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保大检查,注意危废这些检查要点!附常见违法行为

(1)许可证持证单位的破碎、研磨、混合搅拌等预处理设施是否有较好的密闭性,并保证与操作人员隔离。

(2)含挥发性和半挥发性有毒有害成分的危废的预处理设施是否布置在室内车间,废气经收集处理后达标排放。

(3)根据排污许可证的要求,检查设施运行和污染物排放的其他问题。

(1)持证单位是否按照许可证的规定从事危废收集、转运、接收、贮存、利用、处置活动。

(2)经营范围与许可证所列范围是否一致。

(3)利用处置方式与环评及批复文件是否一致。

(4)是否按照排污许可证要求排放污染物。

(6)严禁接收不明废物和超出经营范围接收危废。

(2)建设项目性质、规模、地点、生产工艺、污染防治设施是否与环评文件要求一致。

(3)企业主要信息、生产设施、原料、产品产量、排污节点、产废节点、危废类别、贮存设施、自行利用处置设施、污染排放情况等内容与排污许可及现场实际是否一致。

(5)是否存在基础资料明显不实,内容遗漏、虚假造假等重大缺陷。

(1)对拥有危废自行利用处置设施的企业和单位,结合环评文件、排污许可证、危废管理计划、生产台账等基础资料,对原料使用量、产生环节、产品出入库量进行核实,去向是否存在不合理。

(2)对工业废料、废酸等危废自行利用处置设施,要核算使用量、处置量和再生量是否合理,是否与利用处置能力和再生能力总体匹配。

(3)按照企业的原料、产品、排污环节、产废环节等逐一核查,调阅企业用电量情况,核实企业生产负荷和生产经营情况。

(4)核实企业的排污设施、污染物和现场实际设施是否与排污许可证正副本一致。

(5)核实企业是否涉嫌非法处置,擅自改变原料。

(6)是否建立危废利用和处置台账,并如实记录利用情况。

(8)是否如实将自行利用处置设施情况和实际利用处置情况纳入危废管理计划并通过信息系统申报。

(1)是否制定危废意外事故防范措施和应急预案,并向生态环境部门备案。

(2)应急预案要明确管理机构及负责人,对不同情形的意外事故是否制定相应的处理措施。

(3)是否配备必要的应急装备和物资,制定详细的应急演练计划,定期组织应急演练。

规范图例:

按照预案要求每年组织应急演练,并以图片、视频、文字等材料作记录存档。制定详细的演练计划与演练后的总结材料。

违法行为

未依法及时公开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信息

第二十九条第二款产生、收集、贮存、运输、利用、处置固体废物的单位,应当依法及时公开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信息,主动接受社会监督。

处罚依据

第一百零二条违反本法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由生态环境主管部门责令改正,处以罚款,没收违法所得;情节严重的,报经有批准权的人民政府批准,可以责令停业或者关闭:

产生、收集、贮存、运输、利用、处置固体废物的单位未依法及时公开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信息的;

有前款第一项、第八项行为之一,处五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的罚款。

转移固体废物出省级行政区域贮存、处置、利用未经批准的

违反条款

第二十二条转移固体废物出省、自治区、直辖市行政区域贮存、处置的,应当向固体废物移出地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生态环境主管部门提出申请。移出地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应当及时商经接受地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同意后,在规定期限内批准转移该固体废物出省、自治区、直辖市行政区域。未经批准的,不得转移。

转移固体废物出省、自治区、直辖市行政区域利用的,应当报固体废物移出地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备案。移出地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应当将备案信息通报接受地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生态环境主管部门。

(五)转移固体废物出省、自治区、直辖市行政区域贮存、处置未经批准的;

(六)转移固体废物出省、自治区、直辖市行政区域利用未报备案的;

有前款第二项、第三项、第四项、第五项、第六项、第九项、第十项、第十一项行为之一,处十万元以上一百万元以下的罚款。

未采取防范措施造成工业固体废物环境污染

第二十条产生、收集、贮存、运输、利用、处置固体废物的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者,应当采取防扬散、防流失、防渗漏或者其他防止污染环境的措施,不得擅自倾倒、堆放、丢弃、遗撒固体废物。

禁止任何单位或者个人向江河、湖泊、运河、渠道、水库及其最高水位线以下的滩地和岸坡以及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地点倾倒、堆放、贮存固体废物。

(七)擅自倾倒、堆放、丢弃、遗撒工业固体废物,或者未采取相应防范措施,造成工业固体废物扬散、流失、渗漏或者其他环境污染的;

有前款第七项行为,处所需处置费用一倍以上三倍以下的罚款,所需处置费用不足十万元的,按十万元计算。

第三十六条第一款产生工业固体废物的单位应当建立健全工业固体废物产生、收集、贮存、运输、利用、处置全过程的污染环境防治责任制度,建立工业固体废物管理台账,如实记录产生工业固体废物的种类、数量、流向、贮存、利用、处置等信息,实现工业固体废物可追溯、可查询,并采取防治工业固体废物污染环境的措施。

(八)产生工业固体废物的单位未建立固体废物管理台账并如实记录的;

