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空发动机中两类常见的疲劳问题和疲劳寿命预测常用方法

高周疲劳破坏从80年代中期显现,到90年代中期已经成为美国战斗机动力的主要失效模式。1994年朝鲜半岛局势紧张之时,美国空军主力战机F-15和F-16因为高周疲劳故障分别被限制使用和停飞,以至于美国于1994年启动涡轮发动机高周疲劳科学与技术计划(NationalTurbineEngineHighCycleFatigueScienceandTechnologyProgram),旨在解决航空涡轮发动机的主要故障—高周疲劳问题。图5即为该计划突出成果之一—激光冲击强化技术用于提高发动机叶片高周疲劳性能。

图5激光冲击强化技术

图6HCF计划中测试的叶片

发动机起落循环造成的低周疲劳

在飞机的一次起飞-降落的工作循环中,航空发动机的构件(如盘等)承受一次离心载荷、温度载荷、气动载荷作用的循环,这种起落循环往往使得构件在105次循环以内发生低周疲劳破坏。

图7起落循环中机械载荷与温度的关系,红线代表温度,黑线代表应力或应变

图7给出了温度和机械载荷之间几种典型关系,对应于不同的疲劳失效模式,这在航空发动机设计中可能经常会遇到:

然而,研究发现在高温等温疲劳和热机耦合疲劳条件下,循环的应力-应变响应、裂纹的萌生及扩展并不一致,相同应变幅下,热机疲劳寿命要远低等温疲劳寿命。所以采用高温等温疲劳试验数据来预测热机疲劳的寿命,并不像预想的那样偏于保守,很多情况下是非保守的。

图8热机械疲劳引起的叶片开裂

另外需要指出的是,航空发动机中的疲劳破坏基本都是多模式下的复合失效问题。比如,叶片在承受起落循环造成的疲劳损伤的同时,也承受着振动引起的疲劳损伤,其失效往往是高周低周复合失效,复合疲劳寿命将比单独的低周疲劳、高周疲劳寿命降低很多。

航空发动机疲劳寿命预测常用方法

零部件从投入使用到最后疲劳断裂的寿命,由裂纹萌生寿命和裂纹扩展寿命两部分组成。工程上定义的裂纹萌生寿命是是指产生一个工程可检裂纹(~0.76mm)所经历的循环数,从萌生到扩展至断裂的寿命即为裂纹扩展寿命。一般情况下,疲劳寿命预测主要指估算结构的裂纹萌生寿命,裂纹扩展寿命一般通过基于断裂力学理论的裂纹扩展模拟进行估算。疲劳寿命预测方法很多,从基本原理来讲,可分为名义应力法、局部应力应变法、能量法、场强法等,航空发动机中用的比较多的主要是名义应力法和局部应力应变法。

名义应力法以应力为控制参量,假设对任一构件(或结构细节或元件),只要应力集中系数KT相同,载荷谱相同,它们的寿命就相同。由于目前结构应力分析普遍采用有限元方法,所获得的应力值都是局部应力,一般情况下不会通过名义应力和应力集中系数进行寿命估算,因此,名义应力法应该称为基于应力的方法更为合适。局部应力应变法以应变为控制参量,认为若一个构件的危险部位(点)的应力-应变历程与一个光滑试件的应力-应变历程相同,则寿命相同。

图9给出了基于应力的方法和局部应力应变法,进行寿命预测的基本流程,最主要的区别是:基于应力的方法采用了弹性应力分析结果和应力-寿命曲线;而局部应力应变法需要计算结构的局部应力应变历程(弹塑性修正或非线性有限元方法),损伤计算采用了材料的应变-寿命曲线。

图9寿命预测流程

图10给出了NASA用于航空发动机部件寿命预测的工具框架,其基本思路与传统的应力方法是相似的,但是在细节处理上则有很大不同,比如传统寿命预测方法中,循环计数一般采用应力或应变雨流计数法,而NASA的工具中则采用了基于损伤的计数方法,以此捕捉飞行循环中最大损伤。

