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G数控编程

一、简单电极加工1、什么是电极。2、电极的基本构成和功能介绍。3、火花位的介绍和加工方法。4、电极的重要性和工厂常用方法。5、高速加工介绍和刀具进给参数。6、电极毛坯的定义。7、电极加工刀具的选择。8、电极加工注意事项。9、2D加工与3D加工的区别及使用范围。a.使用配置文件实现安全﹑快速﹑高效的开粗和光刀。

b.使用跟随工件实现高效安全的开粗。

二、胶位电极加工1、电极加工前工艺分析。2、刀具的选择(合理性选择)。3、固定轴加工的应用。4、刀刃加工对电极厚度的要求。5、怎样选择合理的工艺加工不同斜度的曲面。6、铜公成条的加工方法和注意事项。

7、使用跟随周边实现安全﹑快速﹑高效的开粗、以及注意事项。

8、使用部件余量加工火花位以及注意事项。

9、合理的选择刀具实现快速﹑安全的加工以及注意事项。

10、选用合适的球刀光异形面.以及注意事项。

12、使用D10的刀具以跟随周边的切削方式开粗以及注意事项。

13、根据当前铜公的工艺以及上一把刀的切削情况选择合适的刀具进行2次开粗以及注意事项。

15、使用型腔铣参考刀具光分中台平面,大刀无法加工到位的局部平面,使用等高精加工陡峭区域,使用倾斜于工件的进刀方式,时刀轨保持一个切削方向,确保精度和光洁度。

16、D10平刀光平面及分中台2D刀轨火花位的加工方法以及注意事项。

17、D4等高精加工狭小区域。根据不同的工艺要求。选择顺铣或者混合铣。

7、开粗时适当多留一点余量,确保开粗和光刀时铜公不会变形。

8、使用沿部件斜进刀使刀轨保持顺铣,确保精度和光洁度

9、D10开粗。部件余量适当的多留一点、确保在开粗时超薄的骨位不会变形。

10、如何合理的选用刀具2次开粗以及注意事项。

11、如何选择球刀、精加工较薄铜公的异形面以及注意事项。

12、合理的选择平刀精加工超薄铜公;采用合理的切削方式以及注意事项。

13、D10刀具开粗部件余量适当的多留一点、确保在开粗时超薄的骨位不会变形。

14、D3平刀,二次开粗以及注意事项。

15、D2平刀,三次开粗。

16、合理的选择球刀、精加工较薄铜公的异形面以及注意事项。

17、合理的选择平刀精加工超薄铜公;采用合理的切削方式以及注意事项。

四、手机前模电极加工1、外观电极加工前工艺分析。2、清角刀路的使用与刀路优化。3、球刀走固定轴与等高铣接刀注意事项。4、小孔开粗经验。5、利用辅助体协助刀路优化。6、刀路生成时产生可疑几何体的原因分析与解决方案。

7、球刀走固定轴与等高铣接刀注意事项。

9、固定轴清角刀路的使用与刀路优化。

五、手机前模主体电极加工1、电极加工前工艺分析。2、主体电极加工中的注意细节。3、大曲面做中粗程式,提高曲面精加工精度与光洁度。4、清角刀路的优化。5、小刀开粗的方法与注意事项。6、利用辅助体优化刀路。7、固定轴加等高的应用。8、等高切削层的注意事项。9、平底刀加工大斜面的方法。

10、固定轴和等高的配合使用方法以及注意事项。

11、使用辅助体减少跳刀以及保护胶位面不被擦伤、平刀加工大斜面的方法以及注意事项。

12、清角刀路的优化、小孔的加工方法。

六、手机后模罩面电极加工1、电极加工前工艺分析。2、罩面电极加工注意事项。3、清角刀路的优化。4、保护锐角的方法。5、固定轴与固定轴清根组合的应用。6、使用平底刀加工曲面的加工经验。7、采用分开加工的方式,保护锐角。

8、固定轴与固定轴清根组合的应用。

9、使用平底刀加工曲面的方法。

七、立体电极加工1、立体电极的介绍以及加工要求说明。2、如何定义多面加工的加工坐标。3、清角刀路的加工经验。4、做辅助体优化精加工刀路。5、如何查看多面加工电极刀轨是否重叠或者遗漏。6、夹具在多面加工中的重要性。7、多面加工对于薄壁电极的帮助。

