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产汽车在纯电动汽车研发领域的总投入达到40多亿美元,通用汽车在电动车研发领域的投入也高达10亿美元以上,而中国汽车厂家比亚迪在投入数十亿元,历经7年之后,也成功开发了铁锂电池。
类别
混合动力乘用车
混合动力商用车
纯电动乘用车
纯电动商用车
燃料电池乘用车/商用车
氢发动机汽车
二甲醚汽车
锂离子动力蓄电池
发展期
发展期
发展期
起步期
--
--
--
金属氢化物镍动力蓄电池
成熟期
起步期
铅酸蓄电池
成熟期
锌空气蓄电池
起步期
起步期
超级电容器
发展期
液压/气压储能装置
--
燃料电池
--
起步期
其他
--
起步期
系别
代表车企
研发方向
日系
丰田、本田、日产
日系厂商继续发展混合动力技术。日系厂商主要集中精力开发混合动力汽车,不断丰富混合动力汽车的车型,并着力开发车用动力电池。
美系
通用、福特
由于灵活燃料汽车的技术相对比较成熟,改善空间不大,并且很难在美国、巴西以外的其他国家推广,因此以通用和福特为代表的美系车企纷纷进行战略倾斜,开发混合动力汽车,目前已经推出了几款混合动力汽车,但市场占有率情况并不好。
欧系
大众、戴姆勒、宝马
欧洲厂商纷纷调整新能源汽车战略。虽然在燃料电池汽车领域的技术积累丰富,但受制于高昂的成本,燃料电池汽车在短期内量产的可能性并不大,而在混合动力汽车开发技术上已经落后于日美车企。
新能源形式
优点
缺点
天然气
天然气与空气混合更均匀,燃烧更加充分,排放的CO 、HC等有害物质更少;天然气燃烧后没有积碳,可减少发动机磨损。
CNG的气源和加气站数量问题以及LNG的运输和储存问题是制约天然气汽车发展的主要原因。
液化石油气
LPG(液化石油气)的性能和使用基本与CNG相似,使用的原因主要是三方面:一是可替代燃油,二是排放清洁,污染低,三是价格便宜。
LPG气站建设投资巨大,并且气源1/3要靠海运进口,并且随着石油价格的上涨也在大幅度提高售价,使用价格日益提升。
混合动力
混合动力汽车的优点是可以降低30%以上的燃油消耗,排放标准可以达到欧Ⅳ水平。
缺点是电池容量和寿命问题没有得到彻底解决,造成单车价值过高推广困难。
新能源形式
优点
缺点
纯电动
纯电动汽车全部使用电能行驶,该类产品噪音小,行驶稳定性高,并且实现零排放,是目前最适合城市使用的产品。
燃料电池
主要指氢燃料电池,被认为是人类未来的希望,能够真正解决能源短缺问题,并且真正实现了零排放。
燃料电池车的最大问题是整车成本、基础建设以及产品关键部件——燃料电池的使用寿命太短,无法满足市场需要。
醇类燃料
醇燃料主要指甲醇和乙醇,目前应用的大多是在汽油中混合一定比例的醇燃料。
厂商
主要车型
类别
级别
比亚迪
E6
纯电动车
2010年
F6DM
双模电动车
--
海马
纯电动轿车Me
纯电动车
AOO
2010年前,海马将完成纯电动汽车的产业化各项技术准备
并联式纯电动轿车Mpe
纯电动车
AOO
2010年
众泰
2008EV
纯电动车
AO
2009年4月
长城
长城欧拉
电动车
A00
2009年年底
上汽
上海牌汽车
--
--
2012年
吉利
EK-1
纯电动车
--
2009年下半年
EK-2
纯电动车
AO
2010年
远景CNG双燃料
--
2008年7月
哈飞
赛豹电动车
电动车
2010年
奇瑞
S18
电动车
A0
2009年年内
A3 ISG
混合动力
--
风云2 BSG
混合动力
--
扶持方向
国家
目标
扶持力度
锂电池
日本
日本经济产业省所属“新能源与产业技术综合开发机构(NEDO)”宣布实施2009年度新项目“革新型蓄电池尖端科学基础研究专项”,开发各企业所需要的共性基础技术。
日本政府计划7年内对此项目投入210亿日元,2020年前将现行电动汽车一次充电续航距离提高3倍。
德国
作为国家电动移动战略大会的一部分,德国联邦政府确立的目标是,2020年以前让德国大街上的电动汽车和插入式混合动力汽车达到100万辆。
德国今年起启动了一项3.6亿欧元的车用锂电池开发计划,几乎所有德国汽车和能源巨头均携资加入。
燃料电池
美国
推动美国成为电动车燃料电池(fuelcell)主要生产国。
镍氢电池
中国
通过改造现有生产能力,形成50万辆纯电动、充电式混合动力和普通型混合动力等新型汽车产业。
6月,工信部出台新标准,以镍氢电池生产的混合动力乘用车允许在全国范围内销售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