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三季度汽车行业观察,车企盈利冰火两重天!车家号

2025年三季度汽车行业呈现总量向好、个体分化的鲜明特征。中汽协数据显示,9月汽车产销首次双超300万辆,前三季度新能源车渗透率攀升至46.1%,9月更是以53%的批发渗透率创下历史新高。但这份亮眼成绩单背后,车企业绩差距持续拉大,头部自主车企净利润同比增幅普遍超50%,而部分合资品牌陷入亏损泥潭,行业洗牌进入深水区。

从核心财务指标看,营收前十的新能源相关企业中,整车与核心零部件企业占据8席,印证产业链核心环节的盈利韧性,不过毛利率分化显著,赛力斯凭借高端车型拉动毛利率升至28.9%,广汽集团却因燃油车萎缩录得-2.166%的负毛利率,折射出转型速度直接决定盈利成色。

车企多维路径打开盈利空间

自主品牌在海外市场的爆发成为三季度最大惊喜,比亚迪前三季度海外销量超55万辆,同比暴涨130%,新加坡市场登顶全品牌销量榜首,英国市场增速更是高达620%,海外营收占比已提升至22.5%。其成功得益于技术输出+本地化生产双轮驱动,在巴西、泰国等112个国家实现市占率领先,第五代DM混动技术更推动海外车型毛利率稳定在20%以上。国际车企同样受益于区域市场发力,Stellantis集团三季度全球出货量130万辆,同比增长13%,北美区单季增量达10.4万辆,同比飙升35%,Ram1500车型的本土化交付成为关键支撑,这印证了全球化布局+区域深耕已成为车企突破增长瓶颈的核心策略。

自主品牌新能源转型正从规模扩张转向价值提升,吉利三季度新能源销量占比首次突破51.6%,实现油电对半的历史性跨越,领克、极氪高端车型持续走量,推动单车均价提升18%;赛力斯更凭借华为赋能的问界系列,上半年交付近10万辆,将净利润同比拉升81%,验证了技术合作+高端突破的转型有效性。商用车领域则呈现政策驱动型增长,在以旧换新政策拉动下,三季度大中型客车销量同比增长19%,创近4年单季新高,新能源客车增速达22%;重卡市场9月销量10.5万辆,同比激增82%,前三季度累计销量突破82万辆,福田汽车等企业海外销量7.85万辆,内外双轮驱动效应显著。

储能成为车企对冲行业波动的新利器,特斯拉三季度储能装机量达12.5GWh,同比暴涨81%,营收34.15亿美元,占总营收比重升至12.2%,毛利率更是高达31.42%,远超整车业务盈利水平,其Megablock一体化储能方案通过集成自研变压器,将建设成本降低40%,安装速度提升23%,展现技术降本的核心竞争力。宁德时代同样交出亮眼答卷,三季度营收超1041亿元,净利润增长41%,储能业务占比已达20%,济宁、宜春基地扩产计划显示,2026年仅山东基地就将新增100GWh储能产能,储能与整车业务的协同效应,正在重塑车企的盈利结构。

转型滞后与战略摇摆的代价

传统合资品牌普遍面临新能源转型慢于市场节奏的困境,广汽集团三季度净利润亏损25.4亿元,利润奶牛广汽本田销量同比下滑25.6%,自主品牌埃安也受价格战冲击,销量下降13.9%;奔驰在华销量暴跌27%,虽纯电车型增长9%,但无力填补燃油车萎缩的缺口,反映出燃油车依赖症的致命性。转型滞后的核心原因在于战略摇摆,部分合资企业既想维持燃油车短期利润,又不愿加大新能源研发投入,数据显示,大众等传统巨头研发投入虽高(大众年研发费用2.26万亿日元),但新能源研发占比不足30%,而比亚迪等自主车企新能源研发投入占比超60%,差距持续扩大。

上半年的价格战余波仍在侵蚀行业利润,广汽集团负毛利率的背后,是新能源车型为抢市场份额大幅让利;即使是头部企业,比亚迪二季度也曾因价格调整出现利润波动,直至三季度靠海外高毛利市场才实现反弹。乘联会数据显示,三季度行业平均折扣率虽从6月的20.4%回落至18.5%,但豪华品牌折扣率仍高达26%,隐性优惠进一步压缩盈利空间。过度依赖本土市场的车企在三季度承受更大压力,广汽、东风等企业海外营收占比不足10%,在国内价格战常态化背景下,缺乏缓冲地带;反观上汽集团,虽短期面临转型压力,但凭借多年海外布局,计划三年内实现新能源出口百万辆,为长期增长储备动能;宝马集团前三季度新能源车销量47万辆,占比26.1%,但过度依赖欧洲市场,Q3纯电增速明显放缓。

