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智能网联汽车正处于技术快速演进、产业加速布局的关键阶段。在新一轮的产业变革中,广州如何抓住机遇,打造万亿级“智车之城”?11月22日,由汽车电子产业联盟、广州市白云区人民政府、广州工业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等联合主办的2023汽车电子创新周开幕式暨第三届智能网联汽车技术大会在广州召开。广州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局长高裕跃在致辞中表示,在汽车产业新一轮变革浪潮中,广州正抢抓智能网联与新能源汽车发展的关键机遇期,深入实施“广东强芯”工程,打造具有广泛影响力的汽车电子产业创新聚集地,加速向万亿级“智车之城”的目标迈进。
谈趋势:强化新技术、新模式与智能网联深度融合
现场的中外院士、专家学者、企业家代表聚焦车载计算、汽车安全、自动驾驶与智能座舱等热点议题,通过多场对接交流,深挖前沿技术应用场景,强化新技术、新模式与智能网联深度融合,助力智能网联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
“汽车电子系统的精密度、复杂度持续提升,其价值在新能源汽车中已占一半以上。”中国工业经济联合会会长李毅中表示,我国在传感器、显示屏等电子元器件及动力电池领域的生产能力和技术水平快速提升,一批优秀企业脱颖而出。同时,汽车电子产业的发展也面临高端市场仍被国外大公司占据,产品整体技术水平仍存在较大差距等挑战。对此,李毅中建议,坚定自主创新,提升自主可控能力;加强政策支持,为汽车电子发展创造良好环境;针对性补链、固链、强链、延链,提升汽车电子和整个汽车产业链的实力、韧性和安全水平;执行好“车规级认证”,保障汽车电子产品安全可靠。
“汽车电子作为电子信息与汽车产业跨界融合的新兴领域,在智能时代整车设计中愈发重要,正在推动汽车产业新变革。”中国电子学会理事长张峰在致辞中指出,我国汽车电子行业尚处于起步发展阶段,与国外相比,产品整体技术水平存在一定差距。如何推动汽车电子技术迭代创新,确保产业链安全稳定,进一步提升国际竞争力等成为当前汽车电子产业面临的突出问题。
张峰建议,着力弥补在汽车半导体器件基础领域的短板,建长板,促进产业综合能力的发展。同时,要大力促进行业资源优势集中和有效整合,加速形成汽车电子全产业链协同发展格局。此外,进一步挖掘我国丰富的潜在应用场景,实现机场、港口、矿区、工业园区和旅游景区等相对封闭区域内的摆渡车、集装箱运输车、重载卡车以及接驳车等各类示范应用先行。在应用示范中进一步探索适合我国复杂道路交通情况的特色商业落地模式。
看广州:已形成产值超千亿元的三大汽车产业集群
广州是全国重要汽车生产基地之一、国家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示范推广试点城市、国家基于宽带移动互联网智能网联汽车与智慧交通应用示范区,以及首批“智慧城市基础设施及智能网联汽车协同发展”试点城市。在新一轮的产业变革中,广州如何抓住机遇,打造万亿级“智车之城”?
“汽车产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是推动实现制造强国、网络强国,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重要支撑和融合载体。”广州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局长高裕跃在致辞中表示,当前,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蓬勃发展,汽车与能源、交通、信息通信等领域加速融合,已经成为多技术集中应用、跨领域融合创新的重要载体,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低碳化加速融合,智能网联作为汽车产业变革的方向,正在推动汽车产品形态、交通出行模式、能源消费结构和社会治理方式发生深刻变革。汽车电子作为智能网联与新能源汽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建设汽车强国的重要基石,具有十分广阔的市场前景和巨大的增长潜力。
高裕跃介绍,在汽车产业新一轮变革浪潮中,广州正抢抓智能网联与新能源汽车发展的关键机遇期,深入实施“广东强芯”工程,打造具有广泛影响力的汽车电子产业创新聚集地,加速向万亿级“智车之城”的目标迈进。
记者从广州市工业和信息化局了解到,经过近三十年的发展,广州已形成以整车制造为核心、零部件企业聚集、初创型企业不断孕育而生的完整产业链,拥有12家整车制造企业和1200多家汽车零部件和贸易企业。2022年,全市汽车产业实现工业总产值6471.73亿元、产量313.68万辆,分别同比增长6.3%和5.7%,整车产销创历史新高,连续四年居全国城市之首。广州已初步形成日系品牌和中国品牌共同发展的汽车品牌格局,形成东部、南部和北部三大汽车产业集群,产值均超千亿元。
话未来:专家畅谈智能网联汽车、自动驾驶技术、氢能燃料电池汽车
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副总工程师孙远航表示,当前,我国智能网联汽车正处于技术快速演进、产业加速布局的关键阶段,人工智能、信息通信等技术与汽车产业深度融合,不仅推动汽车产业加快转型升级,也将带动智能交通、智慧能源、智慧城市等领域深刻变革。智能网联汽车领域技术创新活跃、应用场景不断丰富,但大规模商业应用还有较长一段路要走,其中既需要技术创新突破,也需要产业协同推动。
2007年图灵奖获得者、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美国国家工程院外籍院士Joseph Sifakis(约瑟夫·希发基思)在视频主旨报告中围绕自动驾驶技术及未来发展趋势进行分享。他认为,自主系统的出现,是为了逐步用自主系统替代人类来让现有的操作更具自动化。自主系统是迈向人工通用智能的重要一步,我们需要新的科学和技术,结合AI和传统系统工程,建立自主自动驾驶平台,并提供全球自主系统的验证的理论和技术。
加拿大国家工程院院士、广州大学教授、鸿基创能科技(广州)有限公司副董事长兼首席技术官叶思宇分享了氢能燃料电池汽车创新研发和产业化的挑战与前景。他认为,氢能燃料电池关键材料研发和产业化在燃料电池大规模商业化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以产业化导向的政、产、学、研、用、资的紧密合作是关键材料不断更新换代的最佳路径, 燃料电池全产业链多层级工程化验证过程的密切配合是我国研发和产业化发展的巨大优势。
芯原微电子(上海)股份有限公司创始人、董事长兼总裁戴伟民介绍了Chiplet的发展机遇及市场空间,并从国内外企业布局进行分析。他指出,全球Chiplet市场将在未来几年迎来爆发式增长:2021年,全球Chiplet市场规模约为29亿美元,预计2026年市场规模可达193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可达45.7%。Chiplet在高算力、高性能、异构计算芯片场景上将先行落地,如平板电脑、数据中心、智能汽车等。“智慧驾驶将带来芯片设计革新,芯原Chiplet技术助力构建下一代智慧驾驶平台”。
此外,会上举行2023汽车电子创新周开幕式。据了解,2023汽车电子创新周以“推进智能汽车电子产业创新发展”为主题,围绕“会、展、赛、对接”4大板块,包括2023第三届智能网联汽车技术大会、2023第五届汽车电子大会、汽车电子与投融资发展高峰论坛等系列活动等共计20场。
文/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叶作林 通讯员:穗工信宣图/主办方提供广州日报·新花城编辑:龙成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