违反规定委托他人运输、利用、处置工业固废的

第三十七条产生工业固体废物的单位委托他人运输、利用、处置工业固体废物的,应当对受托方的主体资格和技术能力进行核实,依法签订书面合同,在合同中约定污染防治要求。

受托方运输、利用、处置工业固体废物,应当依照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和合同约定履行污染防治要求,并将运输、利用、处置情况告知产生工业固体废物的单位。

产生工业固体废物的单位违反本条第一款规定的,除依照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予以处罚外,还应当与造成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受托方承担连带责任。

(九)产生工业固体废物的单位违反本法规定委托他人运输、利用、处置工业固体废物的;

第四十条第一款产生工业固体废物的单位应当根据经济、技术条件对工业固体废物加以利用;对暂时不利用或者不能利用的,应当按照国务院生态环境等主管部门的规定建设贮存设施、场所,安全分类存放,或者采取无害化处置措施。贮存工业固体废物应当采取符合国家环境保护标准的防护措施。

(十)贮存工业固体废物未采取符合国家环境保护标准的防护措施的;

违反工业固废排污许可证制度的

第三十九条产生工业固体废物的单位应当取得排污许可证。排污许可的具体办法和实施步骤由国务院规定。

第一百零四条违反本法规定,未依法取得排污许可证产生工业固体废物的,由生态环境主管部门责令改正或者限制生产、停产整治,处十万元以上一百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报经有批准权的人民政府批准,责令停业或者关闭。

违反危废识别标志及申报登记的

第七十七条对危险废物的容器和包装物以及收集、贮存、运输、利用、处置危险废物的设施、场所,应当按照规定设置危险废物识别标志。

第七十八条产生危险废物的单位,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制定危险废物管理计划;建立危险废物管理台账,如实记录有关信息,并通过国家危险废物信息管理系统向所在地生态环境主管部门申报危险废物的种类、产生量、流向、贮存、处置等有关资料。

第一百一十二条违反本法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由生态环境主管部门责令改正,处以罚款,没收违法所得;情节严重的,报经有批准权的人民政府批准,可以责令停业或者关闭:

未按照规定设置危险废物识别标志的;

未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制定危险废物管理计划或者申报危险废物有关资料的;

有前款第一项、第二项、第五项、第六项、第七项、第八项、第九项、第十二项、第十三项行为之一,处十万元以上一百万元以下的罚款。

擅自倾倒、堆放危险废物的

第七十九条产生危险废物的单位,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和环境保护标准要求贮存、利用、处置危险废物,不得擅自倾倒、堆放。

(三)擅自倾倒、堆放危险废物的;

有前款第三项、第四项、第十项、第十一项行为之一,处所需处置费用三倍以上五倍以下的罚款,所需处置费用不足二十万元的,按二十万元计算。

将危废提供或者委托给无许可证的单位或经营者

第八十条从事收集、贮存、利用、处置危险废物经营活动的单位,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申请取得许可证。许可证的具体管理办法由国务院制定。

禁止无许可证或者未按照许可证规定从事危险废物收集、贮存、利用、处置的经营活动。

禁止将危险废物提供或者委托给无许可证的单位或者其他生产经营者从事收集、贮存、利用、处置活动。

第一百一十二条违反本法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由生态环境主管部门责令改正,处以罚款,没收违法所得;情节严重的,报经有批准权的人民政府批准,可以责令停业或者关闭;

(四)将危险废物提供或者委托给无许可证的单位或者其他生产经营者从事经营活动的;

违反要求转移危险废物

第八十二条转移危险废物的,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填写、运行危险废物电子或者纸质转移联单。

危险废物转移管理应当全程管控、提高效率,具体办法由国务院生态环境主管部门会同国务院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和公安部门制定。

(五)未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填写、运行危险废物转移联单或者未经批准擅自转移危险废物的;

违反要求贮存危险废物

第八十一条收集、贮存危险废物,应当按照危险废物特性分类进行。禁止混合收集、贮存、运输、处置性质不相容而未经安全性处置的危险废物。

贮存危险废物应当采取符合国家环境保护标准的防护措施。禁止将危险废物混入非危险废物中贮存。

从事收集、贮存、利用、处置危险废物经营活动的单位,贮存危险废物不得超过一年;确需延长期限的,应当报经颁发许可证的生态环境主管部门批准;法律、行政法规另有规定的除外。

未按照国家环境保护标准贮存、利用、处置危险废物或者将危险废物混入非危险废物中贮存的;

(七)未经安全性处置,混合收集、贮存、运输、处置具有不相容性质的危险废物的;

第八十三条运输危险废物,应当采取防止污染环境的措施,并遵守国家有关危险货物运输管理的规定。

禁止将危险废物与旅客在同一运输工具上载运。

(八)将危险废物与旅客在同一运输工具上载运的;

第八十四条收集、贮存、运输、利用、处置危险废物的场所、设施、设备和容器、包装物及其他物品转作他用时,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经过消除污染处理,方可使用。

