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才是汽车后市场的用户价值所在?

首先,第一个用户价值是满足车辆需求。

搞定车的问题,这是后市场最基本的用户价值,也是行业存在的基础。相信所有后市场从业者都认同这个价值,这也是大家一直在重点发力的地方。车都搞不定,谈何发展。但是,把车搞定了,就能发展得好吗?其实未必。

许多从业者认认真真地做管理,做品质,希望能通过扎实的服务形成良好的口碑,逐渐发展壮大。说实话,我很敬重这些踏踏实实的老板,但后市场发展这么多年,行业老兵比比皆是,而且由于许多汽配供应链领域创新企业的出现,对门店的支撑力度大大增强,所以单就洗美、快修、维保等常规业务来说,其实并没有什么难以逾越的技术门槛,洗好一台车,换好一个轮胎或电瓶,做好一次保养或钣喷,只要有合格的管理、有经验的技师以及可靠的配件渠道,是相对容易做到的,这类业务量占比很高,养活了几十万家维修企业。即便是大修业务,市场上也有许多4S店和高端维修厂可以完成。

曾经有朋友问我,后市场缺不缺优质的维修产能,我反问他,如果能够保证每个月1000台进店车辆,你能不能做出一家优质维修厂?实际上,我认为后市场缺的是优胜劣汰的市场竞争机制,让行业专注质量效率、杜绝坑蒙拐骗的正向激励,以及让优质维修企业能够稳定发展、脱颖而出并且获利丰厚的利润分配体系。反观现在的后市场,经常是劣币驱逐良币,做优质服务不一定活得好,做劣质服务不一定活得不好,当最紧迫的生存问题摆在面前时,做好质量常常不是能不能的问题,而是愿不愿意、划不划算的问题。

那为什么即使你有很好的服务质量,也不能保证在后市场活得很好?各行各业颠扑不破的真理,难道在这里失效了?这是因为后市场有个特点,即用户对服务质量的感知度不高,对他们来说,汽车维修质量就像衣柜的背面,基本上看不见。

换句话说,你用最好的配件、材料和工艺,还是用稍差一点的,用户并不能感知或相信,只要大面上没问题,他们接车时都差不多,即使真有什么问题,那也是几个月后的事情了,可以说用户基本上给不出什么有效的意见或评价,他们的评价常常反应的是接待态度、门店装修甚至是老板的面相,而与真正的维修质量无关。于是许多技术出身狠抓质量的维修企业老板,常常感觉拳头打在棉花上,客户茫然不知,难以认同,老板有好说不出,还不如把门店好好装修一下来得立竿见影。更何况,后市场还经常有付费主体错位的现象。许多维修企业老板依靠关系拉来企业车源或政府车源,对这些客户来说,质量不如酒量,服务不如回扣。还有维修厂帮助用户虚构事故扩大定损来骗保修车,这些都扭曲了服务质量第一的价值导向。用户很难判断维修质量的好坏,就没办法用脚投票,加上付费主体错位的现象存在,导致后市场至今难以建立起有效的优胜劣汰机制。

同样,有些互联网后市场平台企业想通过用户评价来形成服务闭环,一方面促使维修企业重视服务质量,另一方面给其他用户提供参考,希望能在平台上形成优胜劣汰机制,改善用户服务体验,促进行业良性发展。但是,由于后市场用户对维修服务的评价准确度较低,无法对其他客户形成足够的参考价值,也无法引导维修企业去真正专注维修质量(而不是表面功夫),因此这类平台对于用户选择和行业发展的价值都不高。有人说,可以帮助用户掌握一定的汽车知识,提供一个维修知识咨询平台,或者提供一个配件电商平台,来提高用户对服务质量和配件材料的辨别能力,从而提高后市场的透明度。但我认为这是不符合发展趋势的,因为汽车服务是负担型消费而不是享受型消费,再加上较低的消费频率,都决定了我们不能期待用户走向专业化,他们需要的只是后市场能提供一个符合用户价值的解决方案和可供信赖的品牌,以便将自己的车辆放心托付,至于后市场的透明度问题,只能在我们行业内来解决。

许多后市场加盟连锁企业,将成熟的品牌、管理和服务体系输出到门店,但对门店来说,难点并不在于培训和实施,真正难的是如何坚持,要让他们快速见到客流提升、效益改善,只有这样才有钱支撑、有动力坚持良好的服务状态和品质。但因为前面提到用户对维修质量的感知度低,大家发现质量做得再好,也并没有出现那么多客流,市场反馈有明显的滞后性和不准确性。因此,很多加盟店都坚持不了太久就半途而废,对加盟品牌失去信心,放弃高成本的优质服务方式,回到低成本经营方式谋求生存。如果此时没有退出加盟,那么反过来很快会损害连锁企业本身的品牌力和信任度,打乱整个加盟体系的稳定发展。

