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十三五”新能源产业发展规划:到年新增光伏光热

长期以来,过度依赖化石能源的生产和消费方式导致能源与环境不协调、不安全,是世界各国共同面临的问题。在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背景下,世界范围内的能源体系正在发生重大变革,以化石能源为支撑的高碳能源体系正向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低碳能源体系过渡,世界能源发展逐步迈向低碳能源时代。绿色低碳发展已经成为全球经济发展的方向和潮流,产业和科技竞争的关键领域。能源体系的重大变革,能有效降低能源碳排放强度,减少化石能源二氧化碳排放,是低碳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2015年12月,全球气候变化巴黎大会提出,“将全球平均气温较工业化前水平升高的幅度控制在2℃之内,并力争把升温幅度控制在1.5℃以内”。世界主要国家纷纷调整能源发展战略,以化石能源为支撑的高碳能源体系向以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为主题的新型低碳能源体系过渡。发展低碳能源,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积极应对气候变化,成为世界各国的共同战略选择。如:英国表示,计划到2023年限制燃煤电站使用。德国提出,在本世纪中叶前,用风能、太阳能和生物能等可再生能源满足其80%的能源需求。《中国2014-2020应对气候变化规划》提出,到2020年,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达到15%;到2030年,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达到20%。《山西省应对气候变化规划(2013-2020年)》提出,到2020年,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争取达到10%~12%。

2、国内能源发展态势

我国经济发展已进入新常态,能源消费增长呈现减速趋势,能源消费处于油气替代煤炭、非化石能源替代化石能源的双重更替期。2015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巴黎气候峰会强调,我国要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推动绿色循环低碳发展,在“国家自主贡献”中提出将于2030年左右使二氧化碳排放达到峰值并争取尽早实现,2030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60%~65%。2015年,全国能源消费总量43亿吨标煤,同比增长0.9%;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12%,比上年提高0.8个百分点。转变能源发展方式、调整能源结构成为未来能源安全、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根本途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坚持绿色发展,推动低碳循环发展,建设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现代能源体系。“十三五”期间,要坚持能源安全发展的“四个革命、一个合作”战略思想,牢固树立绿色发展理念,统筹优化增量与调整存量,推进能源革命,加快能源技术创新,将环境压力转化为发展动力,加快开发利用清洁低碳的新能源。

3、我省能源发展态势

我省是全国重要的综合能源基地,在全国能源发展格局中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十二五”期间,我省着力推进新型能源基地建设,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在经济新常态的背景下,煤炭需求放缓、产能过剩、油气价格走低,煤化工等消纳市场前景不容乐观,传统能源转型升级的压力日益加大。从国家宏观政策看,中央九号文件出台,新一轮电力体制改革将改善电力运行调节机制,促进清洁能源多发满发;从新能源产业发展趋势看,国家将对风电电价和光伏电价进行阶梯式下调,对新能源行业的投资成本和运行效率提出更高的要求;从区域能源需求看,京津冀地区接受外输电中清洁能源比例逐步提高。我省新能源产业发展迎来了新的契机。

(二)新能源产业发展态势

(三)我省新能源产业发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1、发展成就

规划引领开发。“十二五”期间,我省坚持“以资源定规划、以规划定项目、以项目为依托促进产业发展”,引领新能源资源的规模开发。《山西省“十二五”新能源产业发展规划》明确提出,“十二五”末全省新能源装机力争达到1200~1800万千瓦,占电力总装机的12%~18%。2015年底,我省发电总装机6966万千瓦,新能源发电装机1449万千瓦,其中,风力发电669万千瓦,太阳能发电113万千瓦,生物质发电(含垃圾)35万千瓦,水力发电244万千瓦,燃气发电388万千瓦,占全省电力总装机的20.8%左右,达到了“十二五”预期目标。

图1:2010和2015年我省各类新能源发展情况对比图(单位:万千瓦)

图2:2010和2015年我省常规能源和新能源电力结构的对比图(单位:万千瓦)

