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斯拉机器人零部件专题报告:Teslabot和车供应链异同点分析

2、不同点2:成本结构差异大,电池成本占比降低,电机占比最大

电池在电车/机器人成本占比分别为38%/2%,变动幅度较大。AIDay披露,机器人带电量为2.3KWh,对应价值量约3000元,而Musk预测量产机器人整体成本约14-15万元,因此电池成本占比约2%,电池在电车成本中占比约38%,两者差距较大。但3-5年后机器人出货量若如Musk所言达百万台,对应电池市场增量空间约30亿元。

电机电控单位价值量大幅提升,由12%上升至约40%。Optimus包含28个关节电机和12个手部电机,根据需要搭配减速器使用,手部和脚部等位置都包含传感器,当前各部件仍由海外厂商供应,特别是28个(6类)关节电机均定制而成,价格高昂,国内对应环节的成本低、技术高的企业如鸣志电器(美国建厂+步进电机和空心杯电机)、双环传动(RV减速器技术灵敏性)、中科三环(特斯拉合作磁材厂商)、恒帅股份(美国筹建工厂+微电机隐形冠军)等公司均有望为特斯拉机器人供货。

3、不同点3:电机和减速器要求更高的操作精度

车端主要采用动力电机,机器人主要采用控制电机。汽车底盘驱动单元对电机的功率要求高,同时侧重于电机的启动、运行和制动方面的性能指标,因此采用动力电机。机器人各关节对控制精度和响应速度要求更高,因此采用控制电机,其中伺服电机在控制精度、低频特性、过载能力和响应速度等许多性能方面都优于步进电机,更适用于机器人领域。特斯拉Optimus便采用了伺服电机中的空心杯电机(用于手部)和其他普通伺服电机用于身体关节。

机器人电机更多,但平均扭矩更小,总体价值量在量产后更小。由于车辆整体重量更高(model3基础款整备质量为1761kg,Optimus机器人规划体重约),需要更大的动能,车端使用的电机最大功率基本约200kw,除了3D3电机外,扭矩均超过300Nm,相比机器人螺旋电机最高扭矩180Nm差别较大。但Optimus线性执行器性能较强,单个能直接拉起一台半吨重的音乐会三角钢琴。

减速器是目前执行机构中技术壁垒最高的环节。减速器是连接动力源和执行机构的中间机构,具有匹配转速和传递扭矩的作用。减速器是由多个齿轮组成的传动零部件。由于多数机械设备不适宜用原动机直接驱动,减速器可将传动设备在高转速时的动力,通过输入轴上的小齿轮啮合输出轴上的大齿轮,以达到降低转速和增大扭矩的目的。

谐波减速器率先应用于Optimus,输出扭矩较大且质量和体积更小。应用较广的减速器中,谐波减速器在额定工况下的输出扭矩较大,代表其承载能力较强,同时整机体积较小,传动精度高和传动效率较高。RV输出扭矩更大,但体积、质量、传动精度和传动效率上效率参数较略差。因此谐波减速器更适用于轻量化要求高的人形机器人,特斯拉发布会便披露使用谐波减速器。

减速器技术壁垒较高,绿的谐波优势明显。因为谐波减速器做逆向工程难度大,各公司产品的原理和模型不太明确,通过模仿难以赶上竞争对手。而当前除了绿的谐波、哈默纳科和日本新宝外,暂无第四家实力较强的竞争对手出现。

4、不同点4:视觉算法与车端相似,重塑运动算法

在车端自动驾驶的感知算法基础上,机器人的视觉算法对环境数据进行了重新收集和训练。机器人的计算机视觉网络神经算法直接从自动驾驶系统获取,唯一改变的是对环境数据进行了重新收集和训练。车端对当期环境、未来预计路径、路径上事物活动路径的计算方法都有成熟的算法,为机器人对不同行动路径建模提供了可迁移性非常强的框架。

5、相同点1:依托车端FSD技术,Dojo超算平台赢在起跑线

云端训练平台dojo和车一样使用自动标注与数据孪生,它将感知系统获取到的信息转化为计算机能理解的信息,用于构造机器人眼中的世界。数据孪生英文名为digitaltwin(数字双胞胎),是将环境中各种事物创造一个数字版的克隆体。自动标注即自动图像标注,是让计算机自动地给无标注的图像加上能够反映图像内容的语义关键词,类似自动抠图。

超海量数据&超强数据识别+训练技术,机器人可沿用车端的智能行驶数据闭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前行。特斯拉已通过强大的车队训练和超300万辆已售智能车搜集海量数据,将算法进行不断优化,目前FSDbeta用户超16万人,拥有超过14.4亿帧视频数据,同时摈弃近千人的标注团队,对数据标注流程进行了全面优化,训练速度提高30%。机器人可沿用车端成熟的算法来识别世界和探索室内和室外世界。

