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制造加工设备通用12篇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机械制造加工设备,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关键词】机械加工;设备管理;维修;优化

1.基本原则及基本任务

1.1基本原则

依靠技术进步,促进生产的发展,坚持预防,坚持维护和检修方案组合、修理、改造和更新,并结合专业的管理人员和管理相结合,技术管理和经济管理相结合。

1.2基本任务

2.故障分析

2.1故障演变过程

2.2维修的演变过程

3.机械加工设备的管理和维修

3.1加强点检管理

3.2实行“三定”制度,及时维修

3.3加强使用管理

所有的机械加工设备在使用期间按照规定、完整的检修和维护,修理设备日常维护和维修工作,严禁带病运行。经营者必须按规定的岗位。机械加工设备使用人员应该能把这项工作,熟悉使用装备的使用性能和保养、维护要求。项目的设备应努力工作的部分总是检查、行归档工作。

3.4维修管理优化

在机械加工设备管理过程中,设备的使用保养、维修分别负责管理不同。此外,要培养有完整的维修人员修理使命能力与紧急修理的,通过对设备操作和维护人员的管理,以达到良好的机械加工设备管理效果。必须克服“重产生光维护”的错误观念。坚持在机械维修预防性维修工作在国内处于领先地位,降低了施工过程中的机械加工设备故障率,降低维修费用,提高运行可靠性和劳动生产率,修复工作带来积极主动、带来了良好的经济建设生产效率。尽管责任明确,而且在空虚切断相互交流。机械加工设备使用的好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操作人员技术水平的高低。预防性维修或排是否残疾性维护,第一个机械诊断作出准确的。但由于在质量和技术人员诊断实践经验有限,造成对机械零件或总成件错误去除,就会造成对某些地区早期的置换,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因此,为了进一步提高机械加工设备管理水平,提高设备的工作效率、降低设备成本,有必要加强机械的运行、维护、维修人员互信息反馈,同时将维护机械设备预防性维修系统。

4.结论

【参考文献】

[1]马志功.浅谈如何提高机械加工设备的综合管理水平[J].建设机械技术与管理,2009,(11):147-149.

关键词:机械制造工艺;精密加工技术;应用研究

引言

1.机械制造与精密加工技术概述

1.1现代机械制造工艺的优势

现如今科学技术飞速发展,为机械制造与精密加工技术研发创造了良好的契机,现代机械制造工艺表现出综合性强、全面性强及竞争性强等多种优势。其中,综合性强表现于伴随科学技术的推陈出新,现代机械制造工艺与精密加工技术相互间不同先进技术相辅相成的结合应用,大量的工业制成品都呈现出强有力人性化的特征;全面性强表现于自机械制造内容出发,现代机械制造技术已经囊括了制造环节、包装设计、产品研发、产品销售及售后服务等多个全面步骤,现代企业正常运营受每一个步骤紧密联系程度直接影响;竞争性强表现于现代机械制造市场竞争已由国内范围市场竞争转变成国际范围市场竞争,一个企业乃至一个国家若想要在现在机械制造竞争中占据有利位置,就务必要不断提升自身工业制成品的市场竞争优势[2]。

1.2精密加工技术分类

现如今信息技术飞速提升,不同社会领域均被科学技术一定程度涵盖,机械制造也不例外,不同种类的精密加工技术被广泛应用于现代机械制造中。这些精密加工技术分别包括,精密切削技术、微细加工技术、超精密研磨技术、模具成型技术以及纳米技术等[3]。

2.精密超精密加工技术在微机械制造中的应用

2.1微型加工设计制造技术

2.1.1主轴部件

微型加工设备中以微型主轴为重要的核心部件,支承元件部分通过选取高精度气体静压轴承、高精度微小滚动轴承等,驱动元件部分选取自装式微小直流电极确保主轴回转的高精度与高转速,同时需要令主轴各系统元件转化成有限元模型,有限元分析主轴系统动静态状况,在这一前提条件下,采用优化设计原理对主轴系统展开结构优化设计,以达到主轴不仅能够符合性能要求,还能够维持经重量、低耗能的目的。

2.1.2进给部件

双向进给部件同样是微型加工设备中一个重要的部件。通过应用常规滚珠丝杠定位方案,能够将定位精度处于0.1μm。另一种可行方案为选取二维X-Y微动工作台,驱动元件选取双向压电陶瓷,作用于制动弹性步骤,结合位移提升理念促使位移提升,达到双向各100μm行程微量进给的目的,定位精度同样为0.1μm[3]。

2.1.3导轨部件

微型加工设备重要的部件还有进给导轨部件,通过选取液体静压导轨、气体静压导轨等导轨部件,能够有效确保进给导轨的精度。

2.1.4微细切削与磨削

为了确保微细切削环节测量开展的有效性,应当开发引用一组一体化微小刀架,这一刀架不仅应当附带夹持刀具功效,还应当有着微切削刀测量的作用,以对切削环节展开实时的监管控制。在一体化微小刀架应用前提下,开展一体化微小刀架精密切削铜、铝等金属的实验,结合加工实践行为,考核、测评微型加工设备的整体性能情况。另一方面还可以采用超精密磨床、ELID技术对微小部件开展超精密磨削测验[4]。

2.2微型装配

根据微小部件的属性特征,对其定位装置及装夹展开研究分析,以展开精确定位控制系统研究[5]。

3.结束语

参考文献:

[1]陆雪君,王爱玲.浅谈现代机械制造工艺与精密加工技术[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2,(30):116-118.

[2]仲健维.浅谈精密加工在机械制造中的应用[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0,(12):214-215.

[3]王美,宋广彬,张学军.对现代机械制造企业工艺技术工作的研究[J].新技术新工艺,2011,(2):104-105.

制造业作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在创造巨大经济财富的同时,也消耗了大量制造资源特别是能源,并造成了对环境的严重影响。根据美国能源部的调查,美国约31%的能量消耗归因于由制造业扮演主要角色的工业活动[1]。相似的情况在其他发达国家也已出现。而像中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制造业的能量消耗量巨大,能量利用率更低[2],节能减排的压力很大。

加强企业能效评价、提高制造系统能量效率已成为制造业的当务之急。例如,美国能源部专门设立了以提高制造企业生产过程的能量效率作为首要目标的工业评价中心(industrialassessmentcenters,IAC)。该中心依托美国29所高校,与美国工业部门联手,已在15000多家美国企业中实施了工业能源审计和工业评价建议项目[3]。

机械制造业是制造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但过去人们总认为单台机械设备能量消耗不大,特别是与钢铁、化工等流程领域的设备相比较,能耗相对较小,因而学术界对其重视不够,导致其研究不够。

近年来,随着机械制造业能源消耗问题和环境影响问题的日益严峻,学术界和企业界均对机械制造业能量消耗问题进行了重新分析和认识。以机床为例,多篇文献的分析结果均表明[4]:机床量大面广,能量消耗总量巨大,并且有效能量利用率很低,因而节能潜力很大。不仅如此,美国麻省理工学院Gutowski[5]的研究结果表明,机床能量消耗所带来的CO2等的环境排放也是令人震惊的。