创新驱动发展。注重模式创新和机制创新,实现了全省能源结构优化,新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从2010年的不足1%上升到3%。在全国新能源发展普遍弃风弃光的情况下,我省实现了少弃风(2.47%弃风率)、零弃光。风电方面,我省启动了北部三市晋北风电基地建设和南部低风速开发,实现了规模化开发,占新能源总装机容量的46%。光电方面,我省实现了零的突破并迅速增长,装机容量占新能源总装机容量8%,有序推进了集中式地面和分布式电站的建设,并通过市场竞争方式,选择优质企业启动了大同市沉陷区光伏领跑者基地。光伏扶贫方面,我省创新启动了汾西县、大宁县、吉县和天镇县、浑源县的光伏扶贫,推动了光伏开发与采煤沉陷区治理、农业发展、扶贫事业和光伏产业升级相结合,统筹推进生态环境治理、农民增收和光伏产业发展,为全国采煤沉陷区和扶贫片区起到了示范作用。煤层气综合利用方面,我省具有全国三分之一煤层气资源,坚持高效安全利用原则,推进煤层气发电和民用,气化人口1200万。地热能开发利用方面,推进利用中深层地热能向太原市经济开发区等区域冬季供热,实现了零的突破。同时,积极开发利用浅层地温能,在太原、大同、朔州、忻州、晋中、临汾、运城和长治等市的应用面积约为360万平方米。城市新能源综合开发利用方面,我省不断提高新能源在城市用能的替代作用,推广太阳能、地热能、生物质能等新能源综合利用,启动了西山生态产业园区创建国家新能源示范园区,将开发利用新能源与资源型城市转型和旅游业开发相结合,实现了绿色低碳发展。

图3:2015年底我省各类新能源装机占比图

管理规范建设。“十二五”期间,一方面,我省严格按照国家能源局风电拟核准计划和光伏年度规模计划执行,对纳入计划的项目进行规范管理和定期跟踪;另一方面严格依据规划执行,合理安排开发布局、开发规模、年度计划申报和项目审批,有利推进了风电和光伏发电等新能源项目的建设。2014年,我省出台了《山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促进光伏产业健康发展的实施意见》(晋政发〔2014〕4号),积极引导各地区光伏产业有序协调发展。

开发带动制造。我省围绕新能源开发市场形成了以风电、光伏和煤层气等3大装备制造为核心的新能源产业链。风电装备制造已形成了整机制造、发电机、齿轮箱、主轴、控制系统、法兰、塔筒、轮毂等较为完备的产业链,其中太重自主研发了1.5兆瓦、2兆瓦、3兆瓦和5兆瓦等四种机型,2015年实现产值15亿元,在全国数十家整机制造商中属于新进入的企业;永济、汾西重工在发电机等领域奠定了行业领导地位;定襄法兰形成了产业集群。光伏装备制造以晋能和潞安等集团为引领,形成了从原材料、硅棒和硅锭、电池片、组件到发电系统垂直一体化的产业链,太阳能组件年产能达到1.2GW,通过了国家太阳能光伏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组织的“领跑者”认证测试,标志我省光伏产品迈入了国家光伏产品领跑者行列。

2、存在问题

新能源发展落后相邻省份。“十二五”期间,通过“规划引领、创新驱动、管理规范、制造带动”等举措,我省能源结构不断优化、开发建设更加有序、开发与制造协同发展。但与同期全国新能源发展的情况相比较,我省的风电装机占全国装机总容量1.29亿千瓦的5.2%;我省的太阳能发电装机占全国装机总容量4318万千瓦的2.6%。与同期河北、山东、河南、陕西、内蒙古等兄弟省区的新能源发展情况相比,风电累计并网容量排名第4位,太阳能累计装机容量排名第5位。

表1:2015年底山西风电光伏发展与兄弟省份对比情况统计表

能源结构中新能源占比不高。“十二五”末,我省新能源开发取得了长足发展。但由于我省煤电装机基数过大,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仅为3.05%(全国为12%),我省可再生能源装机容量1061万千瓦(新能源装机容量为1449万千瓦,燃气发电装机388万千瓦,可再生能源不包含燃气),约占全国可再生能源发电总装机4.8亿千瓦的2.2%。《山西省应对气候变化规划(2015-2020)》提出,新能源在能源结构比重还较低,未来非化石能源比重提升任务比较重。预计2020年,我省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将达到5%~8%。

