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亚迪们和丰田们进入共存时代界面新闻·JMedia

历史前进的答卷中也不只有一种解题思路,一个全球范围内的大共存时代就要开始了。

文|巨潮小卢鱼

编辑|杨旭然

当竞争对手们在新能源赛道上卷生卷死的时候,电动化速度最慢的丰田汽车,反而在业绩与股价方面双双创下新高。

丰田可能是去年活的最滋润的车企。根据2024财年第三财季报告,2023Q4丰田汽车实现销售收入12.04万亿日元(约合人民币5850亿元),同比增长23.4%,净利润1.36万亿日元(约合人民币661亿元),同比增长86.5%。

丰田汽车股价表现(自2023年1月至2024年2月)

良好的业绩支撑了股价上涨,当天丰田汽车美股股价大涨近8%,报收于218.86美元/股,创下历史新高。实际上丰田汽车近一年的股价都在持续走高,期间涨幅高达55.24%,走势远比特斯拉稳定,这是全球汽车市场纷繁复杂环境的一种集中体现。

丰田汽车的信心也随之爆棚,将2024财年销售收入预期上调至43.5万亿日元,经营利润上调至4.9万亿日元,净利润上调至4.5万亿日元。

丰田在新能源时代超过人们预期的表现,意味着燃油车和新能源车似乎已经进入到一个需要共存,也只能共存的新环境之下。而且这并非是由野心勃勃的企业家们所决定的,而是由全球市场中消费者的真实需求所决定的。

丰田汽车从一个日本本土品牌成长为全球领先的汽车制造商,是过去几十年全球汽车工业中的一件大事,是时代变迁的缩影。

其发展历史悠久,多年来没有被收购整合过。旗下凯美瑞、卡罗拉等车型在全球范围内生产与销售规模巨大,受到广泛认可。

丰田汽车也有着创新的工程设计和生产流程,其精益生产系统(LeanManufacturing)通过消除浪费、持续改进和强调质量控制,让丰田能够以更高的效率和更低的成本生产汽车,也让全球众多工业企业所研究和模仿。

丰田汽车能够顺应时代发展的要求,在不断变化的市场环境中保持竞争力。

回顾丰田汽车的全球化之路,上世纪70年代石油危机是其至关重要的节点。当时石油价格高涨且供应紧张,能源效率成为消费者选择汽车的重要因素。丰田凭借其小型、节能的汽车迅速获得了市场青睐。特别是像罗拉这样的车型,以其燃油经济性在全球市场上受到追捧。

以增强综合性能为研发方向,以引领潮流、做高级普及车为定位,80年代的卡罗拉,很好地满足了石油危机后发达地区消费者日益丰富的物质需求,成为了丰田汽车历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产品。

到1983年,卡罗拉终于实现了1000万台的产销量,成为二战后发展最快的车型。1995年之后,丰田汽车为了适应当地法律法规和消费习惯,又推出了美版卡罗拉、欧版卡罗拉这样针对不同国家和地区销售的定制车型。不断推陈出新让卡罗拉历经半个世纪、十二代车型的更迭,仍然能位居畅销车之列。

成为世界级汽车制造商后,节能高效一直丰田汽车最重要的标签。随着俄乌战争的爆发与胶着,石油供应紧张、价格持续高位的局势重演,显然对以省油闻名的丰田汽车又是一大利好。2022年,丰田汽车全球销量达到1050万辆,连续第三年打败大众,成为全球销量最高的汽车制造商。

尽管当时疫情反复、芯片缺货对汽车企业造成了不小的负面影响,但丰田仍展现出了强大的抗压力和竞争力。

2023年丰田汽车在欧洲市场销量达112.6万辆,同比增长9.1%,在北美市场销量达267.1万辆,同比增长7.0%。除了中国,丰田汽车在主要的海外市场上都取得了销量增长。其中美国市场成了丰田汽车贡献利润的大头,最大单一市场,远超其本国市场的贡献度。

曾一度被视为电动化转型路上的“过渡技术”的混动车型,是丰田汽车在欧美市场成功的关键。

丰田汽车诞生于能源匮乏的日本,所以不仅擅长省油,也是最早开始研究新能源的那批车企。丰田汽车在1997年推向市场的普锐斯,大概是最早为大众广泛接受并量产的混动车型了。