其他光谱波长技术加持,自动驾驶汽车与机器人协同,应用场景拓宽:除可见光视角下的感知,其他光谱波长亦能辅助构建客观世界,因此未来在其他波长(如红外、毫米波、激光等)亦有在特斯拉机器人上应用的潜力。机器人基于特斯拉超算平台和户外数据,将可以独立出门,实现为客户购菜、导盲、遛狗、领航、接送儿童上下学等功能。同时机器人收集到的室内和户外数据可进一步完善全球地图3D网络。其他部位:热管理和语音交互系统单位价值量大幅下降。车端电池较大且对座舱内安全性保障度要求较高,因此需要较为复杂的热管理系统来防止电池过热甚至发生自燃或爆炸现象;特斯拉Optimus电池一共仅2.3KWh,相比model3单车60KWh下降了97%,对应热管理需求下降,仅集成在关节机电系统中。语音交互系统对降噪要求下降,对应价值量下滑。车端语音交互面临较多杂音,对噪声处理能力要求较高,对应成本较高。而人形机器人面对的环境以安静的室内居多,对降噪能力要求小。

6、相同点2:与车端共享供应链

预计Optimus与车共享AI、芯片、算法、热管理、摄像头体系。

成本和效率上看:车型上已经采用的热管理、摄像头和芯片等硬件,可以直接复用车端零部件,利于后续批量化购买和生产,规模优势助力成本管控,与成熟供应商扩展在机器人领域的合作可以减少前期认证工作等,从而提升开发效率。

技术上看:依托特斯拉成熟的自动驾驶技术,Optimus核心模块技术领先。根据特斯拉发布会,Optimus会直接采用车端自动驾驶系统已经训练成熟的AI、算法和芯片体系,这些环节基本由硬科技(自动驾驶、火箭)技术强大的特斯拉公司自研。Optimus机器人类似有双腿无四轮的电动车,与智能电动车的核心运维结构相似,都具有感知系统(摄像头、传感器)、决策系统(AI、芯片、算法)、动力系统(电池)、执行系统(电机、减速器)等,其中决策系统是机器人厂商的主要匹配环节,而特斯拉在车端拥有全球最领先的自动驾驶决策系统,将其移植到机器人身上比其他从零开始研发的机器人更有先天优势。

轻量化解决方法:(1)使用碳纤维作为躯干材料,由于碳纤维质量轻且具有较好的弹性和强度,可用于机器人的躯干和四肢等细小部位,对于减轻整备质量具有最显著的帮助。(2)使用高能量密度电池,在提供充足电能的同时,具备较小的体积和质量。(3)采用轻质量的运动系统构件,如采用空心杯电机和谐波减速器,对比类似性能竞品可减少30%以上的体积和质量。(4)一体化成形:机电一体化,减少焊接部位的结构件数量和质量。

高输出密度解决方法:(1)电池端在材料上采用高镍三元正极材料,同时配备PET铜箔、低厚度隔膜、添加LiFSI等能提升电池能量密度的材料,工艺上选用刀片电池等能提升体积利用率的电池形状和箱体设计,利用CTP等技术直接将电池与机器人躯体进行集成。

高抗摔能力解决方法:(1)主动安全:优化避障系统和自动行驶系统,主动降低机器人磕碰和摔倒风险。(2)被动安全:采用安全气囊、防磨损橡胶等。

1、一体化关节是最重要的发展方向,性价比亟待提升

关节的结构:旋转关节=无框力矩电机+谐波减速器+双编码器+力矩传感器+交叉辊子轴承输出。线性关节=力矩电机+丝杠导轨+力矩传感器。其他关节:手部关节、腰部关节、膝部仿生设计。

关节是实现机器人行动和执行任务的关键技术部位,技术不成熟对于机器人就相当于人没有健全的四肢。当前机器人的关节面临的问题有:(1)成本高,特斯拉采用海外厂商定制电机和减速器等零配件,综合成本高。(2)体积大,Optimus关节一体化程度不高,肩部、大腿等部位的关节体积与2021年特斯拉机器人概念形态仍有差距。

降本途径:电机=铜成本+加工工艺,未来成本不会低于钢材、钕铁硼永磁体和铜线等原材料本身的价格。电机成本预计占关节成本比重约40-50%,成本根据功率和扭矩大小和供应商不同,价格从几百到两千元不等。预计随技术提升和规模效应增加,电机成本会逐步靠近原材料成本。减速器=材料+加工工艺,进口目前约3000元/个,国内一般低于2000元/个。减速器占关节成本比重约20%。其他:驱动模块、传感器、碳纤维等。由于机器人有28个运动关节,内外传感器将达到数十个,且关节电机需要配备驱动模块(包含MCU或ESP等),合计成本占比较高。而碳纤维成本为2-4万元/吨,同时每个部位的加工费用较高,未来预计跟随产能提升而有规模效应。

