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马威《世界能源统计年鉴》:全球一次能源需求增长放缓可再生能源发电占比提升成为趋势

经济观察网 记者 李晓丹 11月6日,毕马威中国在进博会发布了《世界能源统计年鉴2023》中文编译版。2023年鉴统计了一次能源、可再生能源、电力、主要矿产等数据记录,分析全球能源行情及能源消费趋势。

《世界能源统计年鉴》是一部国际参考性期刊,自1952年以来一直为能源界及环境治理企业或机构提供及时、全面和客观的数据,是能源经济学领域内广受推崇的权威出版物之一。今年,毕马威中国首次与英国能源研究所(Energy Institute)合作,参与编订了《世界能源统计年鉴2023》。

年鉴显示,2022年,全球一次能源需求增长放缓,整体增速低于2021年;除欧洲与独联体外,所有地区的一次能源消费量均有增长。其中,石油、煤炭、天然气三种资源的价格持续走高。数据显示,全球石油消费量、煤炭需求和产量均有所增长;而天然气需求下降3%,管道天然气净贸易的总量也同步下滑。同时,可再生能源发电占比的提升也已成为重要趋势——2022年,可再生电力(不包括水电)增长14%,满足了84%的电力需求净增量。

毕马威亚太区及中国主席陶匡淳表示,中国及世界范围内都正处于新旧能源转换期,尽管中国能源转型已经迈出坚实步伐,但转型仍处于一个长期渐进的过程中,由此引发的世界能源革命也正成为业界最为关注的话题之一;中国能源消费还将维持刚性增长态势,因此能源转换势必会带来一系列产业生态集聚,光伏、风能、新能源汽车等相关战略新兴产业迎来大发展,推动能源治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的进程。

2022年,国际液化天然气贸易量占所有地区间天然气贸易量的56%,总量达到5,420亿立方米,较上一年增长5%。中东地区是最大的液化天然气出口地区,与澳大利亚和美国合计占液化天然气出口总量的65%。日本是最大的液化天然气进口国,进口量达980亿立方米,与中国合计占全球进口总量的35%。亚太地区的进口量约占液化天然气进口总量的65%,欧洲地区紧随其后,占比超过30%。

年鉴也对下一阶段的中国能源转型做出展望。一方面,中国要从“源-网-荷-储-控”五部分推进新型能源体系建设。作为可再生能源发展先行国家,新型储能、能源聚合、虚拟电厂、碳捕集、利用与封存技术等技术将成能源转型的布局重点,未来国内将建立常规能源、集中式新能源、分布式新能源等多能互补,高效、互动、融合的智慧能源体系,多维度推进“双碳”目标。

另一方面,需大力发展国内氢能产业。在低碳转型过程中,各行业对于氢能都存在大量需求,全球各国产业布局各有侧重,中国氢能全产业链布局,中国燃料电池系统产业链中下游相对成熟,而上游关键原材料,PEM绿氢设备,液氢储运等环节技术仍需突破,是为产业技术发展重点。

同时,通过国别研究,年鉴指出,美欧相关法案发布推动了供应链本土化发展,欧洲成为锂电池企业重要出海地,企业需加强供应链管理,建立全生命周期环境排放数据库。2023年是“一带一路”倡议发起十周年,中国企业与中东及其他新兴经济体将重点加强“绿色合作”。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videos, pictures and audi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the user of Dafeng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mere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pace services.”