8、选用合适的球刀光异形面.以及注意事项。

9、固定轴与固定轴清根的应用。

10、刀路的优化.小孔的加工方法。

11、定义多面加工的加工坐标。

八、玩具模电极加工1、电极加工前工艺分析。2、简化模型的做法与技巧。3、刀具避空的计算方法和干涉检查。4、如何合理的选择刀具进行深槽加工。5、曲面驱动的使用。

6、曲面驱动的使用.复杂铜公辅助体的做法。

7、合理的选择刀具加工深槽。

第三章工厂实际案例教学

精密手机壳系列手机电池盖

手机面壳

手机中壳

实例图解一、电池盖前模电极设计

1、首先先将坐标放置于工件的中心,并对顶部大平面为基准面(电极设计坐标一般为四边分中,对大平面为零)。并将工件移至整个图档的中心位置(方便后面出图)。

2、将产品打开覆于工件上,对比产品将产品裸露出来的面标记为红色面。这些面均为装配位置,在电极设计的时候需要重点注意。

3、首先先将装配位置的电极设计出来,分析出此位置圆角大小为R0.7,由于此工件为淬火料,淬火后工件硬度为HRC48-52,因此后续使用D1R0.5的刀具加工此位置不合适,所以此位置选择放电加工。

4、将其余四个行位装配位置一并设计出来,并挂上电极的基准台。由于这四个位置为装配位,后续涉及到钳工装配,因此为了方便后续飞模,所以将四个位置一并组合(此处使用外挂来做基准台)。

5、枕位位置电极。

6、外观电极设计。

7、整体外观电极。有些产品外观需镜面、细纹或者蚀纹,为了方便后续工艺,一般都会在外观位置设计一只整体电极来放电。

8、出图纸。使用外挂进行出图,标注火花位、粗精公数量、电极放电坐标以及电极尺寸、要求等等内容。

二、电池盖后模电极设计

1、手机电池盖后模部分与前模部分类似,不过碰数的基准面为后模的分型面。后模拆电极首先针对装配位置中的斜顶、行位,这是斜顶位置的电极。由于斜顶位置较为分散,所以设计了三只。

2、行位电极(左)与枕位电极(右)。后模行位电极与前模行位电极一样,涉及后续钳工装配飞模,所以建议组合在一起。右边的是枕位电极。

3、后模大罩电极。现代手机产品要求表面美观、纹路一致,因此针对于现代产品工艺,手机模具都会制作一个设计所有面的电极,对于前模来说就是外观电极,对于后模来说就是大罩电极。这个大罩电极放电中还要装配斜顶和顶出系统一同放电。

4、后续的清角电极与骨位电极,注意加强筋的使用。

三、中壳后模电极设计

1、手机中壳是手机模具里面最复杂的部分,这是块手机中壳后模,首先还是做斜顶位置的电极,采用平移放电的方式。

2、这是一只后模大罩电极,为后模最难的电极,这个电极要求与后模所有曲面位置放电,这里使用的是用产品来设计电极。

3、清除大罩电极没有打完的位置。

4、所有碰穿位置电极。

5、清角电极。

6、骨位电极。

7、所有电极总览。

钢料加工部分一、电池盖加工部分1、了解手机模具常用钢材:NAK80和S136。2、淬火工艺的加工余量设置。3、淬火材料的加工难点。4、电池壳前模、后模以及斜顶、镶件等的加工工艺介绍。5、外观、装配以及模口、扣位的介绍。6、高速加工的最小加工刀具和最小放电余量。7、虎口的加工要求以及避空分模面的解释。8、钢材加工与电极设计之间的配合与交接。9、利用颜色区分平面、曲面或者其它重要位置。10、刀路优化的技巧(辅助体、边界等)。11、试刀、接刀、点数等工厂工艺解释。二、中壳加工部分1、后壳复杂形状的修补对加工的帮助。2、辅助体加工需要注意事项和防止过切。3、清角刀路的优化与等高的区别。4、参考刀具的优点及刀路安全性判定。5、淬火材料加工、使用毛坯余量和IPW方法。6、接刀的使用。7、漏加工的检查方法。8、余量的设置与机床的关系。9、行位的取数方法与加工经验。