其次,第二个用户价值是节省用户费用。

这也是很重要的发力点,比拼的是谁能为用户提供更有价格竞争力的服务。

笔者认为,节省用户费用这个价值点可以适度发力,但要注意两个问题:第一,用户接受度,对于用户来说,在他们难以准确判断服务质量好坏的情况下,低价竞争容易形成低质低价的印象,失去优质客户的信任,吸引的反而是价格敏感性的低端用户,这不符合汽车后市场的消费升级大趋势。第二,行业接受度,对于整个行业来说,单纯追求低价容易陷入恶性竞争,压缩整个行业链条上的利润空间,进一步恶化企业生存状态,降低人才吸引力,影响行业长期投资,最终影响行业的核心竞争力构筑和长期良性发展。如果能够规避这两个问题,那么经过几轮优胜劣汰后,汽车后市场有可能走出以低价透明、薄利多销为核心竞争力的大型维修企业。

THE END
1.汽车后市场是指汽车销售以后,围绕汽车使用来自IBI行业报告汽车后市场是指汽车销售以后,围绕汽车使用过程中的各种服务。汽车后市场处于汽车产业链微笑曲线后端,涵盖汽车维修保养、汽车美容、汽车改装、汽车经销、汽车文化等诸多高价值量环节,2023年我国汽车后市场市场规模达到约6万亿元。政策方面,2023年10月13日,商务部等9部门联合发布《关于推动汽车后市场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https://weibo.com/2406514327/P7yaL2Wvc
2.什么是真正的汽车后市场汽车后市场,这几个字从汽车进入中国那一天开始就出现了,很多媒体、经销商甚至如今盛行的电商都在说“要抓住汽车后市场”。但是笔者不禁心存疑问,到底什么是真正的汽车后市场呢? 根据常规理解,很多人觉得保养产品就是汽车后市场。什么机油机滤啊、积碳清洗啊就是汽车后市场,但是准确的说这应该是汽车售后市场。记得很多https://news.yiche.com/hao/wenzhang/13164/
3.汽车后市场是指什么?汽车后市场是指什么? 汽修技师|汽车维修技师 国家认证的汽车维修技师,15年德美日等各系车辆维修,擅长:疑难故障诊断维修,远程维修技术指导 咨询技师 汽车后市场是指汽车销售以后,围绕汽车使用过程中的各种服务,它涵盖了消费者买车后所需要的一切服务。也就是说,汽车从售出到报废的过程中,围绕汽车售后使用环节中各种后https://auto.china.com/mip/701234.html
4.汽车后市场是指什么懂车帝提供汽车后市场是指什么的详细内容,懂车帝是一个汽车资讯平台,懂车更懂你。我们提供最新汽车报价,汽车图片,汽车价格大全,行情、评测、导购等内容,看车选车买车就上懂车帝。https://www.dongchedi.com/tag/pgc/10123052
5.汽车后市场模式及特征是什么?问答集锦预计美国模式是中国汽车后市场的未来。 1.模式对比:汽车后市场主导模式分为美国、日本和德国三种 全球汽车后市场的主导模式可以分为美国、日本和德国三种。1)美国:汽车维 修保养市场以独立厂商为主,占据全部市场的 80%;汽车销售商占据汽车后市场的 20%左右份额。2)日本:汽车售后服务体系较为封闭,4S 售后服务体系https://m.vzkoo.com/question/1730876331131040
6.万字长文:拆解新能源车销售与车后服务市场的变化与机遇利好政策也来了。2023年10月,商务部联合九部门发布了 《关于推动汽车后市场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 ,提出要优化汽车配件流通环境,促进汽车维修服务提质升级,加快新能源汽车维修技术标准体系建设,支持自驾车旅居车等营地建设,丰富汽车文化体验等等措施。 本文围绕 整车销售与物流体系、维修保养及配件市场、洗美贴市场以及https://36kr.com/p/2511105719599113
7.智能汽车,未来最强的算力终端转载座舱光线识别类型是什么而在智 能汽车的驱动下,汽车围绕着移动终端进行角色转换,提升设计研发、后市场服务 等环节的软件价值,促进其产业的“微笑曲线”不断向后端延伸,形成“制造+服 务”的价值链条。其中,服务的增加不仅仅只存在于曲线后端,而是长期贯穿于汽 车的全生命周期,推动汽车产业价值总量上升。https://blog.csdn.net/j8267643/article/details/131833840
8.新康众对车后市场意味着什么?兼具实力与魄力,或成车后新标杆而作为阿里巴巴和汽配供应链服务商康众汽配等联合成立的汽车后市场新公司——新康众的一举一动都备受关注。譬如凭借强大的包容力与生命力,实现供应商收购合并业务的快速推进;又譬如新康众2C业务品牌天猫养车连锁加盟业务火热招商,杭州、厦门、张家港多家门店热闹开业,不仅沿海、中部城市争相报名,连西北汽服连锁龙头恒泰http://m.jpm.cn/article-10090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