因此,近年来,机械制造系统能效评价问题引起了学术界的广泛重视。如2009年9月,在爱尔兰都柏林大学召开了第26届国际制造会议(internationalmanufacturingconference,IMC26),将“能源效率与低碳制造”作为会议主题,提出“为了确保制造业创新与发展,必须准确评价制造过程与系统的能量消耗状况”[6]。2011年8月,第28届IMC会议再次强调能量消耗优化对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并设有一个能量监控和分析的分会场,专门讨论制造过程的能量消耗评价和改善研究[7]。此外,第18届CIRP生命周期工程国际会议论文集《制造可持续性的全球本土解决方案》中提出,将能效分析作为制造可持续性实现的重要技术手段[8]。2010年10月26日,国际标准化委员会(ISO)了《Environmentalevaluationofmachinetools—Part1:Energy-savingdesignmethodologyformachinetools(ISO14955-1)》的草案,并于2012年4月30日了投票稿;由此可以预见,不久的将来,机床的能耗指标将成为机床产品的一个重要评价指标[9]。

综上所述,机械制造系统的能效评价研究已经在国际上兴起。但是,现有的研究还比较分散,且由于机械制造系统具有涉及面广和制造过程复杂等特点,因此机械制造系统的能效评价中的许多问题还有待解决。因此,本文在多年研究的基础上,参考国内外大量文献,对机械制造系统能效评价的特点、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进行了综述。

1机械制造系统能效评价的特点

制造系统能效评价包括制造系统能量消耗状态及能量消耗过程的分析评价以及在此基础上对能量效率的评价。

机械制造系统是由切削加工、压力加工、铸造、焊接、特种加工、热处理、覆盖层、装配与包装和其他等9类工艺[10]及其相应设备构成的将原材料(含半成品)转变为产品或半成品的输入输出系统。从能量消耗的角度看,机械制造系统是由机床(切削加工机床、压力加工机床)、铸造设备等机械设备及其相应的工艺过程为能量消耗主体的制造系统。

机械制造系统能耗主体构成的多样性及复杂性、能量消耗状态及能量消耗过程的动态变化性及随机性、机械产品的生命周期能耗特性等多方面原因,使得机械制造系统能效评价相对于化工、冶金等制造系统的能效评价要复杂和困难得多。因此,首先对机械制造系统能效评价的复杂特点进行分析。

1.1机械制造系统能量消耗的多能量源特性

机械制造系统涉及多种机械设备,其中加工设备就有九大类,辅助设备也有运输设备、检测设备、照明设备等多种,每种设备又由多个能量消耗源组成。以普通车床为例,普通车床包括主传动系统、冷却系统、刀架快速移动系统、照明和信号灯系统等。而数控机床就复杂得多,如YD31125CNC6数控滚齿机包括主传动系统、进给系统、液压系统、静压系统、冲屑系统、冷却系统等多个能量消耗系统,每个能量消耗系统又由多个能量消耗源组成,见表1。机械制造系统能量消耗的多能量源特点意味着能效的深化评价需面向多能量源进行。

表1YD31125CNC6数控滚齿机能量源下载原表

表1YD31125CNC6数控滚齿机能量源

1.2机械制造系统能量消耗状态及能量效率的层次分布特性

机械制造系统是产品生产的复杂载体,跨越产品、车间、任务、制造单元和生产设备等不同层次,每个层次的能量消耗都有其基本特征。如设备层能耗是机械制造系统的主体,而车间层除了加工设备消耗能量以外,一些辅助设备也要消耗能量。对于产品能耗而言,则要考虑从原材料准备,零部件生产,产品组装、使用到回收处理等所有阶段的产品全生命周期过程能耗。机械制造系统能量消耗状态的层次分布情况如图1所示。因此,机械制造系统能量消耗状态以及能量效率也存在层次分布特性。

图1机械制造系统能量消耗状态的层次分布

图1机械制造系统能量消耗状态的层次分布下载原图

1.3机械制造系统能量消耗过程及瞬态能量效率的复杂多变性

1.4机械制造系统能量消耗及能效评价的产品生命周期过程特性

机械产品的能量消耗贯穿于产品从原材料准备到零部件生产,产品组装、运输、使用和回收处理的整个生命周期,如图3所示。机械产品(例如汽车、机床等)在生命周期各阶段均需能量支撑;同时,机械制造产品在生命周期不同阶段的能量消耗特性大不相同,需要对每个阶段的能量特性进行深入分析。因此,机械制造系统能效评价需考虑产品生命周期全过程的能量消耗和能量效率问题。

2机械制造系统的能效评价的研究现状

2.1机械制造系统能效评价内容的研究现状

现有的机械制造系统能效评价的研究内容可以归结为三类:一是机械制造系统总体能效评价;二是产品能效评价;三是机械设备和工艺能效评价。

2.1.1机械制造系统总体能效评价

机械制造系统总体能效评价是对机械制造系统的综合能量消耗效率进行评价,一般以生产企业的整体能耗作为研究对象。比较成功的制造系统能效评价实践是美国IAC的评价体系。IAC的评价内容[3]包括:能量和废弃物成本评价、电能评价、热能评价、能源的原动机评价、冷却系统评价、供热通风与空气调节系统评价和废弃物评价等。

中国国家质检总局和国家标准化委员会共同的《企业能量平衡通则》和《综合能耗计算通则》为企业进行能量评价提供了一种框架体系[12],通过计算综合能耗、单位产值综合能耗、产品单位产量综合能耗、产品单位产量可比综合能耗等指标来分析企业的能效水平[13]。

2.1.2产品能效评价

产品能效评价是指对产品的生产和生命周期过程的能量消耗效率进行评价。产品能效评价应面向从原材料准备到零部件制造、产品装配再到产品回收利用的产品全生命周期过程。产品能量包括直接能量和间接能量两类,其中,直接能量是指产品制造过程各种加工工艺消耗的能量;间接能量是指加工产品所需物料的内含能[14]。不同地区能源制备过程有所不同,造成能源内含能不同,因此,对产品能效评价有必要考虑全球制造背景下能源内含能对制造过程和原材料选择的影响[15]。

2.1.3机械设备和工艺能效评价

机械设备和工艺能耗是机械制造系统能量消耗的主体,其能量消耗过程及能效评价也最为复杂,是目前国际上研究的热点问题。机械设备和工艺能效评价是对设备运行过程的能量分布和能量利用率以及加工工艺的有效产出率等指标进行分析评价。一般认为,机械加工设备能耗分为固定能耗和可变能耗[16-18];有效能量占设备总能量的比重可能会较低,如图4所示。而且,不同的加工参数和刀具路径会影响机械加工过程的能量消耗[19-22],不同加工工艺的能耗特性呈现不同态势[23]。

对机械设备和工艺进行能效评价时,能量数据的获取是关键。常用的数据获取方法是在线监测[24-25]。虽然在理论研究中,可以通过加工实验得到能耗分析所需数据,但是往往一台设备的能量构成分析就需要基于十几组甚至几十组实验,这在工程应用上缺乏可行性。数据获取困难成为阻碍企业有效实施能效评估的主要障碍之一[26]。

2.2机械制造系统能量效率评价指标的研究现状

机械制造系统的能量效率评价指标包括瞬时能量效率指标和过程能量效率指标。

2.2.1瞬时能量效率指标

瞬时能量效率是指机械制造系统在某一时刻的有效能量变化率与输入能量变化率的比值。对于主要消耗电能的机械制造系统,其瞬时能量效率为有效输出功率与输入功率的比值。例如,对于金属切削机床,有效能量一般理解为直接对工件进行切削加工的能量,其瞬时能量效率为

