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9月,吉利控股发布了《台州宣言》,提出将通过“战略聚焦、战略整合、战略协同、战略稳健、战略人才”五大举措,聚焦汽车主业、布局科技生态、提升竞争力、稳中求进,推动“让世界充满吉利”的企业使命早日实现。在此次解析会上,吉利控股集团CEO李东辉,吉利控股集团总裁、极氪智能科技CEO安聪慧和吉利汽车集团CEO淦家阅共同解读了吉利控股全面践行《台州宣言》的具体规划。
吉利控股2024年业绩亮眼
其中,吉利乘用车板块(包括吉利、吉利银河、领克、极氪四大品牌)全年实现217万辆销量,创历史新高,同比增长约32%。其中,新能源渗透率连续5个月突破50%,全年新能源总销量超88万辆,同比劲增92%。
2024年,吉利控股海外市场销量突破40万辆,其中,极氪品牌进入了全球40多个国家和地区。
营收方面,吉利控股集团2024年的销售收入预计将达到约6000亿元,相比2023年的5000亿元增长20%。
2025年目标271万辆,2027年500万辆
2025年,吉利乘用车版块销量目标为271万辆,同比增长约25%。其中,吉利汽车集团销量目标200万辆,吉利银河挑战年销100万辆,同时持续挖掘海外市场全新增长点,力争2025年实现海外市场15.6%以上增长。
极氪科技集团2025年销量目标为71万辆(领克品牌39万辆,极氪品牌32万辆),未来两年将成为年产销百万级、全球领先的高端豪华新能源汽车集团。
2025年,吉利乘用车板块新能源汽车的销量目标为150万辆,新能源渗透率目标为55%。
2027年,吉利控股集团的销量目标为500万辆。
通过“两横七纵”整合资源,发挥协同效应
两横:吉利乘用车版块将形成吉利汽车集团和极氪科技集团,两大汽车业务主体的“两横”布局。
目前,整合后吉利乘用车板块四大品牌已经形成了比较清晰的品牌定位和区隔:吉利中国星聚焦燃油车;吉利银河定位主流新能源品牌,主打实用品质安全,产品覆盖10万-20万元的价格区间;领克定位全球新能源高端品牌,主打潮流运动个性,聚焦20万元及以上市场。其中,小型车走纯电路线,中大型车走混动路线;极氪定位豪华科技品牌,主打豪华极致科技,聚焦30万元及以上市场,其中,中型车走纯电路线,中大型车走超级电混路线。
值得注意的是,目前尚不清楚,极星与路特斯品牌的中长期规划,这两个品牌目前在国内市场都属于“曲高和寡”的状态,销量很少,也没有自我造血能力。
七纵:吉利乘用车版块将在整车机械架构、电子电气架构、智能驾驶、智能座舱、电驱系统、动力电池及超级电混七大领域深化协同,以进一步整合资源,不断降本增效,提升企业综合竞争优势。
在整车机械架构上,布局GEA全球新能源架构和SEA浩瀚架构。其中,GEA架构覆盖纯电、插混、燃油等多种能源形式;SEA架构则主要针对纯电车型。吉利目前有多个整车架构,如果能够进一步精简为两个架构,那么可以进一步提高效率并降低制造成本。
安聪慧说,采用这两个架构将把吉利的制造效率提升10%以上,零部件通用化率将达到70%以上。同时减少30%以上的研发投入,研发效率提升30%。
在电子电气架构上,打造一套共享的电子电气架构EEA4.0,统一“大脑+区控”架构形态,针对车辆的整车架构、智能座舱、智能驾驶等按品牌定位进行协同开发,实现功能服务智能化、网联化,算力资源一体化、敏捷化,软硬架构标准化、平台化,架构形态全面升级,大大提高研发效能;
在智能驾驶领域,针对大众主流市场和高端豪华市场打造两套智驾方案。其中,极氪品牌将采用自研的浩瀚智驾,但目前尚不清楚的是,领克品牌是否也将采用浩瀚智驾。此外,2026年吉利将推出自研的Robotaxi,并在曹操出行平台上展开商业化运营。
在智能座舱领域,最大化共享软硬件资源,实现智舱技术底座、底层软件的统一,在应用层根据用户体验打造FlymeAuto、ZEEKRAIOS两套座舱系统;
在动力电池领域,加强神盾电池和金砖电池两大品牌的协同效应;
在电驱系统领域,规划180和220两大电驱平台,实现60-600千瓦、1600-9000牛米的性能全覆盖等。
在超级电混上,吉利聚焦雷神EM超级电混,兼顾性能与极致能耗。极氪也将推出自己的超级电混,性能更强,效率更高,将于2025年上海车展期间推出。
可油可电可醇
2025年四季度,吉利还将面向C端用户推出第五代可醇、可电、可油的超醇电混产品,包括轿车和SUV,将醇氢电动汽车从B端市场扩展至C端市场,进一步扩大应用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