2、低速高扭电机,减少减速器成本

3、碳材料质量轻弹性强,机器人轻量化必备

碳纤维拥有质量轻、弹性强的特点,用于机器人可以减轻重量并增加弹性和强度。一般手部可使用的碳纤维是碳纳米管、碳纳米管纤维螺旋纱线、石墨烯纤维螺旋纱线、复合纤维螺旋纱线、石墨烯网格纱线。足部和其他骨骼可用普通碳纤维。

手部碳纳米管纤维与电池负极使用的碳纳米管原材料相同。碳纳米管纤维由碳纳米管阵列纺丝制备碳纳米管纤维丝,而后采用酸溶液进行处理和牵伸,合并制备成碳纳米管。这种碳纳米管纤维原材料与负极碳纳米管一样,因此未来大批量运用后,天奈科技、集越纳米和黑猫股份等有碳纳米管产品储备的公司有望受益。但目前碳纳米管纤维尚无批量运用。

4、高比能量需求迫切:电池材料齐上阵,向高能量密度发展

5、安全件降低摔倒概率,减少维修成本

主动安全:(1)模拟系统:特斯拉车端撞击模拟模型具有3900万个自由点,可以沿用于机器人的防撞击模拟。(2)自动驾驶系统:特斯拉可通过基于先进的自动驾驶系统,开发自动避障和机器人平衡机制,主动降低机器人摔倒和摔坏的风险。主动防摔作用机制如下:通过摄像监控单元对机器人将要通过的路段进行监控和识别处理,摔倒状态记录单元结合障碍物识别信息以及脚部协调信息对智能机器人摔倒前动作状态进行记录,通过智能控制终端对智能机器人脚部协调进行重新规划,实现机器人自动学习功能,通过矫正方式模拟单元及时对机器人摔倒后的脚部动作进行协调,减少机器人摔倒次数。

被动安全:安全气囊或有较多应用空间。机器人探测到有摔倒迹象(从失重速度、倾斜角度等多个维度检测摔倒状态)便可以在数毫秒内迅速展开安全气囊达到保护作用。当前用于老人防摔的安全气囊马甲均价约3000元,若车用安全气囊用于机器人,则成本可以缩减至约200元。

1、热管理:三花智控—特斯拉汽车热管理供应商

三花智控率先开拓商用制冷、汽车热管理领域,并切入海外市场,先发优势明显。与竞争对手相比,三花智控近10年基本聚焦于主营业务,并更早地开展海外、商用市场的开拓,提前布局新能源汽车业务,在新能源汽车客户开发认证和订单获取方面一直保持领先。

立足热管理产品,不断延拓应用边界。三花智控制冷零部件产品包括四通换向阀、电子膨胀阀、电磁阀、微通道换热器、Omega泵等,全球市场份额第一。三花智控是第一家把电子膨胀阀应用到新能源汽车上的公司。基于技术共通性,目前三花智控已实现车用热管理核心部件全覆盖,主要产品有电子膨胀阀、电子水泵、热力膨胀阀等。

三花智控客户结构优质,有大客户示范效应。三花智控产品优质,制冷器件已切入大金、开利、美的、格力、海尔等知名家电企业供应链中,车用热管理产品已切入丰田、奔驰、大众、法雷奥、特斯拉等企业中。

2、热管理:银轮股份—深耕热管理,成就国产龙头

银轮股份经历国企改制、品类拓展、国际化布局三阶段,已成为热管理行业龙头企业之一。银轮已确立乘用车和新能源热管理、商用车和非道路热管理、尾气后处理三大产品平台,并形成了亚洲、欧洲、美洲三大总部,客户遍布北美、欧洲、中东等全球40多个国家和地区。

客户资源优质,全球化生产布局满足爆发性需求。银轮不管是在系统集成能力还是研发创新能力上都得到国内外新能源知名客户的高度认可。目前银轮新能源热管理业务已经覆盖头部企业。

3、结构件:拓普集团—打造平台化战略,绑定大客户驱动高增长

拓普集团主要业务包括,1)减震器与内外饰:传统核心业务,处于国内龙头地位。2)轻量化底盘:自2015年量产锻铝控制臂,2017年通过收购福多纳切入副车架、转向节领域。3)智能驾驶:自2017年量产电子真空泵EVP,预计2022年量产智能刹车系统IBS,满产可实现年50万辆车的配套能力。电动尾门系统等智能座舱产品已量产。4)热管理系统:自2021年量产热泵总成、电子膨胀阀等热管理产品,21年营收12.85亿元,22H1营收6.16亿元。5)空气悬架:空悬系统工厂已经落成,年产能将达200万件。6)一体化压铸件:2022年量产7200T一体化超大压铸后舱,进入一体化压铸赛道。