实例图解一、电池盖前模加工

1、工件大小为170*110*35,材料为S136,硬度为HRC48-52。由于此工件需要经过热处理,因此需要分两次加工,第一次为热处理前的粗加工,第二次为热处理后的精加工。热处理前工件的加工坐标为工件最高面,并且四边分中。

2、此工件加工最大深度为7MM,加工最大区域为113*60,主要加工区域为中间型腔位置和四边虎口位置,综合考虑,使用D16R0.8的刀具粗加工比较合适。

3、进入加工环境,首先定义加工坐标以及加工几何体。定义坐标是为了给加工提供安全的抬刀间距。定义加工几何体是为了方便后续加工操作。

4、热处理前开粗刀路,使用D16R0.8的飞刀,步距70%、下刀量为0.3、拐角R1、余量0.3。使用边界修剪并控制进刀点。

5、D8的刀具清D16R0.8的刀具所遗留下来的残料,使用参考刀具,参考刀具为D19R1。

6、D3的刀具清D8刀具所遗留下来的残料,使用参考刀具,参考刀具直径为D10。三把刀将开粗做完,之后将工件发往热处理部门进行淬火。

7、工件整体热处理完毕后会发到钳工组,有钳工将工件6个面研磨至标准数后,发往CNC组。工件二次开粗,加工淬火前剩余的残料。使用D8的刀具,余量为0.1。

8、使用D3的刀具走等高和清角刀路来加工后续需要精加工的位置。余量为0.1。并将排气槽加工到数。

9、使用D6R3的刀具加工曲面,中间碰穿的位置余量留0.03,方便后面飞模。

二、电池盖后模加工

1、工件大小110*170*35、材料为S136、硬度HRC48-50。工件需要淬火,分两次加工,第一次加工坐标位置为四边分中,对顶面为零。图为D16R0.8的刀具开粗加工,余量为0.35。

2、D8的刀具清角,余量侧面0.4,底面0.35。

3、D3的刀具清角。由于上面部分残料不多,加上斜顶位置这样加工会有问题,因此修剪后的刀路简单且安全。

4、D3的刀具开粗斜顶槽位置。使用2D刀路加工,简洁、方便、高效。

5、淬火后回来第一次加工,D10清楚之前所剩的残料,余量0.07。加工坐标对底面抬高35为零。

6、D6R3的刀具将中间产品及枕位的位置中粗一下,方便后续放电加工。余量为0.07。

7、D4R0.5的牛鼻刀加工虎口和行位插穿面,行位需放电的面留数。

8、D4的刀具清根。

9、D2R1刀具加工中心流道位置和尖刀平面刻字。

三、手机中壳后模加工

1、工件大小115*75*43、材料为S136、硬度为HRC48-52。工件需淬火,因此分为两次加工。第一次低速机粗加工,使用D16R0.8的刀具,转速2000、进给4000、余量0.4。

2、D16R0.8的刀具开完粗,由于模仁中心与基准位置只有7个毫米,而且加工位置不多,所以直接使用D6的刀具清角。

3、D3的刀具清角,深度为7毫米。

4、D3的刀具加工斜顶槽位置。加工最大深度为12.5。

5、D6的刀具等高中粗D10的刀具没有加工过的位置,余量为0.07。

6、D3刀具再次清角,并将后续需要精加工的面先加工一次。深度7。

7、D3毫米刀具加工淬火前没有开粗的斜顶槽位置,深度12.5。

8、D6R3的刀具中粗加工顶部曲面,余量为0.07,方便后续大罩电极放电。

9、D6R0.5的牛鼻刀等高加工虎口侧面及模仁中心行位的碰穿面,余量为0。

13、D3刀具光模仁内部。

四、机壳模具之普通机床加工实例

1、普通机床的特点以及加工进给参数。2、普通机床的常用刀具和夹具介绍。3、标准模具的公差要求和加工注意事项。4、标准模具与精密模具的加工工艺区别。5、复杂模具结构的加工工艺(前模斜顶、斜行位、斜抽等)。6、编程中的刀长、刀头大小的编程意识强调。7、清角、插角、曲面清角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8、工件摆斜度加工、放电的碰数方法和夹具介绍。9、利角、模口、枕位的保护方法。10、小刀具使用加长杆的经验和干涉检查。11、如何控制有尺寸要求的行位槽、孔。12、复杂模具电极的拆法。13、异性基准台电极的设计、材料定制、放电工艺和注意事项。14、大斜顶使用CNC加工的摆法和取数、装夹方法。15、圆、异形镶件的定位、基准以及取数方法。