分化时代的生存法则

比亚迪的海外经验显示,车企需避免广撒网模式,应聚焦重点区域实现突破,建议采用技术适配+本地化生产策略,在东南亚布局右舵车型工厂,针对欧洲市场强化续航与智能驾驶配置,在南美推出耐高湿高温的电池技术,同时借鉴Stellantis经验,通过区域供应链整合(如北美区Ram车型本地化)降低关税成本,目标将海外营收占比提升至25%以上。

合资品牌需摒弃燃油车输血新能源的短视思维,参考吉利高端化+平台化路径,一方面加快MEB、e-TNGA等纯电平台产能释放,确保新能源车型年投放量不低于3款;另一方面通过与科技公司合作(如上汽与华为联合打造尚界品牌)弥补智能座舱、自动驾驶短板,将新能源车型毛利率稳定在20%以上。

储能业务的高盈利性已形成行业共识,建议车企分三阶段推进,短期与储能企业共建电池回收网络,降低原材料成本;中期依托整车电池技术积累,推出户用储能产品(参考特斯拉Powerwall租赁模式);长期布局大型储能项目,如宁德时代在山东的100GWh基地建设,形成整车销售+储能服务的双收入结构。

百姓评车

2025年三季度财报清晰揭示,汽车行业已从规模竞争全面进入价值竞争时代。那些抓住海外布局、新能源价值升级、储能协同三大核心的车企,正在打开新的增长空间;而固守燃油车优势、依赖单一市场、缺乏技术定力的企业,正加速被边缘化。

对所有车企而言,三季度的分化不是终点而是起点。在新能源车购置税抵免退坡、全球能源转型加速的双重背景下,唯有以技术为锚、以全球为疆、以生态为翼,才能在行业重构中占据主动。真正的竞争力,从不是守着过去的优势苟活,而是敢对存量业务动刀、对新赛道下注的破局勇气。毕竟,在行业重构的浪潮里,跟不上节奏的企业,终将成为被拍在沙滩上的前浪。

