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简单电极加工1、什么是电极。2、电极的基本构成和功能介绍。3、火花位的介绍和加工方法。4、电极的重要性和工厂常用方法。5、高速加工介绍和刀具进给参数。6、电极毛坯的定义。7、电极加工刀具的选择。8、电极加工注意事项。9、2D加工与3D加工的区别及使用范围。a.使用配置文件实现安全﹑快速﹑高效的开粗和光刀。
b.使用跟随工件实现高效安全的开粗。
二、胶位电极加工1、电极加工前工艺分析。2、刀具的选择(合理性选择)。3、固定轴加工的应用。4、刀刃加工对电极厚度的要求。5、怎样选择合理的工艺加工不同斜度的曲面。6、铜公成条的加工方法和注意事项。
7、使用跟随周边实现安全﹑快速﹑高效的开粗、以及注意事项。
8、使用部件余量加工火花位以及注意事项。
9、合理的选择刀具实现快速﹑安全的加工以及注意事项。
10、选用合适的球刀光异形面.以及注意事项。
12、使用D10的刀具以跟随周边的切削方式开粗以及注意事项。
13、根据当前铜公的工艺以及上一把刀的切削情况选择合适的刀具进行2次开粗以及注意事项。
15、使用型腔铣参考刀具光分中台平面,大刀无法加工到位的局部平面,使用等高精加工陡峭区域,使用倾斜于工件的进刀方式,时刀轨保持一个切削方向,确保精度和光洁度。
16、D10平刀光平面及分中台2D刀轨火花位的加工方法以及注意事项。
17、D4等高精加工狭小区域。根据不同的工艺要求。选择顺铣或者混合铣。
7、开粗时适当多留一点余量,确保开粗和光刀时铜公不会变形。
8、使用沿部件斜进刀使刀轨保持顺铣,确保精度和光洁度
9、D10开粗。部件余量适当的多留一点、确保在开粗时超薄的骨位不会变形。
10、如何合理的选用刀具2次开粗以及注意事项。
11、如何选择球刀、精加工较薄铜公的异形面以及注意事项。
12、合理的选择平刀精加工超薄铜公;采用合理的切削方式以及注意事项。
13、D10刀具开粗部件余量适当的多留一点、确保在开粗时超薄的骨位不会变形。
14、D3平刀,二次开粗以及注意事项。
15、D2平刀,三次开粗。
16、合理的选择球刀、精加工较薄铜公的异形面以及注意事项。
17、合理的选择平刀精加工超薄铜公;采用合理的切削方式以及注意事项。
四、手机前模电极加工1、外观电极加工前工艺分析。2、清角刀路的使用与刀路优化。3、球刀走固定轴与等高铣接刀注意事项。4、小孔开粗经验。5、利用辅助体协助刀路优化。6、刀路生成时产生可疑几何体的原因分析与解决方案。
7、球刀走固定轴与等高铣接刀注意事项。
9、固定轴清角刀路的使用与刀路优化。
五、手机前模主体电极加工1、电极加工前工艺分析。2、主体电极加工中的注意细节。3、大曲面做中粗程式,提高曲面精加工精度与光洁度。4、清角刀路的优化。5、小刀开粗的方法与注意事项。6、利用辅助体优化刀路。7、固定轴加等高的应用。8、等高切削层的注意事项。9、平底刀加工大斜面的方法。
10、固定轴和等高的配合使用方法以及注意事项。
11、使用辅助体减少跳刀以及保护胶位面不被擦伤、平刀加工大斜面的方法以及注意事项。
12、清角刀路的优化、小孔的加工方法。
六、手机后模罩面电极加工1、电极加工前工艺分析。2、罩面电极加工注意事项。3、清角刀路的优化。4、保护锐角的方法。5、固定轴与固定轴清根组合的应用。6、使用平底刀加工曲面的加工经验。7、采用分开加工的方式,保护锐角。
8、固定轴与固定轴清根组合的应用。
9、使用平底刀加工曲面的方法。
