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车大逃杀

在时隔8年后的2021年,雷军再也按捺不下躁动的心,怀着当年创立小米手机时的狂热,宣布要在10年之内投入100亿美金下场造车。

是的,雷军要造的就是和特斯拉一样的智能电动车。

这是汽车行业一场史无前例的大逃杀,之所以会引发各类玩家前赴后继,在美团创始人王兴看来是因为:在正在到来的智能电动车时代,中国企业没有理由输。

事实上,在对汽车行业趋势的评价中,王兴还有半句话:在传统燃油车时代,中国企业没有理由赢。

传统燃油车时代,中国汽车真有那么不堪吗?

1913年,美国人亨利福特建立起汽车行业第一条流动生产线时,中国刚刚推翻了封建帝制,社会处于民主革命的内乱之中,车都没几辆,汽车工业就更不要说了。

到了上世纪70年代,一众日本车企通过技术上的孜孜钻研,生产管理上优化创新,供应链上的极致压榨,将行业的生产水平整体向上提了一个台阶,也完成了对汽车行业竞争格局的站位,中国还在十年浩劫的动荡之中。

传统汽车时代,中国汽车错过了行业跳跃发展的每个节点,与外资品牌不在同一个起跑线上。

追溯中国汽车工业的发展历史,可以发现,中国汽车每每取得进展时,都因为这样,或那样的原因停滞不前。

首先是1931年,在少帅张学良的支持下,民生工厂厂长李宜春生产出了中国第一辆汽车——民生牌75型汽车,本想着“撸起袖子加油干”的时候,918事变爆发,造车项目只得停滞。

然后是1936年时,中国政府计划与德国奔驰公司合作,成立“中国汽车制造公司”,以先组装、后制造的模式生产汽车,不想次年抗日战争爆发,这项计划最终被搁置。

桑塔纳的成功让外资品牌们对中国市场产生了极大的兴趣,2001年中国加入WTO后,凡是叫得出名字的品牌都争先恐后的进入中国建立合资公司,与之对应的,中国汽车消费市场井喷爆发,连续十多年两位数的增长成为中国对这些外资品牌最好的回馈。

然而中国汽车从与外资品牌合作的过程中收获了什么呢?

摆在明面上的是各个车企自下而上能够形成闭环的研发体系,能够实现完全自主的供应链,以及难以计数的产业人才……身在其中,冷暖自知,让中国汽车难以释怀的是,追赶了这么长时间,与外资品牌依然有一条宽如天堑的鸿沟。

我们来看看最近5年中国乘用车的市场销量情况,平均每年2000万左右的销量中,自主品牌的份额长期维持在40%左右,这也是说,占大头的依然是合资品牌和外资品牌。

中国汽车的初衷是用“市场”换“技术”,可当前的现实是,“市场”是给出去了,但“技术”却没学回来。依然是桑塔纳的例子,都2022年了,德国人还在挤牙膏式的将淘汰技术在桑塔纳身上升级,让人尴尬的是,市场还挺认可,2021年桑塔纳在中国卖出了137336辆,排在燃油轿车的第18名。

中国汽车终于等来了能源变革的机会。

传统燃油车时代,外资品牌在汽车三大核心技术(发动机、变速箱、底盘)上有近百年的沉淀,具有绝对的竞争优势;新能源车时代,汽车的三大核心技术切换成电池、电机和电控,雷军当时对Model S的评价是“四个轮子加两个iPad”,此时汽车的内核由一个机械产品变成了数码产品。

产品的核心组成配件发生了改变,产品力的评价维度发生了改变,产品的交互体验也发生了改变,传统汽车固守的那套游戏规则如同多米诺骨牌一样被一一推倒,继而不得不进行重塑,中国汽车与外资品牌终于站上了同一起跑线。

行业之所以对中国汽车在新能源时代能够实现“弯道超车”充满信心,是因为有中国手机逆袭的成功在前。

同样是技术切换的档口,先是苹果异军突起,掀开了传统手机“改朝换代”的大幕,在收获了全球最大消费电子市场的同时,也在中国大陆建立一条让很多国家羡慕而不得的“苹果产业链”。

苹果公司发布的2021年度《供应商责任进展报告》中披露了2020年主要供应商名单,在其前200名供应商里,中国大陆厂商共有96家,占比近半。

借助着“高通+安卓”组合,加上诸如蓝思科技、立讯精密、欣旺达这些来自“苹果产业链”中的成熟供应商,中国手机完成了对诺基亚、摩托罗拉等传统外资品牌的逆袭,虽说还有苹果这座大山没有翻过,但整体超50%的市场份额,让中国手机成为行业中一只不可忽视的力量。

