据以及资源数据等,在元数据、元模型的基础上建立了产品全生命周期数据模型,进而支持具体的应用。

(2)基于本体的产品数据表达

(3)基于事物特性表特征的产品数据表达

事物特性表(TabularLayoutsofArticleCharacteristics,SML;SML为德语的简写)定义了从对象组中表征和区分某个对象的决定性特性,规定了特性数据的表示格式,使零部件的特性数据能够方便地在不同的系统之间交换。事物特性表技术1948年源于德国,1981年德国颁布了工业标准DIN4000-1—2012《事物特性表概念和原则》,我国等效采用了DIN4000标准,公布了GB/T10091.1—1995《事物特性表定义和原理》国家标准。

以浙江大学的学者为主,提出了基于事物特性表的产品数据表达方式,并基于此实现了产品的变型设计等应用。

(4)基于XML、STEP、EXPRESS、UML等的数据表达

作为最常用的数据交换格式和数据建模工具,可扩展标记语言(eXtensibleMarkupLanguage,XML)、产品模型数据交换标准(StandardfortheExchangeofProductModelData,STEP)及其EXPRESS建模语言、统一建模语言(UnifiedModelingLanguage,UML)在产品数据建模中获得了广泛的应用。

为了解决面向文档的、不支持客户化的数据模型和企业间集成的困难,许多学者用XML表示不同的产品数据,在协同设计平台中共享信息,增强了PLM的功能。有的学者提出了以STEP作为中性机制,来解决异构信息的集成问题。许多学者利用EXPRESS建模语言和UML建立产品模型,集成产品全生命周期的数据。

2.从产品全生命周期阶段数据集成的角度研究

在产品全生命周期的各个阶段,都会产生大量与产品有关的数据信息,这些信息在各个阶段中发生交换,并且因其所处的阶段不同而具有不同的特点。在进行产品数据管理时,需要将各个阶段的数据集成在一起,通过一定的模式实现不同阶段数据的交互。

童秉枢将产品定义模型分为概念模型、设计模型、制造模型、维护模型、市场模型、评价模型以及管理模型进行管理;Sudarsan基于核心产品模型(CoreProductModel,CPM)和它的扩展——开放式装配模型(OpenAssemblyModel,OAM)、设计分析集成模型(Design-AnalysisIntegrationModel,DAIM)和产品族进化模型(ProductFamilyEvolutionModel,PFEM)实现异构的产品、部件、零件之间的数据集成和交互;Cui通过产品规划BOM、设计BOM、工艺BOM、库存BOM、制造BOM、财务BOM、客户BOM、售后BOM等来集成产品数据;Kovacs、高琦提出了按照产品生命周期不同阶段建立产品信息模型的方法;李玉梅等人提出了一种基于域的产品全生命周期数据建模方法,建立了基于域的产品全生命周期数据模型,研究了基于域的模型映射方法及规则,详细描述了产品数据信息在整个生命周期内的动态演化和基于域的产品双向追溯过程。

3.从产品族数据集成的角度研究

国内外有不少关于产品族建模的研究,其中基于类物料清单(GenericBill-Of-Materials,GBOM)的产品族结构建模方法和基于事物特性表的主文档技术表示法在产品数据管理和配置设计等方面得到了较好的应用;樊蓓蓓将复杂网络理论应用于产品族结构建模中,提出了产品族结构的模块关系网络模型;纪杨建提出了由产品主结构维、产品组维和视图维构成的产品族全生命周期的三维模型。

综上所述,目前学者们侧重于数据模型的描述方法、阶段数据模型集成和产品族数据集成等,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但仍存在以下不足:

1)数据描述的研究中,没有从更深层次研究设计产品和物理产品的不同演化特点及其规律,无法建立有针对性的管理模式,很难实现全生命周期所有数据的演化管理。

2)阶段数据集成的研究中,在不同的阶段BOM、模型和域间有大量的数据冗余和复杂映射关系,保证数据的一致性和完整性非常困难,并使版本向上蔓延问题放大,易出现不可控的局面。

3)产品族数据集成中,要么是研究产品设计数据以及配置管理的,要么是基于多个BOM的映射管理,因此没有覆盖产品全生命周期,或无法保证数据的一致性、完整性和可控性。

四获取

在产品识别技术、智能产品、通信技术和中间件技术的支持下,很多学者开始研究产品数据的获取和管理工作,实现了产品MOL(MiddleOfLife,使用维护阶段)部分数据的可获取、可管理和可使用。产品识别技术是获取产品数据的先决条件,随着这些技术的成熟,获取物理产品的数据在技术和经济上成为可能。智能产品(IntelligentProduct)能实现产品数据的自动获取、存储、传送和必要的数据处理工作,为后台的PLM提供产品数据。互联网技术和无线通信技术是实现跨地域传送产品数据的基本手段,这些通信技术的发展,为MOL阶段产品数据的管理提供了数据通道。

上述研究是基于产品识别和感知技术,利用硬件和中间件技术,实现了产品MOL阶段部分数据的获取。但是研究重点是产品识别及数据获取的硬件、标准、接口和规范等,没有形成全生命周期所有数据获取管理的方法论。

