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电动汽车十年十大预测!老炮新势力科技新贵三年内全面开战新能源汽车电动车

本期的智能内参,我们推荐天风证券的研究报告《 智能电动汽车行业十年十大预测》,解读汽车电动智能时代汽车行业的发展趋势。

原标题:

《 智能电动汽车行业十年十大预测》

作者: 于特 陆嘉敏

一、 智能汽车,互联网之后最大的风口

最近, 互联网科技巨头以多种方式加入造车大军,精彩纷呈。腾讯、阿里、美团、360集中参股造车新势力;华为与北汽、广汽、长安等自主品牌车企深度合作;小米自主造车并计划2024年发布;滴滴、大疆等科技型公司亦加入造车大军。

▲国内互联网科技公司造车企业

造成这一现象主要有三大原因:

第一,智能手机及互联网行业增速放缓。(1)智能手机行业已趋于饱和。智能手机出货量自2015年后增速明显放缓且出现负增长趋势。(2)互联网用户增长放缓。以手机和电脑驱动的互联网用户数量增长放缓。科技型企业行业急需寻找下一个增量赛道。

▲全球手机出货量及增速

▲全球互联网用户数量及增速

第二,智能电动汽车产业规模巨大,上万亿产值,足以承载企业家的梦想。2020年,全球汽车销量总计7803万辆,中国市场汽车销量为2527万辆,为全球第一大汽车消费市场。 中国汽车行业产值超过8万亿,占GDP总额的8%以上,造车市场空间与机遇较大。

▲2020年全球汽车销量份额图

▲中国汽车行业产值

第三,智能汽车存在大量创新点,科技互联网公司能够充分发挥。从自动驾驶;智能座舱;再到车身、底盘等智能化,再到车路协同、车联网,智能汽车行业中存在大量软、硬件创新机会。

从产业链划分来看,智能汽车产业链上游企业包括感知、控制、通讯系统制造业,主要产品包括芯片、雷达,地图等;中游企业包括执行系统制造业主要产品包括智能中控屏等;下游主要为开发测试和运营的服务业,科技型企业均能从中找到各自擅长领域作为突破口。

▲智能汽车产业链

众多科技、互联网公司切入,都瞄准一条赛道:智能电动汽车。智能电动汽车有望接棒互联网,开启 “造富通道”。 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智能汽车市场之一,正全力迎接智能化转型的趋势,同时已获得国家层面的大力支持。智能汽车产业链自上而下打开,多家整车企业及科技型企业已切入赛道,整车位于产业链核心,是赛道最重要方向。

▲国内主要涉及智能汽车企业

二、 电动智能时代,中国汽车强势崛起

传统燃油车时代:中国汽车产销量占全世界的1/3,是名副其实的汽车大国,但自主品牌车企市场份额不足4成,不能说是世界汽车强国。

新能源汽车时代:1-8月新能源汽车销量高达180万辆,同比增长194%,其中8月份销售32万辆,同比增长182%,预计2021年全年新能源汽车销量将超过280万辆,其中自主品牌占比超过五成。中国无疑是新能源汽车大国,并且也是强国。

▲历年国内自主品牌乘用车市场份额变化

▲ 历年国内自主品牌新能源乘用车市场份额变化

智能汽车时代,中国也有同样优势。首先,中国ICT技术(信息与通信技术)拥有全球竞争优势。 汽车智能化本质上就是ICT化。中国拥有以华为等为代表的一批在ICT领域有软硬件优势企业。对比而言,中国、美国在ICT领域具有全球优势,但美国在制造领域弱于中国;而传统汽车强国如德国、日本,则缺少ICT技术竞争力。

▲全球ICT制造业分工以中美为主导

其次,中国人的勤奋程度全球第一,有望复制在互联网领域的成功。据英国《卫报》的调查显示,全球各国劳动时间排名中,中国每周46小时,每天9.2小时的排名位于世界第一。美国国家统计局也给出相应的认可,中国劳动总量和劳动力参与率均位居世界第一。

