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宁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关于2024年电动自行车强制性产品认证专项监督检查情况的通报

南宁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关于2024年电动自行车强制性产品认证专项监督检查情况的通报

根据《南宁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关于组织开展2024年电动自行车强制性产品认证专项监督检查的通知》(南市监发〔2024〕53号)要求,我局组织开展了2024年电动自行车强制性产品认证专项监督检查,现将检查情况通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二、检查发现的主要问题

(一)认证机构存在的主要问题

1家认证机构未能对电动自行车生产企业实施有效的跟踪调查。

(二)获证组织存在的主要问题

1.仪器设备管理不规范,仪器设备未及时进行检定校准,未能进行有效的设备维护保养,缺个别检验检测设备及部分检测设备检定(校准)机构的能力评价资料。

2.制定的管理体系文件不规范、不严谨,内容不全。如电动自行车装配作业指导书未规定对车载充电器进行如何固定的工艺要求,电动自行车零部件检验基准书未规定对侧回复反射器的型号规格。

三、处理建议

(一)对未能对电动自行车生产企业实施有效跟踪调查的认证机构,辖区市场监管部门要发函至认证机构,要求认证机构加强对获证组织实施有效的跟踪调查。若其不能持续符合认证要求,认证机构应当暂停其使用直至撤销认证证书,并予公布。

三、工作要求

(三)强化事中事后监管。各单位要加大对认证活动的日常监管力度,特别是对存在较严重问题的认证机构在本辖区内的认证活动要持续跟踪监督检查,增加监管频次,严格规范管理,落实分类监管,必要时要采取行政约谈、提醒告诫、情况通报等工作方式,向认证机构及时传导履行主体责任的压力,做到排查隐患、隐患整治全覆盖。要督促认证机构指导各获证组织加强内部质量管理和人员培训,保持认证的有效性,提升认证的公信力,推动认证行业健康发展,进一步规范认证市场秩序。

THE END
1.汽车零部件检测内容及标准主营产品 计量校准,检定,有害物质检测,安规检测,EMC检测,环境安全检测,电子电器产品可靠性与失效分析,材料可靠性与失效分析,金属材料、非金属材料分析,纺织品、鞋类、皮革检测,玩具产品检测,建材与轻工产品检测,汽车整车及其零部件检测,食品、药品、化妆品、饲料及食品包装和接触材料检测,验货与合规服务,审核服务,计量https://shenzhen.11467.com/info/22147958.htm
2.机械零部件检验规范经管文库(原现金交易版机械零部件检验规范 https://bbs.pinggu.org/thread-13500710-1-1.html
3.2024版汽车零部件样品采购与质量认证合同2篇.docx20XX专业合同封面COUNTRACTCOVER20XX专业合同封面COUNTRACTCOVER甲方:XXX乙方:XXXPERSONALRESUMERESUME2024版汽车零部件样品采购与质量认证合同本合同目录一览1.定义和解释1.1合同术语1.2供应商和买方1.3样品和零部件1.4质量认证2.采购内容和规格2.1样品描述2.2技术规格2.3采购数量2.4交货时间3.价格和付款3.1样品价格3.2付款条件https://www.renrendoc.com/paper/373385734.html
4.零部件检验基准书.doc零部件检验基准书.doc 39页内容提供方:企管文库 大小:2.96 MB 字数:约1.91万字 发布时间:2016-04-27发布于江苏 浏览人气:1563 下载次数:仅上传者可见 收藏次数:0 需要金币:*** 金币 (10金币=人民币1元)零部件检验基准书.doc 关闭预览 想预览更多内容,点击免费在线预览全文 免费在线预览全文 型号https://max.book118.com/html/2016/0422/41102167.shtm
5.生产一致性管理规定5.3.4关键件的进货检验:检验部负责进货检验,确保关键元器件和材料满足认证产品所规定的要求。以厂家批次检验为基础,检验部按照《零部件检验基准书》规定批量抽查和周期检验,检验项目和要求进行检验。要求各供应厂家在零部件交货时提供检验报告(包括外形尺寸和理化性能等),报告需在有效的时间内,并满足本公司要求。对强制https://www.360wenmi.com/f/filegu02qqh0.html
6.电动摩托车新国家标准6篇(全文)对进厂零部件或材料的检查按照《零部件检验基准书》执行,记录必须真实、字迹完整、清楚可辩,记录人应在记录上签字、注明记录日期。进厂检验人员资质要求按Q/LM C04-A《人力资源控制程序》的要求执行。5.3.5 关键件的定期确认检验:关键元器件和材料在进货检验的基础上,还需进行定期确认检验,以满足本厂认证产品的https://www.99xueshu.com/w/filei52qx4j7.html
7.D/TLD存档责任件的控制生产者未将产品投入流通。如果供应的货物是零部件或原材料,则视供应给最终生产者或部件生产者的时间而定。 投入流通时,该产品不存在引起损失的瑕疵。生产者须证明离厂时产品是没有瑕疵的。 投入流通时,根据当时普遍的科技水平不能发现瑕疵的存在,这是最重要的免责的可能,也是为了保护新技术的开发和运用。 https://www.dongchedi.com/ugc/article/7116105606083723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