THE END
1.设备维保中的备件寿命周期管理与控制.pptx通过对车辆关键部件进行实时监测和数据分析,预测其寿命和故障风险,采取针对性的维护措施,确保车辆安全运行并延长部件使用寿命。详细描述VS全流程管理、降低成本详细描述风电设备备件全寿命周期管理方案实现了全流程管理和降低成本的目标。通过对风电设备备件的采购、库存、使用和报废等环节进行全面管理,优化备件选型和使用方式https://www.renrendoc.com/paper/313526335.html
2.浅析零部件的生命周期管理过程PDM/PLM产品创新数字化(PLM)表面上看,图3相比与图1中的生命周期管理过程只增加了两个生命周期阶段,但实际上却有很大的不同。在图1的生命周期中,设计完成即表示产品“归档”,产品验证和批量生产前的阶段被排除在零部件生命周期之外;而这个长生命周期过程图则将产品设计完成后批量生产前的阶段也囊括到产品生命周期内,产品只有等全部数据验证通过https://articles.e-works.net.cn/pdm/Article143776_1.htm
3.航空发动机使用寿命控制技术简介,目录书摘内容简介:本书围绕发动机零部件和整机寿命与翻修间隔寿命的确定、监控及管理等问题进行阐述。书中介绍了影响零部件和整机寿命的因素;阐述了作者课题组发展的几种技术和理论方法,即拉伸应变能寿命预测模型、结构件疲劳模拟试验件设计方法、基于残余应力确定**应变循环、基于残存比率法确定关键件疲劳寿命、使用载荷和载荷谱https://www.jd.com/zxnews/534f101d75407817.html
4.罗百辉的寿命管理》、《模具精度概论》、《金融危机下的中国制造企业营销转型策略》、《IT模具产业:品牌经营 可持续发展》、《模具精度决定企业竞争力》、《TopSolid 2009:中国制造业旗舰级解决方案》、《常用冲压材料的特点及应用指南》、《影响冲压运转率的因素及解决对策》、《六种领导风格,你属哪一类》、《现代企业管理https://baike.sogou.com/v8669081.htm
5.基于Stacking模型融合的工程机械核心部件寿命预测研究Keywords:construction machinery;life prediction;machine learning;Stacking 1 引言(Introduction) 在工业4.0的环境下,工程机械设备自动化发展高速,设 备部件在传统机械行业运行通信环境恶劣,为工程机械设备 监控管理带来了新的挑战.设备部件长期运行,零部件寿命 减少,可靠性降低将大大影响工程设备使用,甚至威胁人类 生命http://www.rjgczz.com/ch/reader/create_pdf.aspx?file_no=20191201&year_id=2019
6.实现铁路货车轮轴造修技术全过程管理和全寿命周期内质量追溯B.全过程管理 C.全寿命周期内 D.管理规范 点击查看答案 第2题 《铁路货车轮轴组装检修及管理规则》全面涵盖了铁路货车轮轴及零部件()和信息化、安全、备用轮轴等管理要求。 A.造修 B.组装 C.检修 D.探伤技术 点击查看答案 第3题 铁路货车轮轴及零部件造修单位须具备相应的()符合规定。 A.生产场地 B.https://www.zhaobangban.com/souti/sqnk39qz.html
7.发动机限寿件定寿和寿命管理方法和系统存储介质与流程1.本公开涉及发动机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发动机限寿件定寿和寿命管理方法和系统、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2.民用航空发动机为获得型号合格证应满足相应的发动机适航规定。国际上主要适航当局为faa、easa、caac,其对应的发动机适航规定分别为far part33、cs-e和ccar-33部。其中far/ccar 33.70发动机限寿件提出了确定限寿件https://www.xjishu.com/zhuanli/55/202110003784.html
8.模具管理软件丨电子MES丨MES系统厂家丨汽车零部件MES系统模具生命周期管理方案是对模具进行全面管理的一种重要手段,能够帮助企业更加有效地管理模具,并且能够提高模具的使用寿命和降低企业的生产成本。企业应该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模具生命周期管理方案,以确保模具的正常运转和企业的持续发展。 更多MES系统模具管理软件零部件MES机加MES http://www.videasoft.com/hangyexinwen/931.html
9.火电厂汽轮机组运行寿命管理技术导则4 汽轮机寿命分配管理 4.1 要求 4.1.1 汽轮机组从第一次启动开始,在 30 年的设计使用寿命期限内,对汽轮机的零部件(不包括易损 件)进行寿命分配管理. 4.1.2 在 30 年的设计使用寿命期限内,汽轮机组因频繁启停,负荷大幅度变动或长期异常超限运行, 寿命损耗提前达到设计值时,应按本导则第 6 条进行寿命https://dbba.sacinfo.org.cn/attachment/downloadStdFile?pk=84595dca3f05c64ffbdc859da5d51c91
10.重磅丨中联重科提出塔机30年寿命纳入国家标准公司动态新闻中心为保障塔机结构的疲劳寿命满足设计要求,需要开展塔机结构疲劳寿命验证试验。试验既可以直接验证结构寿命,也可以验证和完善疲劳计算方法。塔机结构疲劳试验分为整机结构试验和关键零部件试验,相互结合。 5塔机寿命管理 生产厂商应向用户准确告知设备的当量设计寿命及对应载荷状态。 https://www.zoomlion.com/content/details18_227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