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数控机床论文文献(五篇)

补偿(偏置)的概念在我们生活中应用很多,例如,汽车驾驶员在驾驶汽车绕过一块石头的时候,他要让汽车*石头的一边绕过石头,而且他要考虑到汽车是有一定宽度的,所以让汽车中心线远离石头至少半个车宽的距离。在20世纪60~70年代的数控加工中没有补偿的概念,所以编程人员不得不围绕刀具的理论路线和实际路线的相对关系来进行编程,容易产生错误。补偿的概念出现以后很大地提高了编程的工作效率。

在数控加工中有3种补偿:

☆刀具长度的补偿;

☆刀具半径补偿;

☆夹具补偿。

这三种补偿基本上能解决在加工中因刀具形状而产生的轨迹问题。下面是三种补偿在一般加

工编程中的应用。

一、刀具长度补偿:

1.刀具长度的概念刀具长度是一个很重要的概念。我们在对一个零件编程的时候,首先要指定零件的编程中心,然后才能建立工件编程坐标系,而此坐标系只是一个工件坐标系,零点一般在工件上。长度补偿只是和z坐标有关,它不象x、y平面内的编程零点,因为刀具是由主轴锥孔定位而不改变,对于z坐标的零点就不一样了。每一把刀的长度都是不同的,例如,我们要钻一个深为50mm的孔,然后攻丝深为45mm,分别用一把长为250mm的钻头和一把长为350mm的丝锥。先用钻头钻孔深50mm,此时机床已经设定工件零点,当换上丝锥攻丝时,如果两把刀都从设定零点开始加工,丝锥因为比钻头长而攻丝过长,损坏刀具和工件。此时如果设定刀具补偿,把丝锥和钻头的长度进行补偿,此时机床零点设定之后,即使丝锥和钻头长度不同,因补偿的存在,在调用丝锥工作时,零点z坐标已经自动向z+(或z)补偿了丝锥的长度,保证了加工零点的正确。

2.刀具长度补偿的工作使用刀具长度补偿是通过执行含有g43(g44)和h指令来实现的,同时我们给出一个z坐标值,这样刀具在补偿之后移动到离工件表面距离为z的地方。另外一个指令g49是取消g43(g44)指令的,其实我们不必使用这个指令,因为每把刀具都有自己的长度补偿,当换刀时,利用g43(g44)h指令赋予了自己的刀长补偿而自动取消了前一把刀具的长

度补偿。

3.刀具长度补偿的两种方式(1)用刀具的实际长度作为刀长的补偿(推荐使用这种方式)。使用刀长作为补偿就是使用对刀仪测量刀具的长度,然后把这个数值输入到刀具长度补偿寄存器中,作为刀长补偿。使用刀具长度作为刀长补偿的理由如下:

不需再进行测量。

坐标数值。

二、刀具半径补偿:

用作一点修改。

三、夹具偏置补偿正像刀具长度补偿和半径补偿一样让编程者可以不用考虑刀具的长短和大小,夹具偏置可以让编程者不考虑工件夹具的位置而使用夹具偏置。当一台加工中心在加工小的工件时,工装上一次可以装夹几个工件,编程者不用考虑每一个工件在编程时的坐标零点,而只需按照各自的编程零点进行编程,然后使用夹具偏置来移动机床在每一个工件上的编程零点。夹具偏置是使用夹具偏置指令g54~g59来执行的。还有一种方法就是使用g92指令设定坐标系。当一个工件加工完成之后,加工下一个工件时使用g92来重新设定新的工件坐标系。上面是在数控加工中常用的三种补偿,它给我们的编程和加工带来很大的方便,能大大地提高工作效率。

本文由lvyanbing13贡献

doc文档可能在wap端浏览体验不佳。建议您优先选择txt,或下载源文件到本机查看。数控机床应用论文数控机床实习论文

虚拟数控机床在数控维修教学中的应用

性的插拔,所用导线、端子等耗材消耗严重,所需工具多,教师对学生接线正确与否的排查工作量大等原因,使得实际动手率大大下降。1.5实验室受设备多样性、设备台套数、场地和价格等因素的严重制约无论是数控机床综合实验平台、机床功能部件,还是传感检测器件都具有种类多,价格高,发展变化快,所需场地大等特点,这些硬性条件极大地制约了实验室的建设。2虚拟数控机床在数控维修教学中的应用虚拟数控机床采用虚拟现实技术在计算机上建立逼真的三维互动机床模型。通过对厦门创壹虚拟数控机床的使用,分析了虚拟数控机床在数控维修教学和培训中的作用,并对基于该虚拟数控机床的实验项目进行了设计。2.1虚拟机床辅助理论教学数控机床的功能日渐复合,车削中心、钻削中心、3轴以

毕业论文

摘要

为了适应机械行业的发展趋势,简化一般工厂中工人的劳动量,在本设计中应用简单的数控系统设计。就实际情况分析,一般的机械加工精度和效率足以完成工作需求,不需要高精密的数控系统,但考虑一般机械系统实现自动化生产相对比较困难,而且实现起来相当复杂,设备比较庞大。然而这些问题可以在一个非常简单的数控系统中很容易的得到很好的解决。随着微型计算机系统的发展,性能的不断提高,大范围应用的普及,应用一个简单的数控系统来完成一般的工作,在一般的小型工厂中足可以实现。

本次设计的铣床,除了能进行铣削加工,主轴上安装不同的刀具时,还可以进行钻孔或攻丝加工。所以我们采用了如下的设计方案:进给系统采用大惯量宽调速直流伺服电动机,滚珠丝杠,双螺母垫片调整预紧间隙,导轨副采用直线滚动导轨副,主传动系统采用无级调速电机。