式中,Pc(t)为切削功率;Pt(t)为总输入功率。

2.2.2过程能量效率指标

(1)有效能量定义法。

(2)有效产出定义法。

过程能量效率的有效产出定义又称“比能”定义。比能(specificenergyconsumption,SEC)RSEC是系统消耗能量与系统有效产出的比值,即

式中,Ei为输入能量;Eo为输出能量;Oe为有效产出,包括有效经济、物质产出量(如材料切除体积、产品个数等)。

3机械制造系统能效评价的发展趋势

(1)机械制造系统能效评价指标完整体系的建立。

机械制造系统是产品生产的复杂载体,跨越产品、车间、任务、制造单元和生产设备等不同层次,每个层次的能量消耗都有其基本特征。机械制造系统的能效评价也应具有明显的层次性,可分为产品层、车间层、任务层、制造单元层和设备层;每个层次都有其能效指标或指标体系。而且,考虑到制造过程能量消耗的不确定性,对其能效评价要符合过程特性,即,既要分析机械制造系统能量消耗状态,又要评价其能量消耗过程。进一步讲,针对过程能量效率评价,结合有效能量指标和比能指标,从不同角度反映机械制造系统的能效。

(2)机械制造系统能效评价基础数据库的建立。

机械制造系统能量消耗指标的计算需要基于大量基础数据,特别是各种工艺和各种设备及其各种状态的能耗基础数据,这就需要建立机械制造系统能效评价的基础数据库。基础数据库的建立需要基于大量实验,包括各种设备在各种加工条件下的空载实验和加工实验,工作量巨大。基础数据库的建立将为能量效率的深度评价和生产设备的节能性运行、工艺路线节能性优化、工艺参数节能性优化等节能措施分析奠定基础。

(3)机械产品和制造任务能量消耗的定额化。

通过机械制造系统能量消耗评价,建立各种制造任务的能量消耗定额,可为企业高效节能生产战略决策提供基础数据,也可为政府和行业制定能耗定额标准、强化节能措施提供基础数据。所谓能量消耗定额是指在一定的条件下,为生产单位产品或完成单位工作量,合理消耗能源的数量标准。科学的能量消耗定额能够反映制造过程中能源消耗的客观规律,是能源利用率考核和提高的依据。由前文所述机械制造系统能量消耗的四大特点可知,机械产品和制造任务的能量消耗定额问题特别复杂,尚有待深入研究。

(4)机械制造系统能效评价的标准化。

机械制造系统能效评价过程的标准化包括能量消耗边界划分的标准化和评价方法及评价流程的标准化。边界划分对能量效率分析影响很大,同一制造任务,由于分析边界不一样,计算出来的能量消耗量会有数量级的区别。目前虽然已有一些典型产品和加工工艺的能量消耗量参考数据,但是对边界的划分不统一,给工业企业应用带来不便。此外,一套标准的能效评价方法及评价流程有助于能效评价推广,方便广大企业开展能效自我评价和优化。

(5)机械制造系统能效评价和提升的信息化支持平台的开发。

机械制造系统能效评价和节能优化运行涉及信息量大,模型、过程和方法复杂,因此,需要信息化平台的支持。平台的底层模块应包括数据库、知识库、方法库;中间层模块应包括各种应用模块,如能效评价支持系统、生产设备的节能性运行方法及支持系统、工艺路线节能性优化方法、工艺参数节能性优化方法及支持系统等;顶层模块应有交互式的友好操作界面,能够支持各种具体应用。

4结论

(1)机械制造系统能效评价具有能量消耗的多能量源特性、能量消耗状态及能量效率的层次分布特性、能量消耗过程及瞬态能量效率的复杂多变性、能量消耗及能效评价的产品生命周期过程特性四大特点。

(2)机械制造系统能效评价现状。从研究内容看,可以归结为三类:一是机械制造系统总体能效评价,二是产品能效评价,三是机械设备和工艺能效评价;从能效指标看,可以归结为瞬时能量效率指标和过程能量效率指标两个方面。

关键词:机械加工;设备管理;维修

DOI:10.16640/ki.37-1222/t.2017.06.021

0引言

机械加工设备作为机械制造产业中的重要产品,在实际的制造过程中,就会面临着大工作量的现状。而机械加工设备的故障出现就会影响生产效率和质量。所以保障机械加工设备的正常运行就比较关键。通过从理论上对机械加工设备管理维修研究,就能从理论上位机械加工设备管理维修的方式优化提供支持依据。

1机械加工设备管理维修的重要性和主要任务

1.1机械加工设备管理维修的重要性分析

随着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增长,市场化的程度也有了加强,企业间的竞争就日益激烈。机械加工领域是社会生产力水平提高的重要生产行业,加工设备的应用效率和生产力的提高有着直接联系。大量的工程实施就需要机械设备的应用,而保障机械加工设备的正常使用就是比较基础的工作[1]。施工项目的作业环境比较恶劣,这就会对机械加工设备带来很大的影响,不利于设备的效率作用充分发挥。所以加强机械加工设备的管理维修就显得比较重要。

1.2机械加工设备管理维修主要任务

通过现阶段的先进技g应用,对机械加工设备的管理维修就要以预防为主,将机械加工设备的维护以及计划检修进行有机结合,从而就能保障管理维修的效率水平提高。在对机械加工设备管理维修的工作实施中,就要能充分重视对国家有关机械加工设备的管理方针进行执行,结合实际的加工设备维护管理的需求,制定相应规章责任制度,通过经济技术以及行政方式进行科学化的管理[2]。在对机械加工设备的管理维护过程中,要注重技术装备素质的提高,在经过优化选购以及正确的使用和管理维护作业下,就能有助于保障设备管理维护水平的提高。

2机械加工设备管理维修问题和策略实施

2.1机械加工设备管理维修问题分析

机械加工设备管理维护的制度建设没有健全。要想提高机械加工设备管理维修的水平,就要构建完善的管理机构以及管理制度,这样才能有助于保障设备的正常运行。但是从实际的机械加工设备企业的管理维修情况来看,没有构建完善管理制度,在管理结构方面也没有科学化呈现[3]。管理部门间的紧密联系没有得到加强,这就不利于管理的效率质量提高。

2.2机械加工设备管理维修策略实施

机械加工设备管理维修,就要注重制度的完善建立。要结合机械加工设备的实际需求,对机械加工设备的使用寿命得以保证。在科学化的措施调整下,就要制定完善的管理维修进度计划。在这一过程中就要充分考虑生产因素的影响问题。机械加工设备的管理维修制度的制定,要能紧密和实际情况相结合,通过激励制度以及规范制度的制定,促使管理维修人员能严格按照规范进行实施操作。在相应的激励机制应用下,保障管理维修人员的工作积极性,这样就能从整体上提高机械加工设备的管理维修效率。

注重机械加工设备管理维修的模式优化应用。在传统的管理维修模式应用下,就存在着诸多不足之处。通过新的管理维修模式应用,就能有助于工作效率水平的提高。在设备的管理模式方面,就要将设备主人制度得以有效落实,将技术监督措施进行应用,从而实现设备健康控制[4]。设备的管理过程中,要注重生产管理信息平台的完善建设,实现机械加工设备基础管理的电子化目标。

3结语

综上所述,机械加工设备的管理维修的工作实施,就要从多方面充分重视,在对设备的管理维修理念方面以及实际技术的应用上,都要符合实际的要求规范,只有在这些基础层面得到了加强,才能有助于管理维修的质量提高,希望能通过此次研究分析,有助于实际管理的顺利实施。

[1]王庆龙,李文军.机械设备管理与维修技术的现状与措施[J].工业技术创新,2016(06).

