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病时,很迷茫不知道要去医院的哪个科;看病时,稀里糊涂做了一堆检查;体检时,被医生的一句“需要做手术”吓得心惊肉跳……这些经历你可曾有过?
日本医疗经济记者室井一辰在《100种过度医疗大公开》一书中,历数了美国医师协会公布的百种“过度医疗行为”:不要做没意义的X线胸片,肺癌的CT检查不要过于频繁,30岁以下女性不需要做HPV检查,给未来寿命不足10年的人做癌症筛查等;美国《公共科学图书馆》曾杂志刊登了一项调查,研究人员对2000多名美国医生访问发现,大多数人认为15%-30%的检查和治疗是重复、不必要的。肺癌是我们科普的重点内容之一,今天结合我的专业,讲讲肺癌诊疗过程中最为明显的过度医疗行为——过度拍摄CT以及一刀切。
过度拍摄CT
LDCT最佳筛查方法
讲“过度医疗”,那么首先我们需要说清楚CT在肺癌筛查中的意义。
1.X线胸片检查对于早期肺癌来说漏诊率很高。在正位胸片上,约43%的肺部面积与心脏、纵隔、横膈等组织重叠,一些早期肺癌难以发现。胸片也缺乏密度对比,肺癌纵隔淋巴结转移灶的发现率较低。此外,即使胸片发现肿物,也不能明确其准确位置、性质和分期等。所以X线作为肺癌筛查是没有意义的。
肺癌筛查有指征
肺结节“一刀切”
随着检测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微小的结节在体检中被发现。也不知从何时起,小结节潜移默化地成为了肺癌的前兆。于是乎,体检发现肺结节就成了很多人的心病,“医生,我肺部有小结节,麻烦您帮我手术切除吧,以免留有后患。”在门诊此类声音不绝于耳。其实,我们在业内交流时,不说肺结节发病率(生病了),而是说发现率(不一定是生病了);我们的一组数据是正常人群发现率43%,需要复查的结节约20%,5%可能是高危结节,2%是早期肿瘤,也就是说大部分的结节都是没有问题的。
对于体检发现结节,重视是好事情,但不能将肺结节与肺癌划等号,亦不能觉得多数是没有问题的而不去复查。那么如何复查随访?
目前,低剂量螺旋CT可以发现最小3-4毫米的小结节(甚至更小),此时从影像形态上来看,不能精确分辨出结节的良恶性,按照目前国际上认可的标准可以定期随访,不需要盲目手术切除。如果结节的直径在5-10毫米,则需要请有经验的医生结合结节的大小、形态、位置、高危因素做出充分评估,并给予进一步的个体化处理。另外,对于小结节处在肺叶较靠近中央的位置,切不可采取一刀切的“肺叶切除术”,若术中病理证实是良性的,这将对患者的肺功能产生不可逆的损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