与中国手机不同的是,如今的中国汽车不光光有成熟的供应链和产业基础,还有拥有与外资品牌不同的差异优势。

2017年,中国新能源汽车销量达到77万辆,同比增长53%,连续三年全球第一,这也使得宁德时代反超松下成为全球最大的动力电池生产商,2018年,手握大把订单的宁德时代创下了24天闪电过会上市的记录,再往后就是宁德时代一路高歌成为“宁王“的另外一段传奇了。

进入新能源车领域后,与宁德时代主攻三元锂技术方向有所不同,比亚迪押注磷酸铁锂方向,并且开始下场造车。

鞋子合不合脚,自己最清楚。

磷酸铁锂电池哪里好,哪里不好,比亚迪在自家车上大量验证,心里明镜一般,来自用户的反馈推动着比亚迪在电池技术上持续迭代。

2020年,比亚迪在磷酸铁锂方向取得重大突破,用铝壳包裹的长 96厘米、宽 9厘米、高 1.35厘米的单体电池,以列阵的方式排布在一起,然后像“刀片”一样插入到电池包中。

这种电芯的扁平化设计将内部空间利用率提升到60%,电池的能力密度提升了50%,且比三元锂电池具有更高的安全性。比亚迪不惜血本,在深圳卫视上为“刀片电池”办了一场“超级发布会”。

在“刀片电池”问世之前,比亚迪的动力电池自产自销,基本内部消化,可凭借着比亚迪汽车庞大的装机量,其动力电池出货量在2019年竟也可以排到第四位,市场份额达9.52%;“刀片电池”问世后,比亚迪开始探索电池外供的路径,在国内市场形成了与宁德时代的双寡头格局,两者联手拿下70%以上的市场份额。

电池对于新能源车之所以重要,在用户层面,是体验好坏的核心焦点;在产品层面,动力电池的成本可以占到整车BOM成本的35%以上,这比SoC在手机上的成本占比还要高得多。

宁德时代和比亚迪在动力电池领域掌握了绝对话语权,也意味着中国汽车搞定了新能源车技术密度最高、成本最高的零部件,光凭这一点,中国汽车在与外资品牌的竞争中,刚起跑就能取得主动与领先。

几年下来,中国拥有了全球最大的充/换电网络,为新能源车的普及构建了坚实的底层基础,可以说,中国新能源车消费市场已经做好了随时爆发的准备。

事实也是如此,2021年中国新能源乘用车销量达到331万辆,占全球市场份额的53%,超过欧洲,成为了全球最大的新能源汽车市场。

最大市场不能与最强产业划上等号,最大市场也不意味着中国汽车就拥有了绝对优势。

打铁还得自身硬,要想完成逆袭,中国汽车还得在这场产业变局中率先确定自己独有的差异化优势,在电池、电机、电控这些核心技术之外,用户能够感知到特有体验。

美国电气和电子工程师协会(IEEE)和英国IHS Automotive咨询公司在2015年时曾做过一项统计,80年代初一辆轿车的电子系统只有5万行代码,如今高端豪华汽车电子系统有6500万行程序代码,是前者的1300倍。

以此为依据,原百度高级副总裁、自动驾驶事业部总经理王劲专门撰文提出了“软件定义汽车”的概念,这也是要在新能源汽车的产业竞逐中获胜的军规铁律。

我们可以看看特斯拉是怎么做的。

马斯克2015年对Model S进行复盘时表示,当时的设计思路就是制造一台“带轮子的计算机”。

计算机我们不陌生,最重要的硬件是芯片,最重要的软件是系统。

将此作为类比,马斯克在打造特斯拉时,芯片系统双管齐下。

在自研新能源车最核心的智能驾驶芯片之前,特斯拉曾先后与Mobileye和英伟达两大巨头合作过, 然而这两次合作的“体验”都不是很好。

采用Mobileye芯片方案时,特斯拉经历了一系列的车祸事故,Mobileye认为是特斯拉的功能超越了安全底线,特斯拉认为Mobileye的方案没有满足需求;采用英伟达芯片方案时,英伟达Drive PX Pegasus平台的500W的功耗成为特斯拉整车性能的短板,相当于运行两小时,芯片就要用去1度电,为此,马斯克曾亲自下场吐槽:“性能一样的耗电更高、耗电差不多的性能弱鸡”。

2016年,马斯克挖来前AMD的架构大神,人称“硅仙人”的吉姆·凯勒,特斯拉自研芯片项目逐渐浮出水面,特斯拉将用于计算视觉的模块比重大幅提升,这使得特斯拉主打摄像头视觉感知的能力大大加强,此外,特斯拉还在云端专门打造了一台用于支持算法迭代的超级计算机Dojo,其算力位列世界第五,和中国的神威·太湖之光平起平坐。

掌握了芯片这一“核心科技”,特斯拉不再“受制于人”,在功能的创新上也更加随心所欲,特斯拉自动驾驶部门一位骨干成员曾表示,特斯拉自研芯片很大一个原因是“希望把芯片和算法剥离,在芯片上进行算法研发,跟场景结合。”

