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日本汽车市场实地观察,一场大败局在酝酿?丰田本田日系车乘用车比亚迪

2024年已过,主流合资车企与自主车企的市场份额争夺战还在继续。轱辘哥统计了一下,一汽丰田、东风日产、上汽大众、一汽-大众四家合资车企的全年销量加起来约432万辆,而比亚迪全年销量为427万辆,在过去一年之中,以比亚迪为代表的自主车企对合资车企的冲击越来越明显。

中国市场份额的崩溃,对这些全球品牌有明显影响。以日系为例,2024财年,日产、丰田、本田、马自达的利润和市场份额趋势都差强人意,4-9月日产净利润跌94%,本田净利润跌19.7%,丰田跌26.4%。除了中国市场,这些主流日系品牌在印尼、泰国、新加坡、马来西亚这些具有统治性影响力的东南亚市场,同样遭受市场份额被抢的窘迫,很显然,核心市场份额下跌与利润滑坡有密不可分的关系。

那么在以本土品牌为主导的日本汽车市场,是否也这样动荡呢?近日轱辘哥前往日本,几天的观察下来,发现与2018年去日本时看到的景象没有太大差别,依然很少看到海外品牌、很少看到纯电动车。与此同时,在近期本田日产抱团、多家日本车企全球产量连跌的消息影响下,轱辘哥发现日本汽车市场面临的挑战或许远比想象中的大。

本土品牌为主,但已出现“裂缝”

与中国、东南亚市场不同的是,日系品牌在日本市场保持着强劲的竞争力。日本汽车市场以本土品牌为主,海外品牌和进口车占比很小,丰田/本田/日产(2023年市占率分别为53%/9%/9%),三家就占超过七成。

在日本街头,几乎很难看到本土品牌以外的车型。一直以来,日本汽车市场对其他品牌的接受度都很低,这不奇怪,因为日本汽车产业发达,外国品牌想打进来其实很难,马路上见到比较多的外国品牌只有德系豪华品牌,包括奔驰、宝马、奥迪。而一年能在日本市场卖出四五千辆的特斯拉,能见度也很低。

和中国街头到处可见日系车不同,在日本街头甚少看到中国品牌的车型。即便是2022年高调宣布进军日本市场的比亚迪,已有几款车型先后在日本上市,而且也开设了不少门店,但销量体量也不大,2024年4-9月比亚迪在日本的销量为1095辆,平均每个月不足200辆,不过增长了60.8%,势头还是不错的。

过去30年来,日本纯进口汽车销量占比从未超过10%。从1978年起,日本便实行对外国汽车的零关税政策,但就是在这样开放的条件下,外国品牌依然很难进入日本市场,可见日本汽车产业的强大,民众对日本车企的追捧可以说都是自来水口碑。

但值得注意的是,在本土品牌仍占主导的同时,常年封闭的日本汽车市场开始出现一些“裂缝”。一是去年多家日本车企被爆测试数据造假,民众对日本车企产生了不信任感。二是随着比亚迪在日本市场撕开一道口,后续不排除有更多中国品牌跟进,在日本车企还未能为本土消费者带来足够多的优质电动车之前,抢先一步拿下纯电动车市场。

挑战不止于转型

日系车在中国市场的份额不断下滑,核心原因是企业转型缓慢,跟不上中国市场的需求。但这真不是日系车不重视中国市场,即便是在日本市场,它们也不急于生产电动车。

日本汽车市场的竞争格局很稳定,混动汽车是主要发展方向,而纯电车的增长很缓慢、平稳。2023年,日本乘用车纯电动汽车(BEV)销量增长50%,达到8.9万辆,占所有乘用车(PV)销量的2.2%,而2018年这一占比数据为0.6%,总量为2.7万辆。

从消费意愿的角度来看,大部分日本消费者对混动车的偏好更高。2024年4月,日本汽车制造商协会(JAMA)发布了一项关于乘用车市场的消费者调查。50%受访者选择混合动力汽车,32%受访者选择纯电动汽车(2021年为30%),11%受访者选择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从这一数据来看,其实日本消费者对纯电动的偏好也不低,为何纯电动车销量却这么低呢?

因为不管是在中国还是日本,亦或北美市场,日本车企其实都很缺乏有竞争力的纯电动汽车。调查公司MarkLines统计了2024年7-9月全球纯电动汽车销量,日本车企全部跌出20名开外,销量最好的日产汽车为3.4万辆,丰田、本田为别为3.3万、2万辆。虽然目前丰田、本田等都有工厂转型、电池产能储备方面的计划,但它们的电动车型发展节奏都比较慢。以丰田为例,其计划到2026年和2030年分别实现销售纯电动车150万辆和350万辆,这对于千万量级的丰田来说,占比并不高。

另一方面,日本市场的充电基础设施不足,消费者对充电难的焦虑尤其明显,这些都是日本电动车销量无法大幅提升的原因。

然而让人担忧的是,日本车企的困境不止电动化转型,汽车数据造假丑闻的余震、中国品牌逐步渗透“日系后花园”东南亚市场等因素都不容忽视。

2024年日本车企的日子普遍不太好过。据海外媒体报道,包括丰田在内的8家日本车企去年11月全球产量同比下降11%,已经连续7个月同比下降。

2024年上半财年,丰田、本田、日产、三菱和马自达这五大日本车企巨头,净利润全都出现下滑。

2024年前三季度,日系车在中国市场的总销量同比下滑了25%,美国市场同比下滑了10%。而且美国市场未来可能会提高进口关税,而中国市场对新能源车的需求有增无减,留给日系车的挑战还有很多。