16、用加长杆在刀长最短的情况下,安全的清除更多残料,便于后续精光。

17、所有平面全部精光,等高刀路时抬高0.1,防止底部锣深。

18、用D21R0.8刀具快速安全的中光。

19、D10R0.5刀具快速精准的加工平面与重要位置,有的保证了平面光洁度与精度。

22、刀长在最合理的情况下精光更多区域,便于EDM加工时更好的接顺,提高模具精度。

23、高效简洁的整体中光刀路。

24、用加长杆在刀长最短、最合理的情况下,安全的清除更多残料。

26、加工复杂曲面时,刀路得到很大的优化。

27、经过优化,采用内部斜向进刀开粗刀路,刀路不仅安全而且美观简洁。

28、电饭煲后模,二次残料清角加工。

29、电饭煲后模,曲面精加工。

30、用平行精光平面,跳刀多,但效果非常好。

31、大型斜顶粗加工。

32、超高模具的加工工艺,装夹方法,注意事项。

33、快速安全高效的开粗加工。

34、大型模具清角加工。

35、大飞刀精加工,保证光洁度提高了效率。

36、侧向加工,清除更多残料。

37、电饭煲前模的非标电极,便于加工,节省成本。所有电极相接处圆角处理,便于更好的接顺。

38、大型机壳模具静像电极,减少电极数量,降低成本,保证了电极设计的合理化。

39、标准化的EDM放电图,清晰明了。

五、大型汽车配件模具加工实例

1、超深模具前模的加工难点。2、深腔加工的加工刀具和加工工艺。3、分层加工、分层余量的优点和注意问题。4、拐角参数在实际加工中的应用。5、刀摆、弹刀、挤刀等问题的控制经验。6、测刀的方法以及刀具补偿的注意事项。7、深腔电极、异形电极的设计、装夹、加工注意事项。8、使用大型牛鼻刀加工曲面的方法。9、石墨在汽车模具行业中的应用。

10、大型汽车模加工。

11、模胚厂回来后的大粗加工,分层加工,体现了细心,责任心。

12、大刀中光,最大化的提高效率。

13、复杂曲面精加工,周边重要位置单独做刀路,更考验了细心度。

六、模胚的加工实例

1、模胚的加工工艺和加工重点。2、模胚行业的专用刀具和工具介绍。3、公差、避空、AB板成型等工艺的介绍。4、直角、斜角的插角方法及刀具的选用。5、钻孔:标准钻、深度钻、啄钻的应用。6、倒角工艺的介绍。7、刀具补偿在模胚行业中的应用。