比如,第一批开上特斯拉的人,会惊叹于门把手自动弹出的酷炫功能,在车内只要动动嘴皮子,汽车就能明白你的意思,放你想听的歌,带你去想去的地方。虽然早期车辆存在许多bug,但每代系统更新后,一些功能会进行修复,汽车也会向前进化。

再比如,特斯拉通过系统软件的能力让汽车更加智能,在 2015 年 10 月推出的 V7.0 版本中,特斯拉首次加入了自动车道保持、自动变道和自动泊车三大辅助驾驶功能,这在当时引发轰动,特斯拉收获无数好评的同时,竞争力也上了一个台阶。

事实证明,芯片+系统的软硬件组合成为特斯拉汽车销售中的主要溢价,在技术和商业两个维度为新能源车创建了新的思维模式。

由于电动车的零部件比燃油车少了三分之一,整车结构大大简化,从长远来看,电动车未来在硬件层面会逐渐标准化,因而,要想体现产品的差异,得从软件入手。

德勤的分析报告也预测到,到2030年,软件成本占整车BOM(物料清单Bill of Materials)将从现在的10%提升到50%,这里的软件除了应用程序开发,还包括AI算法、操作系统以及软硬一体化程度高的控制器和芯片等电子硬件。

中国汽车显然对特斯拉的成功进行过深入研究,躬身入局的各路玩家也都有着各自的天赋异禀。

以蔚小理为代表的造车新势力自诞生起就摸着特斯拉过河,从三电到芯片,从系统到算法,在核心技术上坚决不被外资品牌卡脖子,产品打造方面,也都形成了极具有辨识度的品牌印记。

前文曾提到可以将新能源汽车类比成数码产品,此时小米、华为在手机领域的成功经验为其入局造车加分不少,这里的经验不光光在产品体验的技术层面,更多包括供应链的管理能力、渠道的建设能力以及营销创新的思维能力等。

最后就是以极氪、智己为代表,那些传统车企顺应着趋势转型而生的新兴品牌,资质与产能是它们的王牌,在智能化的差异路线上,它们有的自力更生,组建全球团队进行技术攻坚,像极氪的SEA浩瀚智能进化体验架构(Sustainable Experience Architecture)在硬件、系统和生态三个层面,构建了三位一体的立体化布局,重新定义软件汽车的研发周期,可以将软件开发的时间缩短50%以上。

有的拉上科技公司作为伙伴来补齐研发上的短板,比如智己的背后就是上汽和阿里,一个是中国综合实力最强的汽车集团之一,一个是技术实力顶尖的科技巨头。

去年1月,智己汽车发布的两款产品中,在软件层面做了巨大的创新,一方面采用了全新一代的域融合中央计算数字架构,消除了硬件之间的壁垒;另一方面,通过一系列超级硬件的加持,可以打造“全场景、最连续”的零接管的智能驾驶体验。

在新能源车变革的开始,特斯拉一骑当先,跑在最前,但也并非无懈可击,中国汽车的强势崛起,凭借着不同的差异化路线,努力缩小差距,回忆起初代iPhone问世后的手机变革,中国汽车仿佛正走在与中国手机集体突围的同一条路上。

事实上,在蔚小理跑出之前,造车新势力已经进行过一次洗牌了,而今只是新能源车产业竞争的一个新阶段,还远远谈不上结束。

新能源汽车显然也会经历一场漫长而惨烈的大逃杀,以上是跑到最后生存法则,然而在此之外还得加上一条“规模”铁律。

说一千,道一万,差异化是基础,规模是能够一锤定音的关键先生,然而怎么做到规模,中国汽车还得继续学。

1、雷军,特斯拉的Elon Musk是个酷同学

2、香茗史馆,历史上最早的汽车是谁发明的?中国第一辆汽车又是何时制造的?

3、饭统戴老板,追风筝的车:新能源搭台,国产化唱戏

5、中国汽车史话

6、极客公园,特斯拉软件迭代史:三个阶段、六大版本,和无数创新

7、德勤,箭在弦上,软件定义汽车

8、王劲,自动驾驶——软件定义的汽车(SDV)

9、李书福,我对未来世界及汽车发展的六个看法

作者:洞见新研社

对话卓驭马陆:高性价比≠最便宜,智驾没有“速胜局”

奇瑞造型日亮相中国汽车论坛,理工男重视审美了,难怪销量起来了

热失控后 “不起火、不爆炸” ?拆解动力电池安全的突破技术

辅助驾驶新强标进入公示期,传闻中「最严法规」将给行业带来哪些冲击?