在设计过程中,我得到了老师的精心指导,帮我收集了很多我无法找到的资料。袁老师在完成繁重的教学任务之余,经常拖着疲惫的身体,对我们的工作进行仔细地审查,针对我们的情况,进行了耐心的讲解,从设计的原理到结构功能,做出了大量的指导性工作,使我们对所要设计的课题有了更深的了解,在这里也要感谢同组同学的热心帮助,同学们总是微笑着面对我的提问,耐心讲解,使我对有些问题有更加清楚的认识。

关键词:总体结构布局铣床传动方式主传动系统进给系统

ofmyquestion,patientlyexplainedtomeforsometheproblemismorecleards:theoverallstructurelayouttransmissionfeedsystemmaindrivesystem

目录

1绪论

机械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据统计,我国的机械制造业在工业总产值中占40%。可以说,没有发达的机械制造业,就不可能有国家的真正繁荣的富强。而机械制造业的发展规模和水平,则是反映国民经济实力和科学技术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提高加工效率、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加工质量、快速更新产品,是机械制造业竞争和发展的基础,也是机械制造业技术水平的标志。

1.1数控机床的产生及发展

数字控制机床是用数字代码形式的信息(程序指令),控制刀具按给定的工作程序、运动速度和轨迹进行自动加工的机床,简称数控机床。数控机床具有广泛的适应性,加工对象改变时只需要改变输入的程序指令;加工性能比一般自动机床高,可以精确加工复杂型面,因而适合于加工中小批量、改型频繁、精度要求高、形状又较复杂的工件,并能获得良好的经济效果。

随着数控技术的发展,采用数控系统的机床品种日益增多,有车床、铣床、镗床、钻床、磨床、齿轮加工机床和电火花加工机床等。此外还有能自动换刀、一次装卡进行多工序加工的加工中心、车削中心等。80年代初,随着计算机软、硬件技术的发展,出现了能进行人机对话式自动编制程序的数控装置;数控装置愈趋小型化,可以直接安装在机床上;数控机床的自动化程度进一步提高,具有自动监控刀具破损和自动检测工件等功能。

随着微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和软件技术的迅速发展,数控机床的控制系统日益趋向于小型化和多功能化,具备完善的自诊断功能;可靠性也大大提高;数控系统本身将普遍实现自动编程。未来数控机床的类型将更加多样化,多工序集中加工的数控机床品种越来越多;激光加工等技术将应用在切削加工机床上,从而扩大多工序集中的工艺范围;数控机床的自动化程度更加提高,并具有多种监控功能,从而形成一个柔性制造单元,更加便于纳入高度自动化的柔性制造系统中。

1.2数控机床的组成及分类

1.2.1数控机床的组成

数控机床由:程序、输人/输出装置、cnc单元、伺服系统、位置反馈系统、机床本体组成:(1)程序的存储介质,又称程序载体(2)输人/输出装置(3)cnc单元(4)伺服系统(5)位置反馈系统(检测反馈系统)(6)机床的机械部件。对于加工中心类的数控机床,还有存放刀具的刀库、交换刀具的机械手等部件,数控机床机械部件的组成与普通机床相似,但传动结构要求更为简单,在精度、刚度、抗震性等方面要求更高,而且其传动和变速系统更便于实现自动化扩展。1.2.2数控机床分类

数控机床按所能实现的控制功能分为点位控制、直线控制、连续轨迹控制三类。根据机床伺服驱动控制方式的不同,可将机床分为开环控制、半闭环控制和闭环控制三种类型。

1.3数控机床的特点

1、数控系统取代了通用机床的手工操作,具有充分的柔性,只要重新编制零件程序,更换相应工装,就能加工出新的零件。

2、零件加工精度一致性好,避免了通用机床加工时人为因素的影响。

3、生产周期短,特别适合小批量、单件零件的加工。

4、可加工复杂形状的零件,如二维轮廓或三维轮廓加工。

6、易于建立计算机通信网络。设备初期投资大。

7、由于系统本身的复杂性,增加了维修的技术难度和维修费用。设计的主要参数及基本思想

2.1课题要求

三坐标立式数控铣床可实现x向(纵向)、y(横向)、z(升降)三个方向的自动移动,控制灵活,定位准确,精度高,刚性好,可用端铣刀或立铣刀完成平面铣削,台阶面铣削,开槽、凸轮曲面加工,型腔曲面加工以及外形曲面的加工。机床的数控系统可选用进口或国6

产三轴数控系统,配置灵活,机床的三个方向定位精度达0.012,重复定位精度0.006。机床动力头可选用标准铣削头,也可选用专用单轴铣削头或多轴铣削头,效率高,刚性好,精度高,用于平面加工可达平面度0.03/300。

2.2总结构设计

1、设计要求:

⑴、具有大的切削功率,高的静、动态刚度和良好的抗震性能;⑵、具有较高的几何精度、传动精度和热稳定性;⑶、具有实现辅助操作自动化的结构部件。

2、提高机床的结构刚度

机床的刚度是指在切削力和其他力作用下,抵抗变形能力。机床的床身和立柱等支承件,采用钢板和型钢焊接而成具有减小质量提高刚度的显著优点。用钢板焊接有可能将构件做成全封闭的箱形结构,从而有利于提高构件的刚度。在立柱的中间布置上隔板,可以提高构件的刚度。

合理的结构布局也可以提高刚度。本次设计的铣床工作台只做横向和纵向进给运动,刀具可以上下移动,这样可以避免加工较重零件时,升降式工作台刚度不足的问题。

3、提高机床的抗震性

装配在一起的旋转部件,应保证同轴,并且要消除传动间隙。装在机床是的电机等旋转部件需隔振安装。减少机床内部震源或降低激振力,就减少了产生强迫振动的可能性,相当于提高了机床的抗震性。

