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准备过程,也称供应过程,是制造企业生产经营过程的第一个阶段,即生产的准备阶段。在这一过程中。企业用货币资金购进原材料、固定资产等生产资料,形成必要的生产储备,这时资金就由货币资金形态转变为储备资金形态。
这一过程的主要经济业务是因进行物资采购而引起的与供货方的货款结算业务、增值税业务、支付采购费用和计算采购成本等。
3P=ProductionPreparationProcess(生产准备流程)
它是基于团队工作法,融入精益原则及工具来设计优秀产品和的方法,将产生出:
●最佳的品质
●最低的成本
●设定的需求数量
生产准备流程(3P)是整体精益设计方法中的一部分,即采用跨职能团队方式去改善新系统中的任何缺陷,其中包括质量功能展开(QFD)、设计评估和投产后跟踪。生产准备流程的好处在于采用跨职能团队方式、快速测试建议方案和在流程与产品设计中嵌入精益制造原则。
在3P设计工作中,团队思考设计的不同选项和工序实现的不同方式,由此去除较次等的方案。当然这需要具备一定基于TPS的精益生产设计原则,通常称为16条军规。
3P精益设计的16条军规
1.生产准备要如电光火石
2.为物料的流动设计布局和机器
3.使用増加型的设备
4.使用易于切换的设备
5.使设备容易移动
6.使用基本的、通用的设备
7.窄型员工操作站
8.员工可以在设备布局内流畅的操作
10.使用可以在小型灵活的流动生产线上应用的设备
11.垂直的流动生产线
12.按节拍生产(拉动)
13.内罝快速转换
14.设备衔接,便于取放
15.使用多条,理顺的生产线
16.逐步实现自働化
采用铅笔和纸绘制不同的选项,称为PAAG“流程扫视”,即考虑不同的方法,而不是在备选方案外选择设备和工序解决方案。
生产准备流程和早期传统选择单个设计然后“丢给下一部门”方式完全不同。传统的方式无法确保投产后流程能力能够满足要求,同时设计产能也无法在投产开始阶段达到,虽然设计了作业单元但其物流没有仔细考虑,作业指导没有完成,目标成本无法达到等等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