最后, 中国有传统车企、新势力、科技互联网企业大量投入。 2019年,中国企业自动驾驶融资总额23亿美元,仅次于美国。2019年,全球自动驾驶融资总额前二分别是美国、中国。其中,美国以45亿美元融资领跑全球,中国以23亿美元紧随其后。中美合计囊括全球融资总额的94%。

▲全球智能汽车投资额统计

三、 自主品牌,开启征战全球步伐

近年来,法系、意系及韩系等合资品牌的销量低迷且呈现下行趋势,欧宝、铃木等相继退出中国市场。中国自主品牌经历多年的深耕和沉淀,凭借制造科技等硬实力与国家文化艺术等软实力,在激烈的全球汽车市场竞争中逐步超越合资品牌。

▲乘用车各系别市场份额比较

众多合资车企推出的电动汽车并没有受到中国消费者欢迎,传统汽车巨头们推出的智能电动车似乎不对自主品牌构成挑战。 2021年上半年智能电动车Top15 排行榜单中,有13款车型来自中国自主品牌,以绝对的数量优势碾压外资及合资企业。

近年来,中国汽车产业飞速发展,自主品牌经历多年的深耕和沉淀,凭借制造科技等硬实力与国家文化艺术等软实力,在激烈的全球汽车市场竞争中逐步赶超国际品牌。1995年至2009年间出生的“Z世代”已成为主力消费群,在Z世代青年接棒消费担当的当下,科技感丰富的自主品牌新车有望收获Z世代青年的认可。

自主品牌车企与消费者共创,从产品定位、研发、销售、服务的链条一体化互动,更能理解国人消费需求。 2020年中国汽车销量蝉联全球第一,占全球份额32%。2020年,得益于对新冠肺炎疫情的积极有效防控,我国经济社会较快恢复,汽车销量同比降幅收窄至2%以内,年销量蝉联全球第一,同时在全球车市份额提升到32%。

伴随技术进步、新产品推出,以及合资的退败,预计到2030年自主品牌国内市占率将达到70%以上,同时单车价格有望翻一倍,并开启征战全球市场步伐。

▲全球汽车销量占比(单位:万辆)

自主品牌崛起,出口增速提升,走向全球是必然。2020年自主品牌出口量为108.2万辆,同比增长5.7%。2021年上半年出口量为82.8万辆,预期整年出口量再创新高。 自主品牌车企逐一开始渗透全球市场。智能电动汽车的快速发展,有望加快这一趋势。

▲2015-2021Q3汽车出口量

四、 智能电动汽车行业未来画像

很多人将智能电动车市场和智能手机市场相比较。 但是,智能手机市场集中度较高,TOP5份额超过95%。2012年以来,随着市场的成熟,手机行业市场集中度不断提升,2020年华为、vivo、OPPO、小米、苹果五家合计市场份额达到96.46%,其余厂商份额仅3.5%。

汽车市场格局相对分散,能容纳更多企业。美国、欧洲、日本三地汽车市场格局看,TOP 5销量占比分别为42%、71%、81.75%,远低于手机市场。我们认为背后的原因在于,汽车产品因为不同品类、不同定价、不同品牌、不同人群的消费,消费需求更分散、千人千面、品牌容纳率更高,每个国家或地区至少有10个以上品牌共存。

所以, 国内汽车行业也能容纳至少10家自主车企。主要有以下四个原因: 1、国内汽车行业能容纳至少10家自主车企;2、 主机厂与用户共创,追求产品精准定位;3、 智能化大量创新,智能驾驶、智能座舱等差异化创造出众多细分市场;4、 中国汽车均价达到14万元,年产销3-5万台,就有可能实现盈利,主机厂定位在这些细分市场就能生存,这一点同手机产业明显不同。

▲2035年全球汽车产业利润池分布结构预测

未来, 整车终局或将是“3”分天下: 传统品牌3家+新势力3家+科技公司3家。 随着技术积累及市场集中度的提高,整车格局最终会形成“3+3+3”的态势,三分天下。