4、提高低速进给的平稳性和运动刚度

⑴、减少动、静摩擦系数之差

执行部件所受的摩擦阻力主要来自导轨副,因此,选用滚动导轨,此外采用具有防爬作用的导轨润滑油,这种导轨润滑油中加有极性添加剂,能在导轨表面形成一层不易破裂的油膜,从而改变了导轨的摩擦特性。另外在进给传动系统中,采用滚珠丝杠螺母副,也可以减少摩擦系数之差。

⑵、提高传动系统的传动刚度

适当加大传动轴的直径,加强支承座的刚度,对轴承、丝杠螺母副和丝杠本身进行预紧可以提高传动刚度。

5、较小机床的热变形

机床的热变形,特别是数控机床的热变形,是影响加工精度的重要因素,引起热变形的热源主要是机床的内部热源,如主电机、进给电机发热,摩擦以及切削热等。热变形影响加工精度的原因,主要由于热源分布不均匀,热源产生的热量不等,各处零部件的质量不均,形成各部位的温升不一致,从而产生不均匀的温度场和不均匀的热膨胀变形,以致影响刀具与工件的正确相对位置。减少机床热变形及其影响措施是:

⑴、减少机床内部热源和发热量采用低摩擦系数的导轨和轴承。

⑵、改善散热和隔热条件主轴部件用强制润滑冷却,甚至采用制冷后的润滑油进行循环冷却;切削过程中发热最大,要进行强制冷却,并且要自动及时排屑。

本机床可以安装在恒温车间,并在使用前进行预热,使机床达到热稳定后再进行加工,这是在使用时防止热变形影响的一种措施。

6.提高机床的加工精度

由于滚珠丝杠不能自锁,所以在z坐标轴的伺服电机上应加上制动器。以防止主轴箱因自重滑落,影响加工精度。

2.3铣床总布局的确定

根据以上所写的内容确定铣床的总布局如下图所示

1.立柱2.主轴箱3.床身4.工作台5.导轨3数铣床的设计和计算

3.1主传动系统的设计

3.1.1序言

数控铣床是高度自动化机床,数控铣床主传动系统的特点是:①机床有足够高的转速和大的功率,以适应高效率加工的需要;②主轴转速的变换迅速可靠,一般能自动变速;③主轴应有足够高的刚度和回转精度;④主轴转速范围应很广,如对铝合金材料的高速切削,几乎没有上限的限制,主轴最高转速取决于主传动系统中传动元件的允许极限(如主轴轴承允许的极限转速),而最低转速则根据加工不锈钢等难加工材料的要求来确定。

主传动系统的的设计要求是:①具有更大的调速范围,并实现无级调速。数控铣床就要为了

主轴动力由无级调速电机产生,其与主轴直接相连来实现主轴的运动。

主轴电机采用北京数控设备厂的besk-3型调频主轴电机,其转速范围为22.5-4500r/min,额定功率为3kw。交流调速电机能达到的最高转速比同功率的直流电动机高,磨损和故障也少。

3.1.3主轴组件的设计①、对主轴组件的性能要求:

主轴组件是机床主要部件之一。它的性能,对整机性能有很大的影响。主轴直接承受切削力,转速范围也很大,所以对主轴组件的主要性能提出如下要求:

旋转精度:主轴的旋转精度是指在装配后,在无载荷、低速转动的条件下,主轴安装工件或刀具部位的定心表面(铣床轴端的7:24锥孔)的径向和轴向跳动。旋转精度取决于各主要件如主轴、轴承、壳体孔等的制造、装配和调整精度。工件转速下的旋转精度还取决于主轴的转速、轴承的性能,润滑剂和主轴组件的平衡。

刚度:刚度主要反映机床或部件抵抗外载荷的能力。影响刚度的因素很多,如主轴的尺寸和形状,滚动轴承的型号、数量、预紧和配置形式,前后支承的跨距和主轴前悬伸,传动10

件的布置方式等。数控机床既要完成粗加工,又要完成精加工,因此对其主轴组件的刚度应提出更高的要求。

温升:温升将引起热变形使主轴伸长,轴承间隙的变化,降低了加工精度;温升也会降低润滑度的粘度,恶化润滑条件。因此对高精度机床应研究如何减少主轴组件的发热,如何控温等。

可靠性:数控机床是高度自动化机床,所以必须保证工作可靠性。

精度保持性:对数控机床的主轴组件必须有足够的耐磨性,以便长期保持精度。以上这些要求,有的是矛盾的。例如高刚度与高速,高速与低温升,高速与高精度等。这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例如设计高效数控机床的主轴组件时,主轴应满足高速和高刚度的要求;设计高精度数控机床时,主轴应满足高刚度、低温升的要求。本次设计的铣床,主轴应满足高刚度、低温升的要求。

②、主轴组件的组成和轴承选型:

主轴组件,包括主轴、轴承、传动件和相应的紧固件。主轴组件的构造,主要是支承部分的构造。主轴的端部是标准的。因此,研究主轴组件,主要是研究主轴的支承部分。

主轴较粗,主轴轴承的直径较大。相对来说,轴承的负载较轻。因此在一般情况下,承载能力和疲劳寿命不是选择主轴轴承的主要指标。

主轴轴承,应根据精度、刚度和转速选择。为了提高刚度和精度,主轴轴承的间隙应该是可调的。这是主轴轴承的主要特点。

为了提高刚度和承载能力,主轴为双支承,前支承采用双列短圆柱滚子轴承和双向推力角接触球轴承组合,双列短圆柱滚子轴承只能承受径向载荷,双向推力角接触角接触轴承与双列圆柱滚子轴承相配套,用于承受轴向载荷。后支承采用成对面对面安装的角接触轴承可承受双向载荷。