试驾完E5 Sportback:虽然没了四个圈,但奥迪的灵魂依然在

THE END
0.新能源汽车用什么电池?新能源汽车用动力电池主要包括铅酸电池、镍氢电池、锂电池、氢燃料电池。以下是具体介绍:1、铅酸电池:纯电动汽车最早使用的是铅酸电池,铅及其氧化物制成作为电极材料,硫酸溶液作为电解液,这是现在大部分电瓶车的动力源,低成本是其最大的优势。2、镍氢电池:镍氢电池是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绿色电池,具有高jvzquC415i4djrsc0eun1jzvq1sjr8<425:50qyon
1.新能源汽车行业一片向好,正如前面所言,汽车行业的至暗时刻或已乘用车热管理系统可细分为阀类、热交换器类、空调压缩机、泵类、管路、HVAC(空调箱)、冷却液/制冷剂、PTC等八个子赛道,其中有四大优质细分赛道最具发展潜力,即阀类、热交换器类、空调压缩机和泵类。 1.阀类 新能源汽车热力膨胀阀更换为电子膨胀阀,并且新增电子水阀和热泵系统四通换向阀等。全球范围供应商较少jvzquC41zwkrk~3eqo522<=5257578723;:15A5
2.浅谈新能源汽车常用的驱动电机类型及原理汽车技术0 引言基于新能源汽车驱动电机的基本性能要求,目前常用驱动电机类型主要包括三大类,即交流异步电机、永磁同步电机和开关磁阻电机。目前,各车企配套车型统计中 0 引言 基于新能源汽车驱动电机的基本性能要求,目前常用驱动电机类型主要包括三大类,即交流异步电机、永磁同步电机和开关磁阻电机。目前,各车企配套车型统计中,每jvzquC41yy}/c~yq/vktvrsi0pku1wjyu1yiq€233375;7mvon
3.雷克萨斯ct混动需要充电吗新能源牌照是纯电动或者是插电式混合动力能上新能源牌照,卡罗拉双擎属于混动,不需要外部充电的所以还是上蓝牌。 1、混合动力汽车主要分为三大类:插电混动(强混),油电混动(弱混)以及增程式混动; 2、而这三种当中,只有插电式混动类,才是被允许申请上新能源绿色号牌; jvzquC41yy}/rlfwvq4dqv3ep1pyym44:;:04A>645610qyon
4.新能源汽车产业升级呈三大变化将推动智能网联化——人民政协网新能源汽车产业升级将呈三大变化 包括新型动力电池实现产业化,普及轻量化,推动智能网联化等 最新数据显示,今年前5月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同比增速分别实现翻番。《经济参考报》记者日前采访多家自主品牌车企和多位专家获悉,目前我国新能源汽车的产品质量日渐提升,尤其是续航里程方面较之前的产品有了大幅增长,加大了消费jvzquC41yy}/tvzd0ipo7hp1e532:=/2832;872::7967xjvor
5.汽车电子业务、新能源汽车业务三大车载业务板块,持续做大做强未来,公司将围绕传统车载显示、汽车电子业务、新能源汽车业务三大车载业务板块,持续做大做强车载业务。 问:公司Micro-LED的发展情况? 答:公司自2017年开始布局Mirco-LED技术,2022年,公司合资投建了一条Micro-LED专业化产线,包含从巨量转移到显示模组的全制程,该产线已于2024年6月实现产品点亮,12月实现全制程贯通,预 jvzquC41uvudm762lsqb0lto0et04977268:1l;89:9::B90ujznn
6.吴柯楠:产融结合赋能商用车电动化刚才我们前面几位嘉宾都分别提到了新能源汽车发展的情况,非常巧的是,最新国补政策也在今天发布说往后延期了。如此看来,中国推广新能源的动力、决心和推广成果都是有目共睹的。 目前我们国家为什么要推广新能源汽车?我总结主要有三大原因: 首先是国家能源安全面临的挑战。我们国家是一个多煤多电少油的国家,原油对外jvzquC41v071lzpc0eun0ls1rkj`4B;4796277xjvor
7.新能源汽车VCUMCUBMS技术解析新能源汽车,VCU,MCU,BMS在新能源汽车的整个平台架构中,VCU (Vehicle Control Unit 整车控制器)、MCU (Moter Control Unit 电机控制器)和 BMS (BATTERY MANAGEMENT SYSTEM 电池管理系统)是重要的技术,对整车的动力性、经济性、可靠性和安全性等有着重要影响。 VCU: VCU是实现整车控制决策的电子控制单元,一般仅新能源汽车配备、传统燃油车无jvzquC41fgyjiw3geet/exr1fgyjiwd424819:=2;5>6:@=0jvs
8.新能源汽车主要分类有哪三种新能源汽车主要分为三类:以下是对这三类汽车的简要介绍:1. 电动汽车(Electric Vehicles, EVs):这类汽车完全依赖电力驱动,通常使用锂离子电池作为能源。jvzquC41o0jeqj0eqs0djnmg18:3@;9344iv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