▲ 整车终局

五、 传统车企、新势力、科技公司之战

▲国产新势力销量及同比增速(单位:辆、%)

▲国产新势力造车企业在新能源市场市占率(单位:%)

小米、苹果、华为、滴滴、百度极度等或将在未来几年陆续推出新车,考虑品牌推广及新车型、新产能爬坡,预计传统车企、新势力、科技公司将于2024年开始全面竞争。

六、中国汽车市场的蜕变

特斯拉带动汽车科技公司估值方法重估。从2011年至今,特斯拉仅在2020年首次实现了首次年度盈利,但是特斯拉市值已远远高于丰田、福特等传统汽车巨头。对于特斯拉的市值空间,可先预计出特斯拉汽车未来保有量,对存量汽车进行软件收费,估算出特斯拉未来年收入,再预估市值。

国内的蔚来汽车、理想汽车、小鹏汽车美国中概股上市,估值体系向特斯拉靠拢。 目前国内传统车企,发力纯电动汽车、混合动力PHEV汽车,估值有一定提升;在智能化领域也在加大投入,未来估值有望进一步提升。

整车市场也将在智能化过程中实现蜕变。传统汽车制造业的核心是制造及供应链管理能力。汽车供应链是指汽车生产过程中的包括原材料采购、零部件生产、整车装配与物流、整车销售、报废品回收一整套汽车的供应链体系,包括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的流动,同时通过IT技术的运用使整个供应链系统紧密衔接形成的一个整体。由于产业链的纵深之广,市场规模之大,汽车制造业也代表着一个国家制造业的综合实力。

▲国内车企市值变化(亿元)

所以,智能汽车已成为继互联网后全球最大的创业风口,中国有望成为世界智能汽车中心,整车公司进一步消费品化,从过去2B面对经销商,转为直接2C面向消费者,同时科技化将使得整车企业“王者归来,价值重估”。