3.2进给系统的设计

1、进给伺服系统的组成

数控机床的伺服系统一般由驱动控制单元、驱动元件、机械传动部件、执行件和检测反馈环节组成。驱动控制单元和驱动元件组成伺服驱动系统;机械传动部件和执行元件组成机械传动系统;检测元件与反馈电路组成检测装置,亦称检测系统。

2、⑴、①、②、③、④、⑤、⑵、①②量。

3、①、②、③、④、线性。

数控铣床对进给伺服系统的设计要求在静态设计方面的要求有:能够克服摩擦力和负载。很小的进给位移量。高的静态扭转刚度。足够的调速范围。

进给速度均匀,在速度很低时无爬行现象。在动态设计方面的要求有:、具有足够的加速和制动扭矩,以便快速的完成启动制动过程。、具有良好的动态传递性能,以保证在加工中获得高的轨迹精度和满意的表面质负载引起的轨迹误差尽可能小。

对于数控机床机械传动部件则有以下要求:被加速的运动部件具有较小的惯量。高的刚度。良好的阻尼。

传动部件在拉压刚度、扭转刚度、摩擦阻尼特性和间隙等方面尽可能小的非现1

3.3进给系统的计算

由于是静连接,选普通平键,圆头,普通平键连接的主要失效形式是键,轴上键槽和轮毂上键槽三者中较弱者被击溃。由于轮毂上的键槽深度较浅,轮毂的材料强度通常在三者中也最弱,所以平键联接的强度计算通常以轮毂为计算对象,计算键联接的强度时假设键与键槽侧面的压力均匀分布,并假设合力的作用点在轴半径处4数控系统的介绍及选择数控系统是数控机床的核心。数控机床根据功能和性能要求,配置不同的数控系统。系统不同,其指令代码也有差别。因此,编程时应按所使用数控系统代码的编程规则进行编程,功能越强大,操作越复杂。

4数控系统的介绍及选择

4.1数控及计算机数控

用数值数据的装置,在运行过程中,不断引入数值,从而对某一生产过程实现自动控制,叫做数值控制,简称数控。用计算机控制加工功能,实现数值控制,称为计算机数控。数控系统包括程序输入输出设备、数控装置、可编程序控制器(plc)、主轴驱动单元等。其中的数控装置通常称为数控或计算机数控。下图为数控系统结

机床数控程序输入设备输出设备计算机数控装置(cnc)plc主轴控制单元速度控制单元主轴电动机进给电动机位置监测器图4.1数控系统结构图

现代的数控装置都是采用计算机作为数控装置的核心,通过内部信息处理过程来控制数控机床数控装置通过主轴驱动单元控制主轴电动机的运行,通过各坐标轴的进给伺服驱动单元控制数控机床各坐标的运动,通过可编程控制器控制机床的开关电路。数控操作人员可通过数13

控装置上的操作面板进行各操作,或通过通信接口,由远程进行操作,操作情况及一些内部信息处理结果可在数控装置是显示器中显示。

一般情况下,在数控加工之前,启动cnc,进行读入数控加工程序。此时,在数控装置内部是控制程序作用下,通过程序输入装置或输入接口读入数控加工程序,并存放于cnc的零件程序存储器或存储区域内。当开始加工时,在控制程序作用下将零件加工程序从存储器中读出,按程序段进行处理。先进行译码处理,将零件加工程序中的信息转化成计算机便于进行处理的内部形式,并将程序段的内容分成位置数据和控制指令,一并存放相应的存储区域。根据数据和指令的性质,以后大致进行3中流程处理:位置数据处理、主轴驱动处理、及机床开关功能控制。

1、位置处理

位置数据处理过程按数序大致有以下三个阶段:(1)、预处理。(2)、插补运算。(3)、位置控制的处理。

2、主轴驱动处理

3、机床开关功能控制

4.2数控系统的特点

本铣床的数控系统采用以工业pc机为硬件平台,dos及其丰富的支持软件为软件平台的是技术路线,使得系统具有可靠性好、性能价格比高、更新换代和维护方便、便于二次开发等优点。系统可与3到9轴联动的铣床和加工中心配套使用。系统除具有标准数控功能外,还内设二级电子齿轮、内装式可编程序控制器、双向式螺距补偿、加工断点保护与恢复、故障诊断与显示功能。独创的三维曲面直接插补功能,极大简化了零件程序信息和加工辅助工作。此外,系统使用汉字菜单和在线帮助,操作方便,具有三维仿真校验及加工过程动态跟踪能力,图形显示形象直观。夹具的选择及介绍

5.1数控铣床夹具介绍

1.机床夹具的分类

机床夹具的种类很多,按驱动夹具工作的动力源分类,可分为手动夹具、气动夹具、液动夹具、电动夹具、磁力夹具、真空夹具和自夹紧夹具。2.机床夹具的组成

(1)、定位装置。(2)、加紧元件。(3)、夹具体。(4)、其他元件及装置。

3.工件、夹具在数控机床上的安装工件、夹具在数控机床上的安装与在普通机床上的安装,其定位和夹紧的基本原则是一致的,所不同的是整个数控和工艺系统,包括数控程序的编制,工件、夹具在数控机床工作台上的定位,都要求在工作台上确定一个坐标系统。在工作台上先确定零点,并建立x、y直角坐标系。整个工作台按x、y坐标系,从零点起分成若干等分。在工作台上安装的工件、夹具的定位的位置都从坐标原点,即机床工作台零点算起,标注为x和y的坐标值。

从数控机床工作台上的零点到夹具定位元件上的零点的x、y坐标值,以及从夹具定位元件上的零点到工件上的加工点的坐标值是分开标注的。但应注意,工件上的加工点的x的坐标值是数控机床工作台上零点到夹具定位元件上的零点x的坐标值和夹具定位元件上的零点到工件上的加工点的x的坐标值之和。工件的y坐标值的确定情况相同。