[2]石啸莉.机械加工设备安全生产与维护[J].科技致富向导,2015(09).

关键词:CXZ多功能组合教学机床机械制造工艺应用

机械制造工艺学是职业教育机械类专业的重要课程,该课程知识面广、概念性强,并与生产实践关系密切,需要学生利用感性知识加强对课程内容的理解。但学校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的教学一直停留在“一块黑板一支粉笔一张嘴”的传统教学方法,无法满足机械制造工艺课程的教学目标和教学效果。若购买机械制造工艺课程的教学实验设备,需要大量的资金。针对这一问题,学校结合08级技师班学生的毕业设计,由笔者负责研制CXZ多功能组合教学机床实验设备,并在此基础上,建立机械制造工艺教学实验室,满足学校机械制造工艺课的一体化教学需要。

一、CXZ多功能组合教学机床在机械制造工艺教学中的作用

机械制造工艺教学实验室的建立,不仅能满足机械制造工艺课程的教学大纲要求,实现机械制造工艺课的一体化教学,而且能够为学生提供动手操作的机会,体现情境教学,融课堂教学、动手实操和模拟实验于一体,将抽象的理论知识形象化,突出教学实用性和针对性。学生在“做中学、教中练”,手、脑并用,实现从学习者到工作者的角色转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实现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融通合一,为培养学生勇于实践、勇于探索和开拓创新的精神发挥了极大的作用。

二、CXZ多功能组合教学机床在机械制造工艺教学实验室的功能

CXZ多功能组合教学机床实验设备根据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出版的《机械制造工艺学》教材一体化教学实验的需要,通过征集广大学科教师对实验教学的建议,吸收国内外先进的机械实验教学特点,精心设计而成。它采用了简洁、灵活、新颖的组合设计,构成了连接方便的具有教学车床、教学铣床、教学钻床等多功能的组合机床,它不仅满足了学校学生对机械制造工艺课程的实验教学要求,还可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设计能力、动手能力和综合运用能力,起到了加强设计性实验及其综合运用的实践环节的作用,使课堂教学的抽象性与实际动手操作的应用性能有机结合,实现了机械制造工艺课的一体化教学,主要功能如下。

1.实用性

机械制造工艺课中有许多重点、难点,有时单靠老师讲解,学生理解起来费力,而多功能组合教学机床实验设备基本上能完成机械制造工艺课程教学中车床、铣床、钻床等常见典型表面的加工方法和典型零件的加工工艺分析的各种实验。教学形象、直观,它可将抽象的知识形象化、具体化,从而突出重点、淡化难点,易于学生掌握,既达到了机械制造工艺课程的教学目标,又兼顾了理论联系实际的实验目的,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直观性、多功能性

在传统的机械制造工艺教学中,主要教具是挂图、课本插图,由于不能看到机械加工过程中的运动变化,学生难以理解一些抽象的知识,影响了学生的学习兴趣。CXZ多功能组合教学机床实验设备具有直观反映机械加工设备的主要结构、性能和加工范围等功能,可以随意在实验台上组装成车床、铣床、钻床等各种机构,操作简单、方便,具有多种功能并可扩展,教学实验的内容丰富、多变,使课堂教学的抽象性与实际动手操作的应用性能有机结合,实现了机械制造工艺课的一体化教学。

3.安全保护性

多功能组合教学机床实验设备具有漏电压、漏电流保护装置,符合国家安全标准,从而保证了师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人身安全。

4.经济性

若购买类似的机械制造工艺教学实验设备,每台约需要9000元左右,而学校自己研制的CXZ多功能组合教学机床实验设备每台成本不足2000元,为学校节约了大量资金,并荣获了第十一届全国技工院校教学教研技术开发优秀成果奖。

关键词:机械制造;数控;加工

随着全球范围内一体化进程的不断加快,我国的机械制造和加工行业正面临着其他国家机械制造和加工技术和资金的强烈冲击。而随着数控技术的不断发展,其在机械制造和加工行业的优势也日渐突出。因此只要掌握先进的数控技术,并将其良好应用在机械制造和加工行业,才能使得我国的机械制造和加工行业在国际竞争中获得领先优势,因此对于数控技术在机械制造和加工行业中的应用研究显得十分重要。

一、数控技术

1.数控技术的定义

数控技术是当前机械制造和加工行业使用的关键技术,随着计算机和自动化控制技术的深入发展,使得数控技术在自动化程度、制造加工精度等方面的优势更加明显[1]。为了深入研究数控技术,相当重要的环节是对数控技术进行明确定义。就机械制造和加工行业而言,数控技术是使用数字化的控制技术对机械制造和加工进行精确控制[2]。数控技术具有控制自动化、高精度、高效率和成本低等特点,使其取代或改进传统机械制造和加工设备,提高了机械制造和加工精度和降低相应成本。该技术使得机械制造和加工行业得到极大发展,同时也促进相应配套设备的开发利用和生产方式的改变,并增大机械制造和加工的实际应用范围。

2.数控技术的实际应用价值

二、数控技术应用要点

1.增加数控技术应用的重视程度

数控技术控制自动化、高精度、高效率和成本低等特点,使得其在全球范围内的机械制造和加工行业的应用已成为必然趋势。尤其是高精度、制造和加工复杂的零部件方面,数控技术已成为制造和加工的优先选择。当前很多企业已将数控技术实际应用在机械制造和加工生产,因此需要制定相应的数控技术制造加工标准规范,建立数控技术制造加工的良好工作环境以及装设合适的数控技术制造加工空间。只有真正重视数控技术的优势和特点,才可进一步增加数控技术的应用范围,进而实现数控技术在机械制造和加工行业的实际价值。同时也需要对机械加工人员进行相应的技术培训,增强机械加工人员的数控技术以及机械加工质量和加工效率。

2.加强自动编程的使用

3.完善数控机床经济型改造

使用较为先进的经济型数控机床是提高数控技术的实际应用的重要前提之一,这种数控机床可以是原有数控机床进行经济型改造,也可以是采用新技术制造的经济型数控机床。经济型数控机床的使用是面对全球机械制造和加工行业冲击的强烈需求,同时也是我国新时期机械制造和加工的实际要求,这种机床应在降低零部件制造加工成本的前提下,保证数控机床的强稳定性和高工作效率,提高零部件制造加工水平以及促进机械制造和加工行业的不断发展。

4.提高数控技术的智能化

三、数控技术的应用情况

1.汽车工业

随着汽车工业的发展和汽车功能需求的提高,这也对数控技术控制程度要求也随之提高。在汽车产量和零部件精度的实际需求下,数控技术已广泛应用在汽车工业中的各个环节,随着数控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应用规模的扩大,数控技术加快汽车工业的深入发展,并促使汽车功能的多样化和便捷程度。依靠现代数控技术的不断优化改进,当前很多汽车公司的生产已采用无人自动化生产线,如自动化车身前板生产线。这种生产线由数控技术和自动化技术协调工作,无需工作人员进行制造加工作业,提高零部件的制造加工精度,并有效加快焊接速度和实现标准化焊接。