图10NASA寿命预测工具框架及应用实例

江苏精川材料检测研究有限公司

专注于材料领域的独立第三方检测研究机构,主要开展阀门管道、压力容器、汽车零部件、电子产品、日用百货等材料检测,设立金相检验、仿真测试、腐蚀试验、可靠性测试等独立实验室12个,拥有国内领先的实验仪器设备270余台(套)和行业领先的电源系统、水源系统、排风系统、温控系统,致力于为客户提供全面的一站式检测服务和产品质量改善方案。

THE END
1.抗疲劳制造原理与技术概论1964年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在《金属疲劳试验的一般原理》中给疲劳下了一个描述性定义:金属材料在应力或应变的反复作用下所发生的性能变化叫疲劳。所谓的抗疲劳制造技术是指在不改变零件材料和截面尺寸的前提下,通过在制造工艺过程中改变材料的组织及应力分布状态来提高零部件疲劳寿命的制造技术。这种技术的一个突出的特https://www.360wenmi.com/f/file2f2kplzz.html
2.工程力学(第2版)13.7.2 零件尺寸的影响--尺寸因数290 13.7.3 表面加工质量的影响--表面质量因数291 13.8 基于无限寿命设计方法的疲劳强度291 13.8.1 构件寿命的概念291 13.8.2 无限寿命设计方法--安全因数法292 13.8.3 等幅对称应力循环下的工作安全因数292 13.8.4 等幅交变应力作用下的疲劳寿命估算293 13.9 结论与讨论294 13https://baike.sogou.com/v128821692.htm
3.东北大学机械设计考研回忆试题专业课考研资料4.(97‘)机械零件的胶合失效是如何产生的? 5.(97‘)机械零件上那些位置容易产生应力集中? 6.(98‘)用文字描述迈内尔理论。 7.(99‘)在进行机械零件有限寿命的疲劳强度计算时,需要将材料的疲劳曲线修正为零件 的疲劳曲线,有几种修正方法?各有何有缺点? http://www.freekaoyan.com/jy/zhuanyekeziliao/2019/12-19/1576724852455480.shtml
4.机械强度杂志中国机械工程学会主办2019年第01期研究国内外多轴低周疲劳寿命评估方法,归纳了基于临界面法及应变路径的多轴疲劳寿命评估模型,比较了其优劣及适用性。目前多轴疲劳寿命的预测主要是针对一种或少量几种材料而提出的经验或半经验的公式,当这些公式用于其他材料时,常常不能得到令人满意的结果。多轴疲劳问题十分复杂,目前的研究主要是在等温、常幅载荷条件https://www.youfabiao.com/jxqd/201901/
5.热作模具热疲劳寿命评估及预测方法的研究进展自1944年BOAS等[7]第一次提出热疲劳的概念以来,人们一直致力于热疲劳损伤行为和失效机理的研究,并通过调整材料的化学成分、改进制造工艺和零件结构等方法,来改善材料微观组织和受力状态、提高力学性能、减缓和阻止疲劳裂纹的萌生与扩展,以延长零件的使用寿命[8-9]。热作模具的使用环境决定了模具材料的选用,以及服役http://www.cmemo.org.cn/fileup/HTML/20191116.shtml
6.控制残余奥氏体量的方法有哪些?零件淬火后总会或多或少的留有一些未转化的残留奥氏体。过多的残留奥氏体对零件的使用寿命和硬度不利,会造成软点和尺寸的不稳定性,但适量的残留奥氏体可以提高零件的疲劳强度。我们可以通过控制残留奥氏体来控制产品质量和使用寿命,以达到预期效果。 http://www.leemanchina.cn/Article-3120138.html
7.重磅丨中联重科提出塔机30年寿命纳入国家标准公司动态新闻中心塔机结构的刚性匹配、局部的应力集中程度、连接型式等直接影响设计疲劳寿命。企业应有设计标准,结构设计贯彻抗疲劳标准,保障塔机结构满足设计寿命要求。 2.2先进科学的结构寿命计算方法 采用更先进的应力幅法开展塔机焊接结构疲劳寿命评价,建立产品材料疲劳性能基础数据库。 https://www.zoomlion.com/content/details18_22705.html