智东西认为,时值当下,汽车产业升级向智能电动化发展,智能网联将是未来全球车企与新势力争夺的重要阵地。在汽车智能化、“碳中和”、自主品牌崛起等背景下,中国正向一个汽车大国向着汽车强国迈进。相信未来的汽车行业也会诞生华为这样的民族骄傲企业。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THE END
0.纯电新能源车销量排名前十的是哪些?- 家庭用户:选秦PLUS、宋PLUS新能源、秦L。 - 科技控:选特斯拉Model Y、小米SU7 、特斯拉Model 3。 💸【省钱秘籍】 多对比不同经销商价格,关注官方优惠活动,还能在节假日等特殊时期捡漏。 ⚠️避坑提醒 购车时仔细检查车辆外观、内饰有无瑕疵,了解车辆配置是否与宣传一致,问清售后服务条款。jvzquC41yy}/rlfwvq4dqv3ep1tpvn4:75;5;=;5:3=54>:260nuou
1.纯电新能源车品牌中排名前十的都有谁?9️⃣ 宋PLUS新能源(13.58万起) ✨亮点:DiPilot 100辅助驾驶与DiLink 100车机系统,540度全景影像实用,纯电续航最高605km。 🚗场景:适合家用。 👩❤️💋👨车主说:“辅助驾驶和车机系统都很好用。” 🔟 比亚迪海豚(9.98万起) ✨亮点:DiPilot 100辅助驾驶jvzquC41o0vdc~yq0eun0ls1pqzf1A:57;;13;=;:9;6:;50jvsm
2.小米电动车排名前十名车友交流懂车帝提供小米电动车排名前十名的车友交流详细内容,懂车帝是一个汽车资讯平台,懂车更懂你。我们提供最新汽车报价,汽车图片,汽车价格大全,行情、评测、导购等内容,看车选车买车就上懂车帝。jvzquC41yy}/fxsiejkek7hqo1zbi8zie1766?775;
3.最贵的纯电动车TOP10排名,国产品牌占3席看看国内在售价格最贵的纯最贵的纯电动车TOP10排名,国产品牌占3席 看看国内在售价格最贵的纯电动汽车前十名都是哪些🔍 🇩🇪 TOP1:保时捷Taycan 指导价💰88.80-180.80万 基于保时捷专属的电动车平台打造,提供三种动力输出,续航里程或达到480km。 🇩🇪 TOP2:进口奔驰EQS jvzquC41o0pqsnc0eun1yfigu5eqwlvck5jpmjzAkj>3@8932614/ktqoettlBdklo`vjg
4.十大名牌电动车前十名电动车哪些品牌质量好车友交流懂车帝提供十大名牌电动车 前十名电动车哪些品牌质量好的车友交流详细内容,懂车帝是一个汽车资讯平台,懂车更懂你。我们提供最新汽车报价,汽车图片,汽车价格大全,行情、评测、导购等内容,看车选车买车就上懂车帝。jvzquC41yy}/fxsiejkek7hqo1zbi8zie1763>7:95
5.智能汽车十大名牌排名及价格表车友交流选车 二手车 视频 资讯 车友圈 排行榜 直播工具 车型对比 购车计算 我的 我的关注 我的收藏 反馈 资讯 车友交流车友都在聊 智能汽车十大名牌排名及价格表 擎商 关注 历届十大最贵展车盘点,本届北京车展“富伯乐”之一跻身前十!2024-04-21 评论2点赞收藏分享 jvzquC41yy}/fxsiejkek7hqo1zbi8zie1768:7:34
6.5月南宁纯电动车销量排名,小米SU7位列第一南宁行情【车主之家 上牌数据】车主之家日前获得的最新数据显示,2025年5月南宁地区纯电动车销量前10排名中,小米SU7以391辆的销量位列第1名,星愿以391辆的销量位列第2名,海鸥以296辆的销量位列第3名。下面请看详细榜单: 2025年5月份南宁地区纯电动车上牌量排名(单位:辆)jvzquC41pg}t0:;:::4dqv4c1463785849535A6;;9;/j}rn
7.小米电动车汽车报价多少,各版本如何选择,2025年优惠有哪些?2025年是不是一搜“小米电动车汽车报价”就眼花缭乱?😫 ​​网上信息零散矛盾,有人说SU7标准版21.59万起,有人却晒出27万落地价;YU7 SUV到底比SU7贵多少?2025年补贴政策到底能省多少钱?​​ 作为跟踪小米汽车全系价格的资深博主,今天就用2025年10月最新市场数据+实车对比,帮你把报价谜团一次榨干,从“选择困jvzq<84pu44xy€39;9:/ew4E56:9eM<5:Gg/j}rn
8.国庆假期国内旅游收入7534.3亿,小米汽车将研发增程式电动车乘联会崔东树:8月中国占世界新能源车份额65% 10月6日消息,乘联会秘书长崔东树发文指出,受到高基数和各国补贴政策逐步退出的影响, 2023年世界新能源乘用车走势较强,8月达到122万台,同比增长35%,1-8月新能源乘用车销量823万台。2023年1-8月中国新能源乘用车占比世界新能源61%,其中8月中国占比份额65%的表现较jvzquC41yy}/uqfpi{kykwjk0ipo8ftvkimg86579<28:3jvor
9.8月车型销量榜:比亚迪新车比小米火合资电动车走红第一很意外(原标题:8月车型销量榜:比亚迪新车比小米火 合资电动车走红 第一很意外) [汽车之家 资讯] 伴随着汽车市场反内卷行动的深入,暑期以来,市场降价行为趋于平缓,车市销量增长也同步放慢脚步。不过,8月全国乘用车市场的总体销量仍然再创新高,8月全国乘用车市场零售199.5万台,同比增长4.6%,环比增长8.2%。8月份新能源市场jvzquC41uvudm7xvqeqtvjw0eqs0KP72476:3;5222983B3ujvs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