2.机床设备

数控技术是机械技术、电气技术、计算机技术、自动化技术、电子技术以及信息技术的交叉结合产物。而数控机床是数控技术的有效载体,其是一种机电一体化产品,因此数控技术的研发和配套的数控机床的开发利用是机床设备领域研究开发的热点项目,其在世界范围内也受到重视,因此也促进机床设备的不断发展。数控机床的制造使用是机械和电子技术一体化的实际体现,其具有传统机床不具备的特点,如强适应性、高精度、低劳动强度、质量稳定、低成本和高灵活性等。可用于不同零部件加工,尤其是对结构复杂且精度要求较高的零部件,数控机床有利于实现生产加工管理的现代化发展。同时其技术含量高,可进行零部件的柔性自动加工。

3.煤矿机械设备

煤炭资源是我国能源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而煤炭资源的开发需要配套的煤矿机械设备,而煤矿机械设备是否利用数控技术以及利用的程度都会对煤炭产量有很大影响。而实际生产过程中,采用数控技术的优势在于降低煤矿开采过程的投资风险和人身安全风险,同时也可提高煤矿开采效率。特别是我国经济高速发展,也相应的提高煤炭资源的需求量,目前我国有很多煤矿企业已采用数控技术对煤矿机械设备进行控制。

4.航天工业

航天技术是世界尖端科技之一,其科技含量相当高,航天技术是国家综合国力的体现,同时可以促进本国科技水平的发展和相应配套设备的开发。而数控技术在航天工业中应用较为广泛,特别是关键技术和特殊质量要求的零部件,必须采用数控技术才能保证零部件的精度和质量要求。如高速切削技术,其切削过程产热少,切削力小以致零件的基本不变形,若将高速切削引入航天工业,就必须利用数控技术对高速切削进行严格控制,才能满足相应的航天制造和加工要求。

四、数控技术的未来发展方向

五、结语

[1]李学佳,杨杰,陈永银,刘亚刚.浅析机械自动化技术的应用[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3,(23).

沈阳工贸学校的专业:

1、市政工程施工,培养目标:培养市政工程施工和养护操作人员及技术管理人员;

2、交通运输与管理,培养目标:培养交通运输的经营管理人员;

3、数控技术应用,培养目标:培养数控加工与数控设备操作与管理人员;

4、机械制造与控制,培养目标:培养机械制造工艺技术和机械加工设备装配与维修中级技术人才;

5、机械设备安装与维修,培养目标:培养机电设备安装、维修与管理人员;

6、焊接,培养目标:培养从事焊接加工的中级技术人才;

7、汽车运用与维修,培养目标:培养机动车驾驶与修理的中能技术人才;

8、金融事务,培养目标:培养从事金融、证券、保险等方面的应用性人才。

关键词:高职教学;机械加工;常见问题;教学对策

一、高职机械加工教学中常见问题分析

在当前的教育环境下,高职课程教学体系不够完善,对于学生能力的培养过度依赖理论知识教学,在实践操作教学板块却做得不够好,往往存在基础知识教学与实践能力培养割裂的问题,学生难以获得全面的发展。开展明确培养目标的设计与开发活动,教师应该注重核心技术的教学改革深化工作开发,并且锻炼学生的核心能力素质,通过引导学生学知识,从而掌握当前机械加工教学课程的精髓部分。

二、立足于高职机械加工教学现状分析的教学对策探究

(一)依据学生能力,开展能力层次教学

根据高职学生不同年级的知识储备情况,开展层次教学,并且在后期的顶岗操作应用实践活动中,将自己学到的专项知识综合应用到完整的机械加工活动中去。培养学生良好的身体协调能力,学生能够完成难度较高的精密性软件加工工作,并且能够在小组合作中完成较难的零件设计任务,在实践教学活动中,鼓励学生相互交流,在零件加工方法的学习活动中,帮助学生树立机械产品制造精益求精的能力追求标准。强调学生机械设计板块能力的核心素质开发,鼓励学生找到机械零件加工的不同方法,为学生提供零件模型,供给其课后自行研究,通过零件加工实践经验的积累,提升学生处理零件的熟练程度。

(二)立足学习情境教学,培养基础操作能力

开展高职机械加工课程教学活动,教师可以采用学习情境设计的方法展开教学活动。组织学生完成不同的机械加工教学的工作任务。立足于具体的机械专业学习情境,对学生的专项能力进行培养。在机械课程车磨削加工具体情境教学活动中,学生应该学会简单轴加工的方法,使用轴加工的方式在车床上进行专用夹具零件的磨削加工。在高职机械专业学生能力培养过程中,应该体现出教学任务的层次性。在学生完成专用零件中简单轴的加工任务之后,教师应该进行更加具有深度的学习任务安排。安排学生进行阶梯轴加工方法的学习,学生可以适应专用的夹具和注塑模具中的零件,进行阶梯轴的制作。按照图纸上标注的阶梯轴的设计与制作方法,学生应该按照其设计的尺寸进行等比例还原,在完成了这些学习任务之后,学生在此专项的板块能力培养将会得到显著进步。组织学生进行传动轴这些复杂机械零件加工方法的学习,学生可以将课堂前期教学活动中学到的车磨削加工方法和阶梯轴的整形方法,应用到后期的复杂类型传动轴设计与开发活动中去。主要设计与制作减速器中的零件,教师还应该组织学生对这部分零件的性能进行测试,可以采用进口仪器设备,检测传动轴减速的效果是否达到标准。

(三)重视高职教学核心,提升学生专项能力

(四)推行机械机械改革,提高图纸读操能力

(五)立足机械原理教学,强调理论联系实际

在专项能力基础教学活动中,学生需要掌握几种基本的零部件加工与处理方法。具体包括零件材料及热处理分析方法和机械工程材料及热处理的方法。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对学生的核心能力进行培养,才能够提升学生对于高职机械加工知识的掌握水平。在零件材料及热处理分析课程教学活动中,学生可以按照小组学习的形式,自行选择需要加工的零件毛坯,并且要根据零件毛坯材料的特点,制定与之相符的加工路线。在加工零件的过程中,学生还应该选择合适的工艺装备。机械加工中的零件材料一般为钢、铜等金属材料,硬度比较大,所以选择合适的工艺装备至关重要。确定机械零件定位夹紧牢固之后,根据机械零件的制造步骤,再确定加工余量。按照施工计划的需要,进行施工步骤的分项实施。在教师的指导之下,学生需要确定工序零件的尺寸,并且依据一定的工件定位与夹紧知识,设计出零件加工余量的确定方法。在工序尺寸的设计与计算方法中,确定相对合适的机械零件切削用量。在零件机械制造与工艺把控活动中,学生应该根据机械设计与制造板块知识,进行金属切削原理运用和参数的选择。

(六)完善机械工序教学,提升机械加工质量

多媒体教学工具应用到高职机械加工教学活动中,教师可以采用模型结构切削分解多角度展示的方式,显著提升高职课程教学中机械加工设计板块的直观性。采用多媒体教学方法,让学生观看专题知识类型的视频,对于机械加工的原理与知识体系有更加深入的了解。学生需要根据切削用量的情况,进行材料的领用和放还,并且要认真填写机械制造的工序卡片。在机械工程材料及热处理专项知识教学活动中,教师应该对铸造、煅烧和焊接等机械零部件的基本成型方法进行教学。在基础零件成型方法的学习活动中,学生能够逐步掌握金属切削加工方法,并且逐步熟悉机械零部件加工的主要设备。

(七)完善机械课程教学体系,完善机械加工细节

三、当前高职机械教学活动中学校教学与就业环境的人才对接分析

(一)职场环境操作技能学习

(二)打造高职学生定向人才输送模式

作者:方慧敏张国政李庆单位:安徽机电职业技术学院数控工程系

参考文献:

[1]孙晓霞.高职高专工科专业教学模式探讨———以机械加工专业为例[J].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2013(36):486-487.