顺应行业变迁拓宽客户群,借力核心客户快速成长。顺应汽车行业合资品牌领先(2014年以前)-自主品牌突破(2015-2018年)-造车新势力崛起(2019年至今)的变化趋势,拓普集团第一大客户经历了从上汽通用-吉利-A公司的转变。受益于核心客户销售放量,拓普集团营收实现跳跃式增长,从2011年的16.9亿元增长至2021年的114.6亿元,CAGR达21.1%。

友好的客户关系与高客户粘性保障新业务持续导入。1)A公司:自2016年起陆续切入A公司ModelS、Model3供应链,配套减震器、内外饰、轻量化底盘,2021年起供应热管理总成产品。2)吉利:2015年以前吉利已成为拓普集团前五大客户,拓普集团减震器、内外饰、底盘系统及智能驾驶产品全面切入吉利供应链。3)上汽通用:2001年起,减震器配套上汽通用,2015、2016年拿下通用全球平台GME2XX和GEM订单,目前为上汽通用供应减震器、内外饰、底盘系统及智能驾驶产品。

营收与净利大幅增长。2021年,拓普集团营收114.6亿元,yoy+76%;净利润10.2亿元,yoy+61.5%;2022H1拓普集团营收67.9亿元,yoy+38.2%;净利润7.2亿元,yoy+54.7%。营收、净利润大幅增长主要系拓普集团新能源车企客户大幅放量所致。

1)减震器与内外饰业务:16-21年,减震器业务营收从19.4亿元提升至33.5亿元,营收占比从49.9%下降至29.2%;内外饰业务营收从15.9亿元提升至35.8亿元,营收占比从40.8%下降至31.2%。2022H1减震器及内外饰业务营收分别为18.3、21.5亿元,营收占比分别为27%、31.7%。减震器与内外饰是拓普集团传统核心业务,营收占比下降主要系轻量化底盘、热管理等前瞻布局业务增长较快。

2)轻量化底盘业务:16-21年,轻量化底盘业务营收从2.5亿元提升至26.2亿元,营收占比从6.4%提升至22.9%;2022H1轻量化底盘业务营收17.8亿元,营收占比为26.3%。主要系拓普集团通过收购浙江家力和四川福多纳拓宽产品线、新能源车企客户快速拓展。

3)智能驾驶业务:16-21年,智能驾驶业务营收从1.1亿元增长至1.8亿元,营收占比从2.9%下降至1.6%;2022H1智能驾驶业务营收0.93亿元,营收占比为1.37%。主要系智能刹车IBS产品尚未大规模量产。

4)热管理业务:是拓普集团业绩的新增长极,21年热管理业务营收12.8亿元,营收占比11.2%;2022H1热管理业务营收6.2亿元,营收占比为9.1%。主要得益于A公司销售快速放量。

受到原材料涨价等因素影响,毛利率有所下降。2018-2022H1,拓普集团毛利率从26.9%下降至21.4%。主要原材料、运输费、人工等成本上升明显叠加拓普集团资本性开支大幅提升所致。

4、电机:鸣志电器—电机&控制器领先,已实现全球化布局

全球驱动器供应商,业绩长期稳健增长。鸣志电器是全球领先的电机及驱动系统制造商,在步进电机、伺服电机、空心杯电机及前述电机的驱动系统等方面实现了深入布局,同时掌握了运动控制领域的控制电机研发、驱动控制、尖端制造、产品系统集成等技术,核心优势明显。2017-2022年上半年,控制电机及其驱动系统产品为鸣志电器最主要的业务板块,此板块的营收占比逐年增加,2021年为77.29%(贸易类产品板块为13.81%),2022年上半年增加到79.37%(贸易类产品板块为11.90%)。

得益于鸣志电器布局的新兴、高附加值应用领域业务取得的快速成长,以及鸣志电器通用自动化,驱动控制系统类业务的快速成长,鸣志电器的境内外业务均实现了较快发展。2021年营业总收入实现大幅增长,为27.14亿元,同比增长22.70%,归母净利润为3.06亿元,同比增长30.9%;2022年上半年营业总收入为12.68亿元,同比下降1.90%,系疫情防控停工停产所致,归母净利润为0.7亿元,同比下降45.36%,系鸣志电器太仓生产基地试运行导致的成本增加以及防疫费用增加所致。

鸣志电器近年持续改进生产工艺、加大技术开发、提高自动化水平、优化生产基地布局,毛利率和净利率维持在较好的水平。2021年鸣志电器整体的销售毛利率略有下降(为37.66%),主要是受到人民币汇率波动的影响,销售净利率保持增长(为10.37%);2022年上半年销售毛利率回升至38.49%,系新兴高附加值应用领域业务占比提升,销售净利率下降至5.57%,系鸣志电器太仓生产基地试运行导致的成本增加以及防疫费用增加所致。设备状态管理系统产品为鸣志电器毛利率最高的板块,营收占比较少;控制电机及其驱动系统产品为鸣志电器最核心的业务板块,毛利率维持在较高水平(约为40%)。