电网配套机制不协调。从外送通道看,目前仅有2011年投产的特高压输电线路“晋东南~南阳~荆门1000千伏特高压试验示范工程”(500万千瓦外送能力),外送通道能力建设严重不足。从本地消纳市场看,受到国家调整产业政策的影响,煤化工、电解铝等产能过剩,工业经济增幅回落较大,电力负荷增长的需求不乐观。2015年我省发电装机达到6966万千瓦,全社会用电量1740亿千瓦时,用电需求下降。全省发电设备机组利用小时数3737小时,同比下降596小时。从新能源行业发展情况看,部分项目的配套送出工程未能及时纳入电网规划,尤其是跨区域电力工程协调时间较长,使得电网配套送出工程项目前期和建设工作滞后。

产业要素环境不完善。新能源开发初始投资较高,电价补贴呈下降趋势,技术研发需要不断加大投入资金,新能源投资短期内收益不明显,与浙江、江苏等省相比较,我省新能源发展缺少省内补贴政策,缺乏新能源产业引导基金,新能源扶持政策还需加大。虽然我省新能源产业随着市场需求、电网架构、信息产业等发展不断壮大,但科研人才方面尚存在供需不足,制约了我省新能源产业发展的创新步伐。

产业发展体制机制不健全。2014年以来,我省各市县新能源项目开发积极性普遍高涨。受国家新能源规模指标管理政策影响,一些建设条件良好的项目不能满足足量开发;各市新能源规划研究滞后,个别区域目前仍存在无视资源条件圈地,影响新能源统筹开发;分布式能源应用机制尚未形成,企业和民众认识不足,发展意愿低,制约了分布式能源发展;新能源并网机制尚待完善,供需双方还尚未形成成熟的市场交易机制。

北极星输配电网整理了9月22日~9月30日的一周电网项目动态。辽宁500千伏铁岭输变电工程9月20日,辽宁铁岭500千伏输变电工程投运。该工程由500千伏铁岭—石岭线路工程和500千伏西泉变电站工程组成。其中,西泉变

9月25日,随着最后一台机组投入商业运行,国网新源浙江缙云抽水蓄能电站(以下简称“国网新源缙云电站”)6台机组全部投产发电,标志着浙西南首座抽水蓄能电站正式“满格”运行。截至目前,全国抽水蓄能

9月25日,随着最后一台机组结束试运行,浙西南最大的抽水蓄能电站——国网新源浙江缙云抽水蓄能电站全面投产发电。截至目前,浙江投产抽水蓄能电站总装机规模已达988万千瓦,位居国家电网公司经营区第一

近日,粤海水务建设的汕尾市区供水节水改造工程二期项目经广东省土木建筑学会评定,荣获第十七届土木工程“詹天佑故乡杯奖”。该奖项设立于2009年,是广东省土木建筑工程领域科技创新的最高荣誉,旨在表

8月22日,华能硬梁包水电站1号、2号机组,同时通过72小时试运行,提前实现全容量投产发电目标,标志着中国华能水电装机突破3000万千瓦。硬梁包水电站位于四川省甘孜州泸定县,是国家水电发展“十三五”规

车网互动赋能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政策建议南方电网能源发展研究院席云华刘志文董楠刘正超广西电网公司柳州供电局董金熹随着我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突破2000万辆,其作为可控负荷和移动储能单元的双重属性

北极星电力网获悉,6月16日,河南洛宁抽水蓄能电站3#机组定子成功吊装,这是继2#机组转子吊装完成后的又一重大节点,标志着3号机组进入安装关键期。河南洛宁抽水蓄能电站是国家水电发展、国家电网公司“十三五”规划重点开工项目,总装机容量140万千瓦,装设4台单机容量为350兆瓦的水泵水轮发电机组,

近期,华东新华、新疆粤电、江苏日托、江西省水投能源、川投(乡城)新能源最新招聘岗位信息发布,北极星整理见下:华东新华能源投资有限公司成立于2019年5月,系新华水力发电有限公司在江苏省扬州市设立的全资子公司,注册资本金5.75亿元,总资产已超过145亿元。作为新华发电在华东六省一市的区域清洁能