[2]牟影.提高高职机械加工专业基础课程教学环节质量的探讨[J].科技经济市场,2015(1):226.

[3]张磊.提高高职机械加工专业基础课程教学环节质量的探讨[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5(20):1686.

[4]覃冬梅.对于高职院校机械加工实践教学的创新性论述[J].教育观察(上旬),2014(12):79-80.

[5]巫修海,张国庆,李金国等.校企共建数控技术专业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1,28(6):190-192.

[6]张志勇,姜敏凤.高职"工程材料及机械制造基础"课程群架构的研究[J].职业技术教育,2010,31(17):34-37.

[7]陈军,王枫,叶玮光等.项目教学法以能力为本在机械加工工艺规程课程设计当中的应用[J].无线互联科技,2012,(12):237-238.

关键词:机械制造;数控技术;应用;发展方向

传统的机械制造业无法实现灵活快速的生产[1]。数控加工技术由于其良好的柔性以及对良好的适应能力已经越来越受到重视[2]。随着我国综合实力地不断提升,科技领域的发展也步入了崭新的阶段,数控技术不管是在应用功效方面或是技术工作效率等层面上都较之前发生了显著地变化,大大提高了产品质量。因此,开展数控技术在机械制造业中应用的探究,以使其有效性得以最大限度的发挥出来。

1我国机械制造业的发展现状

我国的机械制造业也已经形成了一定的规模,国内的机械制造业获得了非常大的成就,可是相比较于世界的先进水平,依旧面临比较大的差距[3]。高精度的机床难以实现发展的需要,特别是在数控机床的产量上、技术水平上都明显地滞后于国际先进水平。因此应该大力发展先进数控技术,从而实现机械制造能力的提升[3]。

2数控技术的定义与特点

数控技术指的是在机械加工制造的过程中,利用手工或计算机CAM软件编写的程序对设备运行轨迹进行控制从而实现产品加工的一种技术[3,4]。数控技术具有控制自动化、高精度、高效率和成本低等特点,使其取代或改进传统机械制造和加工设备,提高了机械制造和加工精度,降低了相应成本[3,4]。使得机械制造和加工行业得到极大发展,同时也促进相应配套设备的开发利用和生产方式的改变,增大了机械制造和加工的实际应用范围。

3机械制造中数控技术发挥的优势

3.1实现虚拟制造

3.2提升机械制造的精度与效率

3.3优化机械制造机床的控制能力

在机械制造领域中,通过数控技术地有效应用,可对加工工序进行优化控制,同时可通过代码来实现对机床的控制[5]。此外,机械制造中运用数控技术,提高了装置的集成度,无需过多地零部件,即可进行生产,大大节省材料,而且所需要的接线量也较少,能够有效避免事故发生现象,方便维修保养工作的开展。

4数控技术在机械制造中的应用

(1)在航天工业中的应用。在国内发展航天事业的过程中,传统意义上的机械制造已经难以跟航天制造工业的现代化发展要求相符合,相比较于传统意义上的机械制造加工业,在切割铝合金和铝材质上,数控技术可以实现更加理想的控制成效。另外,在航天航空工业当中应用数控技术,可以提高小部件材质的加工深度,从而节省应用的资源,防止浪费能源资源,最终实现能源资源应用效率的提升。(2)在汽车工业中的应用。数控技术汽车零部件加工生产线集高柔性和高效率为一体,加快了产品的更新换代的速度。这种高速柔性的生产线能使产品实现多品种和中小批量的生产,建线投入比较少,生产的效率却相当于组合机床的自动线。(3)在煤矿机械中的应用。煤矿资源是人们日常生活与生产的重要资源,为了提高煤矿资源的开采率,需要高质量、高标准的煤矿机械设备。煤矿机械开采效率的提升需要提高其自动化水平及控制水平,通过引入数控技术,使煤矿机械具有高质量、高标准以及高效率的优质,并且运用数控技术将现有的煤矿机械设备进行相应的改进,还能够使煤矿机械生产设备的性能提升,以保证煤矿资源的顺利开采[5]。

5数控技术的未来发展方向

(1)高速化和高精度。数控加工技术中三维曲面加工,通过64位CPU实现CAD/CAM技术,一定程度简化操作指令,使编程更加简单,设计更加人性化。另外,在此过程中还广泛运用了“零传动”直线电机技术,在数控技术的优化下把直线电动机的劣势转化成了优势。(2)多功能化。数控机床在当前机械制造业中,很多时候都能达到一机多用的功能,科学合理的执行数控加工的动作,实现较多冗余的合理配置,保障设备能实现最高的利用效率。

6结束语

随着机械制造和材料学的发展,数控技术在机械制造的应用前景越来越广泛,产品需求的多样化也给数控技术提出了新的要求。通过机械制造行业对数控技术的投入和严格要求,在提升其技术性能、及工作效率的基础上,着重推动机械制造业产品的质量和效率,提升整体技术含量,促使我国机械制造业达到国际化工业技术标准,促进机械制造长远稳定的发展。

[1]胡俊,王宇晗,吴祖育等.数控技术的现状和发展趋势[J].机械工程师,2015(03):5-7.

[2]刘波.浅谈机械加工工艺和技术[J].2014重庆市铸造年会论文集,99-100.

[3]袁正辉.数控技术在机械制造中的应用研究[J].技术与市场,2017,24(01):63,65.

[4]张武.数控技术在机械制造中的应用现状和发展趋势研究[J].装备制造技术,2017(02):260-261.

【关键词】数控加工;加工精度;影响因素

随着现代制造业的快速发展,对机械产品的精度要求越来越高。数控机床的出现大大增强了机械制造的能力,为经济和社会进步做出了重大贡献。数控机床搭配了可程序化控制的自动控制系统,在驱动方式和加工结构等功能方面都有较大幅度的改变,能够更加精准、快速地完成更为复杂、精密的零件加工。数控机床在加工的过程中能够更大程度上保证产品输出质量,并提高加工速度,整体上提高了机械制造的能力和生产效率。数控机床虽然有着诸多优点,但在加工过程中也会受到一些因素干扰,进而对产品质量产生影响。

1、数控机床的工作原理

数控机床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机床加工的精度和效率,同时装有可编程控制的自动化系统和多工位刀塔,能够进行多种复杂、精密的零件加工,具有实用性强、加工精度高、自动化程度高等特点,数控机床的工作原理如图1所示。

数控机床在工作时,主要是按照相应的顺序对待加工工件进行处理,结合参数和数控要求的数控语言,对加工程序进行编制,之后输入,计算机数字化控制)装置中,对加工程序进行进一步的处理和完善,之后向系统发出命令,由系统驱动机床部件推动刀具运动,从而实现对于零件的加工。