独特的差异化竞争策略提高鸣志电器产品的竞争优势。鸣志电器立足于应用的高技术领域、高附加值领域和新兴市场,通过与国内外主要客户的广泛磨合与认证,与全球客户之间培养长期、稳定的战略供应链,充分发挥鸣志电器产品的品牌美誉度。鸣志电器产品并不拘泥于传统的应用领域,而是重点布局高端应用领域,以满足各种应用的设计需求为出发点,特别是满足客户对各种严酷使用场景的苛刻要求。鸣志电器在全球最主要的工业区设立分支机构,通过独特的销售模式,将技术、销售和服务直接延伸至客户的设计开发阶段。通过并购实现核心业务的技术和产品升级,通过整合完善鸣志电器在全球市场的产品能力和业务模块化能力,从而能够快速打入重点市场。

5、微电机:恒帅股份—清洗系统隐形冠军,新品拓展致21年收入高增长

以流体和电机技术为核心,实现产品横向和纵向拓展。恒帅股份成立于2001年,恒帅股份最核心产品为清洗泵(核心部件为微电机),全球龙头,市占率约30%以上。恒帅股份产品矩阵主要分为两大类:流体技术产品和电机技术产品。在流体技术和电机技术基础上,恒帅股份从横向和纵向两个方面拓展产品矩阵:1)拓展微电机和流体技术在汽车领域新的应用产品,典型的产品包括:后备箱电机、侧开门电机、ADAS传感器的主动感知清洗系统、热管理系统的冷却岐管、电子循环泵等;2)由单一电机配套向总成化、系统化产品配套发展,“1+N”的产品开拓机会,典型的产品包括:清洗系统(清洗泵+液罐、管路等);隐形门把手驱动机构、充电小门执行器(电机+执行器)。

受益于新产品/项目量产,2021年微电机收入大幅增长。2018-2020年全球汽车销量呈下滑趋势,2017-2020年恒帅股份收入相对平稳,收入结构主要以清洗系统和清洗泵为主(分别占比30%-45%和42%-46%)。2021年恒帅股份微电机收入1.7亿元,同比增长108%;2022年上半年微电机收入1.1亿元,同比增长34%,主要是尾门电机、电动门把手执行器、充电小门执行器等新产品和新项目量产所致。

实控人30年深耕微电机领域,净利率高达20%。恒帅股份实控人30年深耕微电机领域,毛利率和净利率高达40%和20%左右,超越汽零优秀龙头公司。实际控制人许宁宁在微电机领域拥有30多年的研发+产品+生产经验,并一直专注于微电机领域。2017-2020年恒帅股份毛利率维持在40%左右,净利率维持在20%左右,保持较高水平。2021年毛利率虽然有所下降(主要是受会计准则调整、原材料上涨和海运费影响),但净利率仍维持19%以上。从ROE的角度,恒帅股份ROE20%以上,超过汽车零部件优秀的龙头公司,如福耀玻璃、星宇股份、德赛西威等。

微电机隐形冠军,管理优秀,纵向一体化下高盈利。恒帅股份是全球清洗泵隐形冠军。恒帅股份实控人深耕微电机30多年,拳头产品清洗泵做到年销量1300多万套,全球市场份额超过20%。恒帅股份的客户包括汽车主机厂(如广汽丰田、东风本田、广汽集团等)和一级供应商(通过庆博雨刮、曼胡默尔、东洋机电、劳士领等间接配套现代、起亚、宝马、奔驰等)。

恒帅股份通过产品平台化、自动化、一体化,建立管理和成本优势。具体体现在:产品平台化、标准化,提升生产效率和品质,降低成本。清洗泵为恒帅股份的主要产品之一,其核心组件为清洗电机,以清洗泵的核心组件清洗电机为例,恒帅股份采取平台化的产品战略,通过微电机标准化实现了电机开发平台覆盖全系列清洗电机产品;同时针对清洗电机、清洗泵的其他零部件,恒帅股份采用标准化的设计理念,实现了清洗电机、清洗泵绝大部分零部件的标准化。智能化全自动生产线自主研发,提高生产效率。恒帅股份组建了专门的研发团队,以智能化设备代替人工建立全自动生产线,目前恒帅股份已经完全具备微电机车间全自动生产线的自主研发、设计及集成能力。恒帅股份单条电机自动化生产线集成了多台高清影像系统、多台四轴或六轴日本电装(DENSO)机械手、日本安川伺服电机或松下伺服电机、松下传感器等先进设备,恒帅股份研发的喷嘴生产线还集成了多台日本IAI电缸、三维力传感器等先进设备,通过恒帅股份自主编写的程序,搭配恒帅股份自主研发设计的工装夹具。

