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不惑上汽大众年:个值得记忆的历史瞬间(上)

都说四十不惑,但四十岁也是个坎儿,对人和企业都是一样。

于人,在这个新老交替且内卷的时代里,每个与你我一样的打工人,都在感慨着四十岁被大厂淘汰,转型再就业有多难。于企业,一个有着四十年辉煌历史的企业,在新的竞争环境下,同样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和转型的阵痛。

2024年,上汽大众步入不惑之年。作为中国汽车工业70年发展史中最重要的合资企业,上汽大众见证了中国现代汽车工业从封闭到开放,从单一到多元,从蹒跚学步到与世界对话的发展轨迹。

我们选择了十个重要时刻带大家一同回顾上汽大众的这段历史,感受中国汽车的流金岁月。

一辆车改变一个行业

组装桑塔纳在当时既是生产任务又是政治任务。彼时中德双方就合资建设轿车企业已经谈判了5年之久,而鲍安荣他们所组装的五辆新型上海桑塔纳轿车,正是当时的上海汽车厂和西德大众公司谈判建立合营企业的过程中,向大众公司订购散装车中的第一批。能否成功完成组装,事实上也影响着德国人对合资的信心。

当时的上海汽车厂轿车产量极低,而且与桑塔纳的工艺严谨要求有很大的差距,即便是德方派出几位工程师做带教老师,组装工作仍然困难重重。但所幸在中德双方人员的共同努力下,最终实现了桑塔纳在国内的成功组装。也正是从那时起,中国汽车工人第一次认识到了德系造车的严谨。

上海大众成立,初代神车问世

1984年,当许海峰在洛杉矶奥运会为中国“射”下第一枚奥运会金牌。同年,中国南北各有一家合资汽车企业成立,宣告中国汽车合资时代拉开帷幕。北是北京吉普,南便是上海大众(后更名为上汽大众)。

上海大众甫一成立,就敏锐地察觉到了中国家轿市场的巨大发展潜力,将桑塔纳车型引入中国市场。作为一款与当时世界汽车市场同步推出的车型,桑塔纳一上市就凭借其出色的品质和便利的维修保养等优势,迅速风靡大江南北。

仅仅三年的时间,桑塔纳就卖出来了15000台,这在80年代初是一个不可思议的成绩。“拥有桑塔纳,走遍天下都不怕”成为当时耳熟能详的广告语,桑塔纳一跃成为第一代神车,其畅销的势头足足延续了30多年,成为中国销售时间最久的合资品牌车型。

国产化之路

1987年,上海大众并没有满足于单纯的CKD散件组装,国产化计划迅速启动。上海市政府将汽车工业列为上海第一支柱产业,成立了“支援上海大众建设小组” 和“桑塔纳国产化办公室”。同年,上海大众发动机厂装配线投产。

在随后的几年里,上海大众本土化进程提速。1988年,上海大众集合全国105家零部件配套企业、6所高校、7家科研院所组成上海桑塔纳轿车国产化共同体。1989年,国内最先进的轿车总装流水线在上海大众投产,每7分半时间即可下线一辆桑塔纳。1990年桑塔纳国产化率已经上升到60.09%。1991年上海大众零部件国产率已经到了70%,发动机等关键零部件相继实现国产化。

国产化率的提升奠定了一代神车的历史地位,桑塔纳的销量一路开挂,到1998年桑塔纳累计产销完成100万辆。上海大众“桑塔纳模式”带动了一大批配套工业的技术进步与中国轿车零部件工业的振兴,为中国轿车工业的蓬勃发展发挥了无可替代的作用。

最后一辆上海牌轿车下线

1991年,上海大众宣布增加投资25亿元人民币,要在1995年底形成15万辆轿车能力的规划。当时为了抢时间,上规模,上海汽车做出决定,让为中国汽车工业发展做出巨大贡献的上海牌轿车下马,上海汽车厂作为中方投资并入上海大众。

千禧帕萨特

2000千禧年,上海射击运动员陶璐娜一声枪响,在悉尼奥运会为中国代表团夺下首金,延续了15年前许海峰的传奇。无独有偶,在经过了15年的经验积累后,上海大众与海外市场同步推出了大众第五代帕萨特—帕萨特B5,而这款车型也成为上海大众产品和生产技术跃上新台阶的重要开端,在之后的相当长一段时期里占领了当时国内中级轿车市场的大半壁江山,延续了上海大众的传奇。

同年,上海大众还做了两件重要的事,一是提升自主研发能力,打造国家级技术中心,扩建后的上汽大众技术中心迅速落成启用;二是上汽大众销售公司正式成立,上海大众不仅取回了产品经销权,也标志了上海大众积极借鉴和利用德国大众全球化观念与成功经验,建设功能完备的国内最优秀的营销网络。

