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该公司的新产品已经发布,并一直在帮助焊接板,但发现他们的焊接水平需要提高。我一直认为焊接技术是可以的,但事实证明,我太年轻了,我可以焊接一个小插件感觉很好,在洞板焊接直接插入这只电子专业童鞋没有压力。
焊接对硬件老司机来说很熟悉。我只是一个普通的初学者。请给我更多的建议和笑声。
一个可调温的焊台似乎是必不可少的,不然怎么知道烫到你的烙铁是多少度的呢哈哈~~~有了焊台,(大)刀头烙铁(宽度大概2mm以上刀头有两种厚度,建议选择一种)也成了标准(反正我用尖头烙铁焊贴片很疼),加上(直径0.8mm,,1mm如果太粗,质量好,流动性强,引脚粘连容易脱落。如果质量差,杂质多,不拖两次就拖不动,焊接样板就疯了)焊锡和海绵(少焊接海绵也可以,如果经常焊接,建议使用透明胶用剩余纸卷,用纸皮底部,透明胶完全粘(做碗形状),用来扔锡,将烙铁嘴到圆圈中心,然后烙铁摇圆圈,多余的锡会由于惯性落入纸圈(类似于摇烟灰动作),所以不会到处)、焊剂,(热风枪),(洗板水)焊接大家族是齐人。
使用烙铁要注意几点:
简单来说说贴片元件的标识。你知道,你甚至找不到电阻电容值的表示!
直标法
直接标记方法用数字和单位符号在贴片电阻表面标记电阻值,允许误差直接用百分比表示。如果贴片电阻没有注明偏差,则为±20%。直直标法中,用单位符号代替小数点直标法一目了然,但只适用于大体积元件,不能在国际上使用。
也就是说,直接写数值和单位,比如我们常说的100Ω、4K7(4.7K)、220uF等。
数码法
比如103电阻,就是10后加三个零,所以是10000,单位Ω,即10K电阻,同理,331电阻就是330欧拉。对于电容,单位是pF,如104电容,就是100000pF=100nF=0.1uF。
特别要注意电容的单位转换,pF最小,到nF,再到uF,最后F。1F=10^6uF=10^9nF=10^12pF
以下是我最近接触的一些部件,说明不同部件焊接的注意事项。
QFP封装
这样芯片就固定好了,然后就开始焊接了(很多元件都是先固定,再焊接的套路),焊接时也要注意:
油管上有视频专教焊接QFP芯片的:ProfessionalSMTSoldering:HandSolderingTechniques-SurfaceMount。
QFN封装
注意事项:
电容电阻等二端元件是最常见的了,比较常用的焊法是:先给一边焊盘上锡,用镊子焊上一边固定,再焊另一边。这种方法最大的好处就是易于调整元件位置(因为有镊子辅助),所以焊好的元件看起来整齐美观。缺点也很明显——效率太低(也是因为要拿镊子)。尤其在面对有大量元件的PCB时,一个一个脚的焊似乎有点慢……
现在我会用一种“烙铁粘元件”的快速焊接方法,牺牲元件排列美观换更高的效率。这种方法也是公司的大神工程师教我的,不需要镊子就可以同时焊好元件的两个脚,效率加倍,步骤如下:
其中用烙铁去“粘”元件是关键的一步,技巧是慢慢用烙铁靠近元件侧边,轻轻地接触。要注意的是烙铁头有锡才有粘性,但锡不能过多,否则液体的表面张力会让元件难以控制。如何让烙铁头覆上薄锡呢?先加锡,再沿着烙铁方向抖几下即可(想象一下扔飞镖的手部动作),实际焊接中也是很少用海绵的,多余的锡都是直接抖掉,所以这个“抖”的动作很重要(海绵会把锡擦得太干净反而不好,有脏东西时才用,直接抖掉就能很自然地留下一层薄锡)。
用镊子反而容易造成虚焊,而用锡把元件扶正可以大大减少虚焊的概率。
用这种焊法时不能一味求快,在追求速度的同时也要确保质量,尽可能把元件焊整齐,千万千万别虚焊。此外锡量也要控制好,两边成球状那种已经算多了,不多不少刚刚好的状态应该像这样(IPC标准):
一些比较大比较高的贴片电解电容和二极管,烙铁不能同时加热两端,要注意焊盘不能上太多锡,否则会出现元件一边高一边低的尴尬局面。
像USB、SD卡、SIM卡等插座,都要先焊引脚,再焊固定脚,因为先固定插座的话位置不准就调不了了,注意别焊歪。对于有固定孔的插座,像Micro-USB,在焊好引脚后要把板子翻过来,在固定孔反面加锡,让焊锡一直流到元件一面固定。原因在于某些Micro-USB座不完全封闭,在元件旁焊接固定时很容易把锡弄到插孔里堵住,这样插头就插不进去了(一句话,有洞的脚在背面焊)。
还有一种更恶心的排线插座叫“FPC插座”,引脚非常密,而且粘锡很严重,需要用大量松香才能搞定,一般的那种黏糊糊的助焊剂也不太行,反正我焊坏了不少。
要想更高效、可靠地焊好一块板子,是要遵循一定的原则(如“先小后大”)的,不可乱来,更不是看哪个元件顺眼就焊哪个。一般我拿到一块板子后的处理流程是:
PS:对于电路比较复杂的PCB,应该先焊接电源电路,测试各点电压值正常后再焊接数字电路部分,要以模块为单位,边焊边测,及时排除问题,保证电路的正确连接。
当然不一定要完全这样来焊,具体要根据元件和PCB的差异自行摸索出最适合的次序。
焊点不光滑
引脚黏连
插件的焊孔被焊锡堵住着实很让人头疼,用吸锡器吸半天也吸不出来?或者用东西钻好久也没通?其实还有更简单的方法,那就是——敲!利用液体的流动性和张力,加上伟大的牛顿第一定律(惯性),便可完美解决问题,不妨尝试一下:
注意动作不要过于暴力,不然很容易把板子敲坏。要知道,没有什么焊孔是敲一次通不了的,如果有,就加锡多敲几次。PS:过大的PCB不适合用这招
这种方法的一个应用就是拆插件,以往都是用吸锡器一个脚一个脚地拆,现在可以直接加一大坨锡全部一起加热,然后趁热把元件整个拿下,再把焊孔敲通,方便快捷。
油管上还有个视频专教拆元件的:DesolderingTechniques。
最后要感谢工程师敢把产品样板交给我焊,看来只有在严格要求下才能发现自己的不足并提高(所以各位要实战啊不能一直焊着玩啊)。虽然接触了许多新的元器件,但缤纷多彩的电子世界里还有更多东西等着我去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