纵向一体化提升盈利能力、拓展单车价值量。恒帅股份将生产微电机、清洗泵、清洗系统产品所必要的一些外购部件,如微电机机壳冲压生产工序,洗涤壶、加液管、冷却歧管及该等产品所需的注塑件生产工序等逐渐纳入生产环节,产业链纵向一体化带来成本控制优势。得益于产业链纵向一体化,清洗系统毛利率比清洗泵高10个百分点。恒帅股份已具备洗涤液罐、清洗泵的注塑件外壳、液位传感器、喷嘴、加液管、壶盖等注塑模具、吹塑模具及电机机壳的冲压五金模具开发设计能力。目前按照恒帅股份测算,清洗系统自制和外购清洗泵,毛利率相差6pct;清洗泵自制和外购清洗电机,毛利率相差12pct。通过纵向一体化,恒帅股份清洗系统的毛利率比清洗泵高出10个百分点左右。

由电机拓展至模块系统,实现产品1+N,提升单车价值量。依托电机作为基石产品形成的良好口碑,恒帅股份在各细分应用场景中由单一电机配套向总成化、系统化产品配套发展,提升整体单车价值量和盈利能力。恒帅股份已在隐形门把手和充电小门领域实现“电机+执行器”的产品拓展,未来有望向集成度更高的系统产品发展,并且在更多的应用场景上发掘“1+N”的产品开拓机会。

恒帅股份毛利率、净利率优于汽车零部件细分龙头。基于恒帅股份产品平台化、自动化、一体化建立的成本和管理优势,恒帅股份毛利率接近福耀玻璃(汽车零部件优秀公司,通过产业链一体化、优质管理提升盈利能力),净利率超越汽车零部件优秀的龙头公司。

6、减速器:绿的谐波—率先实现谐波减速器国产替代

精密谐波减速器是机器人三大核心零部件之一,绿的谐波率先实现国产替代。绿的谐波主营业务是谐波减速器、机电一体化执行器及精密零部件。经过多年技术研发,打破了国际龙头在谐波减速器方面的垄断,率先实现谐波减速器的规模化应用。绿的谐波减速器主要应用领域为工业机器人、协作机器人、服务机器人和数控机床等高端制造领域。当前绿的谐波在国内谐波减速器市占率已上升至25%左右。

受益于下游市场的持续扩张,绿的谐波营收开启高增长。我国谐波减速器行业处于成长期阶段,市场成长迅速,当下我国虽然已成为全球最大的工业机器人市场,但以精密谐波减速器产品为代表的核心零部件总体供给量存在较大缺口,随着行业内企业规模化生产的实现与下游工业机器人等产业的快速发展,整体来看,绿的谐波营收和归母净利润持续高速增长,2021年同比分别增长110.48%、130.56%。

绿的谐波客户质量优,已有配套人形机器人经验。谐波减速器主要终端客户包括新松机器人、华数机器人、新时达、埃夫特、广州数控、遨博智能、亿嘉和、埃斯顿、优必选、配天技术、UniverdalRobots、Kollmorgen、VarianMedicalSystem等国内外知名品牌及制造商。其中优必选、埃斯顿等都有人形机器人产品。

绿的谐波竞争优势明显,盈利能力强劲。绿的谐波凭借产品和技术优势在业内建立起了较高的品牌知名度,已成长为行业领军企业,在国内工业机器人谐波减速器细分领域竞争优势明显。除2020年外,绿的谐波减速器产品毛利率均保持在50%以上,绿的谐波整体的销售毛利率水平维持在47%以上,处于同行业较高水平,竞争力凸显。2017-2021年,绿的谐波整体的销售净利率逐年增加,2021年为42.87%,2022年上半年略微下降至37.83%。

自主完成一体化生产,实现减速器产品全产业链覆盖。绿地谐波是国内少数集自主研发、设计、生产及销售为一体并实现谐波减速器规模化生产的公司,打破了国际龙头公司在谐波减速器方面的垄断,具有较强的精密加工能力。绿的谐波实现了从基础原材料的研究和选择、零部件粗加工、精密加工到谐波减速器整机装配的全产业链覆盖,充分管控产品性能和质量,大大降低生产成本,增强了上下游协同开发能力和服务反应能力。为了更好满足下游产业的需求,绿的谐波能够持续进行产业链横向拓展,积极研发机电一体化减速模组、伺服传动系统、机器人关节等本体所需的主要精密部件,在全产业的价值链内更好地配置生产资源。

7、齿轮及减速器:双环传动—高精密齿轮龙头

双环传动专注于齿轮传动产品制造,目前的主要产品为乘用车齿轮、商用车齿轮、工程机械齿轮、减速器及其他产品,其中乘用车齿轮营收占比最大(2021年和2022年上半年分别为45.25%和52.06%),减速器及其他产品营收占比扩大(2021年和2022年上半年分别为4.95%和6.13%)。主要应用领域涵盖汽车的动力总成和传动装置包括变速器、分动箱等,新能源汽车的动力驱动装置如混合动力变速器以及各类纯电驱动电机与减速传动齿轮,非道路机械(含工程机械和农用机械)中的减速和传动装置,以及在轨道交通、风力发电、电动工具、机器人自动化等多个行业门类中的驱动、传动应用场景。