从以产定销到产销一体

2000年中国入世之后,越来越多汽车品牌进入中国市场,市场竞争开始变得激烈。2005年,上海大众首次让出了它在中国市场近20年的销量冠军宝座,变革刻不容缓。这促使上海大众开启以营销为目标的首次转型升级,从过去的以产定销转向产销一体。

2005年,上海大众在对全国营销市场调研之后,决定将营销服务中心变成集销售、市场、售后服务于一身的地区性机构,把24个分销中心整合成12个销售服务中心,营销大区的架构概念和雏形首次出现在了中国汽车发展史上。一个业务流程完善的经销商体系逐步建立起来。上海大众迅速拉近了与终端消费者的距离,迎来了销量上的回暖和爆发。

还是2005年,上海大众开启多品牌战略,百年品牌斯柯达落户上海大众。两年后,首款车型斯柯达明锐如期而至。有了更灵活和贴合市场的营销体系,加上持续不断的产品创新,上海大众2004年以来年销量始终稳居全国前三甲。

中国特供车的逆袭

2008年,在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下,中国汽车市场结束了产销连年高速增长的势头。就在这一年,朗逸上市。

这是上海大众推出的第一款全新自主设计和开发的量产车,在亮相之初就颇受争议。从厂家角度来看,这款车是为满足中国消费者需求而生的一款全新产品,但是在当时引进“全球车”的潮流下,这款中国本土开发仅在中国本土上市的车型又被许多消费者戏称为“中国特供车”,认为其无法达到德国大众的开发和设计水准。

但是市场表现证明了上海大众力推朗逸的正确性,朗逸上市仅半年就获得了4.5万辆的销量,引领中国汽车市场销量逆势向上。2009年朗逸全年销量达14.6万辆,至此,朗逸正式开启了长达15年的A级车市场霸榜之路,成为继普桑之后的新一代“国民神车”。在随后的时间里,朗逸历经三代更迭,衍生出朗逸家族,时至今日,朗逸仍然是上汽大众的销量主力车型之一。

首个年产销破百万车企

2010年12月,上海大众迎来了企业发展史上的又一重大突破,2010年企业产销量双双突破百万大关,成为中国汽车工业史上首家年产销突破百万辆的汽车生产企业。这是自2005年起,上海大众营销模式由“产品导向”到“市场导向”的转型升级的结果。值得一提的是,完成“百万辆突破”的背后,还有着上海大众在生产制造、产品技术研发、规划与物流以及人力资源等各方面的综合实力的支撑。

2023年,上汽大众再次迎来历史性时刻,成为国内首个累计产量突破2700万辆的乘用车企业。这个里程碑再次证明了上汽大众在中国汽车市场不仅有深厚的历史累积,而且具备坚实的产业基础和强大的市场竞争力。

“上海大众”更名“上汽大众”

2014年5月,陈虹履新上汽集团董事长,其上任后着力推进的一项工作就是对上汽集团旗下合资汽车品牌进行更名。在陈虹看来,将品牌名称中带有地域指向的“上海”字样改成带有企业属性的“上汽”,将有利于提升上汽集团的整体影响力。

彼时德方曾一度态度强势,认为如果上海大众进行更名,品牌形象将会遭受损失,而且很大程度上增加企业成本。但上汽集团内部对于更名一事已经达成高度统一,最终促成了这一计划的落实。

2015年12月,在中德双方“拉扯”了近一年后,上海大众正式更名“上汽大众”,这标志着上汽集团在汽车行业中的领先地位和对品牌国际化战略的坚定信心。更名之后,“上汽”这两个字的曝光量大大增加,提升了上汽集团的品牌影响力,更重要的是为日后发展自主品牌奠定了基础。2015-2017年,更名后的上汽大众连续三年蝉联全国销冠。

迈入新能源时代

2021年3月,上汽大众ID.家族的首款车型ID.4 X从这座工厂驶出,拉开上汽大众智能纯电新时代的序幕。随后陆续登场的三款ID.家族纯电车型,在上市20个月内累计销量突破10万辆。但新能源转型之路,并不如想象中的顺利。

2023年,是特殊的一年。在这一年里,新能源渗透率突破30%。市场层面,传统合资品牌在与自主品牌新能源竞争中处于劣势,上汽大众在这当中也不能独善其身。为了应对新的市场布局,上汽大众从2015年起开始规划采用“一次规划、分步实施”的方式,逐步推进安亭基地转型升级。汽车二厂于2017年率先完成改造,2022年汽车一厂也升级转型,新能源汽车工厂正式成为上汽大众的“新一厂”,也是“新e厂”。

2024年开年,上汽大众以2023全年销售121.5万台新车,ID.家族全年销售10.97万台的成绩迈入了自己的40岁,以不惑之年迈入另一个起点,再度迎接挑战……

(文/优视汽车 老炮)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videos, pictures and audi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the user of Dafeng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mere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pace services.”

