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一站式汽车资讯平台,让哥带你领略速度与激情的每一次心跳。
随着新能源汽车行业的高速发展,消费者对安全性的关注日益加深。近日,工信部正式发布了《电动汽车用动力蓄电池安全要求》(GB38031-2025)新国标,首次将“不起火、不爆炸”作为强制性要求,这标志着电池安全标准的重大提升。
为什么“不起火、不爆炸”成为新标杆?
此次新规主要修订了五项内容,重点强化了电池的安全性。在技术要求中,自然也是不断强调的“不起火、不爆炸”三次出现,可见其重要性。新标准要求在热失控时,电池必须不能起火或爆炸,并在此过程中达到报警并确保烟气应用不对乘员造成伤害。
这与2020年的标准形成鲜明对比,后者仅要求在着火或爆炸前的五分钟内发出报警信号,显然在效率和安全上都有了大幅度的加强。
如何实现电池安全新标准?
新国标还新增了底部碰撞测试和快充循环安全测试。例如,在底部碰撞测试中,电池必须承受150J的冲击,并确保在多次撞击中没有泄漏或起火现象。而在快充循环后,还需进行严格的外部短路测试,保证电池在经历300次快充后依然安全。
这不仅是在技术层面上的考量,也是在事关消费者安全的根本性要求。更严的标准意味着车企必须在设计和材料上下更大功夫,以提高电池的基础安全性。
行业面临的挑战与机遇
虽然面对挑战,但业内人士普遍认为大部分企业具备达到新标准的技术储备。近年来,头部车企持续投入研发,以确保在安全技术上不落后于人。
总结
2025年新规的实行,标志着电动汽车行业在安全性方面的一个重大飞跃。“不起火、不爆炸”的核心理念,是对消费者安全的坚决承诺,也是对行业未来的引导。诸多层面的创新与改革,将推动电池技术的发展,为消费者提供更加安全的用车体验,同时也促进了车企向技术创新转型,成为这个时代的赢家。未来,跟随这一安全标准的发展,电动汽车行业或将迎来下一个黄金发展期,成为可持续交通的重要推动力。
此项新规不仅是对市场的规范,更是对消费者权益的保护,未来的汽车安全将更加值得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