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汽车5月31日报道 “Eletre依然是一辆真正的路特斯(Lotus),”正如考文垂路特斯创意中心(LTCC)负责人、Eletre的外观设计者Ben Payne所说 ,“Eletre体现了‘Carved by air’理念所能达到的全新高度。”
品牌诞生74年后,路特斯在电动化、智能化的转型之路上,将如何用超跑的设计语言来造一台SUV?究竟什么是“Carved by air”?《车匠》栏目将带你走进国内媒体与路特斯Eletre海外设计部门的首次直联,与Ben Payne深度沟通,一同探索路特斯的设计之道。
· Eletre诞生地——考文垂路特斯创意中心
追溯着Eletre的诞生故事,我们来到了英国考文垂路特斯创意中心。这里在Ben的带领下,肩负着设计策略、外观内饰设计、用户界面和用户体验、可视化设计、工程、数字和物理建模、色彩、材料等诸多任务,打造路特斯高性能电动生活方式车型,推动品牌向电动化、智能化全面转型。
此外,在总部海瑟尔,路特斯还拥有由罗素·卡尔(Russell Carr)负责的跑车设计工作室,两大设计工作室由路特斯设计负责人彼得·霍布里(Peter Horbury)统一管理。在三位设计大师的灵感碰撞中,路特斯在纯电时代的视觉体系逐渐成型,将在未来几年内持续赋能包括E级纯电智能四门轿跑、纯电小跑在内的路特斯产品序列。
Ben介绍:“路特斯一直以跑车闻名,过去我们在海瑟尔手工打造跑车。而现在,路特斯正在尝试从小众的品牌转型成为一个真正高端、高性能、高科技的主流汽车品牌。Eletre扩大了我们品牌的边界、扩大了我们的产品范围、受众范围,同时也是对我们造车能力的拓展。”
Ben向我们讲解了路特斯如何应用诸多数字化技术来提高设计效率。数字建模和油泥模型相辅相成,让设计师们有了更多精力探究如何向驾驶者呈现更考究的内饰质感。Eletre的内饰也真正体现了这一演变:高端、高性能和高科技,而且作为一台SUV,让每一个座位上的驾乘者都有同等被重视的感受。
对于路特斯Eletre的“设计出身”有了大致的了解后,我们在Ben的解读下理解了更多具体的设计细节。
※ 一台SUV如何传承路特斯的跑车设计语言?
看到Eletre,我们很容易推断出空气如何穿过车身:由车头两侧的风道进入,贯穿前轮轮拱,沿着车门凹槽一路来到后轮,流经轮毂从车尾排出。Eletre周身共有7组这样的风道,不仅可以实质性改善风阻,还将通常难以察觉的气体流向用一种清晰可见的方式呈现了出来,构成新时代路特斯最明显的视觉特征。这也是Ben本人最骄傲的设计细节。
他表示:“路特斯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就研究空气动力学原理,让空气不只是单纯地从车表面流过,而是让气流能从车身各处穿过,平衡空气阻力与车身下压力,从而实现更好的性能。”
在车身比例上,Ben指出了在看图片时容易被忽略的细节:尽管Eletre是一台SUV,但车身依然保持了超跑设计比例,中置引擎结构、极具战斗感的低趴车身姿态、夸张的大尺寸轮毂,这些都是超跑中最典型的设计特征。
※ 孔隙式设计的优势是否同样适用于SUV?
路特斯公司的创始人柯林·查普曼有一句名言:“没有什么比孔更轻(There's nothing lighter than a hole)。” 对于这句话,路特斯以Evija的孔隙式设计在电动超跑上做出了极致诠释。而将孔隙从超跑用在一辆E级SUV上,对设计团队的每个人来说都是一个全新的课题。
Ben告诉我们:超跑设计的自由度其实是很高的,在造型、车身比例上,超跑的余量都比较大。超跑车身结构非常紧凑,车身的气流更好引导,且拥有超宽的车身比例和超低的底盘。当然超跑一般都不需要考虑量产,所以设计、用料和生产技术等,都相对轻松一些。
而作为一款SUV,Eletre一方面要通过孔隙式设计充分引导通过车身的气流,另一方面要充分发挥SUV的实用性,Eletre的设计团队在两者之间找到了最佳的平衡,这也是让Eletre区别于其他超豪华品牌SUV的特点之一。
※ 满身科技又何必显山露水?