盈利能力回升。2017-2020年,双环传动销售毛利率和销售净利率呈下降趋势,系公司扩大产能,产能利用不饱和,折旧费用大幅增加所致;2021年和2022年上半年,公司的销售毛利率和销售净利率回升,2021年分别为20%和7%,2022年上半年分别为20%和8%。

长期的技术沉淀提升品牌优势,新能源客户订单持续增长。双环传动与全球领先的新能源制造车企和电驱动制造厂商形成战略合作并实现批量出货。2021年双环传动首次获得直接出口欧洲的新能源汽车驱动系统齿轮项目,由双环嘉兴根据约定的供货量每年向PPeT提供指定的齿轮产品的批量供应。2022年上半年双环传动新能源汽车齿轮营业收入共计7.8亿元,同比增长337.51%,并在6月底已建设完成年化260万台套的电驱动减速箱齿轮产能,按照下游客户的需求双环传动预计在第四季度完成年化400万台套电驱动减速箱齿轮的产能建设。

长沙途达老司机,挑战成佛坡,大家一起测评下

跑一次1300公里高速才发现,本田CRV太稳,比德美系强太多

开到报废都开不坏的4款好车,颜值高、便宜省油、耐用保值率还高

山西退休大哥一万元把二手面包车改装成房车,经济实用旅居方便

跑高速开保时捷帕拉梅拉遇到奥迪A6L,苦不堪言丢人追不上!

打死都不要去买的5款二手车,想去捡漏的,千万别去捡!

30岁若能开上它就算成功,2.0T有237马力,7.5秒破百,放弃汉兰达

12.6万买车开完马自达cx5,3000公里后,差劲想砸车!