北极星电力网获悉,近日,河北尚义抽水蓄能电站首台机组定子成功吊装。据悉,尚义抽水蓄能电站是国家《水电发展“十三五”规划(2016—2020年)》重点项目,也是张家口市首座抽水蓄能电站。该工程位于河北尚义县,主要由上水库、输水系统、地下厂房、地面开关站及下水库等建筑物组成。电站地下厂房主机

11月13日,浙江省发展改革委发布关于开展2025年新能源增量项目机制电价第1次竞价工作的通知,本次机制电量总规模为光伏发电147.4万兆瓦时(14.74亿千瓦时)。本次竞价机制电量规模比例系数为75%。机制电量竞价

日前,上海市生态环境局根据《上海市碳普惠管理办法》《上海市碳普惠减排项目和减排场景开发与申请指南(试行)》等有关文件,将上海欧奈欣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上海境铭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等分布式光

2025年9月份,河南圆满完成电力现货市场首次整月结算试运行,10月1日转入连续结算试运行,提前完成年度建设目标。目前,市场运营平稳有序,电网运行安全稳定,市场申报、出清、信息披露、结算各环节衔接

北极星电力市场网获悉,11月13日,浙江省发展改革委发布关于开展2025年新能源增量项目机制电价第1次竞价工作的通知。文件明确,本次机制电量总规模为光伏发电147.4万兆瓦时(14.74亿千瓦时)。本次竞价机制电

11月11日,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印发《广西制造业重点优势产业补链强链延链行动方案》,其中在新能源及储能产业链方面明确提出:推动海上风电、光伏发电、核能发电、生物质发电规模开发及重大技术攻关

近日,笔者从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获悉,一套覆盖全省11个地市、115个县域的低压分布式光伏功率预测系统正式上线。该系统能将低压分布式光伏短期预测准确率提升至95%以上,为山西构建高比例新能源接入的新

北极星电力市场网获悉,11月13日,青海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关于组织2026年新能源增量项目开展机制电价竞价工作有关事项的通知。文件明确竞价电量规模,本次竞价的机制电量总规模28.59亿千瓦时,其中,风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11月11日,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印发《广西制造业重点优势产业补链强链延链行动方案》,其中在新能源及储能产业链方面明确提出:加大清洁能源、绿色产品推广力度,加快发展钠离子电

11月10日,由水电水利规划设计总院新能源研究院、中能建山西省电力勘测设计院相关专家组成的调研组来忻,就忻州综合能源外送基地规划编制情况进行实地调研,并召开座谈会。市委副书记、市长李建国出席座

11月10日,由水电水利规划设计总院新能源研究院、中能建山西省电力勘测设计院相关专家组成的调研组来忻,就忻州综合能源外送基地规划编制情况进行实地调研,并召开座谈会。市委副书记、市长李建国出席座

11月11日,山西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关于印发《深化新能源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促进新能源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存量新能源项目机制电价实施细则(试行)》、《增量新能源项目机制电价实施细则(试行)》

11月7日,山西省能源局公示了《2025年第三批拟废止风电光伏发电规模清单》,共8个项目45.732万千瓦光伏、风电项目被废止。原文见下:山西省能源局关于2025年第三批拟废止风电光伏发电规模清单的公示为加快推

11月4日,山西省能源局发布第二批源网荷储一体化试点项目评估结果的公示。根据公示,6个项目装机规模共计600MW,其中光伏131.25MW,风电468.75MW;项目负荷共416.11MW,储能规模合计171MW/684MWh。原文见下:山西省能

10月27日,山西省能源局印发《关于做好“十五五”省级风光基地规划的通知》,拟谋划一批省级风光大基地。根据文件,各市能源局要统筹全市风光资源禀赋、国土空间规划、电网架构现状、新能源消纳能力及电

北极星太阳能光伏网自榆次区人民政府官网获悉,10月28日,由山西茂春新能源有限公司投资建设的榆次30MW乡村振兴、文旅光伏项目开工仪式在山西省晋中市榆次区北田镇田乔村举行。该项目规划占地面积约643亩

