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交,是城市公共交通的简称。要理解这一词组,首先必须理解什么是交通?交通即指汽车、船舶、飞机等各种运输工具在陆地、水上或空中的往来。亦指信函、电报等来往。再说什么是城市公共交通?城市公共交通,即在城市及其所辖区域范围内供公众出行乘用的各种客运交通方式的总称。
我国古代,城市空间和人口规模比较小,是典型的“步行城市”时代,交通运输的动力主要是人力或畜力,人们出行除步行以外,主要靠轿子、畜力车、骡马、舟楫等,古代的公交人其主体是轿夫。武昌设有轿码头48处,宫轿点派有衙役当差营业,按照官吏职位高低派出不同数量的轿夫、衙役服务。制台,8抬8杠;府台、道台4抬4杠;知县,4抬。汉口沿江、渡河口及内街至宝善堂均设有轿码头,街头巷口的轿行较多,市民租用方便。
近现代社会人力车兴起后,武汉公交人其主体是人力车夫。1938年全市拥有人力车10397辆,人力车夫3万余人。至1949年,全市还保留有人力车6000辆。
1946年,三轮车首先在武昌问世,由武昌市政府社会处成立三轮车福利社,在上海购回三轮车20辆。直至20世纪60年代,武汉公交人的主体是三轮车夫。
自20世纪70年代起,公共汽车、电车、轮渡,加上公用客车厂的职工,是公交人的主体。那时“乘车难”的问题十分突出,飞车、扒车、抢车的现象屡禁不止。所谓飞车,即乘客一跃而上,“飞”上正在行驶的公交车上;所谓扒车,即车未停稳,便有人扒在车门外;所谓抢车,即翻越排队的护栏,或翻越车窗,相互争抢上车。那时公交人之辛苦程度是一般人难以想象的。“乘车难”的现象,直到改革开放后才销声匿迹。
2007年颁布的《城市公共交通分类标准》(GJJ/114),将公共交通分为4大类:一是城市道路公共交通,包括常规公共汽车、快速公共汽车(即BRT)、无轨电车、出租汽车;二是城市轨道交通,包括地铁系统、轻轨系统、单轨系统、有轨电车系统、磁浮系统、自动导向轨道系统、城市快速轨道系统;城市水上公共交通,包括城市客渡、城市车渡;城市其他公共交通,包括客运索道、客运缆车、客运扶梯、客运电梯。
当代的武汉公交人,其主体是由武汉公交集团、武汉地铁集团两大企业数以万计职工,加上拥有60家企业、3万多的的士司机。摩拜、哈啰等公司所经营的共享单车不可小觑。
1958年9月20日六渡桥,1路电车开通
《武汉公交竹枝词》(15首)是对武汉公交现状的描述。
武汉公交竹枝词
公共汽车
春秋九秩话公交,
遍布城区与市郊。
代步为民不可缺,
车轮飞转往前跑。
※武汉第一辆公共汽车于1929年开通,迄今已有90年历史。
电车
电车婀娜配新装。
辫子能收亦可扬,
秀发盘头神采奕,
轮飞三镇显华芳。
※无轨电车的辫子,即集电杆,可自动搭线或脱线,极为方便。
地铁
上天入地驶如飞,
步入公交弟显威。
三镇畅通随往返,
准时抵达把家归。
BRT
武昌雄楚BRT,
一带N条且互携。
行道特专无阻碍,
车身栗色配装齐。
※快速公交系统(BusRapidTransit)简称BRT。武汉采用的是一条BRT线路与数条普通公交车换乘的模式,即一拖N。
盾构机
盾构机呜凿地龙,
山河无碍且横纵。
顽泥坚石任君破,
犀利刀锋可觅踪。
※盾构机虽不属公交,但是修地铁不可或缺的机械。
轮渡
轮渡辉煌是往时,
门庭改换展新姿。
畅游江汉灯光美,
相映星河急浪随。
汽渡
横桥江汉列成排,
南北车驰中下怀。
汽渡过时成历史,
当年长队紧相挨。
有轨电车
电车有轨是时鲜,
开发新区显姹嫣。
运送安全牢实记,
飞轮滚滚写新篇。
出租车
且看的士最艰辛,
初上华灯至早晨。
廿四小时连轴转,
若除份子剩几银。
※出租车司机每月上缴给出租车公司的承包费用,称份子钱。
小巴
3字排头是小巴,
精心服务送还家。
小街窄巷均能走,
早迎朝阳晚看霞。
共享单车(3首)
共享单车摆路傍,
哈罗摩拜列成行。
市民可以随心用,
溜溜圆轮地丈量。
※共享单车自2016年12月进入武汉市以来,发展迅速,在满足市民“最后一公里”短距离出行、绿色出行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
单车共享一窝蜂,
洪水般来浪恶凶。
遍布废轮成累赘,
当初何苦乱提供。
※共享单车兴起之初,存在着无序投放、乱停乱放等问题。
利兴三镇弊端除,
电子围栏作理梳。
把握供需投放准,
便民出行楚天舒。
※2019年8月31日起,武汉市共享单车总量将由76.5万辆调减至58万辆,同时,将组织摩拜、哈啰开展电子围栏停车管理的试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