THE END
0.一文带你从全球能源结构角度,了解未来我国能源发展方向深度减排情景下,2060年煤炭、石油和天然气消费(含原料)占比分别约为1%、5%和6%。 未来40年里,我国将加快调整优化产业结构、能源结构,推动煤炭消费尽早达峰,大力发展新能源,继续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实现减污降碳协同效应。jvzquC41yy}/kw2gp0ipo8ftvkimg8mvon5fpnwi{/84297220yivvq
1.全球新能源市场投资趋势BNEF北京论坛新浪财经全球新能源市场投资趋势 2023年,全球能源转型投资实现了17%的高速增长,展现出在全球地缘政治动荡和通胀高企的大环境下的强大韧性。在低碳转型的大潮中,中国以38%的份额遥遥领先,而美国和欧洲也在迅速追赶。尽管形势一片大好,但我们不得不面对一个现实:目前的投资水平仍然落后于实现2050年净零排放目标所需的投资额。jvzq<84hkpgoen3ukpg/exr0ep5xo872463146741fud/rsckzirpB6437:70|mvon
2.张夕勇预测2030新能源汽车十大趋势车企仅剩6+N新能源占比超7成张夕勇认为,在汽车电动化和智能网联化的趋势中,汽车与人的关系被重新定义,汽车从传统的“出行工具”化身为由一个pad加四个轮子组成的“智能化空间”,为汽车行业未来的发展创造出充满想象的空间。在拥抱变革的过程中,我国新能源汽车企业不断加强三电技术创新、布局关键核心材料领域、产品智能网联化愈趋成熟、企业更合理jvzquC41yy}/rlfwvq4dqv3ep1nk1jwvkerf1;66756:0qyon
3.报告精读世界能源蓝皮书:世界能源发展报告(2021)1.中国能源生产总量整体上呈现上升趋势, 中国能源行业将迎来发展新征程 蓝皮书对中国的能源发展现状进行了分析,中国能源生产总量整体上呈现上升趋势,自1996年以来中国能源生产总量总体上呈现上升趋势,2019年中国能源生产总量39.7亿吨标准煤,同比增长15.6%。 蓝皮书数据显示,2020年煤炭在一次能源中的消费占比降至56.8%,煤炭jvzquC41yy}/rrxjw0io1ƒ}|z1~xf}47969577xjvor
4.全球能源绿色低碳转型的五个新趋势短期内,为保能源供应安全,各国将更加依靠化石能源,可能会给全球气候目标带来负面影响。但与此同时,俄乌冲突很可能成为欧洲乃至全球加速能源绿色低碳转型的催化剂,促使各国加快对可再生能源的投资,提高能源安全水平,实现能源独立。 新形势下,全球能源绿色低碳转型进程出现较大不确定性,未来或将呈现五个新发展趋势——jvzquC41pg}tems0jpjog€x0eqs0jk4jvor0oxgkng573><620nuou
5.中国动力电池产业延续高速增长态势在全球指数中发展优势明显央广网北京6月12日消息(记者 黄昂瑾)动力电池是新能源汽车的核心部件,是汽车产业电动化转型的主要引擎。近年来,我国高度重视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动力电池产业发展取得积极成效。 据工信部消息,2022年,我国动力电池装车量达294.6吉瓦时,同比增长90.7%。今年1—4月,中国动力电池产业延续高速增长态势,装车量累计达91吉jvzquC41pg}t0lhvx0ipo872455188651CXUKƒsEVH\7kbV5m2]yPKzxT4918:80ujznn
6.技术跃迁+地缘重构:20252030全球新能源产业竞争图谱与增长极洞察· 新能源汽车:全球销量达4500万辆,渗透率超60%。中国品牌海外市占率提升至25%,形成3-5家全球性车企,比亚迪、宁德时代进入《财富》世界500强。 · 光伏产业:全球新增装机800GW,钙钛矿组件占比超30%。BIPV市场规模突破5000亿元,隆基绿能“隆顶3.0”产品实现发电效率22.6%。 jvzquC41yy}/eqnpckxo0lto1pkxu87247662@42;6>16A940unuou
7.碳中和前沿观点摘要2022年第2期(总第6期)作者进一步指出国际绿色金融新趋势为“一带一路”绿色投资提供指引。未来全球绿色金融的发展需要着重五个领域:使投资活动与可持续发展相一致的机制设计,可持续发展的风险、机遇、影响信息的一致性、可比性和决策意义,气候与可持续风险的评估和管理,国际金融机构、公共部门融资和政策激励等发挥的作用,以及其他交叉议题。jvzquC41ekifr7}ow0kew7hp1ktgq8623454;<50jvs
8.我国的能源战略与未来发展趋势(2)−2019年度−大讲堂−报二、世界能源发展趋势 新一轮能源革命高潮正在兴起。新一轮能源革命主要通过新能源技术与信息技术的融合为主要标志,将把人类社会推进到以高效化、清洁化、低碳化、智能化为主要特征的能源时代。人类已经经历了三次能源革命和两次工业革命。约40万年前,人工火代替自然火,人类社会进入薪柴时代;18世纪,蒸汽机出现和煤炭大jvzq<84yyy4837hp1462;86223522@5474e30|mvon
9.2025年版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现状调研与发展趋势分析报告3.1 2020-2025年世界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概况 3.1.1 全球新能源汽车产业政策解析 3.1.2 全球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现状 3.1.3 2025年全球新能源汽车消费情况 3.1.4 2025年全球新能源汽车市场销量分析 3.1.5 全球新能源汽车市场显露分化趋势 3.2 2020-2025年部分国家新能源汽车的发展 3.2.1 美国新能源汽车产业 3.2.2 jvzquC41yy}/erw0ep5SaSncqVuoibzpUj{0:>4ZkpTfpp^wcpWjEqjUjkIicwlZkct[j~fpi[{RkjsLkpm/j}rn
10.融捷股份2022年年度董事会经营评述报告期内,公司的主要业务以新能源锂电材料产业链为主体,主要包括锂矿采选、锂盐加工及冶炼、锂电设备制造等业务,并参股镍钴锂湿法冶炼及深加工、锂电池正极材料等业务板块。 (一)行业基本情况及发展阶段 1、新能源锂电材料下游行业需求及发展趋势 锂作为“工业味精”、“白色石油”和“二十一世纪的能源金属”被广泛jvzq<84{wctdj~fpi071lzpc0eun0ls142842<791e<57A>5528/uqyon
11.青岛西大技工学校招生简章汽车工程:新能源汽车行业发展趋势明显,市场空间巨大 未来就业方向:国内外各大新能源和传统汽车生产企业和研发企业,以及相应的上下游产业等,包括新能源汽车设计、零配件制造、新能源汽车维修、机电维修、汽车检测机构、汽车4S店、汽车美容装潢等行业。 智能制造:工业4.0时代,智能化升级,急需技工人才补充 jvzq<84yyy4dp|ilzy4dqv4ouenpquddtq}t0jxrAkj>6B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