THE END
0.新能源汽车占比突破50%!燃油车时代真的要终结了吗?2024 年 10 月,汽车市场被一组数据彻底点燃 —— 中国新能源汽车销量高达 143 万辆,在汽车总销量中的占比达到 51.6% ,这是一个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数字,它意味着新能源汽车在市场份额上首次超越燃油车,成功登顶。回首 2020 年,新能源汽车的市场占比还不足 5.4%,宛如汽车市场中初出茅庐的 “小众选手”。可仅仅四年,新能源汽车jvzquC41yy}/{xtlkc4dqv4ctvodnn43239729=5976:7<6:67;/j}rn
1.【全年数据】2024总销3143.6万,新能源占40.9%、乘用车总销2260.82024年,新能源汽车产销累计完成1288.8万辆和1286.6万辆,同比分别增长34.4%和35.5%,新能源汽车新车销量达到汽车新车总销量的40.9%。在新能源汽车主要品种中,与上一年相比,燃料电池汽车产销呈两位数下降,其他两大类新能源汽车品种产销呈不同程度增长。jvzq<84m0uooc7hqo0io1jwvkerfa>>756<76A8a388eck59527:2:i6c{4ivvq
2.首次!中国新能源车月销量超燃油车,10月数据揭示车市巨变!新能源深蓝汽车、极狐、极氪、岚图、阿维塔等品牌也均在10月份实现了销量的大幅增长,纷纷创下历史新高。这些数据表明,新能源汽车市场的火爆并非个别企业的成功,而是整个行业的普遍繁荣。 04 燃油车的智能化反击 面对新能源汽车的强势崛起,燃油车并未坐以待毙。2025年1-10月,传统燃料汽车国内销量达到1114.3万辆,同比增长0.6jvzquC41yy}/{xtlkc4dqv4ctvodnn4;8:<2898:72=16>74924ivvq
3.2025年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竞争格局及市场份额解读财富号2025年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竞争格局及市场份额解读(图)中商产业研究院 2025-03-06 11:02 中商情报网讯:新能源汽车是指采用非常规的车用燃料作为动力来源,综合车辆的动力控制和驱动方面的先进技术,形成的技术原理先进、具有新技术、新结构的汽车。新能源汽车是汽车产业转型升级、绿色发展的主要方向,加快新能源汽车产业发 jvzquC41ecogwqfq0ggtvvtpg{4dqv4pgyy0497725673<9747;89=73746
4.2024年中国新能源与燃油车自燃风险数据深度解析今天,笔者在浏览视频时,发现一位博主提出新能源汽车存在安全隐患,他指出2024年在中国范围内,新能源汽车自燃事故数量已超过500起。然而,我jvzquC41yy}/{xtlkc4dqv4ctvodnn4:37?38@:528886?593:4ivvq
5.油车电车谁能笑到最后?以数据来看趋势已定那个时候燃油党在评论区,还和我争论短期数据代表不了啥。到7月已经发展为全月新能源汽车渗透率超过50%,历时不到3个月。所以说嘴硬没有意义,大部分的消费者会做出明确的选择。这样喜人的成绩,和今年5月比亚迪推出第五代DM技术不无关系。这项技术覆盖车型从轿车到SUV,7月销售34万+。在中国新能源汽车渗透率突破50jvzquC41pg}t0v3{kenf0lto1jgp1€jp|jgoi8>576694A4
6.224.2万辆!10月乘用车销量出炉新能源车渗透率57.2%成主力从数据来看,10月燃油车国内零售同比下降10%;纯电动市场零售同比增长20%,增程同比下降7.7%,插混同比下降10.3%,新势力中的纯电动与增程的结构占比,从去年的49%:51%变为74%:26%。 值得关注的是,10月新能源车国内零售渗透率为57.2%,呈现出由报废更新、置换更新叠加新能源免征购置税等普惠政策托底下的新能源平 jvzquC41yy}/fxsiejkek7hqo1gsvrhng1=69:88:;>1495596>38
7.上半年汽车销量达1565.3万辆新能源汽车占比达44.3%中汽协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新能源车累计销量达693.7万辆,同比增长超40%,新能源车新车销量达到汽车新车总销量的44.3%。在新能源车主要品种中,纯电动车型和插电式混合动力车型销量均有较快增长。陈士华认为,新能源车销量延续快速增长态势,与报废更新叠加新能源免征购置税等普惠政策密切相关,持续拉动产业转型升级。jvzq<84cwvu/eww0ep532::ze1814>59395u49772978a>7948=33<3ujvsm
8.超全!2025上半年汽车销量大盘点!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副秘书长付炳锋表示,这一成就得益于国家稳增长政策的有效实施及行业的持续提质创新。他还指出,新能源汽车已成为推动我国汽车市场增长的主要动力,电动化转型带来了企业创新能力的显著提升。在这一背景下,汽车市场的格局正在发生深刻变化,传统车企与新势力、燃油车与新能源车之间的竞争与发展呈现出全新的态jvzquC41yy}/{xtlkc4dqv4ctvodnn4;93643A75839749<4764ivvq
9.燃油车用户满意度达历史最高,你的车上榜了吗(附满意度排名)附:2025年中国燃油汽车行业用户满意度指数(CACSI)测评结果(以下数据均来源于中国质量协会) 各品牌车型用户满意度(CACSI) 各品牌销售服务满意度(CACSI) 各品牌售后服务满意度(CACSI) 写在最后,在新能源汽车不断蚕食市场份额的今天,传统燃油车凭借提升质量可靠性、降低故障率赢得了用户的认可。然而,智能系统故障率高与jvzquC41ejkkkjmcq0s/c~yqjqsf0lto0et0kwkq14948=;::
10.数据统计1-5月,汽车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0.5%;完成营业收入38965.7亿元,同比增长6.8%;实现利润总额2046.7亿元,同比增长17.9%。 四、6月汽车出口同比增长26.9% 6月,汽车整车出口48.5万辆,同比增长26.9%。新能源汽车出口8.6万辆,同比增长10.3%。 1-6月,汽车整车出口279.3万辆,同比增长30.5%。新能源汽车出口60.5万辆,同比增jvzquC41puiucj0eqs0oxgkng5ec}f14;4ivvq
11.汽车行业利润率,还是没上去车家号不过,从长期趋势来看,燃油车市场的萎缩仍是行业必然。崔东树分享的数据显示,2022-2024年,燃油车产量从2026万台降至1839万台,三年累计降幅超9%。即便2025年出现短期复苏,其市场份额也已被新能源汽车大幅挤压。 盈利水平持续低迷,多重因素制约利润增长 与规模扩张形成鲜明反差的是,2025年1-9月汽车行业的盈利表现依然“jvzquC41ejkkkjmcq0s/c~yqjqsf0lto0et0kwkq14975><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