2、数控机床加工精度的影响因素

由数控机床的组成可以知道,通常情况下影响数控加工精度的主要因素包括两部分,一是机床本身所具有的机械精度,一是机床所配备的伺服控制系统的驱动精度。综合实践来分析,在众多影响数控加工精度的因素中:机床本身制造误差大约占到1/2,设备加工过程中误差所占比例约为1/3,检测误差所占比例约为1/6。

2.1伺服系统驱动因素

通过对数控机床的原理分析可知,伺服系统是数控机床的中枢控制部分,主要是通过将驱动机床的部件转化为零件进行加工。伺服系统的功能实现又是通过电机驱动丝杠完成的,丝杠的传动精度就成为伺服系统的控制精度。数控加工设备通常采用半闭环控制伺服进给系统控制,在产品加工过程中,丝杠收到伺服系统信号需要反向运转时会有短暂的空转状态,这一空转现象会引起反向间隙误差,进而影响数控加工精度。此外数控设备在传动过程中容易受到外界振动和载荷的影响,继而出现弹性形变,引发弹性间隙误差。

2.2刀具参数变化因素

数控机床的加工过程靠的是刀具在程序控制下完成对产品的切削、铣磨等,以最终完成对产品的加工过程。在车刀切削的过程中,车刀存在主偏角和刀尖圆弧半径,在切削棒料零件时,车刀的轴线会产生细微的偏差,如果不对偏差加以考虑,当主偏角不断减小时偏差会不断增大。因此,在数控设备加工过程中刀具的参数对于加工精度也有着一定的影响,需要在程序编程的过程中按照产品的特征,将刀具轴线所产生的偏差加以分析,对刀具产生的位移长度进行修正。此外,在数控机床运转时,车刀的刀尖圆弧半径、主偏角、刀尖与零件中心的高度偏差等都可能影响数控机床的加工精度,需要在编程时进行考虑和分析。

3、提高数控加工精度的措施

3.1伺服系统误差及抑制

3.2提高床身导轨的几何精度

现代科技在机械制造行业的广泛应用,数控加工设备也逐渐呈现出高速、高效、高精度的趋势。数控加工技术发展的同时也对数控设备的结构提出了相应的要求,比如数控机床底座铸件的重量及承重、承压要求,数控导轨的精度、抗压、防震设计等。一般来说,全功能数控车床为了保证各方面功能实现,会使用斜床造型来简化铸件整体结构,降低机床自身重量。基于力学角度考虑,采用斜床后的机床多采用封闭式筒形结构,如此会大大提升机床整体的抗扭与抗弯强度,以确保设备在复杂的工况作业下,能够始终维持良好的稳定性。再者,从刀位的的移动速度来看,随着速度的加快要求导轨具备更好的抗负荷能力;为了保证数控车床在高负荷切削的条件下拥有良好的精度保持性和较高的刚性,可以采用镶钢滑动导轨副结构,以确保导轨获得最佳的几何精度。

4、结束语

参考文献

[1]夏莹.数控机床加工精度影响因素分析及对策研究[J].科技传播,2013(12):98-99.

[2]丁美玲.数控机床加工精度的影响因素分析及对策[J].机电信息,2014(15):75-77.

关键词:现代机械;加工工艺;制造技术;应用

中图分类号:TH16文献标识码:A

1现代机械制造技术与先进加工工艺、制造技术

现代机械制造技术是以提高产品的质量品质和工业生产效率为目标,以减轻繁重的体力劳动,节省生产成本,从而增加产值效益而提出的运用现代机械化进行生产的一种方式。

而先进的加工工艺和制造技术则是机械制造业的核心。首先,加工工艺和制造技术能够成为机械生产中最活跃的因素存在。加工工艺和制造技术,之所以能够成为生产中最活跃的因素,原因就在于,有了先进的加工工艺和制造技术的指导,就能够有效地提高机械制造业的技术性能和发展水平。新的加工工艺和制造技术的有效应用可以带动机械加工技术的发展。同样的机械设计工作通过不同的工艺方法和机械制造技术来完成。因为加工工艺的差异,使得加工设备、工艺装备也就不尽相同,就会导致生产出来的机械制造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也会有差别。其次,加工工艺和制造技术是机械制造业的桥梁,机械设计的可行性都会受到加工工艺和制造技术的制约。现代机械制造工艺技术是先进机械制造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最富有活力的组成成分。机械产品从设计到成为现实整个过程之中都离不开加工工艺和制造技术。在机械制造实践中,加工工艺和制造技术有时会成为机械加工工业发展的阻碍。因此,提高加工工艺和制造技术在机械生产中显得尤为重要。

可见,作为现代机械制造核心的加工工艺和制造技术,在实际生产中的地位有多重。因此,切实提高先进的加工工艺和制造技术的水平异军突起,关系到机械制造业的发展前景和创新。

2加工工艺和制造技术的特点

加工工艺和制造技术作为机械制造业的核心和重点组成成分,有其自身的特点。综合考虑加工工艺和制造技术的多方面因素,归纳出现代加工工艺和制造技术有以下特点:

2.1加工工艺机械制造技术具有综合性特点

先进的加工工业和制造技术的应用,其目标在于促进国家经济和综合实力的增长,全面提高企业竞争。因此,它涉及机械产品从前期的市场调研、中期的产品开发及工艺设计、生产准备、加工制造、之后的售后服务等各个环节,而并不限于机械制造业本身。这是一个提高机械制造业综合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有机整体。

2.2加工工艺和机械制造技术具有市场经济的系统性、竞争性特点

综上所述,加工工艺和机械制造技术的综合性、竞争性和系统化特点使得现代机械制造工业中加工工艺和机械制造技术的技术成分含金量大为增强。

3现代机械的先进加工工艺和制造技术的新发展

在机械制造业中,加工工艺和机械制造技术的综合运用不可能是一成不变的,需要根据科技的发展不断促进现代机械加工工艺和制造技术的发展,以真正适应机械制造业的发展。

3.1促进加工工艺和机械制造技术信息化、集成化和网络化

现代机械加工工艺和机械制造技术的不断发展,尤其是网络技术的普及和应用,高质量和高效率的工业机械产品不再成为一种理想化的奢望。现代制造系统的发展由数控型系统向柔性制造系统、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和智能制造系统不断发展。网络集成制造系统成为一个工厂系统中具有全局操作性的系统。借助计算机将经营决策、产品设计、生产准备、零件加工、产品装配、检查和销售等各个自动化子系统有机地综合集成起来,成为高效益、高柔韧性、自动化、智能化的生产系统。

3.2促进加工工艺和机械制造技术中的特种加工技术

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机械设备不断采用了一些新材料来制造零件,如淬火钢、耐热合金、硬质合金、硅、锗、宝石和金刚石等难加工材料,普遍具备耐高压、耐高温、耐高速和高精度的要求,同时,很多零件的形状也越来越复杂。用通常的金属切削加工方法来加工这些零件已十分困难。而特种加工技术是一种直接利用电能、热能、光能、化学能、声能、电化学能来进行加工的方法,如电电解加工、电子束加工、超声波加工和激光加工、化学加工、水射流加工等,已经开始在一些先进的制造厂家中应用。它可以加工高强度、高硬度、高脆性、耐高温等难切削材料以及精密细小和复杂形状的零件。