功率分流技术这种当时具备革命性的技术,让普锐斯结合了内燃机和电动机的优势,为消费者带来了超低油耗和平易近人的价格,也奠定了丰田汽车在混动技术领域的全球领先地位。

普锐斯系列在诞生的20年里卖出超60万辆,几乎成为了混动汽车的代名词。但整体来看其销量不佳,第二、三代国产普锐斯也是败走中国市场,等到第五代普锐斯入市,又撞上了特斯拉引领的纯电浪潮。

丰田汽车因为坚持走混动和氢能源路线,过去几年没少受人嘲笑,但是今年丰田章男再次发表“纯电车最多能占据30%的市场”这种言论时,马斯克在转发时却罕见地没有予以犀利反击,只是回复了一声“sigh(叹气)”。

经历了寒潮严冬对纯电汽车的考验后,似乎有不少消费者正在思考混动车型是否更符合自己的使用习惯。

在地广人稀的欧美国家,无论是日常通勤还是自驾旅游,涉及的用车半径通常比国内更大,对续航能力相对有限的纯电车型来说的确是个挑战。再加上欧美大多地区冬季气温较低且暴雪天气多,这两大因素对纯电车的使用效果影响明显。

低温会导致电池的放电速率加快、储电能力下降,进而出现充电慢、续航能力大幅减弱等问题。根据懂车帝的冬季性能测试,在-20℃的天气里,一众插混(增程)车型中纯电续航达成率只有30%多。

而且欧美国家对充电桩的建设并不完善,美国的车桩比是16:1(即16辆车用1个充电桩),大部分欧洲国家的车桩比也高于10:1,达不到AFID所建议的公共车桩比,迟缓的新型基建能力,在一定程度上拖累了新能源汽车的普及。

这种大环境下,轻混车型的优势就凸显出来了。毕竟轻混车型在满电满油的情况下续航基本在1000公里左右,也不太惧怕风雪天气,而且加油方便,可以免去到处找充电桩的麻烦。

对欧美消费者来说,轻混车型的价格明显更为友好。根据福布斯的数据,2023年上半年欧洲和美国的纯电动车分别比燃油车92%、146%,而轻混车型则基本实现油电同价,让更多消费者可以承受。

林林总总的原因叠加起来,混动车型这两年又受到了欧美市场的欢迎,销量持续增长。

2023年美国市场的混合动力汽车销量较2022年同期明显上升,单看2023年12月的销售量已经达到11.77万辆,同比增长达到惊人的70.3%。丰田汽车毫无疑问的占据了美国混动汽车市场的主导地位,销售占比超过50%。

去年丰田混动车型销量则增加了31%,首次突破300万辆,占据丰田和雷克萨斯品牌销量的近三分之一,未来其收入贡献度大概率还能继续提高。

除了销量,丰田汽车的利润也很高,最新季度(2023年10至12月)的利润率高达14%,大幅领先于同期特斯拉的8.2%的。而特斯拉已经是所有新能源汽车品牌中利润率最高的了。

对于许多不能通过规模效应来降低生产成本的中小企业来说,这种价格战几乎是毁灭性的。不过在市场日趋饱和、纯电渗透增速放缓的背景下,价格战可以说是新能源汽车行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现象。行业加速洗牌不仅意味着会有高合这样的品牌濒临破产,也会有小米这样的新进入者处境尴尬。

李想评价苹果放弃造车

在这种情况下,苹果放弃造车的消息就显得既出人意料,又合情合理了。毕竟苹果在造车这件事上左右摇摆,早已错失先机,而可以成为所有设备、服务、应用、交易顶层入口的人工智能才是更符合苹果企业定位的战略重点。

更令国人惊讶的,其实是老牌汽车巨头们的最新表态。宝马集团表示“不否认电动车是大势所趋,但目前的内燃机仍然大有可为”,梅赛德斯-奔驰宣布已放弃“2030年实现完全电动化”的计划,就连大众也不会在德国生产ID.3纯电动掀背车了。

再加上去年英国宣布将燃油车禁令从2030年实施推迟至2035年,德国取消了对电动车的购买补贴,拜登政府近期预计将调整其原本设定于2030年前实现的减排目标及增加电动车销量的计划,各国政坛商界似乎都表露出暂缓电动化转型的倾向。

内燃机时代,中国成了汽车工业大国,但没能成为汽车工业强国,能源安全上也承受着美元与石油霸权的威胁。新能源时代给了中国汽车工业一个弯道超车的机会,目前整个市场的繁荣,本身就有着深刻的根源和背景。