第四章:其它模具加工工艺介绍

一、打印机模具二、玩具模具三、粗糙模具四、大型汽车模具五、双色模具六、产品加工和夹具设计七、钢料细槽加工八、刻字加工

第五章:改模和工作中常见错误预防

一、加胶减胶的说明二、烧焊,镶件,降面,换料等工艺的说明和注意事项三、各类编程工作错误的汇总

THE END
1.JB/T8044JB/T 8044-1999 本标准是对 JB/T 8044-95《机床夹具零件及部件 技术要求》的修订,修订时仅按有关规定作了编辑性修改,技术内容没有改变。 本标准规定了适用于相应国家标准的零件及部件的技术条件。 本标准于 1981 年以 GB 2259-80 首次发布,于 1991年 4 月 30 日第一次修订为 GB/T 2259-91,于 1996 https://www.antpedia.com/standard/1038943.html
2.机床夹具零件标准件图库图纸下载紧固件/连接件图纸本图纸为机械设计常用标准件——机床夹具(零件)标准件图库全套(83张图)【另含《机床夹具零件及部件技术要求行业标准手册》-机械部标准;357页PDF文档】,是用CAD绘制的机械行业常用的螺栓(球头、T型槽快卸、钩形、双头及槽用螺栓等)、螺母(带肩、球面带肩及连接螺母https://www.mfcad.com/tuzhi/373/547467.html
3.连杆零件的工艺规程及夹具设计方法(文献综述)(2)标准零件三维建模:将国家标准中的《机床夹具零件及部件》所列标准零件按类型、尺寸建立参数化几何模型。例如图10为快换钻套的三维模型。 图9 建立标准零件图形库目录 图10 快换钻套的三维实体模型 (3)将建立的标准零件三维模型存入指定目录:《机床夹具零件及部件》中所列标准零件的每一类型都具有不同的系列和http://www.biyezuopin.vip/onews.asp?id=7691
4.基于UG的汽车某零件车床夹具设计西南交通大学首先分析夹具中容易应力集中的零件或部位;将相关三维模型导入 ANSYS 软件环境中,尽量模拟实际情况进行加载;对所选零件和部位进行强度和刚度分析。 三、已完成的工作 1、完成外文文献翻译:《一种用于机床夹具自动配置的数学方法:分析与综合》(约2 万 5 千字符,翻译文本共计 10646 字)。该文献提供了以螺旋理论为基础https://sme.swjtu.edu.cn/info/1097/15641.htm
5.机床专用夹具(精选八篇)(1) 准确把控各部件的设计及加工精度; (2) 根据生产批量和加工难以程度合理调配加工工艺和生产进度, 提高生产效率; (3) 突出专用夹具的实用性和经济性。 4 机床专用夹具设计步骤 4.1 明确设计任务与收集设计资料 夹具设计的第一步是在已知生产纲领的前提下, 研究工件的零件图、工序图、工艺规程和设计任务书, https://www.360wenmi.com/f/cnkeyoc1226h.html
6.3425机床功能部件及附件制造3425机床功能部件及附件制造 指实现机床核心功能的零件和部件的制造,以及扩大机床加工性能和使用范围的附属装置的制造。 ◇包括对下列机床附件的制造活动: 工具夹具 —卡盘:自动定心卡盘、单动卡盘、动力卡盘; —夹头:钻夹头、丝锥夹头、弹簧夹头、铣夹头; http://www.360doc.com/content/19/1113/21/5519329_873010470.shtml
7.《机械制造技术基础》常见的问题67、零件表面光整加工技术的发展现状及其趋势? 零件表面光整技木在兵器工业,航空航天,高档数控机床,轨道交通装备等高端装备制造业,新一代核电、大型风电等新能源装备制造业,汽车,内燃机,高效传动与驱动,煤机装备,高端仪器,机械基础零部件,石化装备,纺织机械,五金件等统制造业都有一定的应用。 https://blog.csdn.net/weixin_45767909/article/details/125269590
8.2025广州汽配展● 汇集各种汽车零部件成品、汽车模具以及机床加工技术的行业盛会; ● 聚集超过80家汽车主机厂以及3000家一二级零部件制造商参观展览会! ※ 展会介绍 2025第十二届广州国际汽车零部件加工技术及汽车模具展览会是AUTO TECH 2025华南展重要组成部分,将于2025年11月20-22日在广州保利世贸博览馆举办!AUTO TECH 2025广州国http://m.trustexporter.com/m21-d133045.htm
9.定位销百度百科定位销分类及标准 根据其结构不同可分为:小定位销、固定式定位销、可换式定位销和定位插销。 小定位销 标准:GB 2202— 80 材料:T8 按 GB 1298—86《碳素工具钢技术条件》。 热处理:HRC55~60。 其他技术条件:按 GB?2259—80《机床夹具零件及部件技术条件》 http://www.bzjw.com/news/news_70551.cfml
10.机械行业策略报告:紧抓通用设备自主可控,把握专用设备景气加速通用自动化细分行业包括机床产业链(数控刀具、数控机床、机床核心零部件)、机器人 产业链(机器人本体、机器人核心零部件)、注塑机、激光产业链(激光器、激光设备、激光 控制系统)、叉车、通用减速器、自动化零部件等细分子行业。通过以上分析,我们重点看好 数控刀具、数控机床以及机器人三大细分子行业,以及受益于商业模https://cj.sina.com.cn/articles/view/7426890874/1baad5c7a001014yjh
11.齿轮传动设计本设计首先分析了齿轮轴零件的作用和零件的材料,之后把加工传动齿轮轴所用的材料和生产类型确定下来。然后确定毛坯的种类,绘制铸件零件图。接下来设计零件的加工工艺性,包括零件表面的加工方法及热处理方法等。最后进行工艺规程设计,选定加工所用的机床,刀具,夹具等。齿轮轴零件的机械综合性能要求较高,一般选择锻件作为https://m.360docs.net/doc/b484955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