数控机床工作台零点位置的选取有两种方法:即固定零点和浮动零点。固定零点是把坐标原点永远确定在一个位置上。浮动零点由编制数控机床程序人员根据实际方便的情况而确定的坐标零点。夹具定位元件上的零点和工件上的加工点都可以被确定为坐标原点。

5.2技术要求

1、制造零件及不见采用的材料应符合相应的国标(gb)的规定,允许采用机械性能不低于原规定牌号的其他材料制造。

2、拉四方钢材(按gb906-66<冷拉四方钢品种>),六角钢材(按gb907-66<冷拉六方钢品种>)或圆钢材(按gb905-66<冷拉四方钢品种>)制造的零件,其外形尺寸符合要求时,可不加15

工。

3、铸件及锻件机械加工余量和尺寸公差暂时按各部相应标准的规定。

4、铸件不许有裂纹、气孔、砂眼、缩松、夹渣等缺陷,浇口、冒口、结疤、粘砂应清除干净,锻件不许有裂纹、皱折、飞边、毛刺等缺陷。

5、需机械加工的铸件或锻件加工前应经时效处理或是退火、正火处理。

6、零件焊缝不应有未填满的弧坑、气孔、溶渣杂质、基体材料烧伤等缺陷。

7、热处理后的零件不许有裂纹或是龟裂等缺陷。

8、零件上的内外螺纹均不得渗碳。

9、零件上有配合要求的表面应经防锈处理,钢制零件的其余表面除有特殊要求外应经氧化处理。

10、凡加工要求注公差的尺寸,其尺寸公差应按gb1804-79〈公差与配合未注公差尺寸的极限偏差>it13的规定。

11、非配合的锥度和角度和自由度公差用按表1的规定.5.3对夹具零部件的要求

设计专用夹具零件及部件时,其公差和技术要求可依据夹具总装配图上的配合性质和技术要求并参照《夹具零件及部件技术条件》(gb2259-80)制订,设计的要求一般情况下可包括以下内容:1.夹具零件毛坯的技术要求:

如毛坯质量、硬度、毛坯热处理以及精度要求等。2.夹具零件的热处理的技术要求:

包括为改善机械加工性能和为达到要求的机械性能而提出的热处理要求。3.夹具零件的尺寸公差,见下表4。4.结论

本次设计的铣床,除了能进行铣削加工,主轴上安装不同的刀具时,还可以进行钻孔或攻丝加工。所以我们采用了如下的设计方案:进给系统采用大惯量宽调速直流伺服电动机,滚珠丝杠,双螺母垫片调整预紧间隙,导轨副采用直线滚动导轨副,主传动系统采用无级调

速电机。本次设计我们综合考虑了以下内容:

1.伺服电动机具有以下优点:控制系统简单,工作可靠,成本低。控制性能好,在一定的频率下,能按控制频率的要求快速启动、停和反转。改变控制脉冲频率,电动机的转速就随之变化。并可在很宽的范围内平滑调节,是开环控制系统的理想元件。

2.滚珠丝杠副传动的优点:传动效率高,摩擦损失小,其功率消耗只相当于常规丝杠螺母副的1/4~1/3。给予适当预紧,可消除丝杠和螺母的螺纹间隙,反向可消除空程死区,定位精度高,刚性好。启动力矩小,运动平稳,无爬行现象,传动精度高,同步性好。磨损小,使用寿命长,精度保持性好。由于滚珠丝杠不能自锁,故z坐标轴上应加制动器来解决这一问题。

3.圆螺母—垫片调整间隙并预紧,该方式结构紧凑,调整方便。4.直线运动滚动导轨的优点:

(1).将滚珠式直线导轨副做成标准部件,只要安装在相对运动的导轨平面上,就可以组成合适的导轨。从而设计和装配简单方便;

(2).在所有方向均能承受载荷;

(3).通过预加负荷,可以得到高精度、高刚度以及承受切削负荷的运动刚度;(4).由于具有自动调整功能,因而可达微米级的运动精度;

(5).摩擦系数小和动、静摩擦系数很接近。因此,运动轻便,摩擦力小,摩擦发热小,磨损小,可避免出现爬行,有较高的定位精度。

5.无级调速电动机的优点:对于直线运动的执行器官,可以认为是恒定牵引力的,因此,拖动它的电动机,也应该是恒转矩的,无级调速电机可以进行恒转矩调速,因此可以直接和主轴连接。

汽车节能是汽车节能减排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通过世界各国对汽车节能减排采取的应对政策出发,阐述汽车节能减排的重要意义,并且通过讲述汽车的发展简史表明,高效、节能、环保新能源汽车已经成为世界各国主要的研究目标,由于新能源汽车现在还处于起步阶段,所以我国如果想在世界汽车之林中有所成就的话,新能源汽车无疑是我们发展的最新目标,通过人、车、路分析节能减排的因素及应对策略。

结束语

制定符合中国国情的总体发展战略,确立与国际接轨的发展道路,对21世纪我国数控技术与产业的发展至关重要。本文在对数控技术和产业发展趋势的分析,对我国数控领域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的基础上,对21世纪我国数控技术和产业的发展途径进行了探讨,提出了以科技创新为先导,以商品化为主干,以管理和营销为重点,以技术支持和服务为后盾,坚持可持续发展道路的总体发展战略。在此基础上,研究了发展新型数控系统、数控功能部件、数控机床整机等的具体技术途径。

我们衷心希望,我国科技界、产业界和教育界通力合作,把握好知识经济给我们带来的难得机遇,迎接竞争全球化带来的严峻挑战,为在21世纪使我国数控技术和产业走向世界的前列,使我国经济继续保持强劲的发展势头而共同努力奋斗!