中国和欧美地区一样,同样有着广阔的汽车消费市场空间。2023年全球电动汽车销量为1368.93万辆,其中中国地区的销量就达到949.5万辆,市场占比约70%,连续9年位居全球第一。随着新一轮汽车“以旧换新”政策出台,千万辆级市场将正式形成。

中国的市场容量足够养活许多新能源汽车品牌,海外市场也有诸多可以开拓之处。如果再加上同等规模的海外市场长期预期,海内外市场将组成为一个规模巨大的蛋糕。

凭借技术领先、车型更新快、产品线齐全、物美价廉的优势,国产新能源汽车品牌们完全可以在欧美之外的市场上也有一番作为。类似丰田这样在在自己擅长的领域内躺赢,挣延续性业务的钱是一种玩法,如比亚迪这般奋起直追,挣新业务的钱,也是一种玩法。

就像燃油混动车市场里也会有各式各样的模式,企业的发展壮大不只有一种商业模式。历史前进的答卷中也不只有一种解题思路,一个全球范围内的大共存时代就要开始了。

THE END
1.比亚迪混动车哪款值得买引言:探讨比亚迪混动车型的购买价值及价格范围 比亚迪,作为国内领先的新能源汽车制造商,其油电混合车型在市场上备受瞩目。凭借在混动技术领域的深厚积累和良好的消费者评价,比亚迪的混动车型成为了不少消费者的首选。接下来,我们将深入探讨比亚迪油电混合车的价格体系,并分析哪款车型更具购买价值。 https://www.yoojia.com/article/8944103157012525719.html
2.2024年值得期待的那些SUV车型全新奔驰GLC轿跑车型将搭载2.0T汽油版、2.0T柴油版、2.0T汽油插混版以及2.0T柴油插混版发动机,其燃油版车型也将适配48伏轻混系统,2.0T发动机的最大功率259马力,峰值扭矩400牛·米,匹配9速手自一体变速箱,配备4MATIC全时四驱系统。 坦克700Hi4-T 坦克700 Hi4-T是基于坦克非承载式平台打造的中大型插混版SUV,动力https://auto.cri.cn/20240119/8e057908-708c-e0c6-7bba-ddedd77e2b62.html
3.走向高端化,比亚迪未来或放弃燃油车,普及DMi技术,售价有优势总结:这一次2021款唐的上市释放出了比亚迪的放弃燃油车的信号,随着未来DM-i技术的成熟,比亚迪或将旗下所有燃油车都升级为DM-i车型,就像现在48V轻混车型大面积上市一样,未来DM-i凭借低廉的价格或许能将比亚迪带向全新的领域,试想一下同级别仅比别人贵一万元左右,就能换来媲美丰田混动的技术,并且还有比亚迪三电技术https://3g.163.com/exclusive/article_cambrian/FKSEH2330527COJO.html
4.混动技术分析:强混轻混插混增程电动等新能源对比?混动技术分析——强混、轻混、插混、增程电动有这几个区别 随着混合动力汽车在市场上的普及,汽车制造商们开始加大对混动技术的研发力度,并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展开了激烈的竞争。国内品牌尤其在混动技术方面展开了激烈的竞争。目前,市场上涌现出了一系列混动车型,如比亚迪的DM-i、上汽荣威的EDU混动系统、长安的蓝鲸https://m.auto-testing.net/news/show-121029.html
5.轻混油电混动插电式混动增程式混动……买混动汽车该怎么选而油电混合动力,消费者则容易将它与轻混混淆,因为两者都不能充电、只能加油,实际上,它们在工作方式、打火方式、特点、油耗和发布时间方面都存在不同。 首先,轻混车型的电机功率和电池容量较小,而油电混动则拥有更强的性能和纯电模式续航里程;其次,轻混车辆用电启动后仍然依赖燃油驱动,而油电混动车辆可以在不使用内https://wap.eastmoney.com/a/202405093070415181.html
6.11月上市!大众/宝马/比亚迪等10款SUV!最低9万起——中国青年网智电出行经过梳理后发现,包括大众揽巡、2023款宝马X7、比亚迪护卫舰07等10款新SUV有望于本月上市。动力方面,2023款宝马X7搭载3.0T L6或4.4T V8发动机,加入全新48V轻混系统,匹配8速自动变速箱,0-100km/h加速仅4.7秒。2023款捷途X70诸葛取消了军师版车型,全系标配2.0T发https://t.m.youth.cn/transfer/index/url/auto.youth.cn/xw/202211/t20221104_1410629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