降价后“卖爆”了!丰田RAV4荣放跌到13.58万,家用性价比确实高

THE END
1.青岛海尔取得立式空调室内机专利,以更小体积的驱动机构实现滑板滑动金融界2025年1月1日消息,国家知识产权局信息显示,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取得一项名为“ 立式空调室内机 ”的专利,授权公告号 CN 222230702 U,申请日期为2024年1月。 专利摘要显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立式空调室内机,其包括机壳、滑板和至少一个驱动机构。机壳开设有连通机壳内外空间的开口。滑板在一关闭位置与https://m.163.com/dy/article/JKR2VD3L0519QIKK.html
2.重庆市江北区生态环境局拟审批重庆海尔热水器自制项目区域配套重庆市江北区生态环境局审查以下建设项目环评文件,现公告有关环评信息,接受社会监督,公示期为2024年5月21日—2024年5月27日。反馈意见受理方式为电子邮箱:jbhbjgk@163.com,传真:02367872803。通讯地址:重庆市江北区金港新区19号江北区政务服务大厅三楼生态环境窗口,邮编:400025。申请人和利害关系人可自公示起5个http://www.cqjb.gov.cn/bm/qsthjj_71921/zwgk_73798/fdzdgknr_73800/zdxmhjpj/jsxmhp/202405/t20240521_13224317.html
3.目的是提高空调产业供应链一体化程度,提升零部件自制比例,从而降近期海尔智家宣布与海立股份共建压缩机合资公司,目的是提高空调产业供应链一体化程度,提升零部件自制比例,从而降低成本,带动空调产业收入和盈利能力的增长。 回想过往,海尔本有机会在2017年拿下海立,奈何格力搅局,最终作罢。 时过境迁,面对空调产业规模巨大的国内市场、快速增长的海外市场以及持续爆发的新能源车市场,除了https://xueqiu.com/4004658465/242020105
4.做实验范文12篇(全文)“三定”即定橱、定格存放、定人使用;“三不放”即使用后的器材有水珠不放, 未擦净和上油保护的不放;缺少零部件或损坏未经修复的不放;两个“三统一”即一个是桌椅、实验小组、仪器和药品编号三统一, 另一个是账目、实物、标签三统一;“五防”即防尘、防潮、防锈、防磨损、防破碎。为了防止金属生锈, 除了用https://www.99xueshu.com/w/ikey5b7001q7.html
5.海尔智家(600690.SH)经营分析PC与此同时,海尔不断提升注塑件等零部件自制率,增强了产品的成本竞争力。在渠道拓展方面,海尔坚持与渠道伙伴价值共享的原则,坚实推进网络布局,以及加强终端运营体系与零售能力的精细化运营,确保了品牌在线上线下的强劲可见度。在线下市场,海尔的实体零售店网络已覆盖全国61%的优质区域,并成功拓展至乡镇市场,在乡镇区域的http://f10.eastmoney.com/f10_v2/BusinessAnalysis.aspx?code=sh600690
6.海尔集团成本控制分析.docx海尔集团的零部件大部分属于自制,而海尔集团又是一家家电制造企业而不是零部件制造企业,这样与自身的文化背景产生冲突,加大了成本的力度降低了企业的生产效率。这样的结果会导致海尔集团在成本管理方面不能做到全面控制,达不到最优的效果。5.1.3自营物流,销售成本过高表1:海尔集团利润表(部分)单位:亿元年份2015年2016https://www.renrendoc.com/paper/318217392.html
7.海尔招标网重庆海尔空调器有限公司 重庆海尔热水器有限公司 重庆海尔洗衣机有限公司 合肥海尔洗衣机有限公司 青岛海尔知识产权法律事务中心 大连海尔空调器有限公司 顺德海尔智能电子有限公司 青岛海尔国际旅行社有限公司 青岛海尔家居集成股份有限公司 青岛海尔零部件采购有限公司 http://www.haierbid.com/QuestionList.htm
8.海尔智家2022年年度董事会经营评述股市直击股票报告期内,家用空调通过夯实网络布局、显著提升经销商与消费者口碑,增加零部件自制与深度整合供应链等举措,驱动份额明显提升:根据中怡康数据,2022年海尔家用空调线下零售额份额同比提升2.8个百分点,达到19.5%;线上零售额份额同比提升0.8个百分点,达到14.4%。在高端市场(挂机单价>4,000元,柜机单价>10,000元)零售额份额提http://wap.stockstar.com/detail/IG2023033000032189
9.全球领先!自制率超90%!走进这一工厂,“智造”超乎想象→作为净水行业领先的无人化、自动化、智能化注塑车间,海尔净水工厂拥有65台全段位注塑机、6条生产线,覆盖全系列涉水注塑件生产。 同时行业内领先布局VOC碳排放处理系统,从原材料到环境实现绿色环保。 无人注塑车间的应用一方面保证涉水零部件生产过程中的环境安全,另一方加强制造过程的品质管控,为产品提供高品质的核心零https://news.hubeidaily.net/mobile/c_1991907.html
10.业绩快报美的置业前三季度营业总收入487海尔智家归母净利117截至期末,海尔智家总资产2296.08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所有者权益917.02亿元。 2022年前三季度毛利率达到30.5%,较2021年同期上升0.2个百分点。毛利率提升主要得益于公司优化产品结构和型号竞争力,有效实施供应链全流程成本管理及通过研发及销售全流程协同减少SKU数量;优化二、三级供应商的管理及提高零部件自制比例,以https://m.loupan.com/anqing/news/201401/5001687
11.青岛海尔股份有限公司第六届监事会第七次会议决议公告::全景证券根据监管规定,结合青岛海尔股份有限公司及其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实际情况,2009年4月27日,公司与青岛海尔零部件采购有限公司、青岛海尔国际贸易有限公司签订《采购配送合同》,委托其采购配送物料;公司与海尔集团财务有限责任公司签订《金融服务协议》,由海尔集团财务有限责任公司向公司提供存贷款、结算等金融服务;公司与https://www.p5w.net/today/200904/t2317982.htm
12.智能制造典型案例海尔(精选6篇)供应商价值链成本战略是基于企业对价值链的前端需求细分而建立的:基于大规模定制的供应可以通过简单公平交易和合作关系捆绑来实现, 而基于市场变化的关键零部件的持续改进则需要战略合作来完成。为了跨越前向一体化边界的锁定效应, 优化上游供应链成本, 海尔实施了以交易成本为核心的供应商价值链成本战略。海尔作为家电产https://www.360wenmi.com/f/filewe6p7o93.html
13.极客DIY0、前言 本文只是记录一下自己之前做的一个业余项目,在零部件购买时踩了不少坑,在制作时并未考虑作为教程故某些步骤也不符合规范,全文仅供参考,笔者反对任何离子推进小车XXXXXXXXXXXXXXXXXX/v_show/id_XXXXXXXXXXXXXXXXml离子推进小船XXXXXXXXXXXXXXXXXX/v_show/id_XXXXXXXXXXXXXXXXml还有各种自制的飘升机XXXXXXXXXXXhttps://www.kechuang.org/f/164?d=featured
14.从格兰仕经验中汲取成本管理的精华下载.pptx自制零部件产成品在内销和外销之间调节生产能力设备本钱设备全部采用一流设备,保证生产效率;整合,低本钱搬来跨国公司的生产设备;全员生产保全〔TPM〕。〔三〕销售本钱经销商合作厂商合作,共同降价在大降价的过程中要求经销商配合,降低毛利率利益回报现款现货降价完全补水销售队伍格兰仕80多亿元的销售额由160名销售人员完成https://m.taodocs.com/p-6020494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