致谢

时光匆匆如流水,转眼便是大学毕业时节,春梦秋云,聚散真容易。在这个美好的季节里,我在电脑上敲出了最后一个字,心中涌现的不是想象已久的欢欣,却是难以言喻的失落。是的,随着论文的终结,意味着我生命中最纯美的学生时代即将结束,尽管百般不舍,这一天终究会在熙熙攘攘的喧嚣中决绝的来临。

三年寒窗,所收获的不仅仅是愈加丰厚的知识,更重要的是在阅读、实践中所培养的思维方式、表达能力和广阔视野。很庆幸这些年来我遇到了许多恩师益友,无论在学习上、生活上还是工作上都给予了我无私的帮助和热心的照顾,让我在诸多方面都有所成长。感恩之情难以用语言量度,谨以最朴实的话语致以最崇高的敬意。

还要感谢我的父母,给予我生命并竭尽全力给予了我接受教育的机会,养育之恩没齿难忘;

参考文献

[1]成大先,机械设计图册.北京:化学工业出版,25~41[2]杨可桢,程光蕴,机械设计基础(第四版),高等教育出版社,39~77[3]邱宣怀,机械设计,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4]唐宝宁,机械设计与制造简明手册,同济大学出版社1993,17~55[5]徐灏,机械设计手册,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1,[6]张文焕,成本通,机床夹具设计,国防工业出版社2000,66~78[7]王爱玲,现代数控机床结构与设计,兵器工业出版社1999.9,36~45[8]杨黎明,黄凯,机械零件设计手册,国防工业出版社67~90[9]孙浩文,侯清,最新机械使用手册,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10]朱骥,北机械控制工程基础,北京:北京机械工业学院,69~77[11]李益民,机械制造工艺简明手册,哈尔滨:哈尔滨工业大学[12]王先奎,机械制造工艺学北京:清华大学,65~99[13]徐衡,数控铣工实用技术,辽宁: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

[14],jigsandfixturesdesigntheinstitutionofproductionengineers1973[15]philipgates,jigs,toolsandfixturesthetechnicalprocesslimited1959

数控机床综述

一、数控机床的产生

根据国家标准gb/t8129-1997,对机床数字控制的定义:用数字控制的装置(简称数控装置),在运行过程中,不断地引入数字数据,从而对某一生产过程实现自动控制,叫数字控制,简称数控。是一种灵活、通用、能够适应产品频繁变化的柔性自动化机床。

为了满足多品种,小批量的自动化生产,迫切需要一种灵活的,通用的,能够适用产品频繁变化的柔性自动化机床。数控机床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诞生与发展起来的。它为单件、小批量生产的精密复杂零件提供了自动化的加工手段。

二、数控机床的基本工作原理

1.数控机床的组成数控机床主要由机床本体、数控系统、驱动装置、辅助装置等几个部分组成。机床本体是数控机床加工运动的机械部分,主要包括支撑部件(床身、立柱)、主动部件(主轴箱)、进给运动部件(工作台滑板、刀架)等。

数控系统是是数控机床的控制核心,一般是一台专用的计算机。

驱动装置是数控机床的一些配套部件,包括刀库、液压装置、气动装置、冷却系统、排屑装置、夹具、换刀机械手等。

计算机控制装置由硬件和软件两部分组成。硬件的主体是计算机,包括中央处理器、输入/输出部分和位置控制部分。软件有管理软件和控制软件。管理软件包括输入/输出、显示和诊断程序等;控制软件包括译码、刀具补偿、速度控制、插补运算和位置控制等程序。

2.数控机床加工基本原理

数控机床加工时,是根据零件图样要求及加工工艺过程,将所用道具及机床各部件的移动量、速度及先后顺序、主轴转速、主轴旋转方向及冷却等要求,以规定的数控代码形式编制成程序单,并输入到机床专用计算机中。然后,数控系统根据输入的指令,进行编译、运算和逻辑处理,输出各种信号指令,控制机床各部分进行规定的位移和有顺序的动作,加工出各种不同形状的零件。

3.数控机床加工特点及应用范围

特点

(1)适应性强(2)精度高(3)效率高(4)减轻劳动强度、改善劳动条件应用范围

(1)多品种小批量零件(合理生产批量为10~100之间);

(2)结构复杂,精度要求较高或必须用数学方法确定的复杂曲线、曲面等零件;

(3)需要频繁改型的零件;

(4)钻、镗、铰、锪、攻螺纹及铣削工序联合进行的零件,如箱体、壳体等;

(5)价格昂贵,不允许报废的零件;

(6)要就百分之百检验的零件;

(7)需要最小生产周期的急用零件。

三、数控机床分类

1.按控制道具与零件相对运动轨迹分类

(1)点位控制或位置控制数控机床

点位控制或位置控制数控机床只能控制工作台锪道具从一个位置精确地移动到另一位置,在移动过程中不进行加工,各个运动轴可以同时移动,也可以一次移动。

(2)轮廓控制数控机床

轮廓控制数控机床能够同时对两个或两个以上坐标轴进行连续控制,具有插补功能,工作台或刀具边移动边加工。

2.按加工方式分类

(1)金属切削类:如数控车、钻、镗、铣、磨、加工中心等。

(2)金属成型类:如数控折弯机、弯管机、四转头压力机等。

(3)特殊加工类:如数控线切割、电火花、激光切割机等。

(4)其他类:如数控火焰切割机、三坐标测量机等。

3.按控制坐标轴数分类

(1)两坐表数控机床:两轴联动,用于加工各种曲线轮廓的回转体,如数控车床。

(2)三坐标数控机床:三轴联动,多用于加工曲面零件,如数控铣床、数控磨床。

(3)多做表数控机床:四周货物轴联动,多用于加工形状复杂的零件。

4.按驱动系统的及控制方式分类

(1)开环控制数控机床

(2)闭环控制数控机床

(3)半闭环控制数控机床

四、数控机床发展概况

1.工业化国家数控机床的发展概况

数控机床的研制最早是从美国开始的。1952年帕森斯公司和麻省理工学院合作研制成功了世界第一台三坐标数控铣床,它用来加工直升机叶片轮廓检查用样板。该数控机床采用专用计算机进行运算与控制和直线插补与轮廓控制的数控铣床,其控制计算机使用电子管原件。到20世纪70年代初,计算机技术的发展由使用电子管过渡到晶体管、印制电路及小规模集成电路,数控获得许多功能可以用编制的专用程序来实现,而这些专用程序可以存储在小型计算机的存储器中,这就形成了软接线数控,即计算机控制系统cnc。进入到20世纪80年代,数控机床进一步发展,近年来具有代表性的数控系统如下:

(1)计算机直接控制系统

计算机直接控制系统又称群控,其特点是:使用计算机对生产过程加强管理,使程序的编制、生产的准备与计划安排等工作和机床工作协调一致,以提高各个数控机床的使用效率。

(2)自适应控制机床

一般数控机床是按照预先编号的程序进行加工的,但在编程时,实际上有许多参数只能参照过去的经验数据来决定,不可能准确地考虑到他们的一切变化,如毛坯的不均匀、刀具与零件材质的变化、道具的磨损、零件的变形、热传导性的差别等,这些变化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加工质量,使加工不能在最佳状态下进行。如果控制系统能对实际加工中的各种加工状态的参数几十滴测量并反馈给机床进行修正,则可使切削过程随时都处在最佳状态。虽为最佳状态,指的是最高生产率、最低加工成本、最好的加工质量等。

(3)柔性制造系统

柔性制造系统是在柔性制造单元基础上研制和发展起来的。柔性制造单元是

一种在人的参与减少到最少是,能连续第对同一组零件内不同的零件进行自动化加工(包括零件在单元内部的运输和交换)的最小单元。它既可以作为独立使用的加工设备,又可以作为更大更复杂的柔性制造系统或柔性自动线的基本组成模块。

(4)计算机集成生产系统

为实现整个生产过程自动化,人们正着手研制包括计划设计、工艺、加工、装配、检验、销售等全过程都由计算机控制的集成生产系统。它具有计算机控制的自动化信息流和物质流,对产品的构思和设计直到最终装配、检验这一全过程进行控制,以实现工厂自动化这一伟大的目标。

2.我国数控机床的发展概况

我国数控机床的研制始于1958年,由清华大学研制出了最早的样机。1966年诞生了第一滩用于直线-圆弧插补的晶体管数控系统。1970年北京第一机床厂的xk5040型数控升降台铣床作为商品,小批量生产并推向市场。

20世纪80年代前期,在引入了日本fanuc数控技术吼,我国的数控机床才真正进入小批量生产的商品化时代。

五、数控机床的发展趋势

未来数控机床的发展趋势主要表现在以下3个方面:

1.数控技术水平

高精度:定位精度微米级、纳米级;

多功能:立卧并用、复合加工;

高自动化:自动上下料、自动监控、自动测量、自动通信。

对单台主机不仅要求提高其柔性和自动化程度,还要求其具有进入更高层次的柔性制造系统和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的适应能力。

2.数控系统方面

目前世界上几个著名的数控装置生产厂家,如日本的fanuc、德国的siemens和美国的ab公司产品都在向系列化、模块化、高性能和成套性方向发展。他们的数控系统都采用了16位、32位甚至64位微处理器、标准总线及软件木块和硬件模块结构,内存容量扩大到了数十兆字节以上,机床分辨率可达0.1um,快速进给可达100m/min以上,一般控制轴数在3到15个,最多可达24个,并采用先进的电装工艺。

3.驱动系统方面

交流驱动系统发展迅速交流传动系统已由模拟式向数字式方向发展,以运算放大器等模拟器件为主的控制器正在被以微处理器为主的数字集成元件所取代,从而克服了零点漂移、温度漂移等弱点。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远程与继续教育学院

课程作业4(共次作业)学习层次:专科涉及章节:第7章——第9章

一、选择题

1.数控机床移动部件某点的定位误差a的表示公式为(c)

a.a=x±σb.a=x±2σc.a=x±3σd.a=x±4σ

2.数控机床的伺服系统的开环增益为k,移动部件的速度为v,则跟随误差e可表示为(d)a.e=kvc.e=k/v

b.e=1/(kv)d.e=v/k

3.数控机床在某位置的定位误差的分布符合正态分布曲线的统计规律,其均方根误差σ反映了机床在该位置的(a)a.重复定位精度c.系统性误差

b.反向差值d.失动量

二、填空题

1.在数控机床上以某一进给速度加工圆弧时,当伺服系统两轴的增益相同时,进给速度愈大,则轮廓误差___越大___。

三、简答题

1.试述数控机床的定位精度检测一般有哪些检测工具仪器现有一台三坐标联动的高精度数控铣床,试问应选用哪种仪器测量其定位精度。

2.试述提高步进系统精度的措施及基本原理。3.数控机床的常用故障诊断方法有哪些?