这些数据都在表明日系车企面临巨大的经营压力。至此,日本汽车产业的焦虑和挣扎似乎已无处遁形。因此在本田、日产官宣合并的时候,外界更多将其解读为一场为了生存的抱团取暖,缩减管理、采购、生产和研发等方面的支出,实现规模效应,为保住自身的市场份额,也为应对中国汽车产业的强势崛起。但是,这一合并动作仍存在诸多未知数。

THE END
1.三年价格战后合资车打7折车圈八卦传统燃油车品牌纷纷采取降价促销策略,试图通过价格优势来稳住阵脚,维持原有的市场份额。 产能过剩:近年来汽车行业产能的持续扩张,与市场需求增长的相对缓慢形成了鲜明对比,导致市场出现了供大于求的局面。合资车企为了消化过剩产能,减少库存积压带来的成本压力,不得不通过降价等方式来刺激消费,推动产品销售。https://www.dongchedi.com/article/7455116820761838104
2.中日合资丹东和恒建材实业有限公司提供中日合资丹东和恒建材实业有限公司招标采购信息,涵盖中日合资丹东和恒建材实业有限公司招标与中日合资丹东和恒建材实业有限公司采购信息。每天更新15万条招标项目信息,查询中日合资丹东和恒建材实业有限公司招投标采购信息,就上千里马招标网!https://www.qianlima.com/common/agents_info.jsp?id=35459102
3.管理案例分析复习资料(一)中日合资洁丽日用化工公司 十几年前,洁丽公司与日本丽斯公司进行技术合作,向国内引进该公司丽斯品牌的化妆品,双方各投资40%,另有20%由建厂当地乡镇的个体户出资建成。日本丽斯品牌在日本不出名,由于中国当时开放不久,日用化工品和化妆品缺乏,大家也不在乎名牌。十几年来,合资生产的丽斯牌,在江南一带颇具知名度https://www.360wenmi.com/f/filelcubi953.html
4.固态电池,中日一较高下我们做的是工业品,不是艺术品,更何况车还是日常消费品,所以降本是非常明确的。 从技术的角度看,降低成本并非简单地要求供应商降价,这没有意义。通过技术的升级降本是最有意义的。 锂电池领域进一步降本,只能通过固态化路径来做。目前,锂电池的成本构成中,正极材料占据了约40%的比重,主要的材料选择是磷酸铁锂和https://www.iyiou.com/analysis/202406181069665
5.中日德爆款SUV同台PK,10万左右国产合资该怎么选?车尚时刻 27686 2024-10-08 简介: 中日德爆款SUV同台PK!吉利新博越从颜值、操控、智能空间和配置用料上持续越级引领,性价比突出,成为紧凑级家用SUV首选。 展开 声明:本文由车市号作者撰写,仅代表个人观点,不代表网上车市。文中部分图片来源网络,感谢原作者。https://cheshihao.cheshi.com/video/2546659.html
6.日系车企押宝春季复苏分析称远比想象中更难东风日产副总经理任勇也认同此“药方”,东风日产将加速发展启辰等自主品牌,而在终极意义上,他认为必须重构东风日产这个合资公司的企业理想:不能是纯粹的某个品牌在中国的一个制造商。 中日关系未破冰:日系车销量依然寒冬 尽管因日中关系恶化而远离日本车的倾向在一定程度上有所缓和,但前景依然云雾笼罩。 http://www.jjmmw.com/news/detail/607904/
7.五羊五羊-本田摩托(广州)有限公司由广州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日本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和本田技研工业(中国)投资有限公司共同投资的中日合资企业,成立于1992年。集研发、制造和销售于一体,是国内最具规模的摩托车制造企业之一。https://www.wuyang-honda.com/home/xwzx/zxzx/detail-16777.shtml
8.昌河铃木昌河铃木汽车报价昌河铃木全部车型昌河铃木 江西昌河铃木汽车有限责任公司(简称昌河铃木)成立于1995年,坐落于江西省景德镇市,是由江西昌河航空工业有限公司、江西昌河汽车股份有限公司、铃木株式会社、日本冈谷钢机株式会社共同投资成立的中日合资企业,2009年江西昌河铃木汽车有限责任公司从中航汽车整体划归中国长安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成为中国长安汽车集团的https://www.16888.com/f/57739/
9.新编中日交流标准日本语初级单词(表格版).doc[名]音乐会 [名]圣诞节 [名]生日 [名]儿童节 [名]暑假 [名]交通工具 [名]新干线 [名]飞机 [名]渡轮 [名]电车 [名]公共汽车 [名]出租车 [名]美术馆 [名]公寓 [名]家 [名]游泳池 [名]朋友 [名]弟弟 [动1]去[自] [动1]回来,回去[自] [动3]来[自] [副]好像是,大概;的确 [副]https://max.book118.com/html/2018/0607/171293658.shtm
10.长安汽车(000625)股吧长安汽车怎么样比亚迪、吉利再度力压“南北大众”,自主强、合资弱会成常态吗? 汽车K线 12-12 12:18 7633 6 【热点】中日两大龙头强强联手,知名日系车企加速电动化转型? 东财ETF 12-09 20:48 4067 5 【热点】特斯拉中国年底频繁降价!特斯拉接班人或为中国老哥? https://guba.eastmoney.com/list,000625,99,j_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