THE END
0.把握“十四五”规划的政策红利,10个重点行业红利重点解读!高功率、耐高压、耐高温、抗辐射能力强等优越性能,契合节能减排、智能制造、信息安全等国家重大战略需求,是支撑新一代移动通信、新能源汽车、高速轨道列车、能源互联网等产业自主创新发展和转型升级的重点核心材料和电子元器件,已成为全球半导体技术和产业新的竞争焦点;目前国内企业正在积极投入,快速拉近和海外企业的技术jvzquC41yy}/uqfpi{kykwjk0ipo8ftvkimg878;8>967mvon
1.同属国资,上汽长安广汽东风北汽命运各异车家号发现车生活这是基于,自主品牌中智己LS6、荣威D7、五菱星光等新能源汽车新品上市,合资品牌中大众ID.系列、别克纯电动车型等新能源车型销量正在逐步提高,特别是新推出的Electra E4和推出的16.99万元的E5先锋版,还将拉高上汽通用汽车纯电动车销量。这些爆款或潜在爆款,将成为集团四季度销量的重要增长点。 jvzquC41ejkkkjmcq0gvvxmqog4dqv3ep1oohx435:>75=7
2.新能源车购置税减免门槛提升:纯电里程不足200公里需交税高衰减车型受中国消费者报报道(记者吴博峰)作为目前新能源车市场仅存的购车补贴政策,新能源车购置税减免政策即将再次迎来调整。 工信部、财政部、税务总局发布的《关于延续和优化新能源汽车车辆购置税减免政策的公告》(以下简称《公告》)提出,自今年6月1日起,不符合本公告技术要求的车型将从《减免车辆购置税的新能源汽车车型jvzquC41yy}/els0eqs/ew4Eqpzfp}4424:02>2531766<58;4=40qyon
3.奔奔EV视频奔奔EV汽车视频长安汽车视频04:07 上半年新能源汽车销量趣味解读——这是个车才辈出的年代 694 0 02:52 6月新能源车销量榜出炉,都有哪些车型卖得好?比亚迪成最大赢家 3552 6 12:35 《X公里之后》 保值率12.5%的奔奔EV让车主很满意? 2164 8 00:33 2021年5月新能源汽车-轿车销量排行榜丨车视头条 695 0 04:04 买长安jvzquC41ecx/c~yqjqsf0lto0et0xrigq1yftrju/69927mvon
4.习近平总书记视察一汽三周年暨中国一汽成立七十周年国产解放牌汽车诞生 1956年7月13日,祖国的第一辆国产解放牌汽车开下了总装配线。 国产解放牌汽车的诞生,标志着党中央下达的三年建厂任务已经胜利完成,标志着中国已经结束了不能制造汽车的历史,标志着中国汽车工业进入了历史新时期。 隆重集会庆祝完成建厂任务 jvzquC41yy}/hj|0eqs/ew4|valbyls1{s=1|w4u{3;41rsfgz4ivvq
5.消费、智造、低碳三大方向!擎画中国FAANG投资图谱中国优势“消费”的利润率已经处于全球高位,未来重点在于消费升级维持(小幅提升)消费行业的利润率水平;奋起直追“智造”虽然有政策扶持,但是在特定领域(半导体)始终处于追赶状态很难超越全球领先水平;而低碳经济中国具备技术优势,能够实现利润率全球领先“弯道超车”:中国新能源车产业链(尤其是动力电池的产能)已经实现全球规模效应;而中国光 jvzquC41ycrmu}wggvio0lto1cxuklqgu1975?828
6.图MPV就得这个味儿测试2010款奔驰R350L这并不是第一个登上纽北并取得优异成绩的中国品牌车型。中国品牌向上,不但挤压了海外主流品牌的市场空 车闻中心 车市物语|2.7万浏览· 昨天 17:49 将于12月8日首发 全新奔驰GLB内饰官图 采用最新家族式设计风格 [汽车之家新车官图]日前,全新一代梅赛德斯-奔驰GLB内饰官图正式发布,其将会采用与全新CLA相同jvzquC41yy}/c~yqjqsf0lto0et0f{nxg1813:6314<6:980jvsm
7.人民日报海外版在赵慧超看来,新的战略和架构能够促进红旗新能源汽车核心零部件的大规模、批量化生产,从而将更有助于推出更高质量、高性价比的产品。同时也能进一步鼓励自主创新、技术研发,提升红旗新能源汽车各项技术指标的先进水平。 为了走好新能源这条新路,红旗品牌已大刀阔斧地行动起来。建成主要生产新能源车型的绿色数智化灯塔工jvzquC41rcvft7ugqrrf0lto0et0j€gycr5ivvq14284/:613:5dqwygpve3897963:/j}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