3.3促进加工工艺和机械制造技术全球化

国际和国内市场上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同时网络通讯技术的快速发展推动了企业向着既竞争又合作的方向发展,这种发展进一步激化了国际间市场的竞争。因此,全球化成为机械制造业发展的动力,市场开拓与产品销售都可以异地或跨越国界进行。不断和加强制造系统的全球化已成为现代制造科学发展的一个重点。

结语

我国正处于经济发展的关键时期,机械制造技术是我国工业发展中的一个薄弱环节。只有不断发展创新,紧跟时代潮流,深入了解加工工艺和机械制造技术的特点和发展趋势,不断促进加工工艺和机械制造技术的信息化、网络化、集成化、全球化,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促进我国的机械制造业的创新发展。

关键词:电力机械;制造业;生产管理

1前言

2电力机械制造企业生产管理现状

随着国民经济的迅猛发展,在2000年以后,电力机械产品的市场供求关系逐渐向饱和方向发展,买卖关系中的主导权慢慢向买方转移,因此市场需求开始向多样化方向发展。用户对电力机械产品的产品质量、使用性能的要求变得更高,在要求产品价廉物美,还要求产品能够满足用户的个性化需求。因此,以往靠单一品种大批量生产的传统企业生产方式,已逐渐无法适应当今用户的要求。于是,很多现代电力机械企业的生产模式开始转向多品种小批量的用户订单式生产模式。由此,多品种小批量的订单式生产模式已日渐成为现代电力机械制造企业的主流生产模式。

3电力机械制造企业生产管理存在的问题

4改善电力机械制造生产管理存在问题的对策

5结语

在当今市场经济体制下,电力机械企业的生产组织管理过程是否顺畅,充分反映了该企业的市场竞争力。表面上电力机械企业的竞争是产品与产品之间,品牌与品牌之间的竞争,实际上是产品背后的生产组织管理理念的竞争。因此,持续推荐生产管理工作优化是现代电力机械制造企业快速发展先决条件。

[1]刘仲言.浅谈我国机械制造企业生产管理[J].山东煤炭科技,2013(03):295-297.

THE END
1.轴类零件加工工艺,实例详解值得一看轴类零件加工工艺涉及多个环节,对工件质量、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都有直接影响。不同的零件可能有多种加工方法,但选择最合适的加工工艺至关重要。在制定机械加工工艺规程时,需注意以下关键要点: 1. 在进行零件图工艺分析时,深入理解零件的结构特性、精度要求、材料选择、热处理技术等要素是必不可少的。同时,还需研究产https://www.yoojia.com/ask/17-14085270537871055337.html
2.机械零件加工:从原材料到成品,全面解析机械零件的加工过程然后,机械零件加工的第三步是进行加工操作。根据制定的加工工艺,操作人员需进行相应的加工操作。在加工过程中,需要根据工艺要求进行切削、下刀、走刀等动作,同时要随时注意加工过程中的安全和稳定性。在加工过程中,还需根据需要进行测量和调整,确保加工的精度和质量。 http://www.szhchjm.cn/a/730.html
3.项目轴类零件机械加工工艺编制1 任务 了解工艺规程的概念和作用 ? 工艺规程的基本概念及种类 1、工艺规程的基本概念及种类 机械加工工艺规程是规定产品或零部件机械加工工艺过程和操作方法等的工艺文件。为了使所制造出的零件能满足“保证质量、降低成本、提高生产率”的原则,零件的工艺过程就不能仅凭经验来确定,必需按照机械制造工艺学的原理和https://doc.mbalib.com/view/109111f56f63043abcbd85077aeb2f05.html
4.的工艺规程及夹具设计离合器齿轮机械加工工艺设计根据锻件质量、零件表面粗糙度、形状复杂系数查《金属机械加工工艺人员手册》中锻件内外表面加工余量表,查得单边余量在厚度方向为1.7~2.2 mm,水平方向为1.7~2.2 mm。锻件中心两孔的单面余量按手册中锻件内孔直径的单面机械加工余量表,可查得为2.5 mm。 https://blog.csdn.net/m0_52376787/article/details/130446968
5.连接座零件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及夹具设计.docx以便制订出合理的工艺规程;机械加工工艺是品零部件机械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影响到整个机械加工生产过程能否顺利进行;学合理的机械加工工艺可以有效提高生产效率,提高产品质量,进而可以满足加工要求;机械加工工艺可以有效地对机械加工过程的安全系数进行全方位监控,一旦发现机械故障,便于设备管理技术人员可以及时检查和修复,https://m.book118.com/html/2022/0622/8117121033004112.shtm
6.机械加工工艺(精选十篇)随着自动化机械加工在实际生产中的广泛应用, 采用软件进行零件的自动编程, 能很好的降低编程人员的劳动强度, 又能很好的简化机械加工中的工艺路径, 因此机加工人员对选择刀具的技能上提出了较高要求, 因此需要保证零件的加工质量及加工效率, 充分发挥数控机床的优点, 合理遵循机械加工工艺规程, 从而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https://www.360wenmi.com/f/cnkey5zh74cy.html
7.机械零件加工(精选5篇)[1]吴拓.机械制造工艺与机床夹具[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 [2]石莹.Y800X5000震动给料机参数设计[J].煤矿机械,2009, 机械零件加工范文第2篇 随着我国技术领域生产自动化的不断完善,作为重要组成部分的机械零件精度加工技术在生产企业进行生产的重要技术手段,机械零部件加工技术在实际应用中,能够较好的实现产https://www.1mishu.com/haowen/19259.html
8.机械加工工艺方案4篇.docx作为零部件加工的基础工艺,机械加工工艺效果将对零部件加工精度和能源消耗产生较大的影响。所以优化机械加工工艺,除了能够更加精确地完成零件的加工,同时也能够提升机械加工的综合效益,继而使机械加工行业得到更好的发展。因此,对机械加工工艺的优化问题展开分析,可以为相关工作的开展提供一定的指导。 https://www.taodocs.com/p-654349906.html
9.模具加工工艺模具加工工艺,模具零件加工工艺步骤,模具零件加工工艺流程,模具零件加工工艺卡,模具零件加工工艺设计流程,模具零件加工工艺步骤表格,模具零件加工工艺过程,模具零件加工工艺规程,模具零件加工工艺编写,模具零件加工工艺表http://www.jxcncjg.com/tags/941_10.html
10.铝材cnc加工南阳精密机械零件南阳散热片厂家东莞市富锐精密五金制品有限公司是一家专业南阳精密机械零件加工企业,主营:铝材cnc加工,南阳精密机械零件加工,南阳散热片厂家加工等.专业团队为您企业量身打造解决方案.电话:18925468056孙先生http://www.foxron.cn/nanyang.html
11.机械工艺实习报告精选(9篇)(2齿轮分公司 是国家汽车零部件骨干企业。主要从事汽车后 桥螺旋伞齿轮、工程机械螺旋伞齿轮的生产制造。主要产品有:汽车 后桥螺旋伞齿轮、圆柱齿轮、差减速器总成、后半轴、凸轮轴等。主导产品螺旋伞齿轮,生产工艺技术先进、加工设备精良,形 成了专业化、大批量、优质、高效、低成本的优势。GPC 品牌螺旋 https://www.liuxue86.com/a/51407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