七、立体电极加工1、立体电极的介绍以及加工要求说明。2、如何定义多面加工的加工坐标。3、清角刀路的加工经验。4、做辅助体优化精加工刀路。5、如何查看多面加工电极刀轨是否重叠或者遗漏。6、夹具在多面加工中的重要性。7、多面加工对于薄壁电极的帮助。
8、选用合适的球刀光异形面.以及注意事项。
9、固定轴与固定轴清根的应用。
10、刀路的优化.小孔的加工方法。
11、定义多面加工的加工坐标。
八、玩具模电极加工1、电极加工前工艺分析。2、简化模型的做法与技巧。3、刀具避空的计算方法和干涉检查。4、如何合理的选择刀具进行深槽加工。5、曲面驱动的使用。
6、曲面驱动的使用.复杂铜公辅助体的做法。
7、合理的选择刀具加工深槽。
第三章工厂实际案例教学
精密手机壳系列手机电池盖
手机面壳
手机中壳
实例图解一、电池盖前模电极设计
1、首先先将坐标放置于工件的中心,并对顶部大平面为基准面(电极设计坐标一般为四边分中,对大平面为零)。并将工件移至整个图档的中心位置(方便后面出图)。
2、将产品打开覆于工件上,对比产品将产品裸露出来的面标记为红色面。这些面均为装配位置,在电极设计的时候需要重点注意。
3、首先先将装配位置的电极设计出来,分析出此位置圆角大小为R0.7,由于此工件为淬火料,淬火后工件硬度为HRC48-52,因此后续使用D1R0.5的刀具加工此位置不合适,所以此位置选择放电加工。
4、将其余四个行位装配位置一并设计出来,并挂上电极的基准台。由于这四个位置为装配位,后续涉及到钳工装配,因此为了方便后续飞模,所以将四个位置一并组合(此处使用外挂来做基准台)。
5、枕位位置电极。
6、外观电极设计。
7、整体外观电极。有些产品外观需镜面、细纹或者蚀纹,为了方便后续工艺,一般都会在外观位置设计一只整体电极来放电。
8、出图纸。使用外挂进行出图,标注火花位、粗精公数量、电极放电坐标以及电极尺寸、要求等等内容。
二、电池盖后模电极设计
1、手机电池盖后模部分与前模部分类似,不过碰数的基准面为后模的分型面。后模拆电极首先针对装配位置中的斜顶、行位,这是斜顶位置的电极。由于斜顶位置较为分散,所以设计了三只。
2、行位电极(左)与枕位电极(右)。后模行位电极与前模行位电极一样,涉及后续钳工装配飞模,所以建议组合在一起。右边的是枕位电极。
3、后模大罩电极。现代手机产品要求表面美观、纹路一致,因此针对于现代产品工艺,手机模具都会制作一个设计所有面的电极,对于前模来说就是外观电极,对于后模来说就是大罩电极。这个大罩电极放电中还要装配斜顶和顶出系统一同放电。
4、后续的清角电极与骨位电极,注意加强筋的使用。
三、中壳后模电极设计
1、手机中壳是手机模具里面最复杂的部分,这是块手机中壳后模,首先还是做斜顶位置的电极,采用平移放电的方式。
2、这是一只后模大罩电极,为后模最难的电极,这个电极要求与后模所有曲面位置放电,这里使用的是用产品来设计电极。
3、清除大罩电极没有打完的位置。
4、所有碰穿位置电极。
5、清角电极。
6、骨位电极。
7、所有电极总览。
钢料加工部分一、电池盖加工部分1、了解手机模具常用钢材:NAK80和S136。2、淬火工艺的加工余量设置。3、淬火材料的加工难点。4、电池壳前模、后模以及斜顶、镶件等的加工工艺介绍。5、外观、装配以及模口、扣位的介绍。6、高速加工的最小加工刀具和最小放电余量。7、虎口的加工要求以及避空分模面的解释。8、钢材加工与电极设计之间的配合与交接。9、利用颜色区分平面、曲面或者其它重要位置。10、刀路优化的技巧(辅助体、边界等)。11、试刀、接刀、点数等工厂工艺解释。二、中壳加工部分1、后壳复杂形状的修补对加工的帮助。2、辅助体加工需要注意事项和防止过切。3、清角刀路的优化与等高的区别。4、参考刀具的优点及刀路安全性判定。5、淬火材料加工、使用毛坯余量和IPW方法。6、接刀的使用。7、漏加工的检查方法。8、余量的设置与机床的关系。9、行位的取数方法与加工经验。