Eletre是路特斯首款高端生活方式车型,既然要打造“生活方式”,那么首先要做的就是让曾经“纯粹到简陋”的路特斯变得“科技和温暖”。
车身各处的传感器,是实现智能驾驶的重要硬件前提。通常来说,激光雷达是凸出的显性部件,不可能“隐形”。但Eletre的激光雷达不工作时可以折叠进车身内部,让车身呈现出流畅无缝的美感,同时降低风阻。这也是最先应用于量产车的可翻转激光雷达(LiDAR)。
这些传感器的动态,也成为了Eletre非常有吸引力的“情感反应”,当驾驶者走近汽车,下进气格栅“呼吸般”缓缓打开、隐藏式门把手突出,前大灯闪烁同时贯穿式尾灯也会逐渐亮起迎宾并显示当前电量。这就让人与车之间建立了一种更深层的交互感。让驾驶者觉得Eletre不仅是一台车,更是用户生活中的科技伴侣。
同样被赋予科技和温暖的是Eletre的内饰,我们可以从中看到路特斯在纯电时代的设计变革。进入座舱,最引人注目的是那块可上下移动的15.1英寸2K OLED屏幕,超薄与超窄边框设计融汇轻薄与视觉体验,另外12.6英寸的主副驾屏,如风刃般轻盈与清晰,使得整车在内饰设计上简洁统一。此外,Eletre后排同样配备了9英寸可折叠的屏幕,照顾到每位驾乘人员的感受。
※ 如何由内而外诠释“轻量化”?
Ben表示,在Eletre上路特斯依然将轻量化贯彻到底。Eletre基于路特斯独立开发的EPA架构打造,尽管该架构的铝制结构已经大大降低了车身总重量,但在设计师眼中可以优化的空间还有很多。
如果外观的孔隙设计在空气动力学和视觉上创造了外在的轻盈,那么内饰的轻量化则是更直接的减重。Eletre内饰看似简洁的设计,在材质上却不简单。人造微纤维和先进的羊毛混纺面料的加入,让Eletre实现了艺术与功能的完美结合。Ben介绍:“这些面料比传统皮革轻50%,使用户可触摸的地方全部达到软性覆盖,营造了独具特色的豪华质感。”
“非必要不使用”是Eletre内饰轻量化设计的主导思想,即摒弃冗余的材料,压缩组件的体积和机械结构。依然以Eletre的仪表台为例,设计师移除了所有不必要的设计,上方采用了悬浮羽翼式设计,中间为空,仅保留了必要的屏幕和交互氛围灯,既呈现出强烈的路特斯简洁内饰风格,同时也减少了重量。
专访最后,笔者开始觉得“Beat the Rules”这句代表Eletre的口号不完全适用。因为,有些规则是用来打破的,有些规则是刻在DNA中无法改变也无须改变的,正是这些使路特斯成为那个驾驶者心中的路特斯。纵横赛道与公路70余载,路特斯始终对“风”情有独钟。那么,作为品牌生涯中第一辆SUV,路特斯Eletre还是一台路特斯吗?至少目前看来,它已经很努力地证明了自己:御风驰骋、极致空气动力学性能、轻量化……这些用来形容路特斯的经典词汇,在Eletre上同样适用。
同时,我们也清晰地看到,“经典”一词对电气时代的路特斯来说还不够,在进化过程中,Eletre还担当着比“继承者”更重要的角色。它是路特斯第一台五门量产车,更是路特斯第一台代表生活方式的纯电车,也是有史以来最为“互联”的路特斯,它是这个时代的颠覆者。毫无疑问,电气时代的路特斯正以Eletre为引擎全速进化,Eletre也正在重构电气时代的路特斯。
Eletre究竟如何在保留路特斯纯粹驾驶特性的同时,颠覆规则、重塑自我?这个答案,我们也许很快就会知晓。6月1日,Eletre即将开启中国首秀,届时路特斯还将为我们带来哪些“顽趣”惊喜,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