10月27日,山西省忻州市行政审批服务管理局公布了原平市100MW农光互补加储能系统光伏发电项目(变更)环境影响报告表。内容显示,原平市100MW农光互补加储能系统光伏发电项目由山西忻晖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日前,山西省能源局发布《分布式光伏发电开发建设管理实施细则(试行)》百问问答(2025年版)。为更好落实国家能源局《分布式光伏发电开发建设管理办法》(以下简称《管理办法》),引导山西省分布式光

风芒能源获悉,10月20日,山西省能源局印发《关于做好2025年风电、光伏发电竞争性配置项目申报有关工作的通知》。通知指出,各市能源局要结合本区域风光资源情况,联合自然资源等部门、电网公司、开发企

10月14日,山西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关于对《山西省发展改革委推动零碳(低碳)、绿电园区试点建设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的公告。公告指出,专项资金按照比例对项目进

日前,山西省能源局印发《关于做好2025年分布式可再生能源发展有关工作的通知》,通知指出,各市能源局要按照晋政办发〔2023〕5号文件明确的发展目标和重点任务,根据当地资源条件和电网承载力,围绕各项

THE END
0.一文带你从全球能源结构角度,了解未来我国能源发展方向深度减排情景下,2060年煤炭、石油和天然气消费(含原料)占比分别约为1%、5%和6%。 未来40年里,我国将加快调整优化产业结构、能源结构,推动煤炭消费尽早达峰,大力发展新能源,继续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实现减污降碳协同效应。jvzquC41yy}/kw2gp0ipo8ftvkimg8mvon5fpnwi{/84297220yivvq
1.全球新能源市场投资趋势BNEF北京论坛新浪财经全球新能源市场投资趋势 2023年,全球能源转型投资实现了17%的高速增长,展现出在全球地缘政治动荡和通胀高企的大环境下的强大韧性。在低碳转型的大潮中,中国以38%的份额遥遥领先,而美国和欧洲也在迅速追赶。尽管形势一片大好,但我们不得不面对一个现实:目前的投资水平仍然落后于实现2050年净零排放目标所需的投资额。jvzq<84hkpgoen3ukpg/exr0ep5xo872463146741fud/rsckzirpB6437:70|mvon
2.张夕勇预测2030新能源汽车十大趋势车企仅剩6+N新能源占比超7成张夕勇认为,在汽车电动化和智能网联化的趋势中,汽车与人的关系被重新定义,汽车从传统的“出行工具”化身为由一个pad加四个轮子组成的“智能化空间”,为汽车行业未来的发展创造出充满想象的空间。在拥抱变革的过程中,我国新能源汽车企业不断加强三电技术创新、布局关键核心材料领域、产品智能网联化愈趋成熟、企业更合理jvzquC41yy}/rlfwvq4dqv3ep1nk1jwvkerf1;66756:0qyon
3.报告精读世界能源蓝皮书:世界能源发展报告(2021)1.中国能源生产总量整体上呈现上升趋势, 中国能源行业将迎来发展新征程 蓝皮书对中国的能源发展现状进行了分析,中国能源生产总量整体上呈现上升趋势,自1996年以来中国能源生产总量总体上呈现上升趋势,2019年中国能源生产总量39.7亿吨标准煤,同比增长15.6%。 蓝皮书数据显示,2020年煤炭在一次能源中的消费占比降至56.8%,煤炭jvzquC41yy}/rrxjw0io1ƒ}|z1~xf}47969577xjvor
4.全球能源绿色低碳转型的五个新趋势短期内,为保能源供应安全,各国将更加依靠化石能源,可能会给全球气候目标带来负面影响。但与此同时,俄乌冲突很可能成为欧洲乃至全球加速能源绿色低碳转型的催化剂,促使各国加快对可再生能源的投资,提高能源安全水平,实现能源独立。 新形势下,全球能源绿色低碳转型进程出现较大不确定性,未来或将呈现五个新发展趋势——jvzquC41pg}tems0jpjog€x0eqs0jk4jvor0oxgkng573><620nuou