未经消除污染处理,将收集、贮存、运输、处置危险废物的场所、设施、设备和容器、包装物及其他物品转作他用的;

造成危废扬散、流失、渗漏或其他环境污染的

未采取相应防范措施,造成危险废物扬散、流失、渗漏或者其他环境污染的;

(十一)在运输过程中沿途丢弃、遗撒危险废物的;

未制定危废管理计划和台账的

前款所称危险废物管理计划应当包括减少危险废物产生量和降低危险废物危害性的措施以及危险废物贮存、利用、处置措施。危险废物管理计划应当报产生危险废物的单位所在地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备案。

产生危险废物的单位已经取得排污许可证的,执行排污许可管理制度的规定。

(十二)未制定危险废物意外事故防范措施和应急预案的;

(十三)未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建立危险废物管理台账并如实记录的。

未制定危险废物意外事故防范措施和应急预案的

第八十五条产生、收集、贮存、运输、利用、处置危险废物的单位,应当依法制定意外事故的防范措施和应急预案,并向所在地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和其他负有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备案;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和其他负有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应当进行检查。

无许可证或未按照许可证规定从事危废经营活动的

第一百一十四条第一款无许可证从事收集、贮存、利用、处置危险废物经营活动的,由生态环境主管部门责令改正,处一百万元以上五百万元以下的罚款,并报经有批准权的人民政府批准,责令停业或者关闭;对法定代表人、主要负责人、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责任人员,处十万元以上一百万元以下的罚款。

违反危险废物许可证管理制度

第八十条条第一款从事收集、贮存、利用、处置危险废物经营活动的单位,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申请取得许可证。许可证的具体管理办法由国务院制定。

第一百一十四条第二款未按照许可证规定从事收集、贮存、利用、处置危险废物经营活动的,由生态环境主管部门责令改正,限制生产、停产整治,处五十万元以上二百万元以下的罚款;对法定代表人、主要负责人、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责任人员,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报经有批准权的人民政府批准,责令停业或者关闭,还可以由发证机关吊销许可证。

THE END
1.固废和危废和危险化学废弃处置要求及检测实验室除了《固体废物污染环境法》中明确了固体废物的定义外,国家还出台了《固体废物鉴别标准通则》(GB34330-2017),通过产生来源、利用和处置过程等一系列严格的判断程序,明确某样物质是否属于固体废物。特别是针对有些企业利用固体废物生产副产品,副产品不满足产品质量标准,也不符合国家相关污染物排放(控制)标准或技术规范要求http://guangzhou.11467.com/info/18596063.htm
2.产品质量体系范文12篇(全文)(1)生产主管对本公司产品质量进行全面监控和检查。(2)负责对原材料采购以及半成品的质量监控和检查工作。(3)负责产品的检测结果进行处理:合格产品通知成品库出 库;不合格产品则通报分管经理进行处理,并会同责任部门作出质量分析报告,提出改进意见。 (4)负责制定公司原材料的质量检验标准检验频度(即对每批进厂的原材https://www.99xueshu.com/w/ikeyrrhi1dlk.html
3.行业知识口服固体制剂根据包装工艺及质量控制需求可配备伺服过程放料、缺料检测、多料检测、说明书检测、缺盒检测、折舌检测、剔废、在线称重等在线监测功能,确保设备关键工艺控制点处在在线检测状态。生产线设计要确保各工位动作可实现电子自动同步性,确保设备各功能之间以及各种技术指标参数的吻合程度较好,可以实现与任何前后道工序设备自控https://www.divergentcloud.com/newsinfo/6293867.html
4.健胃消食片的生产工艺流程.pdf健胃消食片的生产工艺流程.pdf 7页内容提供方:芝麻开花节节高 大小:445.57 KB 字数:约8.6千字 发布时间:2022-04-08发布于辽宁 浏览人气:633 下载次数:仅上传者可见 收藏次数:1 需要金币:*** 金币 (10金币=人民币1元)健胃消食片的生产工艺流程.pdf 关闭预览 想预览更多内容,点击免费在线预览全文 https://max.book118.com/html/2022/0406/7042011104004110.shtm
5.下列哪些成分是转录过程不需要的?()声明: 本网站大部分资源来源于用户创建编辑,上传,机构合作,自有兼职答题团队,如有侵犯了你的权益,请发送邮箱到feedback@deepthink.net.cn 本网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移除相关内容,刷刷题对内容所造成的任何后果不承担法律上的任何义务或责任 https://www.shuashuati.com/ti/2f51c62f5bab4b18a0a105f163c916b8.html?fm=bd94418304ea54d89d18f1d237035bcc4e
6.反假币知识点(精选6篇)2、收缴过程必须在客户的视线内,同一监控设备的监控下进行。 3、应在票面的正、背面加盖“假币”字样的戳记 ;对于假外币纸币及各种假硬币,应当面以统一格式的专用袋加封,封口处加盖“假币”字样戳记,并在专用袋上表明币种、券别、面额、张(枚)数、冠字号码、收缴人、复核人名章等细项。严禁在假外币正、背面加https://www.360wenmi.com/f/filedx87ar7c.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