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肺部结节),是在肺部影像表现为直径≤30mm的局灶性、类圆形、密度增高的实性或者亚实性肺部阴影,可以是孤立性或多发性,不伴肺不张、肺门淋巴结肿大和胸腔积液。按不同性质分类可分为不同类型肺结节:
1.按数量分类:单个病灶定义为孤立性肺结节,2个或以上病灶定义为多发肺结节。
2.按病灶大小分3类:直径<5mm称为微小结节;直径5mm-10mm称为肺小结节;直径11mm-30mm称为肺结节。
3.根据密度分类:可分为实性结节、部分实性结节以及纯磨玻璃结节。
02
“我”从哪里来
感染、炎症、肺部原发肿瘤、转移瘤以及其他良性疾病的表现都可能会表现为肺部结节。虽然肺结节百变多样,但也不用过于担心。通过体检或肺癌筛查项目做胸部CT发现的肺部结节,文献报道肺结节恶性概率为0.5%-3.5%,也就是说,95%以上的肺部结节都是良性的!良性的肺部结节不需要临床干预,更不需要外科手术切除。可以这么说,很多的“我”是岁月在你的肺部留下的让你魂牵梦绕的一点瘢痕,但需要定期随访,监测发展动态。
03
如何随访“我”
随着肺结节的普遍出现及大家对肺结节的重视,我国专家专门为“我”写了专家共识:《肺结节诊治中国专家共识》(2018年版)和《肺癌筛查与管理中国专家共识》。本文中“我”的自白,也是基于这两份专家共识。在共识中,专家们详细介绍了每种形态和大小的肺结节该何时随访,用什么手段随访,“我”的一举一动都逃不出他们的火眼金睛。
定期监测、随访肺结节的最常见且重要手段就是胸部CT。目前证据显示,胸部低剂量CT(LDCT)是筛查肺癌的有效手段,主要优点是辐射剂量小,薄层(≤1mm层厚)CT可更好地评价肺结节的形态特征。对于高危肺结节,则需要在专业医生建议下行增强CT或PET/CT。国外一项研究表明,采用胸部LDCT对高危人群进行筛查可使肺癌的病死率下降20%。我国推荐肺癌高危人群每年进行LDCT筛查,以早期排查、诊断肺癌。
什么是高危人群?
中国肺癌高危人群定义为年龄≥40岁且具有以下任一危险因素者:
②有环境或高危职业性致癌因素(如石棉、铍、铀、氡等接触者);
③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弥漫性肺纤维化或既往有肺结核病史者;
④既往罹患恶性肿瘤或有肺癌家族史,尤其一级亲属家族。另外,对于不吸烟的女性,还需考虑被动吸烟、烹饪油烟以及空气污染等因素。
实性肺结节的随访
实性肺结节≥8mm的患者需根据恶性肿瘤危险因素、恶性肿瘤概率(高、中、低)、手术风险、PET-CT代谢等决定是否需要活检或手术切除,具体需要在专科医师专业指导下进行(见图一)。建议该类患者应该尽早到正规医院诊治。如果不能确诊,需进行肺结节多学科会诊(MDT)。
图一:直径8-30mm实性肺结节的临床管理流程
图二:直径<8mm实性肺结节的临床管理流程
孤立亚实性肺结节的随访
孤立亚实性肺结节包括部分实性结节(mGGN)和纯磨玻璃结节(pGGN)。
部分实性肺结节的随访:≤8mm者,建议在3、12、24个月进行CT复查,无变化者转为常规年度检查;>8mm者,建议3个月影像随访,若结节持续存在,建议PET-CT、活检或手术切除。需要重视的是,如果部分实性结节增大或实性成分增多,通常提示为恶性,需考虑手术切除。
纯磨玻璃肺结节的随访:一般以5mm大小为界进行分类观察。直径≤5mm者,6个月复查,随后每年胸部CT随访;直径>5mm者,3个月复查,随后每年胸部CT随访。若纯磨玻璃肺结节>10mm,需非手术活检和(或)手术切除。如定期随访中纯磨玻璃结节增大(尤其是>10mm),或出现实性成分增加,要引起我们高度警惕,常预示为恶性转化,需进行非手术活检或切除。
图三:亚实性肺结节的临床管理流程
多发性肺结节的随访
多发性肺结节分原发和继发两种类型,处理方法差异较大。评估中发现1个占主导地位的肺结节和多个小结节者,建议单独评估每个肺结节,参照单发结节处理原则。目前对于多发结节处理遵循最大结节随访(枪打出头鸟)的原则,就是根据威胁最大的病灶选择最佳的治疗策略,因为其决定患者的预后。
但有的患者往往会有多个威胁性病灶,且分布在不同肺叶,尤其是患者高龄且合并多种基础疾病、肺功能差等,此时需要权衡利弊并进行个体化处理。此时专业的肺结节MDT团队就发挥出了非常重要的作用,除了常规手术切除外,还需要利用其他多种手段如立体定向放射治疗、肺部局部介入治疗(射频消融、粒子植入等)以及化疗、靶向治疗等进行综合性管理。
04
如何识别“我”善恶?
可以从外观评估和探查内涵两个角度初步评估肺结节的良恶性,包括结节大小、形态、边缘及瘤-肺界面、内部结构特征及随访的动态变化。总体来讲,部分实性结节的恶性概率最高,其次为磨玻璃密度结节及实性结节。
肺结节有以下变化者,多考虑为良性:
①短期内病灶外部特征无明显变化,无分叶,边缘变光整或变模糊。
②密度均匀或变淡。
③在密度没有增加的情况下病灶缩小或消失。
⑤实性结节2年以上病灶仍稳定,但这一特征不适用于GGN。
如果出现以下变化者,多考虑为恶性:
②病灶稳定或增大,并出现实性成分。
③病灶缩小,但出现实性成分或其中实性成分增加。
④血管生成符合恶性肺结节规律。
⑤出现分叶、毛刺或胸膜凹陷征。
05
何时需要手术?
一旦发现肺结节就需要手术切除吗?答案当然是否定的!前面提到,首次发现的大部分肺结节是良性。那么,除了已穿刺活检证实恶性肿瘤外,什么时候要对肺结节进行手术切除呢?这需要充分评估肺结节的恶性概率及转移风险。高危因素除了患者本身因素外,胸部CT提供的影像学特征是考虑手术的重要因素。
①直径大于10mm的实性结节和(或)表现出恶性征象的结节(分叶、毛刺、胸膜牵拉、含有囊性成分、上叶病变等)。
②直径>8mm的部分实性结节也可定义为高危结节,尤其为部分实性结节中实性比例增高更需引起重视。
③支气管充气征是一个独立危险因素,肺结节中局部血管浸润常提示恶性征象,需考虑手术切除。
但影像诊断的准确性无法达到100%,是否行非手术活检、或直接手术切除,需要专科医师根据结节大小变化、实性成分比例的变化以及患者的需求、自身状况等综合分析后决定。
以上就是“我”——肺部结节的自我告白,看完本篇之后,体检再遇上肺结节,相信你心里也不会慌张得六神无主。最后“我”想说的是,与其花很多精力去认识一个百变的“我”,不如去咨询一位靠谱的专科医生,请他们用专业的知识为您答疑解惑。
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
肺结节及肺癌专病门诊
我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专门开设了“肺结节及肺癌专病门诊”。如果你或你的家人是上述高危人群,建议你每年做一次胸部CT体检,如果发现肺结节甚至可疑肺癌,建议你立即到呼吸科“肺结节及肺癌专病门诊”就诊,专科门诊为你的肺健康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