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皮就好似小孩子一样需要关心呵护,可是往往有时候由于疏忽大意,会导致晒得好好的陈皮受潮以至于发霉。
陈皮内囊上布满了“小黑点”,这些是陈皮保存不当而形成的“霉点”吗?其实,它是陈皮术语中的“油室”。
油室含有丰富的活性物质,且均匀分布在内囊上。透过光源观察,陈皮的油室更加明显。年份低的陈皮油室呈橙黄色,随着陈皮储存时间的增加,油室的颜色会逐渐加深,而我们看到的“小黑点”则是陈皮陈化后,呈现深棕色的油室。
陈皮内囊脱落是正常现象,并不是所谓的陈皮霉化的结果。事实上,这些黏在陈皮内囊上的“杂质”,是柑橘络断裂后黏在内囊上的碎屑,是陈皮陈化的正常现象,并不会影响食用,只要食用前清洗净即可。
由于柑皮中含有较多糖份,在潮湿天气吸收了水汽,事后没有适时翻晒,容易导致发霉。
陈皮霉变的情况大致能分成两种,一种是毛霉菌,另外一种则是具有毒性的黄曲霉。前者通过处理便能恢复使用,而后者则建议直接丢弃处理。
毛菌霉
毛霉菌主要表现在陈皮内囊或边缘起白色的毛球。闻起来没有异味,一般是在高温、高湿度以及通风不良的条件下生长的。
可以使用干且干净的刷子刷掉陈皮表面上的“白色毛球”,并及时放置在阳光下晒制。这样做能祛除陈皮上的“白色毛球”,也不会影响往后陈皮的陈化。
黄曲霉
黄曲霉是一种常见腐生真菌,陈皮表面呈现灰绿色,闻起来有明显的霉味,这一种霉菌含有毒性。
陈皮在储存过程中出现此类霉菌,建议直接丢弃处理,并在后续的储存中加强防控,防止此类问题大面积出现。
一般陈皮长霉之后最好是别吃。首先,霉菌都是有一定的危害的,不论是什么霉菌,有的霉菌可能洗掉就没事了,但是多数霉菌不是洗掉就可以达到消毒的程度的;
再就是我们不能确定陈皮上面长的霉菌是什么种类的霉菌,如果是危害比较小的,容易杀死的霉菌,消消毒就没事了,如果是耐高温、耐干的霉菌就很难杀死,这样吃了就不太好。
陈皮储存五大注意事项
1、适时翻晒。陈化年份低于五年的(特别是前三年),需适时返晒,每年至少返晒一次。
2、定期检查。一旦发现陈皮变软,需尽快晒干。
4、晒干后不要立即密封。刚在太阳底下晒过的陈皮,温度还是较高,需要通风散热后才能使用容器进行贮存。
5、不要放在冰箱。冰箱的作用是保鲜,也就是说将3年陈皮放入冰箱,10年后依旧是3年陈皮。再者,冰箱有时会湿度大,带有凝露水,很容易令陈皮发生霉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