答:1.(1)数控机床的定位精度一般采用刻线基准尺和读数显微镜、激光干涉仪、光栅、感应同步器等测量工具进行测量。

(2)高精度的数控铣床应选用双频激光干涉仪测量其定位精度。2.措施:细分线路、反向间隙补偿、混合伺服系统。基本原理:

(1)细分线路就是把步进电机的一步再分得细一些,来减小步距角;

(2)反向间隙补偿就是根据实际测得的传动间隙的大小,每当出现反向时,用补充固定的脉冲来克服;

(3)混合伺服系统就是在开环系统的基础上,在工作台上装有反馈元件如感应同步器进行

检测,校正机械误差。

3.(1)根据报警号进行故障诊断;

(2)根据控制系统led灯或数码管的指示进行故障诊断;(3)根据pc状态或梯形图惊醒故障诊断;(4)根据机床参数进行故障诊断;(5)用诊断程序进行故障诊断;(6)经验法;(7)换板法;

THE END
1.JB/T8044JB/T 8044-1999 本标准是对 JB/T 8044-95《机床夹具零件及部件 技术要求》的修订,修订时仅按有关规定作了编辑性修改,技术内容没有改变。 本标准规定了适用于相应国家标准的零件及部件的技术条件。 本标准于 1981 年以 GB 2259-80 首次发布,于 1991年 4 月 30 日第一次修订为 GB/T 2259-91,于 1996 https://www.antpedia.com/standard/1038943.html
2.机床夹具零件标准件图库图纸下载紧固件/连接件图纸本图纸为机械设计常用标准件——机床夹具(零件)标准件图库全套(83张图)【另含《机床夹具零件及部件技术要求行业标准手册》-机械部标准;357页PDF文档】,是用CAD绘制的机械行业常用的螺栓(球头、T型槽快卸、钩形、双头及槽用螺栓等)、螺母(带肩、球面带肩及连接螺母https://www.mfcad.com/tuzhi/373/547467.html
3.连杆零件的工艺规程及夹具设计方法(文献综述)(2)标准零件三维建模:将国家标准中的《机床夹具零件及部件》所列标准零件按类型、尺寸建立参数化几何模型。例如图10为快换钻套的三维模型。 图9 建立标准零件图形库目录 图10 快换钻套的三维实体模型 (3)将建立的标准零件三维模型存入指定目录:《机床夹具零件及部件》中所列标准零件的每一类型都具有不同的系列和http://www.biyezuopin.vip/onews.asp?id=7691
4.基于UG的汽车某零件车床夹具设计西南交通大学首先分析夹具中容易应力集中的零件或部位;将相关三维模型导入 ANSYS 软件环境中,尽量模拟实际情况进行加载;对所选零件和部位进行强度和刚度分析。 三、已完成的工作 1、完成外文文献翻译:《一种用于机床夹具自动配置的数学方法:分析与综合》(约2 万 5 千字符,翻译文本共计 10646 字)。该文献提供了以螺旋理论为基础https://sme.swjtu.edu.cn/info/1097/15641.htm
5.机床专用夹具(精选八篇)(1) 准确把控各部件的设计及加工精度; (2) 根据生产批量和加工难以程度合理调配加工工艺和生产进度, 提高生产效率; (3) 突出专用夹具的实用性和经济性。 4 机床专用夹具设计步骤 4.1 明确设计任务与收集设计资料 夹具设计的第一步是在已知生产纲领的前提下, 研究工件的零件图、工序图、工艺规程和设计任务书, https://www.360wenmi.com/f/cnkeyoc1226h.html
6.3425机床功能部件及附件制造3425机床功能部件及附件制造 指实现机床核心功能的零件和部件的制造,以及扩大机床加工性能和使用范围的附属装置的制造。 ◇包括对下列机床附件的制造活动: 工具夹具 —卡盘:自动定心卡盘、单动卡盘、动力卡盘; —夹头:钻夹头、丝锥夹头、弹簧夹头、铣夹头; http://www.360doc.com/content/19/1113/21/5519329_873010470.shtml
7.《机械制造技术基础》常见的问题67、零件表面光整加工技术的发展现状及其趋势? 零件表面光整技木在兵器工业,航空航天,高档数控机床,轨道交通装备等高端装备制造业,新一代核电、大型风电等新能源装备制造业,汽车,内燃机,高效传动与驱动,煤机装备,高端仪器,机械基础零部件,石化装备,纺织机械,五金件等统制造业都有一定的应用。 https://blog.csdn.net/weixin_45767909/article/details/125269590
8.2025广州汽配展● 汇集各种汽车零部件成品、汽车模具以及机床加工技术的行业盛会; ● 聚集超过80家汽车主机厂以及3000家一二级零部件制造商参观展览会! ※ 展会介绍 2025第十二届广州国际汽车零部件加工技术及汽车模具展览会是AUTO TECH 2025华南展重要组成部分,将于2025年11月20-22日在广州保利世贸博览馆举办!AUTO TECH 2025广州国http://m.trustexporter.com/m21-d133045.htm
9.定位销百度百科定位销分类及标准 根据其结构不同可分为:小定位销、固定式定位销、可换式定位销和定位插销。 小定位销 标准:GB 2202— 80 材料:T8 按 GB 1298—86《碳素工具钢技术条件》。 热处理:HRC55~60。 其他技术条件:按 GB?2259—80《机床夹具零件及部件技术条件》 http://www.bzjw.com/news/news_70551.cfml
10.机械行业策略报告:紧抓通用设备自主可控,把握专用设备景气加速通用自动化细分行业包括机床产业链(数控刀具、数控机床、机床核心零部件)、机器人 产业链(机器人本体、机器人核心零部件)、注塑机、激光产业链(激光器、激光设备、激光 控制系统)、叉车、通用减速器、自动化零部件等细分子行业。通过以上分析,我们重点看好 数控刀具、数控机床以及机器人三大细分子行业,以及受益于商业模https://cj.sina.com.cn/articles/view/7426890874/1baad5c7a001014yjh
11.齿轮传动设计本设计首先分析了齿轮轴零件的作用和零件的材料,之后把加工传动齿轮轴所用的材料和生产类型确定下来。然后确定毛坯的种类,绘制铸件零件图。接下来设计零件的加工工艺性,包括零件表面的加工方法及热处理方法等。最后进行工艺规程设计,选定加工所用的机床,刀具,夹具等。齿轮轴零件的机械综合性能要求较高,一般选择锻件作为https://m.360docs.net/doc/b484955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