实例图解一、电池盖前模加工
1、工件大小为170*110*35,材料为S136,硬度为HRC48-52。由于此工件需要经过热处理,因此需要分两次加工,第一次为热处理前的粗加工,第二次为热处理后的精加工。热处理前工件的加工坐标为工件最高面,并且四边分中。
2、此工件加工最大深度为7MM,加工最大区域为113*60,主要加工区域为中间型腔位置和四边虎口位置,综合考虑,使用D16R0.8的刀具粗加工比较合适。
3、进入加工环境,首先定义加工坐标以及加工几何体。定义坐标是为了给加工提供安全的抬刀间距。定义加工几何体是为了方便后续加工操作。
4、热处理前开粗刀路,使用D16R0.8的飞刀,步距70%、下刀量为0.3、拐角R1、余量0.3。使用边界修剪并控制进刀点。
5、D8的刀具清D16R0.8的刀具所遗留下来的残料,使用参考刀具,参考刀具为D19R1。
6、D3的刀具清D8刀具所遗留下来的残料,使用参考刀具,参考刀具直径为D10。三把刀将开粗做完,之后将工件发往热处理部门进行淬火。
7、工件整体热处理完毕后会发到钳工组,有钳工将工件6个面研磨至标准数后,发往CNC组。工件二次开粗,加工淬火前剩余的残料。使用D8的刀具,余量为0.1。
8、使用D3的刀具走等高和清角刀路来加工后续需要精加工的位置。余量为0.1。并将排气槽加工到数。
9、使用D6R3的刀具加工曲面,中间碰穿的位置余量留0.03,方便后面飞模。
二、电池盖后模加工
1、工件大小110*170*35、材料为S136、硬度HRC48-50。工件需要淬火,分两次加工,第一次加工坐标位置为四边分中,对顶面为零。图为D16R0.8的刀具开粗加工,余量为0.35。
2、D8的刀具清角,余量侧面0.4,底面0.35。
3、D3的刀具清角。由于上面部分残料不多,加上斜顶位置这样加工会有问题,因此修剪后的刀路简单且安全。
4、D3的刀具开粗斜顶槽位置。使用2D刀路加工,简洁、方便、高效。
5、淬火后回来第一次加工,D10清楚之前所剩的残料,余量0.07。加工坐标对底面抬高35为零。
6、D6R3的刀具将中间产品及枕位的位置中粗一下,方便后续放电加工。余量为0.07。
7、D4R0.5的牛鼻刀加工虎口和行位插穿面,行位需放电的面留数。
8、D4的刀具清根。
9、D2R1刀具加工中心流道位置和尖刀平面刻字。
三、手机中壳后模加工
1、工件大小115*75*43、材料为S136、硬度为HRC48-52。工件需淬火,因此分为两次加工。第一次低速机粗加工,使用D16R0.8的刀具,转速2000、进给4000、余量0.4。
2、D16R0.8的刀具开完粗,由于模仁中心与基准位置只有7个毫米,而且加工位置不多,所以直接使用D6的刀具清角。
3、D3的刀具清角,深度为7毫米。
4、D3的刀具加工斜顶槽位置。加工最大深度为12.5。
5、D6的刀具等高中粗D10的刀具没有加工过的位置,余量为0.07。
6、D3刀具再次清角,并将后续需要精加工的面先加工一次。深度7。
7、D3毫米刀具加工淬火前没有开粗的斜顶槽位置,深度12.5。
8、D6R3的刀具中粗加工顶部曲面,余量为0.07,方便后续大罩电极放电。
9、D6R0.5的牛鼻刀等高加工虎口侧面及模仁中心行位的碰穿面,余量为0。