5.中国动力电池产业延续高速增长态势在全球指数中发展优势明显央广网北京6月12日消息(记者 黄昂瑾)动力电池是新能源汽车的核心部件,是汽车产业电动化转型的主要引擎。近年来,我国高度重视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动力电池产业发展取得积极成效。 据工信部消息,2022年,我国动力电池装车量达294.6吉瓦时,同比增长90.7%。今年1—4月,中国动力电池产业延续高速增长态势,装车量累计达91吉jvzquC41pg}t0lhvx0ipo872455188651CXUKƒsEVH\7kbV5m2]yPKzxT4918:80ujznn
6.技术跃迁+地缘重构:20252030全球新能源产业竞争图谱与增长极洞察· 新能源汽车:全球销量达4500万辆,渗透率超60%。中国品牌海外市占率提升至25%,形成3-5家全球性车企,比亚迪、宁德时代进入《财富》世界500强。 · 光伏产业:全球新增装机800GW,钙钛矿组件占比超30%。BIPV市场规模突破5000亿元,隆基绿能“隆顶3.0”产品实现发电效率22.6%。 jvzquC41yy}/eqnpckxo0lto1pkxu87247662@42;6>16A940unuou
7.碳中和前沿观点摘要2022年第2期(总第6期)作者进一步指出国际绿色金融新趋势为“一带一路”绿色投资提供指引。未来全球绿色金融的发展需要着重五个领域:使投资活动与可持续发展相一致的机制设计,可持续发展的风险、机遇、影响信息的一致性、可比性和决策意义,气候与可持续风险的评估和管理,国际金融机构、公共部门融资和政策激励等发挥的作用,以及其他交叉议题。jvzquC41ekifr7}ow0kew7hp1ktgq8623454;<50jvs
8.我国的能源战略与未来发展趋势(2)−2019年度−大讲堂−报二、世界能源发展趋势 新一轮能源革命高潮正在兴起。新一轮能源革命主要通过新能源技术与信息技术的融合为主要标志,将把人类社会推进到以高效化、清洁化、低碳化、智能化为主要特征的能源时代。人类已经经历了三次能源革命和两次工业革命。约40万年前,人工火代替自然火,人类社会进入薪柴时代;18世纪,蒸汽机出现和煤炭大jvzq<84yyy4837hp1462;86223522@5474e30|mvon
9.2025年版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现状调研与发展趋势分析报告3.1 2020-2025年世界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概况 3.1.1 全球新能源汽车产业政策解析 3.1.2 全球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现状 3.1.3 2025年全球新能源汽车消费情况 3.1.4 2025年全球新能源汽车市场销量分析 3.1.5 全球新能源汽车市场显露分化趋势 3.2 2020-2025年部分国家新能源汽车的发展 3.2.1 美国新能源汽车产业 3.2.2 jvzquC41yy}/erw0ep5SaSncqVuoibzpUj{0:>4ZkpTfpp^wcpWjEqjUjkIicwlZkct[j~fpi[{RkjsLkpm/j}rn
10.融捷股份2022年年度董事会经营评述报告期内,公司的主要业务以新能源锂电材料产业链为主体,主要包括锂矿采选、锂盐加工及冶炼、锂电设备制造等业务,并参股镍钴锂湿法冶炼及深加工、锂电池正极材料等业务板块。 (一)行业基本情况及发展阶段 1、新能源锂电材料下游行业需求及发展趋势 锂作为“工业味精”、“白色石油”和“二十一世纪的能源金属”被广泛jvzq<84{wctdj~fpi071lzpc0eun0ls142842<791e<57A>5528/uqyon
11.青岛西大技工学校招生简章汽车工程:新能源汽车行业发展趋势明显,市场空间巨大 未来就业方向:国内外各大新能源和传统汽车生产企业和研发企业,以及相应的上下游产业等,包括新能源汽车设计、零配件制造、新能源汽车维修、机电维修、汽车检测机构、汽车4S店、汽车美容装潢等行业。 智能制造:工业4.0时代,智能化升级,急需技工人才补充 jvzq<84yyy4dp|ilzy4dqv4ouenpquddtq}t0jxrAkj>6B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