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手册适用于客车底盘非承载式及半承载式车架的设计。
2引用标准
下列文件中的条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
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艰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
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1958-80形状和位置公差检测规定
GB1184-80形状和位置公差
GB3323-87钢熔化焊对接接头射线照相焊缝质量分级
3符号、代号、术语及其定义
车架:汽车承载的基体,支撑着发动机、离合器、变速器、转向器、非承我式或(半承载式)车身等所有
簧上度量的有关机件,承受着传给它的各种力和力矩。
纵梁:车架总成中主要承载元件,也是车架中最大的加工件,其形状应力求简单“纵梁沿仝长方向多取
平直且断面不变或少变,以简化工艺。有时也采取中间断面高、两边较低来保证纵梁各断面应力
接近
横梁:横梁将左右纵梁连在一起,构成完整的车架总成,保证车架有足够的扭转刚度,限制其变形和降
低某些部位的应力。有的横梁还需作为发动机、散热器以及悬架系统的紧固点。
4设计准则
4.1应满足的安全环保和其它法规要求及国际惯例
车架总成在正常使用条件下,纵梁等主要零件在使用期内不应有严重变形和开裂。
4.2应满足的功能要求及应达到的性能要求
车架应有足够的弯曲刚度,以便装在其上的有关机构之间的相对位置在汽车行驶过程中保持不变并使车身
的变形量最小;车架也应有足够的强度,以保证其有足够的可靠性和寿命,
4.3设计输入、输出要求
设计输入为设计任务书及底盘总布置图;
4.4设计过程的节点控制要求
车架总成要负责控制校核如下内容:
1)协调发动机及其附件在车架纵梁上的安装孔及牛腿安装孔;
2)横梁位置与底盘分总成(油箱、电瓶)及车身结构(前、中、后门、侧围立柱)的匹配;
3)协调制动管路、暖风管路、电线束、油路等管线在车架中的分布及穿线管:
5布置要求
客车车架在设计过程中不但要考虑各总成部件的合理布置以及其方便维修性、可靠性和工艺性,还要
充分考虑最大限度地满足车身对底盘的特殊要求,如纵梁的结构、横梁和外支架牛(腿)的位置及连接方式、
行李箱大小、地板高度和通道宽度、驾驶区及座椅布置、车门数量和位置等。对同样型号的客车底盘,不同的
用户对车架的要求不尽相同,甚至有较大的差异。
6结构设计要求
6.1模块化设计要求
1)由设计任务书及底盘总布置确定车架基本结构(三段式、直大梁1)和基本参数(轴距、前悬、后悬及
前后纵梁开档、纵梁截面):
2)由动力总成中发动机布置幽定纵梁上发动机悬置安装孔位置:由冷却系总成布置确定水箱牛腿及风扇
牛腿安装位置;由进气系总成布置确定空滤器支架安装位置.;由排气系总成确定消声器支架安装位置.;由空
调总成确定压缩机牛腿安装位置;
3)由前、后悬架总成布置确定前、后悬钢板支架位置、减震器、缓冲块安装位置或空气弹簧支架安装位
置、推力杆支架安装位置、稳定杆支架安装位置等;
4)由转向系总成布置确定方向机安装位置、中间垂臂支架安装位置或角转向器支架安装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