13、D3刀具光模仁内部。
四、机壳模具之普通机床加工实例
1、普通机床的特点以及加工进给参数。2、普通机床的常用刀具和夹具介绍。3、标准模具的公差要求和加工注意事项。4、标准模具与精密模具的加工工艺区别。5、复杂模具结构的加工工艺(前模斜顶、斜行位、斜抽等)。6、编程中的刀长、刀头大小的编程意识强调。7、清角、插角、曲面清角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8、工件摆斜度加工、放电的碰数方法和夹具介绍。9、利角、模口、枕位的保护方法。10、小刀具使用加长杆的经验和干涉检查。11、如何控制有尺寸要求的行位槽、孔。12、复杂模具电极的拆法。13、异性基准台电极的设计、材料定制、放电工艺和注意事项。14、大斜顶使用CNC加工的摆法和取数、装夹方法。15、圆、异形镶件的定位、基准以及取数方法。
16、用加长杆在刀长最短的情况下,安全的清除更多残料,便于后续精光。
17、所有平面全部精光,等高刀路时抬高0.1,防止底部锣深。
18、用D21R0.8刀具快速安全的中光。
19、D10R0.5刀具快速精准的加工平面与重要位置,有的保证了平面光洁度与精度。
22、刀长在最合理的情况下精光更多区域,便于EDM加工时更好的接顺,提高模具精度。
23、高效简洁的整体中光刀路。
24、用加长杆在刀长最短、最合理的情况下,安全的清除更多残料。
26、加工复杂曲面时,刀路得到很大的优化。
27、经过优化,采用内部斜向进刀开粗刀路,刀路不仅安全而且美观简洁。
28、电饭煲后模,二次残料清角加工。
29、电饭煲后模,曲面精加工。
30、用平行精光平面,跳刀多,但效果非常好。
31、大型斜顶粗加工。
32、超高模具的加工工艺,装夹方法,注意事项。
33、快速安全高效的开粗加工。
34、大型模具清角加工。
35、大飞刀精加工,保证光洁度提高了效率。
36、侧向加工,清除更多残料。
37、电饭煲前模的非标电极,便于加工,节省成本。所有电极相接处圆角处理,便于更好的接顺。
38、大型机壳模具静像电极,减少电极数量,降低成本,保证了电极设计的合理化。
39、标准化的EDM放电图,清晰明了。
五、大型汽车配件模具加工实例
1、超深模具前模的加工难点。2、深腔加工的加工刀具和加工工艺。3、分层加工、分层余量的优点和注意问题。4、拐角参数在实际加工中的应用。5、刀摆、弹刀、挤刀等问题的控制经验。6、测刀的方法以及刀具补偿的注意事项。7、深腔电极、异形电极的设计、装夹、加工注意事项。8、使用大型牛鼻刀加工曲面的方法。9、石墨在汽车模具行业中的应用。
10、大型汽车模加工。
11、模胚厂回来后的大粗加工,分层加工,体现了细心,责任心。
12、大刀中光,最大化的提高效率。
13、复杂曲面精加工,周边重要位置单独做刀路,更考验了细心度。
六、模胚的加工实例
1、模胚的加工工艺和加工重点。2、模胚行业的专用刀具和工具介绍。3、公差、避空、AB板成型等工艺的介绍。4、直角、斜角的插角方法及刀具的选用。5、钻孔:标准钻、深度钻、啄钻的应用。6、倒角工艺的介绍。7、刀具补偿在模胚行业中的应用。
第四章:其它模具加工工艺介绍
一、打印机模具二、玩具模具三、粗糙模具四、大型汽车模具五、双色模具六、产品加工和夹具设计七、钢料细槽加工八、刻字加工
第五章:改模和工作中常见错误预防
一、加胶减胶的说明二、烧焊,镶件,降面,换料等工艺的说明和注意事项三、各类编程工作错误的汇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